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8994发布日期:2023-02-10 20:0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充电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充电器可以为外接设备提供电源,进一步地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充电器还能够为终端提供不同的数据接口,满足不同规格的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由于现有的充电器扩展功能只能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链路,所以无法使用现有的充电器在完成快充的同时,实现多媒体信号传输和多媒体信号输出。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第一充电模块、控制模块、多媒体信号模块、第一接口模块和第二接口模块;
5.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触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触发信号端相连;
6.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7.在交流电源与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向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充电模块通过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向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相连的第二设备充电;
8.在所述第一接口模块与第一设备相连,且所述第二接口模块与所述第二设备相连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输出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多媒体信号。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第一充电模块、控制模块、多媒体信号模块、第一接口模块和第二接口模块;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触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触发信号端相连;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在交流电源与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向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充电模块通过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向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相连的第二设备充电;在所述第一接口模块与第一设备相连,且所述第二接口模块与所述第二设备相连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输出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多媒体信号。这样,充电器不仅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数据传输链路和充电功能,还可以同时进行多媒体信号传输和多媒体信号输出。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6.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1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充电器100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101、第一充电模块102、控制模块103、多媒体信号模块104、第一接口模块105和第二接口模块106,其中,
20.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10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0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103的触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03的触发信号端相连;
21.这里,控制模块103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用于控制传输给第一充电模块102的电压和电流。
22.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10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0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104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10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106的输入端相连;
23.如图1所示,该示意图还包括交流电源200、第一设备301和第二设备302。
24.在交流电源200与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101的输入端相连,向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101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103控制所述第一充电模块102通过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104向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106相连的第二设备302充电;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用于实现快充和降压功能,举例来说,该第一充电模块可以包括sw3516h芯片和该芯片的外围电路。这里,sw3516h是一款高集成度的多快充协议双口充电芯片,支持a+c口任意口快充输出,支持双口独立限流。其集成了5a高效率同步降压变换器,支持pps/pd/qc/afc/fcp/scp/pe/sfcp等多种快充协议,最大输出pd100w(20v@5a),cc/cv模式,以及双口管理逻辑。外围只需少量的器件,即可组成完整的高性能多快充协议双口充电解决方案。
26.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用于实现快充和多媒体信号转换,举例来说,该多媒体信号模块可以包括ag9321芯片和该芯片的外围电路。这里,ag9321芯片可以为hdmi和vga转换器提供usb c型(显示端口备用)的单片机解决方案,并提供电源传输。并且ag9321芯片还支持type-c快速充电。
27.所述第一接口模块为hdmi接口或vga接口;
28.这里,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是一种全数字化视频和声音发送接口,可以发送未压缩的音频及视频信号。hdmi可用于机顶盒、dvd播放机、个人计算机、电视、游戏主机、综合扩大机、数字音响与电视机等设备。hdmi可以同时发送音频和视频信号。
2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接口模块还可以为vga接口。
30.这里,vga接口不但是阴极射线显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的标准接口,同样也是液晶显示设备(liquid crystal displa,lcd)的标准接口。
31.所述第二接口模块为type-c接口或usb接口。
32.这里,type-c是指接口为usb type-c的数据线,可以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设备上,特点是没有正反方向,两面都可以使用,其接口很纤薄,传输的速度更快、充电的效率也更高。
33.这里,第一设备可以是用于显示器等用于输出多媒体信号的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可以为第二设备发送多媒体信号的设备。
34.在所述第一接口模块与第一设备相连,且所述第二接口模块与所述第二设备相连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输出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多媒体信号。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图中的多媒体信号模块(ag9321芯片)104可以与第一充电模块(sw3516h芯片)102通过配置通道(configurationchannel,cc)线相连,用于快充通讯。这样,多媒体信号模块104将第一充电模块102的cc信号中转后接于第二接口模块106上,同时多媒体信号模块104的多媒体信号线接于第一接口模块105输入接口,实现了第二接口模块106的快充和多媒体共存。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第一充电模块、控制模块、多媒体信号模块、第一接口模块和第二接口模块;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触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触发信号端相连;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在交流电源与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向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充电模块通过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向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相连的第二设备充电;在所述第一接口模块与第一设备相连,且所述第二接口模块与所述第二设备相连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输出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多媒体信号。这样,充电器不仅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数据传输链路和充电功能,还可以同时进行多媒体信号传输和多媒体信号输出。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充电器未外接交流电源进行供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向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相连的第二设备取电,为所述充电器供电。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充电器可以在没有交流电源提供输入电源的情况下,充电器可以向第二设备取电,以实现在不接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二接口模块向第二电子设备取电,给整个充电器供电。
3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充电器100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101、第一充电模块102、控制模块103、多媒体信号模块104、第一接口模块105、第二接口模块106、第二充电模块107和第三接口模块108;
40.如图2所示,该第二充电模块107的输入端与第一充电模块102的输出端相连,第二充电模块107的输出端与第三接口模块108的输入端相连;
41.如图2所示,该示意图还包括交流电源200、第一设备301、第二设备302和第三设备303。
42.第三接口模块108与第二接口模块106相连,用于传输与第三接口模块108相连的第三设备303与第二设备302之间的数据。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用于给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和所述第三接口模块提供电,举例来说该第二充电模块可以包括im2605芯片和该芯片的外围电路。这里,im2605芯片集成了一个同步4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小于或大于输出电压时保持输出电压调节。
44.所述第三接口模块为usb接口或type-c接口。
45.这里,usb输出接口模块108可以由第一充电模块(sw3516h)供电,同时将usb接口的dpdm引脚接于第二接口模块(c2口)106上实现type-c口到a口的otg转换功能。otg即on-the-go的英文缩写,是由usb标准化组织公布的一项用于usb设备连接或数据交换的技术。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器还包括第二充电模块和第三接口模块;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接口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接口模块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相连,用于传输与所述第三接口模块相连的第三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这样,可以实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在第一接口模块与第二接口模块分别为不同类型的接口模块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传输数据的接口转换功能。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充电器外接交流电源进行供电,且所述第四接口模块为usb接口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充电模块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取电,为所述第三设备供电;
48.在所述充电器未外接交流电源进行供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接口模块(usb接口)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模块向所述第二设备取电,为所述第三设备供电。
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交流电源与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向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第三设备利用第二充电模块完成设备充电。在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未与交流电源相连的情况下,第三设备可以利用第三接口模块通过第二接口模块向第二设备取电,即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三设备供电。
5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充电器100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101、第一充电模块102、控制模块103、多媒体信号模块104、第一接口模块105、第二接口模块106、第二充电模块107、第三接口模块108、第三充电模块109和第四接口模块110,其中,
51.该交直流转换模块101的输出端与第三充电模块109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103
的触发信号输出端与第三充电模块109的触发信号端相连;第三充电模块109的输出端与第四接口模块110相连;
52.这里,在交流电源200与交直流转换模块101的输入端相连,向交直流转换模块101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在控制模块103可以为第一充电模块102和第三充电模块109进行动态功率分配。
53.如图3所示,该示意图还包括交流电源200、第一设备301、第二设备302、第三设备303和第四设备304。
54.在交流电源200向交直流转换模块101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控制模块动态分配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101的直流电,以控制第一充电模块102通过多媒体信号模块104向与第二接口模块106相连的第二设备302充电,第三充电模块109向与第四接口模块110相连的第四设备304充电。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充电模块用于实现快充和降压功能,举例来说该第三充电模块可以包括sw3516h芯片和该芯片的外围电路;
56.所述第四接口模块为type-c接口或usb接口。
5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器还包括第三充电模块和第四接口模块;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触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充电模块的触发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三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接口模块相连;在所述交流电源向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动态分配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输出的直流电,以控制所述第一充电模块通过所述多媒体信号模块向与所述第二接口模块相连的第二设备充电,所述第三充电模块向与所述第四接口模块相连的第四设备充电。这样,充电器可以实现同时为第四设备完成充电的功能。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充电器未外接交流电源进行供电,且所述第四接口模块为usb接口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充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向所述第二设备取电,为所述第四设备供电。
5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未与交流电源相连的情况下,第四设备可以利用第四接口模块(usb接口)通过第二接口模块向第二设备取电,即第二设备可以向第四设备供电。
6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一种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充电器100包括:交直流转换模块101、第一充电模块102、控制模块103、多媒体信号模块104、第一接口模块105、第二接口模块106、第二充电模块107、第三接口模块108、第三充电模块109、第四接口模块110和交流输出模块120,其中,
61.交流输出模块120,用于在所述交流电源200与所述交流输出模块120的输入端相连的情况下,输出交流电。
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器增加了交流输出模块,可以实现在该充电器与交流电源相连的情况下,输出交流电,满足用户使用交流电的需求。
6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器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充电器包括第一接口模块105、第二接口模块106、第三接口模块108、第四接口模块110和交流输出模块120。
6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器,该充电器可以包括五个组件,分别为:
65.组件一、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电路:将交流电源输入100-240v电压通过llc变换器转为22v电压,给后级直流电路供电;
66.组件二、直流(direct current,dc)降压和协议电路:dc电路2路sw3516h芯片(第一充电模块和第三充电模块),含有dc降压和pd,qc等协议沟通功能,用于手机快充协议沟通后将输入22v电压转换为手机请求的电压,为手机供电;这里,pd快充是指能在1小时至5小时内使蓄电池达到或接近完全充电状态的一种充电方法。qc快充是由高通主导的快速充电技术。qc快速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充电电流限额的情况下来增加输出电压,进而是最大充电功率进一步增加,使得充电时间大大缩短。
67.组件三、包括ag9321芯片的多媒体功能电路:ag9321为多媒体信号模块104,第一充电模块102(sw3516h)的cc口输入给ag9321模块104,ag9321作为中转信号,将sw3516h的cc信号中转到第二接口模块(c2口)106的手机(第二设备302)上,另外ag9321的多媒体引脚与c2接口相连接,实现c2口的多媒体和快充共存。
68.组件四、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 ldo):进行ag9321等控制单元的供电。
69.组件五、控制模块103包括mcu电路:用于为两个sw3516h(第一充电模块102和第三充电模块109)的进行动态功率分配。
7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配器和多媒体共存的产品,产品有多路输出口,至少含有一个type-c口(第二接口模块106)和一个hdmi口(第一接口模块105),type-c口作为快充输出和hdmi输入功能共存,hdmi口作为显示输出接口,输出多媒体设备信号。
71.这里,结合图3所示,以四个输出接口方案举例说明:
72.1、type-c1口(第四接口模块110)用于快充输出,可以为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
73.2、type-c2口(第二接口模块106)为快充输出和多媒体输入接口,可以给多媒体设备充电的同时实现多媒体数据传输。
74.3、hdmi输出接口(第一接口模块105),该接口主要为显示器等多媒体设备提供输入信号。
75.4、usb口(第三接口模块108),可以为手机等设备充电的同时提供数据通讯,例如type-c2口连接电脑,usb口连接u盘,则电脑在充电的同时可以读取u盘内的数据。
7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由交流电源ac输入,通过一个ac-dc转换器,将ac转为dc固定直流电为后面的系统供电。
77.sw3516h(第一充电模块102或第三充电模块109)可实现快充和降压功能,c1口(第四接口110)接于一颗sw3516h(第三充电模块109)上可c1口的快充输出功能。
78.另一个sw3516h(第一充电模块102)将cc线(用于快充通讯)接于ag9321多媒体模块(多媒体信号模块104)上,ag9321将sw3516h的cc信号中转后接于c2口(第二接口模块106)上,同时ag9321的多媒体信号线接于hdmi输出接口(第一接口模块105)上,实现了c2口的快充和多媒体共存。
79.usb输出接口(第三接口模块108)由sw3516供电,同时将usb口的dpdm接于c2口(第二接口模块106)上实现c口到a口的otg转换功能。
80.本实用新型不仅在交流电源供电的情况下可以正常使用,在不接交流电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c2口向电子设备取电,给整个系统供电,实现c2口多媒体功能。
81.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8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8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