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8628发布日期:2023-02-28 22: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包括壳体及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插槽;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远离所述电子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插槽内;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所述支撑架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插槽对应的一端设有按压部,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按压部覆盖于所述插槽的槽口,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按压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接触配合;所述插槽设有槽底,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支撑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朝所述槽底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还设有第一槽壁及用于与移动终端设备抵触配合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分别自所述槽底的相对两侧朝所述壳体的顶部延伸;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支撑架沿所述第一槽壁的延伸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壁自所述槽底朝远离所述第二槽壁的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槽底之间的夹角为90
°
~18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壁为竖直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及凸设于所述支撑板板面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槽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避让槽,所述连接耳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避让槽相对两侧的槽壁均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阻尼器及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内,所述阻尼器设于所述连接轴,所述连接耳通过所述连接轴和所述阻尼器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表面的形状与所述壳体顶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容置槽,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按压部的一端设于容置槽内,所述支撑架的表面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共同形成连续的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按压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壳体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二连接部;在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配合与所述壳体可分离地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永磁体,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磁吸件,所述磁吸件与所述永磁体磁吸配合;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磁吸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与所述磁吸件磁吸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电子组件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设有通孔,所述充电接口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通孔内。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槽底设有贯穿孔,所述电源线远离所述电子组件的一端从所述贯穿孔伸出至所述插槽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包括支撑架、电源线及电源本体。电源本体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电子组件,壳体的顶部设有插槽。电源线的一端设于壳体内并与电子组件电性连接,另一端设于插槽内。支撑架与插槽对应的一端设有按压部,支撑架设于壳体的顶部并能相对壳体转动,以使支撑架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在闭合状态下,按压部覆盖于插槽的槽口,支撑架远离按压部的一端与壳体接触配合。插槽设有槽底,在打开状态下,支撑架能相对壳体转动以朝槽底倾斜设置。如此,方便打开和闭合支撑架,实现支撑移动终端设备站立和同步充电的功能,还能隐藏收纳电源线,不破坏移动电源的完整性。此外,还能实现多角度支撑站立的效果,增加移动电源的实用性。动电源的实用性。动电源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3/2/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