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生产线用电机辅助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5540发布日期:2023-03-04 01:1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生产线用电机辅助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生产线用电机辅助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机生产线可以对电机零部件进行生产并组装,而电机则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现有电机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定子与转子一同组装到电机壳的内部,一般采用人工装配,使得定子与转子极其容易发生摩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机生产线用电机辅助装配装置。
3.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通常是人工装配到电机壳内的,使得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以及电机壳之间很容易发生摩擦甚至碰撞,从而使得装配稳定性较低,容易影响电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电机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生产线用电机辅助装配装置,由于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通常是人工装配到电机壳内的,使得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以及电机壳之间很容易发生摩擦甚至碰撞,从而使得装配稳定性较低,容易影响电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电机生产的效率。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电机生产线用电机辅助装配装置,包括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方靠近两侧均设置有机壳夹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架板和第二移动架板,且第一移动架板和第二移动架板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子夹板和两组定子夹板,所述第二横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把手,所述第一转动把手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轴,所述第一丝杆轴的外侧面靠近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横板的上表面靠近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滑口,所述第二横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转动把手和第三转动把手,所述第二转动把手与第三转动把手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轴,所述第一移动架板与第二移动架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横板的上表面靠近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滑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丝杆轴的外侧面设置有对称螺纹段,两组所述第一滑板分别与两组机壳夹板固定连接,且两组第一滑板分别滑动安装在两组第一限位滑口的内部,两组所述第二滑板分别与两组第二丝杆轴螺纹连接,且两组第二滑板分别滑动安装在两组第二限位滑口的内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架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滑杆,两组所述第一滑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升降板,两组第一升降板分别与两组转子夹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升降板的背对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且两组第一弹簧分别套设在
两组第一滑杆的外侧,所述第二移动架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侧面靠近两侧均套设有第二升降板,两组第二升降板分别与两组定子夹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升降板的背对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且两组第二弹簧均套设在第二滑杆的外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靠近四周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套壳和两组第二支撑套壳,所述第一横板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二横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相互垂直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第一支撑套壳与两组第二支撑套壳均关于安装螺栓对称设置,两组所述第一插接板与两组第二插接板分别位于两组第一支撑套壳和两组第二支撑套壳的内部,所述安装螺栓穿过第二横板与第一横板螺纹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第一横板一端的第一转动把手,带动第一丝杆轴进行旋转,从而在对称螺纹段的配合下带动两组第一滑板分别沿着两组第一限位滑口相对移动,直至两组机壳夹板对电机壳进行紧固夹持,接着通过两组第一弹簧配合两组第一升降板和两组第一滑杆使得两组转子夹板对电机转子进行紧固夹持,再通过两组第二弹簧配合两组第二升降板和第二滑杆使得两组定子夹板对电机定子进行紧固夹持,紧接着转动第二横板两端的第二转动把手和第三转动把手,分别带动两组第二丝杆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两组第二滑板分别沿着两组第二限位滑口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架板和第二移动架板相对移动,直至将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一同置于电机壳的内部,能够避免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在装配到电机壳内时发生摩擦和碰撞,具有便捷的辅助装配功能,且装配稳定性高;
13.通过两组第二插接板配合两组第二支撑套壳将第二横板先安置支撑底板的上方,再通过两组第一插接板配合两组第一支撑套壳将第一横板安置在第二横板的上侧,并将安装螺栓穿过第二横板与第一横板螺纹连接,具有便捷的组合安装功能,也便于对装配装置进行拆卸存放和运输。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横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横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8.图中:1、第一横板;2、机壳夹板;3、第二横板;4、第一移动架板;5、第二移动架板;6、转子夹板;7、定子夹板;8、支撑底板;9、第一转动把手;10、第一丝杆轴;11、第一滑板;12、第一限位滑口;13、第二转动把手;14、第三转动把手;15、第二丝杆轴;16、第二滑板;17、第二限位滑口;18、第一滑杆;19、第一升降板;20、第一弹簧;21、第二滑杆;22、第二升降板;23、第二弹簧;24、第一支撑套壳;25、第二支撑套壳;26、第一插接板;27、第二插接板;28、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
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实施例1: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生产线用电机辅助装配装置,包括第一横板1,第一横板1的上方靠近两侧均设置有机壳夹板2,第一横板1的下侧设置有第二横板3,第二横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架板4和第二移动架板5,且第一移动架板4和第二移动架板5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子夹板6和两组定子夹板7,第二横板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板8;
23.本实施例参照图1-3所示,第一横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把手9,第一转动把手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轴10,第一丝杆轴10的外侧面靠近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滑板11,第一横板1的上表面靠近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滑口12,第二横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转动把手13和第三转动把手14,第二转动把手13与第三转动把手1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轴15,第一移动架板4与第二移动架板5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16,第二横板3的上表面靠近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滑口17,第一丝杆轴10的外侧面设置有对称螺纹段,两组第一滑板11分别与两组机壳夹板2固定连接,且两组第一滑板11分别滑动安装在两组第一限位滑口12的内部,两组第二滑板16分别与两组第二丝杆轴15螺纹连接,且两组第二滑板16分别滑动安装在两组第二限位滑口17的内部,第一移动架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滑杆18,两组第一滑杆18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升降板19,两组第一升降板19分别与两组转子夹板6固定连接,两组第一升降板19的背对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0,且两组第一弹簧20分别套设在两组第一滑杆18的外侧,第二移动架板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21,第二滑杆21的外侧面靠近两侧均套设有第二升降板22,两组第二升降板22分别与两组定子夹板7固定连接,两组第二升降板22的背对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23,且两组第二弹簧23均套设在第二滑杆21的外侧;
24.具体的,通过旋转第一横板1一端的第一转动把手9,带动第一丝杆轴10进行旋转,从而在对称螺纹段的配合下带动两组第一滑板11分别沿着两组第一限位滑口12相对移动,直至两组机壳夹板2对电机壳进行紧固夹持,接着通过两组第一弹簧20配合两组第一升降板19和两组第一滑杆18使得两组转子夹板6对电机转子进行紧固夹持,再通过两组第二弹簧23配合两组第二升降板22和第二滑杆21使得两组定子夹板7对电机定子进行紧固夹持,紧接着转动第二横板3两端的第二转动把手13和第三转动把手14,分别带动两组第二丝杆轴15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两组第二滑板16分别沿着两组第二限位滑口17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架板4和第二移动架板5相对移动,直至将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一同置于电机壳的内部,能够避免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在装配到电机壳内时发生摩擦和碰撞,具有便捷的辅助装配功能,且装配稳定性高。
25.实施例2:
26.本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生产线用电机辅助装配装置,支撑底板8的上表面靠近四周分别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套壳24和两组第二支撑套壳25,第一横板1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板26,第二横板3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板27,第二横板3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栓
28,第一横板1与第二横板3相互垂直设置,两组第一支撑套壳24与两组第二支撑套壳25均关于安装螺栓28对称设置,两组第一插接板26与两组第二插接板27分别位于两组第一支撑套壳24和两组第二支撑套壳25的内部,安装螺栓28穿过第二横板3与第一横板1螺纹连接;
27.具体的,通过两组第二插接板27配合两组第二支撑套壳25将第二横板3先安置支撑底板8的上方,再通过两组第一插接板26配合两组第一支撑套壳24将第一横板1安置在第二横板3的上侧,并将安装螺栓28穿过第二横板3与第一横板1螺纹连接,具有便捷的组合安装功能,也便于对装配装置进行拆卸存放和运输。
28.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通过两组第二插接板27配合两组第二支撑套壳25将第二横板3先安置支撑底板8的上方,再通过两组第一插接板26配合两组第一支撑套壳24将第一横板1安置在第二横板3的上侧,并将安装螺栓28穿过第二横板3与第一横板1螺纹连接,此时第一横板1与第二横板3相互垂直设置,具有便捷的组合安装功能,也便于对装配装置进行拆卸存放和运输,在电机装配使用时,通过旋转第一横板1一端的第一转动把手9,带动第一丝杆轴10进行旋转,从而在对称螺纹段的配合下带动两组第一滑板11分别沿着两组第一限位滑口12相对移动,直至两组机壳夹板2对电机壳进行紧固夹持,接着通过两组第一弹簧20配合两组第一升降板19和两组第一滑杆18使得两组转子夹板6对电机转子进行紧固夹持,再通过两组第二弹簧23配合两组第二升降板22和第二滑杆21使得两组定子夹板7对电机定子进行紧固夹持,紧接着转动第二横板3两端的第二转动把手13和第三转动把手14,分别带动两组第二丝杆轴15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两组第二滑板16分别沿着两组第二限位滑口17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架板4和第二移动架板5相对移动,直至将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一同置于电机壳的内部,能够避免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在装配到电机壳内时发生摩擦和碰撞,具有便捷的辅助装配功能,且装配稳定性高,确保了电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完成操作。
29.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