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储能变换装置及储能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39233发布日期:2023-05-12 20: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储能变换装置用于储能设备中,所述储能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变换器、第二变换器以及逆变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sw1)和电感(lm1)串联后并联在所述第一变换器的全桥两桥臂中点之间;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变换器工作于恒压模式实现母线电压的平稳控制并抑制电池侧两倍工频纹波电流;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一变换器工作于恒压或者恒流或者恒功率模式给所述储能设备充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开关(sw2)并联在所述第二变换器的两端;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变换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二变换器实现母线电压的平稳控制并抑制电池侧两倍工频纹波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离网状态下,当所述储能设备需要放电且负载由功率稳定状态突变至短时严重超载状态时,所述第二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二变换器通过常闭功率器件短接所述第二开关,使得所述第二变换器实现母线电压的平稳控制并抑制电池侧两倍工频纹波电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第一变换器的llc工作频率高于所述第一变换器的llc谐振频率点。

6.一种储能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变换器、第二变换器、逆变器、第一开关(sw1)、电感(lm1)以及第二开关(sw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换器包括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第五开关器件、第六开关器件、第七开关器件、第八开关器件、变压器、第一电感以及第一电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换器由两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构成,包括第九开关器件、第十开关器件、第二电容和第二电感;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换器由两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构成,包括第九开关器件、第十开关器件和第二电感;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换器由两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构成,包括第九开关器件、第十开关器件、第二电容和第二电感;

11.一种储能设备,包括:能源管理模块、配电模块、储能模块;所述配电模块包括储能变换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储能变换装置及储能设备,所述储能变换装置包括:第一变换器、第二变换器、逆变器、第一开关、电感以及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变换器的一端连接储能电池,所述第一变换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换器;所述第二开关并联在所述第二变换器的两端;所述逆变器连接所述第二变换器;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电感串联后并联在所述第一变换器的全桥两桥臂中点之间;所述储能变换装置被配置为执行控制方法,采用本发明实现储能变换装置具备高的功率密度与工作效率、低成本,同时具有极强的离网带载适应特性、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何四军,陈松,聂洪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富兰瓦时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