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69937发布日期:2023-09-16 14:1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频器,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变频器。


背景技术:

1、随着太阳能电池板转化效率的提高以及价格的降低,太阳能变频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在一些日照条件好,市电紧张或市电不易到达的地方。太阳能变频器带动水泵时,随着水泵的转速升高,负载变大,输出电流则变大,由太阳能电池板的特性曲线可知,当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电压会急速下降,或者云朵挡住太阳等突发情况下,太阳能发电板的输出端电压过低,若调整不及时则会造成变频器掉电重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变频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太阳能变频器,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上侧左壁固定设有主蓄电池,所述主箱体上端面设有太阳能板,所述主蓄电池上端面与所述太阳能板下端面之间连接设有连接管,所述主蓄电池右端面内设有导电槽,所述导电槽右壁连通所述工作腔设有触发槽,所述工作腔下壁固定设有副蓄电池,所述副蓄电池左端面延伸至所述主箱体左端面外右充电口,所述副蓄电池右端面内设有接触槽,所述接触槽内设有可移动的触发板,所述导电槽内设有可移动的导电块,所述主蓄电池右侧设有可移动的滑移板,所述滑移板右端面延伸设有导电杆,所述工作腔右侧前后两壁之间设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杆与所述导电板左端面相接触,所述导电板右端面延伸至所述主箱体右端面外右出电口,所述触发槽下壁设有开口向上且呈u型开口状的下移腔,所述导电槽下壁设有开口向上且呈u型开口状的上顶腔,所述上顶腔下壁设有开口向上且呈u型开口状的上移腔,所述上移腔与所述下移腔之间连通设有平移腔,所述导电槽下侧前后两壁设有开口向所述导电槽且呈u型开口状的夹紧腔,所述主蓄电池后端面内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下侧设有可移动的卡板,所述卡板后端面延伸设有拉动板,所述拉动板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内,所述移动腔内上侧设有可移动的电动板,所述移动腔下侧左右两壁内设有旋转腔,所述旋转腔连通所述移动腔设有卡位口,所述移动腔上壁内设有下压腔。

3、优选的,所述接触槽上侧前后两壁上设有充电触板,所述接触槽下侧前后两壁上设有耗电触板,所述触发板右端面与所述滑移板左端面之间连接设有联动杆,所述导电块右端面与所述滑移板左端面之间连接设有连接杆,所述拉动板右端面与所述滑移板后端面之间连接设有连接板。

4、优选的,所述副蓄电池左端面固定设有浮动箱,所述浮动箱内设有浮动腔,所述浮动腔下壁设有浮球触发器,所述浮动腔内设有可移动的浮动球。

5、优选的,所述滑移板左端面向所述触发槽内延伸设有从动板,所述下移腔内设有可移动的下移杆,所述平移腔内设有可移动的平移杆,所述上移腔内设有可移动的上移杆,所述上顶腔内设有可移动的上顶板,所述上顶板伸入所述导电槽内,所述夹紧腔内设有可移动的平移板,所述平移板远离所述导电槽的一侧面与所述夹紧腔远离所述导电槽的一侧壁之间设有夹紧弹簧。

6、优选的,所述下压腔内设有可移动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向下伸入所述移动腔内,所述下压板上端面与所述下压腔上壁之间设有下压弹簧,所述卡位口前后两壁之间转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圆面上设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伸入所述移动腔与所述旋转腔内,所述旋转板远离所述移动腔的一侧面设有开口向远离所述移动腔且呈u型开口状的旋转口,所述旋转口上侧贯穿,所述旋转口前后两壁之间转动设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外圆面上固定设有带动杆,所述带动杆与所述下压板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主蓄电池后端面延伸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面延伸设有触发杆,所述电动板后端面向所述工作腔内延伸设有棘轮板,所述棘轮板后端面设有开口向后且呈u型开口状的棘轮腔,所述棘轮腔上侧贯穿,所述棘轮腔前侧左右两壁之间转动设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外圆面上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端面延伸设有卡位板,所述棘轮腔后侧左壁设有开口向右且呈u型开口状的扭簧腔,所述棘轮腔后侧右壁转动设有棘轮轴,所述棘轮轴左端伸入所述扭簧腔,所述扭簧腔左壁与所述棘轮轴左端面之间设有回弹扭簧,所述棘轮轴右侧外圆面上固定设有收绳轮,所述棘轮轴左侧外圆面上固定设有旋转棘轮,所述旋转棘轮与所述固定板相互啮合,所述拉动板上端面与所述收绳轮外圆面之间连接设有连接绳。

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发明在所述接触槽上侧前后两壁上设有充电触板,使得所述主蓄电池内电量不多时转动切换蓄电池,进而避免蓄电池过渡耗电,进而增加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10、2.本发明在所述滑移板左端面向所述触发槽内延伸设有从动板,可以实现在切换蓄电池后切断所述主蓄电池的供电,避免电量的损耗,进一步的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11、3.本发明在所述主蓄电池后端面延伸设有支撑板,使所述主蓄电池在充满电后在重新启用,避免频繁切换蓄电池,同时在所述主蓄电池充满电后可以把多余的电量冲给所述副蓄电池,避免电量的浪费。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变频器,包括主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1)内设有工作腔(18),所述工作腔(18)上侧左壁固定设有主蓄电池(20),所述主箱体(11)上端面设有太阳能板(21),所述主蓄电池(20)上端面与所述太阳能板(21)下端面之间连接设有连接管(19),所述主蓄电池(20)右端面内设有导电槽(22),所述导电槽(22)右壁连通所述工作腔(18)设有触发槽(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槽(32)上侧前后两壁上设有充电触板(35),所述接触槽(32)下侧前后两壁上设有耗电触板(33),所述触发板(34)右端面与所述滑移板(14)左端面之间连接设有联动杆(13),所述导电块(25)右端面与所述滑移板(14)左端面之间连接设有连接杆(24),所述拉动板(45)右端面与所述滑移板(14)后端面之间连接设有连接板(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蓄电池(31)左端面固定设有浮动箱(26),所述浮动箱(26)内设有浮动腔(27),所述浮动腔(27)下壁设有浮球触发器(29),所述浮动腔(27)内设有可移动的浮动球(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板(14)左端面向所述触发槽(23)内延伸设有从动板(73),所述下移腔(49)内设有可移动的下移杆(74),所述平移腔(12)内设有可移动的平移杆(39),所述上移腔(40)内设有可移动的上移杆(41),所述上顶腔(38)内设有可移动的上顶板(42),所述上顶板(42)伸入所述导电槽(22)内,所述夹紧腔(37)内设有可移动的平移板(43),所述平移板(43)远离所述导电槽(22)的一侧面与所述夹紧腔(37)远离所述导电槽(22)的一侧壁之间设有夹紧弹簧(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腔(53)内设有可移动的下压板(55),所述下压板(55)向下伸入所述移动腔(48)内,所述下压板(55)上端面与所述下压腔(53)上壁之间设有下压弹簧(54),所述卡位口(50)前后两壁之间转动设有旋转轴(57),所述旋转轴(57)外圆面上设有旋转板(58),所述旋转板(58)伸入所述移动腔(48)与所述旋转腔(59)内,所述旋转板(58)远离所述移动腔(48)的一侧面设有开口向远离所述移动腔(48)的旋转口(51),所述旋转口(51)上侧贯穿,所述旋转口(51)前后两壁之间转动设有连接转轴(52),所述连接转轴(52)外圆面上固定设有带动杆(46),所述带动杆(46)与所述下压板(5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蓄电池(20)后端面延伸设有支撑板(60),所述支撑板(60)下端面延伸设有触发杆(61),所述电动板(56)后端面向所述工作腔(18)内延伸设有棘轮板(62),所述棘轮板(62)后端面设有开口向后的棘轮腔(68),所述棘轮腔(68)上侧贯穿,所述棘轮腔(68)前侧左右两壁之间转动设有固定转轴(64),所述固定转轴(64)外圆面上固定设有固定板(7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0)前端面延伸设有卡位板(63),所述棘轮腔(68)后侧左壁设有开口向右的扭簧腔(71),所述棘轮腔(68)后侧右壁转动设有棘轮轴(66),所述棘轮轴(66)左端伸入所述扭簧腔(71),所述扭簧腔(71)左壁与所述棘轮轴(66)左端面之间设有回弹扭簧(72),所述棘轮轴(66)右侧外圆面上固定设有收绳轮(65),所述棘轮轴(66)左侧外圆面上固定设有旋转棘轮(69),所述旋转棘轮(69)与所述固定板(70)相互啮合,所述拉动板(45)上端面与所述收绳轮(65)外圆面之间连接设有连接绳(6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变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变频器,本发明的发明点是在副蓄电池左端面设有浮动箱,使得副蓄电池不会过渡耗电,本发明在接触槽上侧前后两壁上设有充电触板,使得主蓄电池内电量不多时转动切换蓄电池,进而避免蓄电池过渡耗电,进而增加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在滑移板左端面向触发槽内延伸设有从动板,可以实现在切换蓄电池后切断主蓄电池的供电,避免电量的损耗,进一步的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在主蓄电池后端面延伸设有支撑板,使主蓄电池在充满电后在重新启用,避免频繁切换蓄电池,同时在主蓄电池充满电后可以把多余的电量冲给副蓄电池,避免电量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樊利峰,周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锂先行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