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4297发布日期:2024-01-06 23:2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组装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1、微电机,全称“微型电动机”,是指直径小于160mm或额定功率小于750mw的电机。微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或传动机械负载中,用于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析运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

2、微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换向器、套管以及机壳,其中定子、转子、换向器以及套管均设置在机壳内,定子在微电机运行时静止不动,其主要作用是产生磁场,转子在微电机运行时转动,其主要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是微电机进行能量转换的枢纽,转子包括转子轴和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固定套设在转子轴的外周,换向器固定套设在转子轴外周,并位于转子铁芯的一侧,其主要是起整流的作用,以保证电磁转矩方向始终不变,套管套设在转子轴外周,并位于转子铁芯远离换向器的一侧,其主要作用是使转子铁芯平稳地安装在机壳上,避免转子铁芯沿转子轴发生轴向窜动。

3、现有技术中,微电机在整机组装前通常需一位工人为转子轴的外周手工涂抹胶水,然后需另一位工人将换向器从转子轴的第一端手工压入转子轴上,以使换向器套设在转子轴上涂抹有胶水的外周,从而使换向器与转子实现组装,接着需又一位工人将套管从转子轴的第二端手工压入转子轴上,以使套管套设在转子轴的外周,从而使套管与转子实现组装。上述操作方式工序分散排布,组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子和换向器组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装装置,组装装置用于组装转子和换向器,转子包括转子轴和套设在转子轴外周的转子铁芯,换向器上设置有供转子轴穿设的第一穿设通孔;组装装置包括底座、限位部和组装驱动部,限位部设置在底座上,限位部上设置有转子限位槽,组装驱动部设置在转子限位槽的一侧,组装驱动部的输出端可沿转子限位槽的延伸方向在转子限位槽内往复移动,限位部上设置有换向器阻拦部,换向器阻拦部设置在转子限位槽远离组装驱动部的一侧,并用于阻拦换向器向远离转子限位槽的方向移动;在组装转子和换向器组装的过程中,转子铁芯至少部分位于转子限位槽内,并可沿转子限位槽的延伸方向移动,转子限位槽能够对转子轴的位置进行限位,以使第一穿设通孔与转子轴相对,换向器搭载在换向器阻拦部上,组装驱动部的输出端推动转子朝向换向器移动。

3、可选地,换向器包括换向搭载体和设置在换向搭载体上的换向本体,换向本体靠近换向搭载体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换向搭载体靠近换向本体的端面为第二端面,第一端面投影至第二端面上的投影面至少部分覆盖第二端面;限位部上设置有阻拦槽,阻拦槽设置在转子限位槽远离组装驱动部的一侧,且与转子限位槽连通,转子限位槽具有用于与阻拦槽连通的槽口,阻拦槽上与转子限位槽槽口相对的槽壁为阻拦壁;在组装转子和换向器的过程中,第一端面至少部分与阻拦壁相贴合,以阻拦换向器向远离转子限位槽的方向移动,阻拦壁为换向器阻拦部。

4、可选地,组装装置还包括点胶组件,点胶组件包括点胶部,点胶部包括点胶针筒和加压件,点胶针筒出液端位于点胶针筒进液端的下方,且位于转子限位槽与点胶针筒进液端之间,加压件设置在点胶针筒的一侧,并与点胶针筒连通。

5、可选地,点胶组件还包括点胶驱动部,点胶驱动部包括点胶驱动件、点胶移动件以及点胶固定件,点胶固定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点胶移动件可沿靠近或远离转子限位槽的方向滑动设置在点胶固定件上,点胶针筒安装在点胶移动件上,点胶驱动件与点胶移动件驱动连接,以驱动点胶移动件沿靠近或远离限位部的方向移动。

6、可选地,组装装置还用于组装转子和套管,套管上设置有供转子轴穿设的第二穿设通孔;组装装置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设置在限位部靠近组装驱动部的一侧,安装部上沿转子限位槽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套管限位槽,套管限位槽与转子限位槽连通;组装驱动部包括推动件,推动件上设置有供转子轴穿设的穿设孔,推动件可沿套管限位槽的延伸方向在套管限位槽和转子限位槽内往复移动,推动件为组装驱动部的输出端;在组装转子和套管组装的过程中,套管至少部分位于套管限位槽内,套管限位槽能够对套管的位置进行限位,以使第二穿设通孔与转子轴相对,推动件推动套管朝向转子移动,以使套管套设在转子轴的外周。

7、可选地,安装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滑槽,滑槽设置在套管限位槽远离转子限位槽的一侧,且与套管限位槽连通,推动件可沿套管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依次穿过滑槽和套管限位槽,并穿进转子限位槽内;组装装置还包括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上料部,上料部嵌设在滑槽内,并可沿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上料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套管的放置槽,放置槽上的与滑槽槽壁相对设置的两槽壁均敞口设置,以使推动件可穿过放置槽并穿进套管限位槽内;在组装转子和套管组装的过程中,套管竖直放置在放置槽内,以使第二穿设通孔的延伸方向与转子轴的轴向方向相平行,上料部沿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以驱动放置槽移动至与套管限位槽连通位置处。

8、可选地,组装装置还包括下料组件,下料组件包括下料筒,下料筒包括筒本体、筒座以及筒盖,筒本体安装在安装部上,且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安装孔,筒盖可拆卸地安装在筒本体的上方,且与位于上方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筒座安装在位于下方的安装孔内,筒座的外周面与筒本体的内壁相贴合,筒座的外周面上沿筒座的周向设置有套管滚动限位槽,套管滚动限位槽自筒座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套管滚动限位槽的宽度大于套管的轴向长度,套管滚动限位槽的宽度小于套管的直径,以使套管在套管滚动限位槽内竖直滚动,套管滚动限位槽的槽底上设置有下料通槽,下料通槽与滑槽连通,下料通槽横截面的最小长度大于等于套管的直径,下料通槽横截面的最小宽度大于等于套管的轴向长度,放置槽的槽底与下料通槽的槽底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高度,第一预设高度大于等于套管的直径;下料组件还包括下料驱动部,下料驱动部包括拨动件,拨动件可绕筒本体的周向转动设置在筒本体内,拨动件的下表面与筒座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高度,第二预设高度小于等于套管的轴向长度。

9、可选地,拨动件包括拨动搭载体和多片拨动片,拨动搭载体的下表面与筒座上表面之间具有供套管放置的放置空间;多片拨动片沿筒本体的周向设置在拨动搭载体上,拨动片的下表面与筒座的上端面相接触,拨动片上靠近筒本体内壁的表面与筒本体内壁相贴合;或,筒盖包括盖本体和限位体,限位体设置在盖本体下方,盖本体搭载在筒本体上表面上,限位体设置在筒本体内,限位体的外周面与筒本体内壁相贴合。

10、可选地,限位部包括转子限位台,转子限位槽设置在转子限位台上,转子限位槽上的沿转子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且相对设置的两槽壁用于限制转子转动;限位部还包括换向器限位台,换向器限位台设置在转子限位台远离组装驱动部的一侧,阻拦槽设置在换向器限位台上,阻拦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一槽段设置在第二槽段远离转子限位槽的一侧,且与第二槽槽段相连通;换向器限位台上设置有吸气孔,吸气孔自第一槽段的槽底延伸至换向器限位台内,组装装置还包括吸气件,吸气件的吸入端与吸气孔连通;在组装转子和换向器的过程中,换向搭载体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槽段内,换向本体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槽段内,第一端面至少部分与第二槽段的槽底相贴合,第二槽段的槽底为阻拦壁。

11、可选地,组装装置还包括调节件,换向器限位台上还设置有调节槽,调节槽设置在阻拦槽远离转子限位槽的一侧,并与阻拦槽连通,调节件的外周面与调节槽的槽壁为螺纹连接,并可沿调节槽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12、本技术提供的组装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组装转子和换向器时,将转子铁芯放置在转子限位槽内,然后将换向器搭载在换向器阻拦部上,同时在转子限位槽的作用下使第一穿设通孔与转子轴同轴,接着在转子轴上靠近换向器设置的外周面上涂抹胶水,最后启动组装驱动部,组装驱动部的输出端推动转子朝向换向器移动,在此过程中,转子轴将穿进第一穿设通孔内,待换向器在转子轴上到达指定位置后,停止运行组装驱动部,即可完成转子和换向器的组装工作。通过采用本技术的组装装置组装转子和换向器避免了需工人手工将换向器压入转子轴,不仅减少了工人数量,同时也减少了组装工作量,提高了组装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