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电防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0739发布日期:2023-09-09 17:5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电防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特别涉及一种雷电防护电路。


背景技术:

1、雷电作为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在生产生活当中并不少见,雷击造成的破坏极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雷电干扰,直接雷击或是间接雷击,都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危及到人身安全。

2、防雷电路是电源输入防护口的关键电路,这部分电路起到保护后级功率变换器件的作用,几乎在所有二次电源及一次电源应用中,都会配备防雷电路。常见的防雷电路由保险丝、电阻、三端气体放电管和瞬态抑制二极管组成,由于三端气体放电管在处理雷电脉冲后,其两端会产生较高的电压尖峰,瞬态抑制二极管无法将产生的电压尖峰消除,且产生的残压值远超该电路的最大耐受电压,长期使用会导致被防护对象损坏或性能下降;电路中电阻作为退耦器件,在完成防雷功能后需冷却60s才重新具备雷电防护功能,当有频繁的雷电入侵时,该电路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雷电防护电路。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雷电防护电路,包括接收端子、输出端子、发送端子、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第一过流保护单元、第二过流保护单元、第一退耦器件、第二退耦器件、第一脉冲泄放单元、第二脉冲泄放单元、第一钳位单元和第二钳位单元,所述接收端子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过流保护单元和第一退耦器件连接,所述发送端子与所述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之间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过流保护单元和第二退耦器件连接,所述第一脉冲泄放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退耦器件之间,所述第二脉冲泄放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二退耦器件之间,所述第一钳位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退耦器件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第二钳位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退耦器件与所述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之间,所述第一脉冲泄放单元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脉冲泄放单元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钳位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钳位单元的另一端均保护接地;所述第一脉冲泄放单元包括第一半导体放电管,所述第一退耦器件包括第一瞬态阻断单元,所述第一钳位单元包括第一静电阻抗器,所述第一半导体放电管串联设置在第一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第一瞬态阻断单元与所述第一静电阻抗器串联形成的电路与所述第一半导体放电管并联连接;所述第二脉冲泄放单元包括第二半导体放电管,所述第二退耦器件包括第二瞬态阻断单元,所述第二钳位单元包括第二静电阻抗器,所述第二半导体放电管串联设置在第二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之间,所述第二瞬态阻断单元与所述第二静电阻抗器串联形成的电路与所述第二半导体放电管并联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第一保险丝,所述第二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第二保险丝,所述第一保险丝串联设置在所述接收端子与所述第一瞬态阻断单元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串联设置在所述发送端子与所述第二瞬态阻断单元之间。

5、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瞬态阻断单元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瞬态阻断单元与所述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保护接地。

6、进一步地,还包括反向保护单元,所述反向保护单元包括防反接二极管,所述防反接二极管串联设置在第二瞬态阻断单元与所述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之间。

7、进一步地,还包括隔离单元,所述隔离单元包括气体放电管,所述外壳与信号地之间通过所述气体放电管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使用半导体放电管代替气体放电管,由于半导体二极管具有体积小、结电容低和峰值电流更大的优点,因此无尖峰电压,且可以应用于更高传输速率的通信电路中。

10、2)通过设置反向保护单元,将脉冲泄放单元产生的残压限制在9v以下,使得呗限制后的电压小于接口器件的耐受电压,能够有效保护接口器件不被损坏。

11、3)雷电防护电路无pct等热敏器件,可短时间内重复处理雷电脉冲,当雷电频繁入侵时同样适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雷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端子、输出端子、发送端子、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第一过流保护单元、第二过流保护单元、第一退耦器件、第二退耦器件、第一脉冲泄放单元、第二脉冲泄放单元、第一钳位单元和第二钳位单元,所述接收端子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过流保护单元和第一退耦器件连接,所述发送端子与所述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之间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过流保护单元和第二退耦器件连接,所述第一脉冲泄放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退耦器件之间,所述第二脉冲泄放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二退耦器件之间,所述第一钳位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退耦器件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第二钳位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退耦器件与所述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之间,所述第一脉冲泄放单元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脉冲泄放单元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钳位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钳位单元的另一端均保护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第一保险丝,所述第二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第二保险丝,所述第一保险丝串联设置在所述接收端子与所述第一瞬态阻断单元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串联设置在所述发送端子与所述第二瞬态阻断单元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滤波单元和第二滤波单元,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瞬态阻断单元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瞬态阻断单元与所述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均保护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向保护单元,所述反向保护单元包括防反接二极管,所述防反接二极管串联设置在第二瞬态阻断单元与所述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雷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单元,所述隔离单元包括气体放电管,外壳与信号地之间通过所述气体放电管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雷电防护电路,包括接收端子、输出端子、发送端子、数字开关量输入端子、过流保护单元、脉冲泄放单元和退耦器件,脉冲泄放单元采用半导体放电管代替气体放电管,由于半导体二极管具有体积小、结电容低和峰值电流更大的优点,因此无尖峰电压,且可以应用于更高传输速率的通信电路中。

技术研发人员:王型宝,滕亚杰,李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三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