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1766发布日期:2024-02-09 12:1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载流母线槽,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


背景技术:

1、母线槽是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母线槽电流容量大、电压降小短路负载能力强、不燃烧安全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配电系统的设备增加或变更随意自如、施工和检查维修简单、具有现代的美观。

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3501285.6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散热片的高载流母线槽,该申请通过在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铝散热片,可增大整个母线槽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气流能够在铝散热片之间流动,配合铝散热片的高导热性能,可加快母线槽热量的散发,提高母线槽的散热性能。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高载流母线槽中部的多个绝缘层和铜导体紧密贴合,导致中部的绝缘层和铜导体无法及时散热,容易导致中部的绝缘层和铜导体温度较高,使母线槽的载流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包括两个导热竖板和固定在导热竖板一侧的导热横板,所述导热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导热分隔板,所述导热横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缓冲层,两个所述导热横板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多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中部设置有铜导体;

3、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的导热竖板和导热横板可以起到导热的作用,并通过绝缘层起到绝缘防护的作用,并通过设置的绝缘缓冲层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导热分隔板可以将相邻两个绝缘层和铜导体之间进行分隔开,方便散热;

4、所述导热横板远离导热分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梯形条和第一卡条,所述导热竖板远离导热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条,所述导热竖板远离导热分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所述导热竖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5、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的梯形条和第一卡条可以方便将导热横板与稳定安装板相连接,并通过设置的第二卡条可以方便安装固定,同时设置的散热片可以对导热竖板的表面进行散热,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连接板方便安装固定;

6、两个所述导热横板的相背一侧对称设置有稳定安装板,所述稳定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稳定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

7、可以看出,通过稳定安装板可以提高两个导热竖板和导热横板的连接安装,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设置的第一卡槽和安装孔方便与第一卡条和梯形条、第二卡条相连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并通过设置的第二散热孔可以对导热横板进行散热,提高使用效果。

8、优选地,所述导热竖板和导热横板组成“l”形结构,所述绝缘层设置在两个导热分隔板之间,两个导热横板相对一侧的导热分隔板的距离与导热分隔板的宽度相同;

9、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的导热竖板和导热横板可以方便对绝缘层和铜导体的四周进行限位保护,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两个导热分隔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方便在气体通过时带走绝缘层表面的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10、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螺纹孔,两个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散热片的两侧;

11、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的安装螺纹孔可以方便将稳定安装板与连接板进行连接固定,提高使用效果。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相互对称,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相同,所述第一卡条的截面形状设置为“l”形。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相对应,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设置在第一卡槽的中部;

14、可以看出,通过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相同,可以方便使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分别开在稳定安装板一侧的两个第一卡槽中部,从而进行限位连接,并提高连接限位强度,提高使用效果。

15、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槽与梯形条相适配,所述梯形条设置在第二卡槽的中部,所述稳定安装板的表面与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中部插设有绝缘螺栓,绝缘螺栓贯穿安装螺纹孔的中部;

16、可以看出,梯形条设置在第二卡槽的内部,方便对稳定安装板进行限位固定,并通过设置的安装孔与安装螺纹孔的配合,可以通过绝缘螺栓实现固定的作用,从而提高安装连接强度,提高使用效果。

17、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防尘网,所述第二散热孔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错位,所述第二散热孔与导热横板的壁体相对应,所述导热横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散热孔;

18、可以看出,通过设置的第二散热孔可以对导热横板的表面进行散热,并通过第一防尘网避免外部粉尘进入第二散热孔的内部影响散热效果,并通过设置的第一散热孔可以使导热横板表面热量进入第一散热孔的内部并通过第一散热孔的内腔两端进行排出,进一步实现散热的功能,提高使用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设置的导热分隔板可以将多个绝缘层和铜导体分隔开,并使相邻两个绝缘层之间产生空腔,从而使气体流动时可以对中部的绝缘层和铜导体两侧进行同时降温,提高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导热分隔板可以将多个绝缘层和铜导体表面的热量传递走,进一步提高散热修购,从而增加母线槽的载流量,提高使用效果;

21、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的第二散热孔和散热片、第一散热孔,可以进一步对导热横板和导热竖板进行散热,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设置的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与第一卡槽的配合以及梯形条与第二卡槽的配合,可以方便将稳定安装板与导热竖板和导热横板进行限位卡接,并通过在安装孔和安装螺纹孔的内部插入绝缘螺栓,可以提高安装强度,提高使用效果;

22、综上,通过上述多个作用的相互影响,可提高散热效果,避免中部绝缘层和铜导体温度较高,影响母线槽的载流量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包括两个导热竖板(1)和固定在导热竖板(1)一侧的导热横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横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导热分隔板(3),所述导热横板(2)的一侧设置有绝缘缓冲层(4),两个所述导热横板(2)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多个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的中部设置有铜导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竖板(1)和导热横板(2)组成“l”形结构,所述绝缘层(5)设置在两个导热分隔板(3)之间,两个导热横板(2)相对一侧的导热分隔板(3)的距离与导热分隔板(3)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螺纹孔(12),两个所述连接板(10)对称设置在散热片(1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条(8)和第二卡条(9)相互对称,所述第一卡条(8)和第二卡条(9)相同,所述第一卡条(8)的截面形状设置为“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5)与第一卡条(8)和第二卡条(9)相适配,所述第一卡槽(15)与第一卡条(8)和第二卡条(9)相对应,所述第一卡条(8)和第二卡条(9)设置在第一卡槽(15)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17)与梯形条(7)相适配,所述梯形条(7)设置在第二卡槽(17)的中部,所述稳定安装板(14)的表面与安装螺纹孔(1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16),所述安装孔(16)的中部插设有绝缘螺栓,绝缘螺栓贯穿安装螺纹孔(12)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孔(18)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防尘网(19),所述第二散热孔(18)与第一卡槽(15)和第二卡槽(17)相互错位,所述第二散热孔(18)与导热横板(2)的壁体相对应,所述导热横板(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散热孔(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设有强制介入散热结构的高载流母线槽,具体涉及高载流母线槽领域,包括两个导热竖板和固定在导热竖板一侧的导热横板,所述导热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导热分隔板,所述导热横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缓冲层,两个所述导热横板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多个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中部设置有铜导体。本技术首先通过设置的导热分隔板可以将多个绝缘层和铜导体分隔开,并使相邻两个绝缘层之间产生空腔,从而使气体流动时可以对中部的绝缘层和铜导体两侧进行同时降温,提高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导热分隔板可以将多个绝缘层和铜导体表面的热量传递走,进一步提高散热修购,从而增加母线槽的载流量,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郭克华,陈敏馨,朱金兰,成华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雷朋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