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埋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9313发布日期:2024-03-22 10:4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线埋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线埋设,具体为一种管线埋设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埋管完成后,需要将电缆穿入到线管内,现有技术中,由于电缆线本身柔软,而且埋设的线管内部不可见,因此直接向埋设线管内穿线困难度非常大,工作效率低,从而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2、专利cn210669476u提出一种电力管线埋设装置,通过设有的u型板,将电缆放置在u型板上,同时拧动螺纹杆,能够使螺纹杆在螺纹孔内旋转并移动,再通过设有的第二轴承和活动板,螺纹杆转动能够使活动板移动,从而使电缆稳定地夹持在u型板内,同时将壳体放置于线管内,使多个转轮的侧壁均与线管的内壁相抵设置,再通过设有的蓄电池和双轴驱动电机,启动双轴驱动电机,能够使两个第一锥齿轮旋转,两个第一锥齿轮旋转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旋转,且两个第二锥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再通过设有的转轴,第二锥齿轮旋转带动其中两个转轴上的转轮旋转,再通过设有的皮带轮和皮带,能够带动另外两个转轴上的转轮旋转,同时壳体两侧转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能够稳定地拖动线缆移动,便于人们进行穿线。

3、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转轮带动线缆沿线管内部移动,完成穿线工作,但是线管在安装时为了走线的方便,通常会存在一些直角拐弯的线管管路,而方案中的技术由于通过电机驱动转轮转动,带动线缆沿线管内部移动牵引,在没有视野的前提下,装置很容易卡死在线管内部,或者遇到拐弯而无法转向的问题,对埋线工作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线埋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配合,分别作用在直角线管的两端插口,通过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的配合交替与安装架的两侧锁定连接,进而带动电线沿线管内部移动穿线,装置使用更加方便,并且不会因为视野的问题而导致装置移动受阻,提高埋线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线埋设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安装架顶部一侧固定有电线,且安装架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与安装架连接处设有第一锁定组件,所述安装架的横向设有第二插杆,且第二插杆与安装架连接处设有第二锁定组件,所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外端表面上均设有限位组件,且限位组件包括套环,所述套环滑动套接在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表面上,且套环外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夹持在线管外壁上。

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滑杆,所述套环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滑杆,且限位板滑动套接在滑杆上,所述滑杆位于限位板和套环之间的表面上套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与限位板和套环固定。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凸柱,所述安装架顶部固定有凸柱,所述凸柱两侧开设有插孔,所述凸柱顶部设有横板,且横板底部两侧设有竖板,所述竖板内侧固定有插柱,且插柱可滑动插入插孔内部,所述横板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盘,且转盘与第一插杆底部固定。

5、进一步的,所述横板表面上开设有移动槽,且竖板顶部穿出移动槽固定有凸块,所述横板的移动槽内壁与凸块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转盘的两侧固定有卡板,且卡板与凸块的外侧挤压接触。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包括插环,所述安装架朝向第二插杆的一侧设有插环,所述安装架的两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转架,且插环与转架固定,所述第二插杆靠近插环的一端固定有插筒。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插杆的外端固定有微型气泵,且微型气泵与插筒连通,所述插筒表面上固定有气囊。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对应电线安装位置固定夹框,且夹框的外侧啮合插接有锁紧螺栓。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线埋设装置,包括安装架;移动轮;夹框;锁紧螺栓;电线;第一插杆;第二插杆;第一锁定组件;凸柱;横板;竖板;插柱;第一弹簧;凸块;卡板;转盘;插孔;第二锁定组件;插环;转架;插筒;气囊;限位组件;套环;限位板;滑杆;第二弹簧;微型气泵;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弹簧和限位板对管口外壁夹持,保持套环的稳定性,并且降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穿入线管时偏移的角度,使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能够顺利切换。

11、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插杆移动至最底部后,转动第一插杆,转盘转动卡板与凸块错位,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凸块带动竖板复位,插柱脱离插孔内部,方便第一插杆与安装架解锁。

12、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配合,分别作用在直角线管的两端插口,通过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的配合交替与安装架的两侧锁定连接,进而带动电线沿线管内部移动穿线,装置使用更加方便,并且不会因为视野的问题而导致装置移动受阻,提高埋线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线埋设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移动轮(11),所述安装架(1)顶部一侧固定有电线(2),且安装架(1)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插杆(3),所述第一插杆(3)与安装架(1)连接处设有第一锁定组件(5),所述安装架(1)的横向设有第二插杆(4),且第二插杆(4)与安装架(1)连接处设有第二锁定组件(6),所述第一插杆(3)和第二插杆(4)的外端表面上均设有限位组件(7),且限位组件(7)包括套环(71),所述套环(71)滑动套接在第一插杆(3)和第二插杆(4)的表面上,且套环(71)外侧设有限位板(72),所述限位板(72)夹持在线管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7)还包括滑杆(73),所述套环(71)的外表面上固定有滑杆(73),且限位板(72)滑动套接在滑杆(73)上,所述滑杆(73)位于限位板(72)和套环(71)之间的表面上套接有第二弹簧(74),且第二弹簧(74)的两端与限位板(72)和套环(7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组件(5)包括凸柱(51),所述安装架(1)顶部固定有凸柱(51),所述凸柱(51)两侧开设有插孔(59),所述凸柱(51)顶部设有横板(52),且横板(52)底部两侧设有竖板(53),所述竖板(53)内侧固定有插柱(54),且插柱(54)可滑动插入插孔(59)内部,所述横板(52)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盘(58),且转盘(58)与第一插杆(3)底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线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52)表面上开设有移动槽,且竖板(53)顶部穿出移动槽固定有凸块(56),所述横板(52)的移动槽内壁与凸块(56)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55),所述转盘(58)的两侧固定有卡板(57),且卡板(57)与凸块(56)的外侧挤压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组件(6)包括插环(61),所述安装架(1)朝向第二插杆(4)的一侧设有插环(61),所述安装架(1)的两侧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转架(62),且插环(61)与转架(62)固定,所述第二插杆(4)靠近插环(61)的一端固定有插筒(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线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杆(4)的外端固定有微型气泵(8),且微型气泵(8)与插筒(63)连通,所述插筒(63)表面上固定有气囊(6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埋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对应电线(2)安装位置固定夹框(12),且夹框(12)的外侧啮合插接有锁紧螺栓(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线埋设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安装架顶部一侧固定有电线,所述第一插杆与安装架连接处设有第一锁定组件,通过第二弹簧和限位板对管口外壁夹持,保持套环的稳定性,并且降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穿入线管时偏移的角度,使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能够顺利切换,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一插杆与第二插杆配合,分别作用在直角线管的两端插口,通过第一锁定组件和第二锁定组件的配合交替与安装架的两侧锁定连接,进而带动电线沿线管内部移动穿线,装置使用更加方便,并且不会因为视野的问题而导致装置移动受阻,提高埋线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斓丽,刘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佳兴方正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