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单独拆卸树脂光伏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1679发布日期:2024-05-11 00:1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单独拆卸树脂光伏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瓦,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单独拆卸树脂光伏瓦。


背景技术:

1、光伏瓦,是bipv的一种形式。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即光伏建筑一体化。比如,可以在屋顶、建筑立面、遮阳篷等表面和结构上看到。它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作为光伏方阵载体,起支承作用。比如,标准的光伏大板。标准的光伏大板必须通过支架、固定件固定在建筑物上;第二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这种方式是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光伏瓦。光伏瓦通常是把比较小型的pv组件(通常是大板的1/3-1/10的规格)附着于类似瓦片形状的基材上,基材可以是水泥、陶土无机物,也可以是热固性、热塑性的高分子塑料,或者是金属框。它组成的瓦的外形必须承担起屋面瓦的全部功能。

2、光伏瓦是一种已经产业化的光伏产品,并且产品已经多样化。如上所述,“光伏瓦”就是bipv其中的一种。本专利亦是上述“光伏瓦”中的一种。并且光伏组件(即pv组件photovoltaic module)本身是已经公开的技术产品,包括其组成,比如:光伏高透玻璃、胶膜、电池片、背膜、汇流带,接线盒、密封胶,单玻组件、双玻组件,彩色组件等均为公开的、市场化的产品。

3、公开(公告)号:cn116346001a,公开了一种光伏瓦系统,包括挂瓦结构和若干光伏瓦,光伏瓦的平面为正方形,光伏瓦的纵向对角线平行于挂瓦结构的纵向,光伏瓦通过位于纵向对角线上的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与挂瓦结构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点和第二固定点关于光伏瓦的横向对角线对称设置,若干光伏瓦呈鳞片状顺水设置,由低到高组成若干排,相邻两排中第m+1排的光伏瓦的横向对角线高于第m排,第m+1排光伏瓦的纵向对角线与第m排光伏瓦的纵向对角线间隔等距设置,该现有技术的光伏瓦为两点式固定,固定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更换方便,替换故障的某块光伏瓦时,仅需拆装该纵列的光伏瓦;密封性能够满足防风、防雨性能的要求;五金件规格少,降低了实施价格。

4、该现有技术更换单个光伏瓦时需要拆除一个纵列的光伏瓦,更换时间长,更换效率低。

5、公开(公告)号:cn218897186u,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菱形光伏瓦组件,包括铝合金龙骨、单片菱形光伏瓦,单片菱形光伏瓦瓦面安装有多片电池片;单片菱形光伏瓦一组对角线上两角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对应的角未安装电池片,用于与上片单片菱形光伏瓦搭接;上片单片菱形光伏瓦下端的第一安装孔与下片单片菱形光伏瓦上端的第二安装孔对应重叠,通过自攻钉穿过对应的两片单片菱形光伏瓦的安装孔以及铝合金龙骨上的固定孔与铝合金龙骨可拆卸连接。该现有技术能解决传统菱形瓦的不可单片拆卸问题,充分考虑到光伏瓦是发电组件,运行中有可能发生故障,需要随时检修,既可满足传统菱形瓦屋面安装牢固和防水的需求,又能满足单片光伏瓦可灵活拆卸的要求。

6、该现有技术更换单个光伏瓦时需要拆除一个纵列的光伏瓦,更换时间长,更换效率低。

7、总之,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实用新型不相同,针对本实用新型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独拆装光伏瓦困难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单独拆卸树脂光伏瓦。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单独拆卸树脂光伏瓦,包括光伏组件和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光伏组件的下方,所述光伏组件为光伏瓦的表面;所述背板为框架结构;所述背板的上端框架为上端阻水条;所述背板的下端框架为下端阻水条;所述背板的左框架为左瓦沟、所述背板的右框架为右瓦沟。

4、所述下端阻水条设置有第一立边、第二立边,所述第一立边设置在外侧,所述第二立边设置在内侧,所述第一立边通过第一密封板与第二立边连接,所述第一立边上端与光伏组件表面平齐;

5、所述第一密封板下方设置有橡胶泡沫阻水条,所述橡胶泡沫阻水条高度超过第一立边与第二立边;

6、所述上端阻水条与去除橡胶泡沫阻水条的下端阻水条完全一致。

7、所述下端阻水条的第二立边外侧设置有大橡胶泡沫阻水条,所述大橡胶泡沫阻水条粘贴在光伏组件的背面;

8、所述橡胶泡沫阻水条与大橡胶泡沫阻水条为“l”型,所述大橡胶泡沫阻水条高度超过下端阻水条。

9、所述左瓦沟与右瓦沟对向设置、结构相同且对称,所述左瓦沟或右瓦沟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朝向光伏瓦的正面;

10、所述左瓦沟或右瓦沟横向依次设置有瓦沟外立边、瓦沟内立边、瓦沟护边、瓦沟支撑边;

11、所述瓦沟支撑边上端与光伏组件底面接触,中部引出第二密封板与所述瓦沟护边连接,所述瓦沟护边上端与光伏瓦平齐、下端引出横向连接板,所述瓦沟内立边设置在横向连接板上,所述瓦沟外立边设置在横向连接板最外端;

12、所述瓦沟外立边高度超过瓦沟内立边;所述瓦沟外立边、瓦沟内立边、瓦沟护边上端设置有瓦沟挡水边;

13、所述沟槽分为第一沟槽、第二沟槽;

14、所述第一沟槽由瓦沟护边、瓦沟内立边和横向连接板组成;

15、所述第二沟槽由瓦沟内立边、瓦沟外立边和横向连接板组成;

16、所述第一沟槽中设置有定位挡块、所述定位挡块与瓦沟内立边之间设置有不透沉台,作为沉头螺钉安装孔;

17、所述定位挡块设置至少两个;所述不透沉台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沟槽的上端、下端。

18、所述背板材料采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所述背板使用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光伏组件为单玻组件或双玻组件。

19、所述第一立边、瓦沟护边将光伏组件的四周围住作为护边;所述光伏组件与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第一立边、瓦沟护边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20、所述光伏组件背面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设置有电缆。

21、所述光伏瓦横向铺设在挂瓦条上,所述光伏瓦在挂瓦条上至少铺设两个;所述光伏瓦通过沉头螺钉穿过不透沉台固定在挂瓦条上;

22、铺设至少两行光伏瓦,采用叠瓦式铺设,第一行光伏瓦通过沉头螺钉穿过不透沉台固定在挂瓦条上,后一行的光伏瓦前端搭在前一行光伏瓦的后端,沉头螺钉穿过后一行的光伏瓦前端不透沉台,再穿过前一行光伏瓦后端不透沉台;

23、所述背板左瓦沟、右瓦沟前端底部设有多个楔形垫。

24、每两个光伏瓦之间通过瓦扣边连接;

25、所述瓦扣边包括第一插入边、第二插入边和固定连接部,所述第一插入边、第二插入边能插入定位挡块与瓦沟护边之间的空隙;所述固定连接部设置有一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设置有螺钉,将瓦扣边与挂瓦条固定;所述螺钉与瓦扣边之间设置有胶垫。

26、所述瓦扣边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固定连接部为圆弧形的圆弧扣边;第二种为固定连接部为平板的平板扣边;

27、所述圆弧扣边分为短边圆弧扣边用与长边圆弧扣边;

28、所述长边圆弧扣边的插入边为锯齿形,所述锯齿形与多行光伏瓦形状匹配。

29、使用挂架辅助安装光伏板,所述挂架包括瓦爪、挡杆、瓦托,所述瓦爪设置在挡杆上端,所述瓦托设置在挡杆下端;

30、所述挂架在挂瓦条上设置多个,所述瓦爪与挂瓦条是齐平的,所述挡杆宽度等于瓦缝宽度,所述瓦托与挡杆在挂瓦条平面上,所述光伏瓦能卡在两个挂架之间。

31、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树脂光伏瓦通过优化整体结构,使之具有可以单独拆卸的功能。因为光伏屋面的成本比较高昂,局部的损坏会影响发电效率,影响成本回收。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维护、方便更换,就突显重要。另外,其结构具备优良防水性能,同时还可以与现有的水泥瓦、陶瓦合并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