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6840发布日期:2024-03-28 18:29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


背景技术:

1、当前,盘式电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其具有整体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及可高速旋转的优点;现有盘式电机种类繁多,可分为单盘、双盘及多盘盘式电机,其中双盘又分为双定子中间转子、双转子中间定子结构;双定子中间转子的盘式电机,其转子需做环氧包覆的工艺步骤,通过此工艺有效降低转子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风噪,此外,盘式电机转子与定子间的气隙很小,转子包胶时需要注意包胶的平整度;

2、然而,现有的盘式电机转子的环氧包覆方式一般采用涂覆或浸附的方式,此方式需要再进行二次加工打磨,以保证包胶外表面的平整度,降低在运转过程中产生干涉;此外,此方式对于内部缝隙无法保证其涂覆完整,容易出现间隙与未填满的情形,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其包胶容易脱落进而导致电机整体使用寿命缩短;

3、基于上述,现有的盘式电机转子包胶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易实现且成本低,解决现有盘式电机转子包胶易脱落、易产生漏胶、开裂、包胶效率及良品率低下的问题。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用于对盘式电机的转子灌封胶体;其特征在于:该灌封工装包括:

4、上壳体与下壳体,二者相对配合形成一容纳腔,该容纳腔隔设有若干个装配空间与灌封空间;所述电机转子相对上、下壳体同轴地置于容纳腔内,且电机转子上、下表面设置的各个磁钢分别对位于所述装配空间设置,并使各磁钢抵配于所述装配空间的内顶面与内底面;所述灌封空间用于容纳胶体,以使胶体包覆电机转子的侧部及各部件之间的装配缝隙;

5、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还开设有灌注孔,该灌注孔导通所述灌封空间,其用于将熔融的胶体注入灌封空间;

6、锁固结构,其用于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对组合后可拆卸地锁固。

7、进一步地,所述灌封空间被配置为一环形流道;与所述环形流道导通的各灌注孔分别对应开设在相邻两装配空间之间的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灌注孔的内壁倾斜设置,其由灌封空间向外渐缩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上、下壳体之间对应形成环形流道的侧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形成用于拔模的斜面。

10、进一步地,所述锁固结构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锁接件及螺接件;所述锁接件的一端贯穿两壳体,另一端与所述锁接件螺纹连接,以使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对地紧配;其中,各所述锁接件布置在靠近所述壳体的边沿处,且沿两壳体周向间隔布设。

11、进一步地,所述锁固结构包括一具有c形夹持部的装配件及顶持杆;所述顶持杆通过螺纹结构装设在c型夹持部的一端;所述装配件的c形夹持部套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外端面,并通过顶持杆螺旋位移,以顶持壳体的外端面。

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顶脱结构,其包括开设上壳体或下壳体上的螺纹通孔及螺钉,所述螺钉的长度大于螺纹通孔的深度;其中,转动所述螺钉,其上自由端顶抵电机转子,以使所述两壳体相对电机转子分离。

13、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涂覆有一特氟龙材质的涂层。

14、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还开设有透气孔,其用于在灌入胶体时排去灌封空间内的空气。

15、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连通孔,该连通孔开设于电机转子上,以使分别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灌封空间相导通。

16、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易实现且成本低,解决现有盘式电机转子包胶易脱落、易产生漏胶、开裂、包胶效率及良品率低下的问题;本新型采用工装治具的方式将盘式电机转子装配后,经过高压灌注,可对表贴式磁钢起到结构限位的作用,同时对缝隙的填充,起到限位作用,即在装配过程中将电机转子上的磁钢抵配在装配空间的内顶面与内底面,如此既能够保证磁钢表面不会粘附胶体,保持与定子磁性连接更为可靠,同时其他部分(转子外周、各磁钢与转子之间的间隙)都能够充分灌注胶体;更重要的是,灌注后平整度高,与定子之间的气隙小,有效降低高速转动时所产生的风噪,更适合批量性生产;

18、(2)本新型所述的灌封空间为一环形流道,且对应相邻两装配空间之间的位置设置灌注孔,如此能够使灌胶更快填充,且使部件之间的缝隙也能填满,避免在灌注过程,熔融的胶体无法快速灌满或因缝隙太小难以注满的情形产生,有效保证灌注的可靠性与密封性;

19、(3)本新型所述的灌注孔上还设置有用于脱模的斜度,即灌注孔的内壁倾斜设置,如此在灌注后更容易脱离上壳体;同样的,在所述上、下壳体之间对应形成环形流道的侧壁,形成用于拔模的斜面,便于成型脱离,防止在取下成品时因粘附力而使产品被拉变形或产生局部拉痕,影响产品美观度的同时,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20、(4)本新型以两种形式作为锁固结构,两方式的结构简单、且易实现,更重要的是锁固后承压能力强,不易使上、下壳体相互分离,能够保证封胶后的平整性;

21、(5)本新型所述还设置有顶托结构,保证成型后上、下壳体更易与电机转子分离脱开,而且此分离脱开的顶托结构简单易实现、部件少成本低,操作也简单,无需设备类的工具;

22、(6)本新型还设置有透气孔,通过透气孔使得多灌注孔同步灌胶时,不因灌注速度快而产生困气现象,保证能够快速且灌满整个灌封空间,稳定性与可靠性佳。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用于对盘式电机的转子灌封胶体;其特征在于:该灌封工装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空间被配置为一环形流道:与所述环形流道导通的各灌注孔分别对应开设在相邻两装配空间之间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孔的内壁倾斜设置,其由灌封空间向外渐缩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壳体之间对应形成环形流道的侧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以形成用于拔模的斜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结构包括相互螺纹配合的锁接件及螺接件;所述锁接件的一端贯穿两壳体,另一端与所述锁接件螺纹连接,以使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对地紧配;其中,各所述锁接件布置在靠近所述壳体的边沿处,且沿两壳体周向间隔布设。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结构包括一具有c形夹持部的装配件及顶持杆;所述顶持杆通过螺纹结构装设在c型夹持部的一端;所述装配件的c形夹持部套入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外端面,并通过顶持杆螺旋位移,以顶持壳体的外端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顶脱结构,其包括开设上壳体或下壳体上的螺纹通孔及螺钉,所述螺钉的长度大于螺纹通孔的深度;其中,转动所述螺钉,其上自由端顶抵电机转子,以使所述两壳体相对电机转子分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涂覆有一特氟龙材质的涂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还开设有透气孔,其用于在灌入胶体时排去灌封空间内的空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通孔,该连通孔开设于电机转子上,以使分别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灌封空间相导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其用于对盘式电机的转子灌封胶体;该灌封工装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二者相对配合形成一容纳腔,该容纳腔隔设有若干个装配空间与灌封空间;所述电机转子相对上、下壳体同轴地置于容纳腔内,且电机转子上、下表面设置的各个磁钢分别对位于所述装配空间设置;所述灌封空间用于容纳胶体,以使胶体包覆电机转子的侧部及各部件之间的装配缝隙;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还开设有灌注孔,该灌注孔导通所述灌封空间;锁固结构用于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对组合后可拆卸地锁固;本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盘式电机转子的灌封工装,解决现有盘式电机转子包胶易脱落、易产生漏胶、开裂、包胶效率及良品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媛悦,袁康华,俞晓勇,郑乐梅,陈永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1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