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8344发布日期:2024-05-11 00:0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马达,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1、在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等终端设备内,通常采用振动马达产生振动,用以在消息提示等用户交互环节提供振动反馈的功能。

2、目前,现有的振动马达包括动子、定子、支撑弹簧和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电磁线圈和磁铁,动子与定子通常分开设计,也即是,动子和定子为两个独立零件,动子由固定于定子上的支撑弹簧支撑,磁铁固定于定子上,电磁线圈固定于动子上,动子在电磁线圈与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实现振动。然而,由于振动马达自身条件的限制,本体结构的简化会带来振动性能降低的问题,因此当前振动马达的振动性能成为阻碍其结构简化的瓶颈之一。因此,如何解决马达的振动性能与其结构简化的矛盾,成为当前的一个设计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用于解决振动马达的振动性能与振动马达结构简化之间的矛盾。

2、第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弹性特性的悬臂梁,所述悬臂梁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扇动臂、连接中部和第二扇动臂,所述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关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连接中部一体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电磁线圈,所述悬臂梁上固定有磁铁,所述磁铁与通电的所述电磁线圈的相互作用驱动所述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同步上下扇动。

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接中部连接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磁铁固定于所述悬臂梁的连接中部上,所述磁铁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设于所述电磁线圈的上方,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磁铁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共线。

4、进一步地,所述磁铁与所述电磁线圈形成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上下扇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关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频率相同。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的电磁线圈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的磁铁分别固定于所述悬臂梁的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磁铁同轴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电磁线圈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磁铁同轴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电磁线圈的上方。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关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的自由端均设置有配重块,两所述配重块的重量相同,且两所述配重块关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

8、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悬臂梁一体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中部的相对两端连接,以形成所述容纳腔。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为倒t形结构,所述倒t形结构包括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中部连接,所述连接筋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关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

11、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本发明的振动马达。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振动马达的有益效果:

13、第一:本发明的振动马达在使用时,悬臂梁被构造为动子,而支撑座被构造为定子;悬臂梁与支撑座一体连接,也即是本发明的振动马达将动子与定子设计为一体,避免了使用弹簧支撑动子的结构,从而简化了马达的整体结构;同时,因悬臂梁的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关于悬臂梁的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且悬臂梁的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在磁铁与通电的电磁线圈的相互作用下同步上下扇动,仿真鸟类动物飞行时之翅膀扇动动作,由此可知,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在上下扇动过程中的侧向加速度(左右方向上的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朝向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方向,因此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在上下扇动过程中的侧向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可以抵消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在上下扇动过程中的侧向加速度,不会因为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在上下扇动过程中存在侧向加速度而影响马达的振动性能,因此本发明在简化了马达的整体结构的同时不会影响到马达的振动性能,进而解决了振动马达的振动性能与振动马达结构简化之间的矛盾。

14、第二:本发明的振动马达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悬臂梁的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在上下扇动过程中的侧向加速度相互抵消,而悬臂梁的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在上下扇动过程中的上下加速度相互叠加,因此提升了马达动子的动量,从而提高了马达的振动性能。

15、综上可知,本发明的振动马达在简化了其整体结构之后,不仅不会影响振动马达的振动性能,解决了振动马达的振动性能与振动马达结构简化之间的矛盾,而且还提升了马达的振动性能。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终端设备的有益效果:

17、由于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使用了本发明的振动马达,因此可以提升终端设备的振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弹性特性的悬臂梁,所述悬臂梁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扇动臂、连接中部和第二扇动臂,所述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关于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连接中部一体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固定有电磁线圈,所述悬臂梁上固定有磁铁,所述磁铁与通电的所述电磁线圈的相互作用驱动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同步上下扇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接中部连接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磁铁固定于所述悬臂梁的连接中部上,所述磁铁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设于所述电磁线圈的上方,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磁铁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与所述电磁线圈形成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上下扇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关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频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的电磁线圈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的磁铁分别固定于所述悬臂梁的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磁铁同轴设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电磁线圈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磁铁同轴设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电磁线圈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关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的自由端均设置有配重块,两所述配重块的重量相同,且两所述配重块关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悬臂梁一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中部的相对两端连接,以形成所述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倒t形结构,所述倒t形结构包括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中部连接,所述连接筋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关于所述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振动马达。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振动马达和终端设备,包括具有弹性特性的悬臂梁,悬臂梁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扇动臂、连接中部和第二扇动臂,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关于连接中部的中心轴线对称,连接中部一体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固定有电磁线圈,悬臂梁上固定有磁铁,磁铁与通电的电磁线圈的相互作用驱动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同步上下扇动,仿真鸟类动物飞行时之翅膀扇动动作。因第一扇动臂和第二扇动臂在上下扇动过程中的侧向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相互抵消,不会因为存在侧向加速度而影响马达的振动性能,因此本发明在简化了马达的整体结构的同时不会影响到马达的振动性能,解决了马达的振动性能与马达结构简化之间的矛盾。

技术研发人员:赖根元,杨铭轲,欧阳云飞,陈伟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泽宇通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