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33392发布日期:2024-05-17 13:1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伏系统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的光伏项目都是基于长周期(25年)、永久性项目的模式进行选址和建设的,主要是由于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1)现有技术的光伏组件安装环节所需的费用较高,以分布式光伏为例,项目总投资约3元/w,其中安装环节费用约0.4元;如果一个项目的使用周期只有1年左右,则当年发电约1度每w,按照居民电价0.55元计算,可取得0.55元收入,仅仅是略高于安装环节的投入,下一个项目任需重新安装,再次投入安装成本,故而现有技术无法适用于这种1年左右的短周期项目;

3、2)现有技术的屋顶光伏发电对应的组件、支架在设计时就是没有便于安拆的考虑,故拆除会比较费时费力,且有可能导致光伏组件的损坏;

4、3)现有技术的屋顶光伏的安装、接入手续的办理,耗费时间和精力,如果项目无法长期实施,则用户实施的意愿就会大幅降低;

5、4)缺乏一套技术上成熟可行的方案,既能便于安拆和重复使用,又能降低安拆环节的成本投入;同时需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让屋顶光伏发电设备的循环利用有足够多的潜在用户,最终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具备可行性。

6、因此,对于面临拆迁翻盖的农村独栋房屋、小型租赁工厂厂房、建筑工地项目部临时建筑、城市内闲置地块建筑等,由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种种制约因素,难以进行光伏项目的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屋顶光伏系统的安拆效率,大幅降低安拆成本,使得光伏系统的周转使用具备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单元1和柔性索3,每个光伏组件单元1两端均设有连接扣件2,所述多个光伏组件单元1通过所述连接扣件2等间距安装于柔性索3上构成条带状光伏组串,所述每个光伏组件单元1的尺寸与转运托架4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多个光伏组件单元1的数量与待安装建筑屋顶7尺寸相适配。

5、优选的,所述待安装建筑两侧均预设有钢管立柱5,且所述钢管立柱5的高度与待安装建筑屋顶7的预设光伏安装面高度相适配。

6、优选的,所述待安装建筑屋顶7的上表面预设有多个锚固支撑点6。

7、优选的,所述锚固支撑点6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扣件2相适配的固定锁扣一。

8、优选的,所述柔性索3两端分别延连接有柔性索延伸段一8和柔性索延伸段二9。

9、优选的,所述柔性索延伸段一8和柔性索延伸段二9的端部均设有固定锁扣二,所述固定锁扣二用于与地面锚点或吊装机械10的吊钩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钢管立柱5顶部均设有固定锁扣三,所述固定锁扣三用于与所述柔性索延伸段一8和柔性索延伸段二9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柔性索3内设有电气回路,且所述柔性索3外壁对应每个光伏组件单元1的位置均设有电气接口,所述光伏组件单元1通过连接扣件2与所述电气接口相连接安装于所述柔性索3上。

12、二、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的施工方法

1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可周转光伏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4、s1,光伏系统组装:根据待安装建筑屋顶的尺寸,选择对应尺寸及数量的光伏组件单元安装至预设长度的柔性索上,构成条带状光伏组串;

15、s2,光伏系统周转运输:根据光伏组件单元的尺寸,选择对应尺寸的转运托架,并将所述条带状光伏组串采用正反交替折叠方法折叠成块状放入转运托架内,运输至安装项目现场;

16、优选的,所述正反交替折叠方法具体为:通过吊装机械竖直吊起所述条带状光伏组串,并使条带状光伏组串底部落入转运托架内;然后控制吊装机械以预设速率横向反复移动并缓慢下降,使条带状光伏组串中的各光伏组件单元依次正反交替折叠,整体形成块状;

17、s3,立柱和锚固支撑点预埋:采用挖机在所述待安装建筑两侧的预设点位处预埋钢管立柱,并在建筑屋顶上表面预设多个锚固支撑点;

18、s4,光伏系统展开:将吊装机械的吊钩与柔性索延伸段一的端部锁扣固定连接,再通过吊装机械吊起所述条带状光伏组串,使所述条带状光伏组串沿竖直方向完全展开;

19、s5,采用三段式折叠安装方法,将光伏系统一次性安装至建筑屋顶;

20、s6,光伏系统固定:将建筑屋顶的每个锚固支撑点均与其距离最近的连接扣件固定连接,使光伏系统固定安装于建筑屋顶上。

21、优选的,所述三段式折叠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s11,将柔性索延伸段二的端部锁扣与待安装建筑右侧地面上的预设锚点固定连接;

23、s12,通过吊装机械牵引柔性索延伸段一,进而带动竖直展开后的条带状光伏组串整体向屋顶方向翻转预设角度一,使柔性索延伸段二与待安装建筑右侧的钢管立柱顶端相接触并固定连接;

24、s13,通过吊装机械带动条带状光伏组串中间部分以所述待安装建筑右侧的钢管立柱顶端为基点,继续向屋顶方向翻转预设角度一,使所述条带状光伏组串中间部分翻转至水平;

25、s14,将柔性索延伸段一靠近所述中间部分的一端与待安装建筑坐侧的钢管立柱顶端固定连接;

26、s15,将柔性索延伸段一的端部锁扣从吊装机械的吊钩上取下,然后与待安装建筑左侧地面上的预设锚点固定连接。

2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的优点:

28、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通过将多个单独的光伏组件经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成条带状,构造简单、安装方便,能够让诸多短时间存在的建筑屋顶或者空地部署光伏系统成为可能,且该结构可借助特定的工装和机械折叠成块,以方便周转运输;

29、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的施工方法,通过吊装机械将折叠成块的光伏组件展开成条带状,并采用合理的施工步骤将光伏组件安装于建筑屋顶,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屋顶光伏系统的安装效率,大幅降低安拆成本,扩展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应用场景。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单元(1)和柔性索(3),每个光伏组件单元(1)两端均设有连接扣件(2),所述多个光伏组件单元(1)通过所述连接扣件(2)等间距安装于柔性索(3)上构成条带状光伏组串,所述每个光伏组件单元(1)的尺寸与转运托架(4)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多个光伏组件单元(1)的数量与待安装建筑屋顶(7)尺寸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安装建筑两侧均预设有钢管立柱(5),且所述钢管立柱(5)的高度与待安装建筑屋顶(7)的预设光伏安装面高度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安装建筑屋顶(7)的上表面预设有多个锚固支撑点(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支撑点(6)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扣件(2)相适配的固定锁扣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索(3)两端分别延连接有柔性索延伸段一(8)和柔性索延伸段二(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索延伸段一(8)和柔性索延伸段二(9)的端部均设有固定锁扣二,所述固定锁扣二用于与地面锚点或吊装机械(10)的吊钩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立柱(5)顶部均设有固定锁扣三,所述固定锁扣三用于与所述柔性索延伸段一(8)和柔性索延伸段二(9)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索(3)内设有电气回路,且所述柔性索(3)外壁对应每个光伏组件单元(1)的位置均设有电气接口,所述光伏组件单元(1)通过连接扣件(2)与所述电气接口相连接安装于所述柔性索(3)上。

9.一种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可周转光伏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段式折叠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伏系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周转光伏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将多个单独的光伏组件经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成条带状,可借助特定的工装和机械折叠成块,以方便周转运输,到达安装位置后,借助吊装机械将折叠成块的光伏组件展开成条带状,然后将条带状的光伏系统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将其另一端牵引到安装位置后固定,再将光伏组件的引出电缆线头接到逆变装置上,即完成了光伏系统的搭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让光伏系统可以高效周转使用的方法,让诸多短时间存在的建筑屋顶或者空地部署光伏系统成为可能,可解决光伏系统成本回收期较长而安装场地可使用时间较短的矛盾,从而扩展光伏系统的使用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强,王汉章,陈波,刘巍巍,王星,周冲,刘先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