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33218发布日期:2024-05-17 13:15阅读:9来源:国知局
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当前,各个领域对供配电装置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智能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自动化在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协会的定义为:对配电网上的设备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协调及控制的集成化系统。从信息的角度来看,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对传输信号的收集与处理;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在电力工业相结合的实际应用。配电设备是为电力系统提供配电和服务至关重要的组成单元。

2、配电箱首要保证的就是供电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配电箱的弱电部分需要考虑过温保护,选择低功耗的开关电源进行电压转换,实现为箱内的核心主控板和终端设备的供电。

3、然而,现有的配电箱过温保护方式通常是在配电箱内开启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其控制方法单一,无法根据配电箱内的实际温度情况进行调控,智能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配电箱的过温保护智能化程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

2、一种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该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控制系统启动;

4、s2、温度采集单元对配电箱箱内温度检测;

5、s3、微处理单元将箱内实时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微处理单元根据判断结果输出控制信号;

6、s4、温度控制单元接收控制信号,当箱内温度不在预设温度阈值内,温度控制单元开始对箱内温度进行调节,直至箱内温度调节至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停止温度调节。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s1中的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以及温度控制单元,当控制系统开启时进行系统初始化,操作人员能够在系统初始化后对温度阈值进行设定,预设的温度阈值储存于微处理单元作为箱内温度实时检测数据的判断标准。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s1还包括如下步骤:

9、s11、控制系统启动并进行初始化;

10、s12、操作人员对温度阈值进行设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s2中的温度采集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配电箱内部,并且,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微处理单元,从而对配电箱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微控制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s3还包括如下步骤:

13、s31、微处理单元将箱内实时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当箱内温度超出温度阈值,跳转是步骤s32;当箱内温度未超出温度阈值,跳转至步骤s33;

14、s32、微处理单元向温度控制单元输出高电平;

15、s33、微控制器向温度控制单元输出低电平。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s4中的温度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以及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以及继电器依序电连接微处理单元,当控制系统完成箱内温度检测数据的判断后,微处理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继电器,从而控制继电器的吸合与断开,进而控制散热风扇的启动与停止。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s4还包括如下步骤:

18、s41、当温度控制单元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继电器吸合,从而使得散热风扇通电启动,进而对配电箱内空气环境进行散热;

19、s42、当温度控制单元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继电器断开,从而使得散热风扇断开关闭。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s3中的微处理单元能够向温度控制单元输出高电平以及低电平。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微处理单元包括stm32f103芯片、光电耦合器ltv-357t、上拉电阻r1、开关二极管in4148以及三极管bd245,其中,光电耦合器ltv-357t的引脚dout1和dgnd分别连接至stm32f103芯片的pc2和vss_1引脚上,从而便于stm32f103芯片对光电耦合器ltv-357t进行智能控制;光电耦合器ltv-357t的集电极并联连接电源vcc5v以及三极管bd245的基极,并且,该集电极与vcc5v之间电连接上拉电阻r1,从而通过r1钳位在高电平,同时r1起到限流作用;光电耦合器ltv-357t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bd245的发射极;三极管bd245的集电极电连接开关二极管in4148的正极,开关二极管in4148的负极电连接电源vcc12v,从而实现通过配电箱内温度联动控制散热风扇的启停。

22、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示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微处理单元接收、判断配电箱内温度情况,从而控制配电箱内部的散热风扇的启停来实现配电箱内部温度的智能控制、管理和监控,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人工巡检的繁琐工作和故障无法及时排除的弊端,进而实现了配电箱的人机交互和智能化管理。本发明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以stm32f103作为微处理单元以实现配电箱的智能控制,其中,微处理单元通过光电耦合器进行数模转换,从而将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金鑫隔离,以此减少高低频信号之间的干扰。光电耦合器ltv-357t的集电极并联连接电源vcc5v以及三极管bd245的基极,并且,该集电极与vcc5v之间电连接上拉电阻r1,从而通过r1钳位在高电平,同时r1起到限流作用;光电耦合器ltv-357t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bd245的发射极;三极管bd245的集电极电连接开关二极管in4148的正极,开关二极管in4148的负极电连接电源vcc12v,从而实现通过配电箱内温度联动控制散热风扇的启停。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以及温度控制单元,当控制系统开启时进行系统初始化,操作人员能够在系统初始化后对温度阈值进行设定,预设的温度阈值储存于微处理单元作为箱内温度实时检测数据的判断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温度采集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配电箱内部,并且,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微处理单元,从而对配电箱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微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的温度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以及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以及继电器依序电连接微处理单元,当控制系统完成箱内温度检测数据的判断后,微处理单元输出控制信号至继电器,从而控制继电器的吸合与断开,进而控制散热风扇的启动与停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微处理单元能够向温度控制单元输出高电平以及低电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单元包括stm32f103芯片、光电耦合器ltv-357t、上拉电阻r1、开关二极管in4148以及三极管bd245,其中,光电耦合器ltv-357t的引脚dout1和dgnd分别连接至stm32f103芯片的pc2和vss_1引脚上;光电耦合器ltv-357t的集电极并联连接电源vcc5v以及三极管bd245的基极,并且,该集电极与vcc5v之间电连接上拉电阻r1;光电耦合器ltv-357t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bd245的发射极;三极管bd245的集电极电连接开关二极管in4148的正极,开关二极管in4148的负极电连接电源vcc12v。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该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控制系统启动;S2、温度采集单元对配电箱箱内温度检测;S3、微处理单元将箱内实时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判断,微处理单元根据判断结果输出控制信号;S4、温度控制单元接收控制信号,当箱内温度不在预设温度阈值内,温度控制单元开始对箱内温度进行调节,直至箱内温度调节至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停止温度调节。本发明的配电箱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微处理单元接收、判断配电箱内温度情况,从而控制配电箱内部的散热风扇的启停来实现配电箱内部温度的智能控制,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人工巡检的繁琐工作和故障无法及时排除的弊端,进而实现了配电箱的智能化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何梦桥,赵崇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华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