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变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246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受电变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电变电装置,特别是民用高压受电变电装置中的气体绝缘配电设备。
传统的高压受电变电装置装配有双线受电部分,一个测量传输电力的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MOF),以及两个接收被测传输电力的变压器,一般利用所谓双线受电1MOF2机组型受电变电装置。
在例如JP-A-1-303002(1989)中公开了一种减小其安装面积的受电变电装置。
当上述传统的民用受电变电装置中的一个变压器发生故障时,根据故障指示信号,必须将受电侧的电路断路器断开,使装置停止供电。结果,所有用电户都受到故障的影响,并且供电的要靠性大大降低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针对性的方案,即在受电变电系统中每个变压器的原边侧安装电路断路器。但是,当构成这种受电变电系统时,由于在变压器的原边侧都安装了电路断路器,所以整个装置的体积变大,运输的时候必须将装置按部件拆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供电可靠性高的受电变电装置,即使对民用的双线受电2机组型受电变电装置来说,也能在不拆开的情况下运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电力通过双线接收并通过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输送至每个变压器的受电变电装置具有如下特征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电路断路器安排在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的两侧,接收线侧的第二电路断路器安排在第一电路断路器的外侧,并且上述第一或第二断路器与受电部分、变压器的连接部分以及位于具有管线连接部分的断路器后侧的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受电变电装置,通过装配在变压器原边侧的断路器,产生故障的变压器和受电侧分开了,所引起的电力故障仅仅影响与故障变压器相联系的用户。因此,变压器的上述故障的影响可以被限制在一个最小的范围内,并且受电变电装置的体积也能固定在运输所允许的限度,即使变压器的接收线侧和原边侧的断路器安装在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的两侧,这样用拖车运输就可以不必拆开装置。
通过以下对附图表示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清楚,附图中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受电变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方向剖开的部分;
图3是沿图1中B-B线方向剖开的部分;
图4是沿图1中C-C线方向剖开的部分;
图5是沿图1中D-D线方向剖开的部分;
图6是用于本发明装置中的电路断路器的水平剖视图;
图7是沿图6中E-E线箭头所指方向看到的部分;
图8是沿图6中F-F线方向剖开的部分;
图9是沿图6和图7G-G线方向剖开的部分;
图10是用于本发明装置中的断路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垂直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2是图11中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4是图13中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6是沿图15中H-H线箭头所指方向看到的部分;
图17是沿图15中I-I线箭头所指方向看到的部分;
图18是沿图15中J-J线箭头所指方向看到的部分。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5表示本发明的受电变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下面根据图来进行描述。
在这些图中,数字1代表的部件是测试由电力公司输送的电势和电流的变换器。在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1的两侧分别安装了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断路器2。在两个第一断路器2的外侧分别安装了受电侧的第二断路器3。第二断路器3的输入侧通过管线连接部分4与受电部分5相连,在管线连接部分4的壳体4A中装配有接地开关4B和放电器分离器4C,如图1和2所示。在受电部分5的壳体5A中装配有电流互感器5B、电缆头5C和接地开关5D。第二断路器3的输出侧与管线连接部分6相连,在管线连接部分6的壳体6A中装配有隔离开关6B和接地开关6C。放电器7与上述管线连接部分4中的放电器分离器4C相连。
如图1和3所示,上述第一电路断路器2在输入侧与管线连接部分8相连,管线连接部分8具有壳体8A以及安装在其中的隔离开关8B和接地开关8C,并且上述第一电路断路器2在输出侧还与变压器连接部分9相连,管线连接部分9具有壳体9A以及安装在其中的接地开关9B和电缆头9C。变压器连接部分9与变压器10相连。
如图1和4所示,上述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1具有可移动壳体1A,存放在壳体1A中的电势和电流变换器主体1B,以及与该主体1B相连的导体1C和1D。这些导体1C和1D分别与管线连接部分11的导体11A和11B相连。管线连接部分11的导体11A与较低的管线连接部分12的导体12A相连,而导体11B与较高的管线连接部分13的导体13A相连。
如图5所示,上述管线连接部分12与管线连接部分8相连,管线连接部分8又与两侧的第一电路断路器2相连。并且依然如图5所示,管线连接部分13与管线连接部分4相连,管线连接部分4又与两侧的第二电路断路器3相连。这些管线连接部分12和13排列在同一平面,如图4所示,并且在第一电路断路器2和第二电路断路器3的后侧,如图1所示。在上述部件的壳体中充满绝缘气体。
由上述方式构成的受电变电装置可以减小其安装面积。参照图1,通过将第一电路断路器2和第二电路断路器3以一个盒式结构安装在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1的两侧,宽度W和深度D就可以减小至运输所允许的尺寸范围内。受电变电装置就可以用拖车运输,而不必拆开。此外,对装置的维护和检修也变得便利了,因为第一和第二电路断路器2和3的控制面板与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1的可拆卸平面是在同一平面上。
下面参照图6~9,详细说明上述第一和第二电路断路器2和3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6所示,每个电路断路器2和3的间断部分15的三部分与铸模绝缘罩16平行安装,固定板18支撑和固定铸模绝缘罩16,并在之中放入密封圈17。密封圈17密封密封壳19中的绝缘壳体。
如图8所示,导体20固定在上述间断部分15的固定接触器15A上。导体22固定在间断部分15的可移动侧的支架21上。喷气活塞23固定到支架21上。喷气气缸24通过绝缘操作棒25和旋转杆26的密封部分与在空气侧的一个操作装置系统相连。在操作装置系统中,释放弹簧27、闭合弹簧28以及在这两个弹簧动作结束时起阻尼作用的油缓冲器29,安排在固定板18的空气侧,与间断部分15平行,并且上述驱动系统的三个部分释放弹簧27、闭合弹簧28和油缓冲器29分别平行安放。通过电动机30和齿轮使闭合弹簧28处于卷紧和压缩状态,并且由通过连接系统31的连接钩32使这种状态得以保持。当图8中所示的连接钩32的爪脱开时,闭合弹簧28的弹力释放,并且喷气气缸24通过连接系统31被推向连接方向。为了在闭合过程中通过闭合弹簧28的弹力压缩释放弹簧27,闭合弹簧28的弹力要大于释放弹簧27的弹力。在释放过程中,图8中所示的释放钩33的爪脱开,释放弹簧27放松,并且喷气气缸24通过连接系统31被推向释放方向。
如图7所示,固定板18还装配有控制继电器34、辅助开关35、插入式端板36和一组其它的作为电路断路器必需的部件。闭合弹簧28的弹力大于释放弹簧27的弹力,它被固定在固定板18上,平行于固定板18的纵向,如图8所示,并且还处在这样一个方向,即通过密封壳19中充满的绝缘压缩气体的内部压力P能消除固定板18的形变。
安装在空气侧的操作装置位于盒式机箱37中,因此对操作装置的维护和检修可以通过打开机箱37的前门进行,并且通过拉出固定板18可以检修或更换间断部分15,进而拉出集中安装的电路断路器本身,这样做除了仅需要拔掉插入式端板36外,可以不必移动或拆开其它构成气体绝缘配电设备的部件。
如上所述,在电路断路器的侧面和背面不需要留出检修的空间,并且相应地,变压器的受电部分和连接部分可以以平行面板的方式安装。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受电变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在上述受电变电装置中,受电侧的第二电路断路器3中的一个的间断部分15通常打开,处于待机的等待状态。因此,电力公司通过其它线路经受电部分5向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1供电。在通过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对采用的电力进行测量之后,经第一电路断路器向变压器组10供电。在上述条件下,当变压器组10中的一个变压器例如工作不正常时,原边侧的第一电路断路器2的间断部分15打开,停止向该变压器供电,而继续向变压器组10中的其它变压器供电结果,防止了向所有用户发生的供电故障,并且故障影响可以被限制到最小程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即使在变压器的原边侧集中安装了第一电路断路器2,装置的宽度和深度也能处于运输所限定的尺寸范围内,因此,就可能不必拆开装置而用拖车运输,安装用的凹槽结构变得不必要了,大大减少了安装时间。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电路断路器2、3的间断部分15是喷气型间断部分,但是该间断部分也可以是真空型间断部分38,如图10所示。用真空型间断部分可以得到和前述实施例相同的良好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受电部分5是电缆受电型,但是它也可以是由采用套管39的受电部分构成,如图11和12所示。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得到和前述实施例相同的良好效果,此外,由于受电部分5是沿长度方向向两侧排列的,所以即使可能在空中加套管,也能保持各部分间的必要距离。再者,可以很容易地对受电形式进行改变和校准,因为仅仅除了在固定套管的入口部分改变包括壳体的部分外,没有必要改变构成的部件。
图13和14表示本发明的受电变电装置的再一实施例,图中与图1~5中相同的数字表示与图1~5的相应部件相同或等价。在本实施例中,放电器7安装在第二电路断路器3的下方。
通过上述构成方式,装置的深度可以进一步减小。结果,安装面积可以减小。此外,该装置能够应用于对设备的安装面积限制很严的未来的非常深的地下变电站。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采用的是电缆型入口,入口处的放电器就没有必要了。
图15~18表示本发明的受电变电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图中与图1~5中相同的数字表示与图12~5的相应的部件相同或等价。在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管线连接部分12和13仅由一个管线连接部分38集中构成,并且导体12A和13A一起包括在管线连接部分38中。通过上棕构成方式,可以得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良好效果,并且部件数目减少了,重量减轻了。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由于电路断路器的间断部分和操作装置是包含在盒式机构中的,所以维护和检修可以在前板进行,并且通常在电路断路器两侧提供的维护用空间也变得没有必要了。此外,由于变压器的受电部分和连接部分安装在平行板中的每个电路断路器的后侧,所以装置的宽度减小了。通过采用安装电路断路器的盒式壳体,装置的深度也可以减小。因此,由于装置的尺寸限制在运输限定的尺寸内,在不拆开装置的情况下就能运输,并且由于安装装置的凹槽结构不在必要,安装时间也可以大大缩短。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供电可靠性高的双线1MOF2机组型受电变电装置,装置运输时可以不必拆开,安装装置的凹槽结构不再必要,安装时间大大缩短。尽管以上对最佳实施例及其变形和改进之处作了说明,公开了最佳方式和重要细节,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更宽的方面,可以构想出其它实施例、变形和改进之处,而氖这一切都在下面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从双线受电,并通过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分别向变压器供电的受电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电路断路器安排在所说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的两侧,受电侧的第二电路断路器安排在第一电路断路器的两个外侧,并且电路断路器和受电部分,变压器的连接部分,以及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通过管线连接部分在所说电路断路器的后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受电变电装置,其中所说第一和第二电路断路器分别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即间断部分和该间断部分的操作部件包括在盒式机箱中,并且机箱平行排列,因此能在前板操作。
3.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受电变电装置,其中用于抽出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的门装置配在所说第一电路断路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受电变电装置,其中所说第一和第二电路断路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即间断部分和该间断部分的操作部件包括在盒式机箱中,并且用于抽出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的门装配在所说盒式机箱的前方。
5.一种从双线受电,并通过测试用电热和电流变换器分别向变压器供电的受电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电路断路器安排在所说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的两侧,受电侧的第二电路断路器安排在第一电路断路器的两个外侧,变压器的连接部分位于所说第一电路断路器的后侧;受电部分位于所说第二电路断路器的后侧;以及分别连接处于所说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后侧的所说第一和第二电路断路器的导体包括在一个管线连接部分中。
6.一种从双线受电,并通过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分别向变压器供电的受电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电路断路器和与第一电路断路器相连的变压器的连接部分,第一电路断路器和变压器连接部分分别排列在所说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的两侧;受电侧的第二电路断路器和与第二电路断路器相连的受电部分,它们分别平行地排列在所说第一电路断路器的较远的外侧;以及在后侧连接所说装置的汇流条与所说装置垂直,因此使装置的长和宽处于运输限制尺寸之内。
7.一种从双线受电,并通过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分别向变压器供电的受电变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排列在所说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两侧的第一电路断路器,用于在所说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以及变压器的原边侧之间进行切换;分别排列在所说第一电路断路器的较远的外侧的第二电路断路器,用于在所说受电侧和所说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之间进行切换;以及排列在所说电路断路器后侧的管线连接部分,用于连接所说的第一电路断路器和所说变压器的原边连接部分,所说的第一电路断路器和受电部分,以及所说的第一、第二电路断路器和所说的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
8.如权利要求7的一种受电变电装置,其中所说变压器的原边侧连接部分排列在所说第一电路断路器的后侧;所说受电部分排列在所说第二电路断路器的后侧;以及连接所说第一、第二电路断路器和所说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并从所说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引出的管线连接部分排列在所说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的后侧。
全文摘要
一种从双线受电,并通过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分别向变压器供电的高压受电变电装置,其中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电路断路器在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两侧,受电侧的第二电路断路器在第一电路断路器的两个外侧,电路断路器和受电部分,变压器的连接部分,以及测试用电势和电流变换器,通过管线连接部分在电路断路器的后侧连接。这样,装置的体积减小了,被限制在运输所允许的范围内,运输时不必拆开,维护和检修起来也方便了。
文档编号H02B1/18GK1070065SQ9211004
公开日1993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8日
发明者田中丰一, 高本学, 三和母智, 铁则幸, 和泉贞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