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绕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375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绕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高压绕组,绕组端部的结构支撑由起码一个连续的玻璃纤维软管制成,其中该玻璃纤维软管最好绕有玻璃或聚酯编织物结构,特别是充有在室温下交联的树脂。
电机绕组按其工作原理是经常受到电磁力和热机械力的作用的。电机处在过渡过程或误操作(即设备有缺陷、短路、同步失效)情况时照遭受到的这种力会达到额定运行情况下相应力的许多倍。除实地增加电机槽区的强度之外,为使机组高度可靠地安全运行,确实加固绕组的伸出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说明书开端所述的高压绕组借助于绕有玻璃或聚酯编织物结构的玻璃纤维软管就可以增加绕组的强度。首先用这些软管将绕组的伸出部分缠绕起来,同时使它们彼此间隔一段距离。然后,为了达到足够的机械强度,再将各软管充以在室温下交联的树脂。
至于支撑绕组端部的方法,是有各色各样的,这通常视乎其支撑作用而定。支撑的目的是要使毗邻的绕组棒彼此保持一段间距在切线方向上支撑起来,该间距是根据电机的电压确定的。需要达到预期的机械要求时,还要增设径向支撑,这通常是一个锥形拱形体,由绕组的伸出部分以悬臂和加固环的形式形成。
这样,特别是在进行切向加固时,视乎支撑元件(例如隔垫一软管或绑带)所采用的结构而定,在加固技术上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会形成有大的空隙和间隙,这些空隙和间隙会在分相点引起局部放电。再加上绕组端部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受电刷磨损和油雾的污染,这些部位的放电电平会大幅度增高,从而破坏表面的绝缘。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出没有局部放电、机械上可靠的加固方法,从而达到合理生产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高压绕组的特征在于,玻璃纤维软管的外表面附有半导电性的聚合物层。
采用本发明有两个好处。
由于玻璃纤维软管中注有树脂(这最好是用针和计量器注入),由此形成的弹性聚合物层起了密封作用。针刺入玻璃纤维管中时,这些密封层将针体夹住,从而使树脂不致渗到电机槽口。
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控制电位。为防止玻璃纤维软管和线棒或线圈的绝缘形成的间隙中产生局部放电,玻璃纤维软管的聚合物层中加有适当的半导电性填充物。这样,导线与线圈绝缘或线棒绝缘之间的电位分布变得对玻璃纤维软管有利,从而避免间隙中产生电离现象。
本发明还有一个特点,即聚合物层是硅层,且其中含有碳化硅的成分。实验证明,这种材料效果优异,从而提高了其经济价值。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特殊方案,玻璃纤维软管周边的半导电性聚合物层为不导电部分所分隔。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好处,它降低了局部放电的电平。
现在借助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图1是绕组端部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两线圈之间的玻璃纤维软管。
绕组在其端部部位用玻璃纤维软管1的加固是按图1进行的,即在每一个绕组线棒2缠上玻璃纤维软管1。玻璃纤维软管用玻璃或聚酯织物结构绕起来。为达到良好的机械强度,将玻璃纤维软管1充以树脂。线圈伸出部分与玻璃纤维软管1的隔离件数根据容许的最大槽间距确定。但在绕组端部的上层和下层起码要设一个隔离件。当然,玻璃纤维软管的直径应选取得与线棒股的间距相称。
为防止在玻璃纤维软管1与线棒或线圈2的绝缘3所形成的间隙4中产生局部放电,按图2给玻璃纤维软管附上半导电的聚合物层6。
这个聚合物层6也可以附在玻璃纤维软管的整个外表面上(图中未示出)。
但最好用不导电部分5分隔半导电聚合物6的周边,这样做有好处。这样,两铜导线2之间的整个电位分布,即导线绝缘3之间的电位分布变得对玻璃纤维软管1有利,从而避免间隙4中产生电离现象。
玻璃纤维软管外表面上的半导电性聚合物层6可采用例如碳化硅作为填充料,该聚合物层是具弹性的硅层。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电机的高压绕组,绕组端部的结构支撑由起码一个连续的玻璃纤维软管制成,在绕组端部部位,每一个绕组伸出部分最好起码用一个玻璃纤维软管连续包缠起来,其中该玻璃纤维软管最好绕有玻璃或聚酯编织物结构,特别充有在室温下交联的树脂,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软管(1)的外表面设有半导电性的聚合物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绕组,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层(6)为硅层,且含有碳化硅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绕组,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软管(1)周边上的半导电性聚合物层用不导电的部分(5)加以分隔。
全文摘要
一种高压绕组,用玻璃纤维软管缠绕每一个绕组线棒。玻璃纤维软管用玻璃或聚酯织物结构缠绕着。为达到良好的机械强度,将玻璃丝软管充以树脂。为防止在玻璃纤维软管与线棒或线圈绝缘形成的间隙中产生局部放电,在玻璃纤维软管上附上半导电性的聚合物层。聚合物层是通过往玻璃丝纤维管中注入树脂制成的弹性层,具有密封作用。此外,两导线与线圈或线棒绝缘之间的电位分布变得对玻璃软管有利,从而避免了在间隙中产生电离现象。
文档编号H02K3/40GK1085021SQ9311767
公开日1994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10日
发明者F·米勒, G·穆斯巴赫 申请人:埃林能源供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