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定子的绕入线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0123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定子的绕入线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的绕入线模具结构。
参见

图1,一般常用的绕入线模具结构,主要是由入线头1、滚珠轴承2、本体3、导线板4、5,滑轮6、陶瓷套筒7,止动螺钉13、塑料套12以及各种螺固零件所组合而成,组装时(配合参见图1、图2),先将滚珠轴承2嵌入入线头1内的孔洞中,并把嵌合好的入线头1套入本体3的轴31上,然后先将滑轮6经由六角套筒螺栓9以及塑料套12(用于固定滑轮6)、垫圈11、螺帽8而螺固在导线板4、5上,接着再利用垫圈11、六角套筒螺栓10就可将导线板4、5螺固在本体3的凹槽32上,如此就完成该装置的组装;使用时(配合参见图3),先将绕入线模具装于主轴22上,并利用止动螺钉13固定,而线材18则由主轴22的孔洞221经由本体3的通孔33并绕在滑轮6上,且通过陶瓷套筒7最后固定在夹线装置46上,当启动开关时,嵌于定子固定梢14上的定子16则因机体19内滑动台38(参见图8所示)带动而使得定子16向前移动而嵌于入线头1的十字凹槽11内,此时入线头1的入线点12则位于如图4所示定子16欲绕线处161的中心点处,所以当主轴22带动绕入线模具转动时(其入线头不动),则线材18会经由入线头1的斜面13而滑入定子16欲绕线处161。这种结构在操作使用上存在下列缺点1、参见图3、图4,由于当定子16经由机体19内的滚珠螺杆36带动向前嵌于入线头1的十字凹槽11时,其入线头1的入线点12位于定子16欲绕线处161的中心点处,使得当线材18在定子16上绕线时,其线材从绕线处161的中心点处缠绕,而缠绕过程中线材18会自行向中心点处两边作不规则缠绕,直至绕线处161被绕至所需的圈数。所以,从定子16欲绕线处161的中心点处开始缠绕的方式,将会使所绕的线圈不平均。2、由于定子在绕线时产生的线圈比较不均衡,且所绕的线圈直径较大(因为所绕线圈其中间直径大而两边较为略小),使得所需的线材较长,造成成本高,阻抗大。3、由于这种绕入线结构螺固有两导线板4、5,造成旋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大、振动大、风阻大,且比较不容易平衡,进而使绕线质量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的绕入线模具结构,使得定子缠绕线圈时,所产生的线圈比较均衡,质量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前、后伸缩移动的绕入线模具结构,且配合滚珠螺杆的带动而可使定子在绕线时,依序在欲绕线处作前、后移动的均匀缠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主要由入线头23、伸缩固定头24、本体28、压缩弹簧25、固定块27、滚珠轴承2、轴芯29、螺帽31、陶瓷套筒21、止动螺钉13、出线杆30以及六角套筒螺栓9、10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入线头23为圆筒状,其上端具有一个平面,前端开口处的上、下分别设有一个凸体233,而上端的凸体233具有一个凹槽2331,后端表面中心处设有一个台阶孔271,且在后端表面圆周面上设有3个螺纹孔285其中,伸缩固定头24的顶端处设有一个台阶状的横切面,而底端处设有另一台阶状的横切面,该台阶状的横切面可嵌于入线头的台阶孔内,又其前端处设有一个十字型凹槽241,可供电机定子嵌合使用,而在十字型凹槽中心处设有一孔洞242,另外,后端处设有一个台阶凸圆其中本体28具有一个较大直径的圆盘,该圆盘向后形成一个锥面后连接有一个圆柱体,圆盘中心处具有两个台阶圆杆283,前端最小圆杆是方便滚珠轴承2套接用,小圆杆中心处则嵌固一个具有螺纹孔的轴芯29,圆盘表面设有多个通孔285,且圆盘顶面设有一个便于线材出线使用的斜度圆孔284,而圆盘中心上方处设有一个供出线杆30螺固使用的螺纹孔291,下方处设有一个可螺固平衡块33的圆孔,在本体28后端的圆柱体上、下处分别设有两个便于本体套于主轴时螺固使用的螺纹孔;其中固定块27为一个台阶圆杆,其大端圆杆表面处设有一个台阶孔271;籍由上述构件,当电机定子开始绕线时,就会经过本实用新型绕入线模具结构并配合滚珠螺杆36,使得电机定子可作前、后移动,使得电机定子所绕线圈比较平均,质量较好。
其中伸缩固定头24在入线头23内作前、后移动的距离即为电机定子欲绕线处的距离,从而使电机定子在绕线时呈前、后依序重复绕线。
其中滚珠轴承2是由螺固在入线头23后的六角套筒螺栓26的螺栓头以及六角套筒螺栓26迫使固定块27作其前、后压迫固定,从而使滚珠轴承2确实固定在入线头23内,而不会任意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缺点1、具有一个可前、后伸缩移动的绕入线模具结构。2、定子所绕线圈平均。3、所需线材短,使产品的电器特性阻抗因而也降低,材料成本低。4、风阻小、噪音小、振动小,从而使绕线质量较佳。
图1是现在使用的电机定子绕入线模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在使用的电机定子绕入线模具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现在使用的电机定子绕入线模具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欲绕线的定子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组合示意图。
参见图5、图6,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入线头23、伸缩固定头24、本体28、压缩弹簧25、固定块27、滚珠轴承2、轴芯29、螺帽31、陶瓷套筒21、止动螺钉13、出线杆30以及六角套筒螺栓26、32所组合而成,组装时(参见图7),先将本体28利用止动螺钉13螺固在主轴22上,且将轴芯29嵌于本体28的孔洞281中,而陶瓷套筒7则嵌于出线杆30的孔洞301中,并利用螺帽31将出线杆30螺于本体28上,接着先将伸缩固定头24套在入线头23内,并把压缩弹簧25套入入线头23内,再把六角套筒螺栓26穿过固定块27的台阶孔271后,再放入入线头23内,此时把滚珠轴承2嵌在入线头23内,并利用六角套筒螺栓32的螺栓头将滚珠轴承2固定在入线头23内,然后,再把组合好的入线头23嵌在本体28的轴283上,接着,再利用一个六角板手伸入伸缩固定头24的孔洞242,而将六角套筒螺栓26螺入嵌在本体28的轴芯29的螺纹孔291中,从而将滚珠轴承2配合六角套筒螺栓32的螺栓头而被前、后压迫固定住,如此就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使用时(参见图7、图8及图9),先将线材18经由主轴22的孔洞221,再经由本体28上的孔洞284穿入出线杆30的孔洞后,将线材18绕在夹线装置46上,并由六角套筒螺栓17锁紧,然后将定子16嵌固在定子固定梢14上,启动开关后,则机体19内的滚珠螺杆36就会带动定子16向前而嵌固在伸缩固定头24的十字型凹槽241中,此时,定子16压迫伸缩固定头24向后移动而使入线头23的入线点231位于如图4所示定子16欲绕线处161的后端163处,而当主轴22带动本体28旋转的同时,滚珠螺杆36会带动定16向后移动(如图8所示),使得伸缩固定头24由于压缩弹簧25的作用而使伸缩固定头24向前移动,此时入线头23的入线点231则从定子16欲绕线处161的后端163移至前端162位置,因此,当本体28旋转时,线材18会从入线头23的斜面232滑入定子欲绕线处161中,但在本体28旋转的同时,定子16会经由滚珠螺杆36的带动作前、后移动,所以,本实用新型在绕线时,线材18的入线方式(也即绕线方式),是由定子16欲绕线处161的后端163缠绕至前端162后,再从前端162缠绕至后端163处,如此依序重复缠绕直至所需圈数为止,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方式,可以使每一定子的各局绕线都能得到线位平均的线圈,从而解决现有产品定子16由绕线处161中心定点绕线方式带来的线圈不均衡的问题。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绕定子16上的线圈比较平均,使其线圈直径较小,也较均匀,所以所需线材较短且成本低。此外(参见图8),由于本实用新型本体28及出线杆30均为圆形设计,当其旋转时产生的噪音小、振动小、风阻低,且因本体28设有若干个通孔286以及平衡块33等,所以整体重量轻,比较容易平衡,绕线时较平稳,绕出的线圈质量较好。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定子的绕入线模具结构,主要由入线头、伸缩固定头、本体、压缩弹簧、固定块、滚珠轴承、轴芯、螺帽、陶瓷套筒、止动螺钉、出线杆以及六角套筒螺栓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入线头为圆筒状,其上端具有一个平面,前端开口处的上、下分别设有一个凸体,而上端的凸体具有一个凹槽,后端表面中心处设有一个台阶孔,且在后端表面圆周面上设有3个螺纹孔;其中,伸缩固定头的顶端处设有一个台阶状的横切面,而底端处设有另一台阶状的横切面,该台阶状的横切面可嵌于入线头的台阶孔内,又其前端处设有一个十字型凹槽,可供电机定子嵌合使用,而在十字型凹槽中心处设有一孔洞,另外,后端处设有一个台阶凸圆;其中本体具有一个较大直径的圆盘,该圆盘向后形成一个锥面后连接有一个圆柱体,圆盘中心处具有两个台阶圆杆,前端最小圆杆是方便滚珠轴承套接用,小圆杆中心处则嵌固一个具有螺纹孔的轴芯,圆盘表面设有多个通孔,且圆盘顶面设有一个便于线材出线使用的斜度圆孔,而圆盘中心上方处设有一个供出线杆螺固使用的螺纹孔,下方处设有一个可螺固平衡块的圆孔,在本体后端的圆柱体上、下处分别设有两个便于本体套于主轴时螺固使用的螺纹孔;其中固定块为一个台阶圆杆,其大端圆杆表面处设有一个台阶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绕入线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伸缩固定头在入线头内作前、后移动的距离即为电机定子欲绕线处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的绕入线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滚珠轴承是由螺固在入线头后的六角套筒螺栓的螺栓头以及六角套筒螺栓迫使固定块作其前、后压迫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电机定子的绕入线模具结构,主要由入线头、伸缩固定头、本体、压缩弹簧、固定块、滚珠轴承、轴芯、螺帽、陶瓷套筒、止动螺钉、出线杆以及六角套筒螺栓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其入线头内设有一个伸缩固定头,藉由压缩弹簧的作用,使得伸缩固定头可在入线头内作前、后移动,再配合滚珠螺杆带动定子,即可使定子作前、后移动,使得定子在绕线时产生的线圈比较平均,入线较容易。
文档编号H02K15/08GK2313326SQ9722603
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1日
发明者王文亮 申请人:王文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