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气隙盘式永磁调速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506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16显示了实施例1中采用第二种旋转盘调节机构时,扇形盘处于径向最远端时的轴向剖面图;
图17显示了实施例1中采用第二种旋转盘调节机构时,旋转盘的平面图;
图18显示了实施例1中采用第二种旋转盘调节机构时,内转子轴的端面图;
图19显示了实施例2中采用第二种旋转盘调节机构时,扇形盘处于径向最远端时的轴向剖面图。
[0024]其中有:
1.第一外转子运动盘;
11.第一导电金属盘;
12.第一固定气隙;
13.第一散热片;
14.第一传递轴过孔;
2.第二外转子运动盘;
21.第二导电金属盘;
22.第二固定气隙;
23.第二散热片;
3.内转子旋转盘;
31.固定杆组;31a.主杆;31b.副杆;31c.杆冒; 32.扇形盘;32a.永磁体;32b.固定杆通孔;32c.扇形盘销子;32d.顶杆;
33.离心力弹簧;
4.扇形盘推拉机构;
41.旋转盘;41a.旋转盘轴承;41b.旋转盘销子;41c.旋转盘通孔;
42.气隙调节拉杆;
43.曲形凸起;
5.旋转盘旋转机构;
51.旋转套筒;51a.带槽;
52.直线套筒;52a.凸轮;52b.套筒键;
53.连接手柄;53a.手柄轴承;
54.锁销;
6.外转子转矩传递轴;
7.外转子轴;
8.内转子轴;
81.轴向带槽;
82.周向带槽;
83.内转子轴通孔;
84.法兰盘;
9.直线电机;
91.直线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本发明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左边即为左,阅读者的右边即为右。
[0027]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固定气隙盘式永磁调速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转子和外转子。
[0028]外转子包括一根外转子轴7和两个外转子运动盘,两个外转子运动盘与外转子轴7同轴设置,且能随外转子轴7的转动而同步进行转动。
[0029]内转子包括一根内转子轴8、一个内转子旋转盘3、一个扇形盘推拉机构4和一个径向固定导向组。
[0030]一、外转子的具体结构
两个外转子运动盘对称设置在内转子旋转盘3的两侧,每个外转子运动盘与内转子旋转盘3相邻近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导电金属盘,每个导电金属盘与内转子旋转盘3之间均具有一个固定气隙。
[0031]如图1所示,两个外转子运动盘分别为第一外转子运动盘I和第二外转子运动盘2。其中,第一外转子运动盘I设置在内转子旋转盘3的左侧,第二外转子运动盘2设置在内转子旋转盘3的右侧。
[0032]如图8所示,第一外转子运动盘I的形状优选为圆环状,并且在与内转子旋转盘3靠近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导电金属盘11,第一导电金属盘11也优选为圆环状。第一导电金属盘11与内转子旋转盘3之间有第一固定气隙12。
[0033]第一外转子运动盘I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如图8所示的第一传递轴过孔14。第一传递轴过孔14的数量优选为4个。
[0034]第二外转子运动盘2的形状同样优选为圆环状,并且在与内转子旋转盘3靠近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电金属盘21,第二导电金属盘21也优选为圆环状。第二导电金属盘21与内转子旋转盘3之间有第二固定气隙22。
[0035]第二外转子运动盘2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传递轴过孔,第二传递轴过孔的数量优选为4个。
[0036]上述导电金属盘优选为导电铜盘,但也可以替换成导电铝盘或者是导电银盘等其它导电效果好的介质盘或闭合绕组。
[0037]两个外转子运动盘随外转子轴7的同步转动,为一项现有技术。本发明中优选采用了若干根外转子转矩传递轴6,优选为4根。4根外转子转矩传递轴6优选沿外转子运动盘周向均匀设置,每根外转子转矩传递轴6均与外转子轴7相平行,并且从左到右依次穿过第一传递轴过孔14和第二传递轴过孔。
[0038]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11所示,在第一外转子运动盘I的左侧侧安装有第一散热片13,在第二外转子运动盘2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散热片23。在调速器运行时,增加了其散热的能力,为运行的可靠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0039]二、内转子的具体结构
内转子旋转盘3与内转子轴8同轴设置。如图5、图6、图7、图12和图14所示,内转子旋转盘3主要由若干个同心设置的扇形盘32围合形成,若干个扇形盘32围合形成的内部空腔大小称为可变耦合面积。
[0040]扇形盘32的数量优选为4个,4个扇形盘32相互独立。如图6、图7和图14所示,每个扇形盘32的外弧面上,优选外弧面的正中心,均优选设置有一个V型开口。每个V型开口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镶套有一组永磁体32a,永磁体32a的极性沿内转子周向交错。
[0041]位于V型开口两侧的每个扇形盘3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内转子轴8相垂直的固定杆通孔32b,两个固定杆通孔32b的对称中心线能从内转子旋转盘3的圆心穿过。
[0042]作为替换,上述通孔和固定杆通孔32b的数量也可为一个或多个,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3]如图1至图12所示,扇形盘推拉机构4包括一个能够旋转的旋转盘41和若干根气隙调节拉杆42。如图6和图7所示,气隙调节拉杆42的数量优选为4根,均位于扇形盘32围合形成的内部空腔内。也即,每个扇形盘32的内弧面均铰接有一根气隙调节拉杆42,该气隙调节拉杆42的另一端与旋转盘41相铰接。
[0044]如图6和图7所示,上述铰接方式优选为:在每个扇形盘32的内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扇形盘销子32c,在旋转盘41上沿其圆周方向,也均匀设置有4个旋转盘销子41b,每根气隙调节拉杆42的两端分别与扇形盘销子32c和旋转盘销子41b相连接,且均能相对扇形盘销子32c和旋转盘销子41b进行转动。
[0045]作为替换,每个扇形盘32的内弧面上还可设置两个或多个扇形盘销子32c,旋转盘41上的旋转盘销子41b也可为5个或多个,也即,每个扇形盘32的内弧面可铰接有2根或多根气隙调节拉杆42,或采用其他的铰接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6]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旋转盘41通过旋转盘轴承41a同轴套装于内转子轴8的外周。
[0047]上述扇形盘推拉机构4能将相互独立的扇形盘32 (也即内转子旋转盘3)与内转子轴8相连接,且能随着内转子轴8的转动而同步进行转动。
[0048]上述旋转盘41的旋转调节由旋转盘旋转机构5进行调节与控制,旋转盘旋转机构5具有如下两种优选实施例:
1.第一种旋转盘旋转机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