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组合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55242阅读:来源:国知局
瞬时激活并控制第二开关模块保持导通状态,同时第二供电模块通过第一控制端子Tl和第二控制端子T2建立的电路控制第一开关模块使其持续导通进而使第一供电模块得电为充电控制器供电。
[0031]具体而言,用户操作操作模块,比如操作模块包含一个按钮,用户操作该按钮,此时操作模块向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类控制端发送一个控制信号,使其瞬时导通。第二供电模块得电,进而向电池包控制器供电使其被激活,电池包控制器在被激活后代替操作模块控制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类控制端,使第二开关模块保持在导通的状态,使第二供电模块能持续供电。此时,由于第二供电模块通过第一控制端子Tl和第二控制端子T2构成的电路持续控制第一开关模块使其处于导通状态,从而使第一供电模块从电能接入模块得电并为充电控制器供电,使充电器为电池包充电。
[0032]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充电完成后,或者遇到不能继续充电的情况时,电池包控制器能控制第二开关模块断开从而使其自身以及充电控制器处于不带电的待机状态,实现低功耗。
[0033]作为优选方案,电池包内还包括:电池包整流模块,其设置在电池包接口和电池芯组之间用于实现充电电流的调节。另外,电池包控制器能检测电池芯组的电压、温度等情况,并能对其进行控制。但是,电池芯组并不能直接为电池包控制器供电。
[003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开关模块或第二开关模块中至少包括一个光耦开关。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第三端控制另外另外两端导通与否的控制开关,比如三极管开关、MOSFET开关等。作为最优的选择,最好采用光耦开关,将其发光端作为控制端,将其受光的两端作为开关端。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控制端对开关端的影响。
[0035]参照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该方案中电池包以及充电器的电能接入模块和充电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的大部分均采用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的方案,在此不加赘述。仅就存在不同之处的充电器的控制模块加以说明。
[0036]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图2所示实施例中充电控制器电联接至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类控制端并能控制第一开关模块的导通和断开;还有一处不同就是,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类控制端并不直接电连接至第一控制端子Tl,而是在它们设置一个激活电路(图中未标识),在该激活电路中设置一个电容器C。
[0037]这样一来,图2的实施例在用户操作操作模块时,就不是如图1所示实施例那样由第二供电模块持续控制使第一开关模块处于导通状态,而是由第二供电模块通过激活电路向第一开关模块第一类开关端发送瞬时的控制信号,使第一开关模块导通进而使第一供电模块得电为充电控制器供电,充电控制器在被激活控制第一开关模块保持导通状态。
[003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主控制器至少包括一个MCU芯片。
[003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操作模块至少包括一个至少具有两种操作状态的操作开关,操作开关至少具有一个能被用户操作的操作按钮。这样一来,在用户插装好电池包后,操作该操作按钮即能启动处于低功耗状态下的充电器使其开始充电。
[00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充电组合,包括:充电器和电池包,所述充电器包括:用于接入AC电源的电能接入模块以及用于电能输出的充电器接口,所述电池包包括:能存储电能的电池芯组、用于与所述充电器接口对接实现充电的电池包接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所述电能接入模块与所述充电器接口之间能调整电能质量使所述充电器接口输出所需直流电的充电模块、能从所述电能接入模块取电工作并能控制所述充电模块的控制模块;所述充电器在所述电能接入模块连接AC电源后所述控制模块处于不带电的零功耗状态,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电池包接口连接至充电器时,所述控制模块被所述充电器接口处接受的控制信号激活从而带电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分别接至所述电能接入模块和充电器接口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一供电模块、充电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两个第一类开关端一个能够控制两个第一类开关端之间导通或关断的第一类控制端,两个所述第一类开关端分别与所述电能接入模块和第一供电模块分别电联接,所述充电器接口至少包括一个第一控制端子,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类控制端电联接至所述第一控制端子;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联接至所述充电控制器为其供电,所述充电控制器电联接至所述充电模块并能控制所述充电模块是否将电能由所述电能接入模块传递给充电器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接口至少包括一个能与所述第一控制端子电联接的第二控制端子;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操作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和电池包控制器,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两个第二类开关端一个能够控制两个第二类开关端之间导通或关断的第二类控制端,两个所述第二类开关端分别与所述电池芯组和第二供电模块电联接,所述第二类控制端与所述电池包控制器电联接,所述操作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芯组和第二类控制端构成电联接,所述供电模块分别电联接至所述第二控制端子和电池包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器接口与所述电池包对接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类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构成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处于关断状态;在所述操作模块被用户操作时其使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类开关端瞬时导通进而使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得电为所述电池包控制器供电,所述电池包控制器瞬时激活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保持导通状态,同时所述第二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端子和第二控制端子建立的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使其持续导通进而使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得电为所述充电控制器供电。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或第二开关模块中至少包括一个光耦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分别接至所述电能接入模块和充电器接口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模块、第一供电模块、充电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两个第一类开关端一个能够控制两个第一类开关端之间导通或关断的第一类控制端,两个所述第一类开关端分别与所述电能接入模块和第一供电模块分别电联接,所述充电器接口至少包括一个第一控制端子,在所述第一控制端子和第一类控制端之间设有激活电路;所述充电控制器电联接至所述第一类控制端并能控制第一类开关端导通与否;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电联接至所述充电控制器为其供电,所述充电控制器电联接至所述充电模块并能控制所述充电模块是否将电能由所述电能接入模块传递给充电器接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电路中至少串联有一个电容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接口至少包括一个能与所述第一控制端子电联接的第二控制端子;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操作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二供电模块和电池包控制器,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两个第二类开关端一个能够控制两个第二类开关端之间导通或关断的第二类控制端,两个所述第二类开关端分别与所述电池芯组和第二供电模块电联接,所述第二类控制端与所述电池包控制器电联接,所述操作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芯组和第二类控制端构成电联接,所述供电模块分别电联接至所述第二控制端子和电池包控制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器接口与所述电池包对接后,所述第一控制端子和第二控制端子构成物理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处于关断状态;在所述操作模块被用户操作时,其使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类开关端瞬时导通进而使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得电为所述电池包控制器供电,所述电池包控制器瞬时激活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保持导通状态,同时所述第二供电模块通过所述激活电路向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第一类开关端发送瞬时的控制信号,使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进而使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得电为所述充电控制器供电,所述充电控制器瞬时激活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保持导通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或第二开关模块中至少包括一个光耦开关。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组合,包括:充电器和电池包,充电器包括:电能接入模块、充电器接口、充电模块、控制模块,电池包包括:电池芯组、电池包接口;充电器在电能接入模块连接AC电源后控制模块处于不带电的零功耗状态,电池包通过电池包接口连接至充电器时,控制模块被充电器接口处接受的控制信号激活从而带电工作;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在用户操作之前,充电器的控制模块以及电池包控制器均不带电、不消耗功率,所以整个充电器处于较低的功耗状态;而在用户接入电池包并进行充电操作时,控制模块和电池包控制器才带电开始工作,这样大大减少了电能的浪费。
【IPC分类】H02J7/04
【公开号】CN105207330
【申请号】CN201410307788
【发明人】段俊雅, 胡中操
【申请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6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