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阵列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29866阅读:来源:国知局
1的后端 与后排光伏组件102的前端的间距为D,且D=化;其中R为日照间距系数;h为前排光伏 组件101最高端与后排光伏组件102最低端的高度差。
[0048] 在所述光伏阵列装置设置在水平面上时:
[0049] 所述h=Isin0 ;其中1为前排光伏组件的斜面长度;
[0050] 所述R=cos0/tan曰,
[0051] 所述P为太阳方位角,P=arcsin(cos5sin?/cosa);
[0化引 所述曰为太阳高度角,a=arcsiii(sin9sin5 +COSq>COS5COS仿);
[0化3] 所述9为该光伏阵列装置所在地的绅度;
[0化4] 所述5为太阳赤绅角;
[0化5] 所述《为太阳时角。
[0056] 当然,也可W用D=Lcos0;L=h/tana来计算确定所述D,其中L为阳光射线 在地面上的投影。该样的结果是与上述公式换算的结果是一致的,只不过换算公式不同而 已。
[0化7] 为了达到较优的技术效果,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需要在冬至日09:00- 15:00的时间段内,光伏阵列不应被遮挡。本实用新型中的时间均为当地真太阳时。因此在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5为冬至日的太阳赤绅角;和/或,所述《为9点的太阳时角,该样在 冬至日光伏阵列(即光伏组件阵列的简称)不会被遮挡,那么在全年内光伏阵列也不会被 遮挡。
[0化引下面介绍在具体施工时的例子;
[0化9] 首先计算冬至日09:00时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
[0060]冬至日的 5 为-23. 45。,09:00 时的《 为-45°,
[006U 因此;a=arcsin(0.648cos(p-0.399sin(p); 0 =arcsin(-0. 648/cosa);
[0062] 将所述a和p代入公式即可算出所述前排光伏组件的后端与后排光伏组件的前 端的间距为D,按照该间距D设置前后排的光伏组件间距。
[0063] W上公式确定的D是前排光伏组件后端与后排光伏组件前端的水平间距,而前后 排光伏组件的中屯、距D1需要加上组件斜面长度在地面的投影,即D1 =Icos0 +D。
[0064] 在具体施工时,还可W预先根据日照间距系数R=D/h=COS0/tana;计算 09:00时不同绅度的椿影长度L及日照间距系数R,假设垂直立于水平地面的木椿,椿高hi =Im,可W得到09:00时不同绅度的椿影长度L及日照间距系数R的对应关系表,如下表1 所述的图表所示。通过表1所述的图表,可根据光伏阵列装置所在地的绅度,迅速查找该地 09:00时的日照间距系数R,并根据公式D=化估算光伏阵列中光伏组件的间距D。
[00(55]当然,也可W通过上述公式 0 =arcsink〇s5sin?/cosa)和a:=arcsin(sin9 sin5 +COSq)COS5COSCO)来精确计算某地09:00时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从而精确 确定光伏阵列中光伏组件的间距。
[0066]
【主权项】
1. 一种光伏阵列装置,包括排成阵列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成阵列的光伏组件中,各个光伏组件的倾角为9 ; 迎着太阳的前后相邻两排的光伏组件中,前排光伏组件的后端与后排光伏组件的前端 的间距为D,且D=Rh; R为日照间距系数; h为前排光伏组件最高端与后排光伏组件最低端的高度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阵列装置设置在水 平面上时: 所述h=Isin0 ;其中1为前排光伏组件的斜面长度; 所述R=cos0/tana, 所述 0 为太阳方位角,0 =arcsin(cos5sin?/cosa); 所述a为太阳高度角,a=arcsin(sin9sin8+cosq>cos8cosco); 所述9为该光伏阵列装置所在地的炜度; 所述S为太阳赤炜角; 所述《为太阳时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阵列装置设置在正 北坡平整场地上时: 所述h=Isin0 +(D+lcos9 )i,其中i为该正北坡的坡度系数,1为前排光伏组件的斜 面长度; 所述D= (lsin9+ilcos9)R/(l_iR); 所述R=cos0/tana; 所述 0 为太阳方位角,0 =arcsin(cos5sin?/cosa); 所述a为太阳高度角,a=arcsin(siii(psin8 +cosq>cos5cosco); 所述9为该光伏阵列装置所在地的炜度; 所述S为太阳赤炜角; 所述《为太阳时角。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伏阵列装置设置在斜 北坡平整场地上时: 所述h=Isin0 +(D+lcos9 )i,其中i为该斜北坡的坡度系数,1为前排光伏组件的斜 面长度; 所述D= (lsin9+ilcos9)R/(l_iR); 所述1?=。〇8(0-0〇)/^]1(3; 所述 0 为太阳方位角,0 =arcsin(cos5sin?/cosa); 所述(60为该斜北坡平整场地所属建筑物的方位角; 所述a为太阳高度角,a=arcsin(sinq)sin5 +cos(pcos8costo); 所述9为该光伏阵列装置所在地的炜度; 所述S为太阳赤炜角; 所述《为太阳时角。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斜北坡平整场地所属建筑物的方位为南偏东,则所述太阳方位角0以9点的 太阳时角w来确定; 如果所述斜北坡平整场地所属建筑物的方位为南偏西,则所述太阳方位角0以15点 的太阳时角w来确定。
6.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伏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S为冬至日的太阳赤炜角; 和/或,所述《为9点的太阳时角。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阵列装置,包括排成阵列的光伏组件,所述排成阵列的光伏组件中,各个光伏组件的倾角为θ;迎着太阳的前后相邻两排的光伏组件中,前排光伏组件的后端与后排光伏组件的前端的间距为D,且D=Rh;R为日照间距系数;h为前排光伏组件最高端与后排光伏组件最低端的高度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降低场地成本。
【IPC分类】H02S10-00
【公开号】CN204539044
【申请号】CN201520103372
【发明人】赵淦, 于金辉, 张宏伟, 高连生, 谢霞凌, 薛建凯, 梁芳
【申请人】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