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母线分段pt自动分列并列入口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107607阅读:来源:国知局
并列输出从而保证了柜顶小母线的正常供电。
[0116]在本实用新型中,母联断开,I段PT、2段PT手车同时工作,由于I段PT、2段PT手车的位置触点相互闭锁,导致了并列入口的继电器CKJ处于失电状态,其常闭点CKJ2闭合,常开点CKJl断开。进而分列列入口处有电,PT并列装置进行了信号的并列输出而保证了柜顶小母线的正常供电,当需要检修一端PT手车还是二段PT手车,直接退出需要检修的手车,而无需对PT并列装置进行操作,这样,具保证了柜顶小母线的正常供电,又满足了 PT手车的维护。
[0117]2、母联开关柜处于闭合状态
[0118]母联开关柜处于闭合状态,即系统一次处于并列运行,此时,系统PT可能处于以下三种情况。
[0119]1)2段PT手车检修,采用I段PT手车运行,PT入口信号流向如图6(a)和图6(b)所示,2段PT的触点位置没有变,I段PT的位置、母联桥开关位置均发生了变化,其常开触点此时为常闭触点而导通,常闭触点此时为常开而断开信号回路,所以,CKJ线圈具备了电流的回路而带电,其常闭触点CKJ2断开,常开触点CKJl闭合,进而并列入口处有电,PT并列装置进行了信号的并列输出从而保证了柜顶小母线的正常供电。
[0120]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在I段PT、2段PT同时处在工作位置如图8 (a)和图8(b)所示的情况下进行2段PT检修,此时,直接退出2段PT手车装置检修,I段PT保持在工作运行位置不变,此时系统的PT并列信号流向图如图6(a)和6(b)所示,此时并列信号从+KM->1段PT位置3->2段PT位置3->母联桥开关位置2->CKJ线圈->_KM,并列入口继电器CKJ处于得电,在整个对PT手车的检修过程中,不需要对PT并列装置进行操作,其就能自动跟踪系统运行方式,保证柜顶小母线的正常供电。
[0121]2) I段PT手车检修,2段PT手车运行,PT入口信号流向如图7(a)和图7(b)所示,I段PT的触点位置没有变,2段PT的位置、母联桥开关位置均发生了变化,其常开触点此时为常闭触点而导通,常闭触点此时为常开而断开信号回路,所以,CKJ线圈带电,其常闭触点CKJ2断开,常开触点CKJl闭合,进而并列入口处有电,PT并列装置进行了信号的并列输出从而保证了柜顶小母线的正常供电。
[0122]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在I段PT手车、2段PT同时处在工作位置如图8 (a)和图8 (b)所示的情况下进行2段PT手车检修,此时,直接退出2段PT手车装置检修,I段PT保持在工作运行位置不变,此时系统的PT并列信号流向图如图7(a)和图7(b)所示,此时并列信号从+KM->2段PT位置4->1段PT位置4->母联桥开关位置2_>CKJ线圈->_KM,并列入口的继电器CKJ处于得电状态,其常闭点CKJ2断开装置分列入口,通过其常开点CKJl使系统处于并列运行状态,从而满足运行的要求,保证了系统正常运行而不需要对PT并列装置进行任何的操作。
[0123]3) I段PT手车、2段PT手车同时运行,PT入口信号流向如图8(a)和图8(b)所示,母联桥开关位置、I段PT开关的位置、2段PT开关的触点位置均发生了变化,其常开触点此时闭合,常闭触点此时断开,触点间相互闭锁,CKJ线圈不带电,CKJ线圈不带电,其常闭触点CKJ2闭合,常开触点CKJl断开,进而列入口处有电,PT并列装置进行了信号的并列输出从而保证了柜顶小母线的正常供电。
[0124]在本实用新型中,母联桥开关闭合,I段PT、2段PT手车同时工作,由于I段PT、2段PT手车的位置辅助触点相互闭锁,导致了并列入口的继电器CKJ处于失电状态,其常开点CKJ2断开装置的并列入口回路,通过其常闭点CKJ2使系统处于分列运行状态,从而满足运行的要求,保证了系统正常运行而不需要对PT并列装置进行任何的操作。
[0125]本实用新型共5部分:1) I段PT手车辅助开关包括第一 I段PT开关(辅助常开)1-1、第二 I段PT开关(辅助常闭)1-2、第三I段PT开关(辅助常开)1-3和第四I段PT开关(辅助常闭)1-4 ;2) 2段PT手车辅助开关包括第一 2段PT开关(辅助常闭)2_1、第二 2段PT开关(辅助常开)2-2、第三2段PT开关(辅助常闭)2-3、第四2段PT开关(辅助常开)2-4 ;3)母联桥开关第一辅助常开3-1、第一辅助常开3-2 ;4)中间继电器CKJ4及其常开辅助开关CKJl和常闭辅助开关CKJ2 ;5) 2段PT开关以及第一 I段PT开关,第一 I段PT开关与第一 2段PT开关串联后与串联的第二 2段PT开关、第二 I段PT开关并联后连接母联桥开关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母联桥开关的常闭触点另一端与继电器相连;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在35kV、10kV单母线分段运行系统中的各种运行方式的背景下,提供一种自动跟踪系统的各种运行方式的PT并列、分列入口装置,在各种运行方式下,PT并列、分列装置在不需要人的参与条件下,向开关柜柜顶的小母线实时供电,保证系统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
【主权项】
1.单母线分段PT自动分列并列入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源相连的I段手车和2段手车,I段手车包括第一 I段PT开关(1-1)、第二 I段PT开关(1-2)、第三I段PT开关(1-3)和第四I段PT开关(1-4),2段手车包括第一 2段PT开关(2_1)、第二 2段PT开关(2-2)、第三2段PT开关(2-3)、第四2段PT开关(2-4);第二 2段PT开关(2-2)、第三I段PT开关(1-3)、第四2段PT开关(2-4)以及第一 I段PT开关(1_1),第一 I段PT开关(1-1)与第一 2段PT开关(2-1)串联后与串联的第二 2段PT开关(2-2)、第二 I段PT开关(1-2)并联在一起,然后连接母联桥开关的常闭触点(3-1)的一端,母联桥开关的常闭触点(3-1)另一端与继电器⑷的入口相连; 第三I段PT开关(1-3)、第三2段PT开关(2-3)串联后与相串联的第四2段PT开关(2-4)、第四I段PT开关(1-4)并联在一起,然后连接母联桥开关的常开触点(3-2)的一端,母联桥开关的常开触点(3-2)另一端与继电器(4)的入口相连; 继电器(4)的一个常开节点(CJKl) 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直接与PT并列装置的并列入口相连接; 继电器(4)的一个常闭节点(CJK2) —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直接与PT并列装置的分列入口相连接; 所述第一 I段PT开关(1-1)、第三I段PT开关(1-3)为I段常开开关,第二 2段PT开关(2-2)、第四2段PT开关(2-4)为2段常开开关; 所述第二 I段PT开关(1-2)、第四I段PT开关(1-4)为I段常闭开关,第一 2段PT开关(2-1)、第三2段PT开关(2-3)为2段常闭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母线分段PT自动分列并列入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状态显示系统,状态显示系统包括继电器标示节点器、I段PT检修指示器出)、2段PT检修指示器(7)、并列信号指示器(8),分列信号指示器(9); 2段PT常开开关的另一端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第三与门(12)、第二或门(17)、第五与门(14),然后连接到继电器标示节点器(5);第二路经反相器、第四与门(13)、第二或门(17)、第五与门(14),然后连接到继电器标示节点器(5);第三路经反相器、第一与门(10)后连接到I段PT开关检修指示器¢),或第三路经反相器、第一与门(10)、第一或门(16),然后连接到继电器标示节点器(5); 母联桥开关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为两路,第一路经反相器、第一与门(10)后连接到I段PT检修指示器¢),或第一路经反相器、第一与门(10)、第一或门(16),然后连接到继电器标示节点器(5);第二路经第二与门(11)连接到2段PT检修指示器(7),或第二路经第二与门(11)、第一或门(16)连接到继电器标识节点器(5); I段PT常开开关的另一端分为四路,第一路经反相器、第三与门(12)、第二或门(17)、第五与门(14)连接到继电器标识节点器(5),第二路经第四与门(13)、第二或门(17)、第五与门(14)连接到继电器标识节点器(5),第三路经反相器、第二与门(11)、第一或门(16),连接到继电器标识节点(5)或第三路经反相器、第二与门(11)连接2段PT检修指示器(7);第四路经第一与门(10)连接到I段PT检修指示器(6)或第四路经第一与门(10)、第一或门(16)连接到继电器标识节点器(5); 继电器标识节点器(5)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三与门(12)连接到并列信号指示器(8)和并列入口,另一路经反相器、第六与门(15)后连接到分列信号指示器(9)和分列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母线分段PT自动分列并列入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段PT检修指示器出)、2段PT检修指示器(7)、并列信号指示器(8)、分列信号指示器(9)均为发光二极管指示灯。
【专利摘要】单母线分段PT自动并列分列入口系统包括:1段PT手车辅助开关包括第一1段PT开关、第二1段PT开关、第三1段PT开关和第四1段PT开关;2段PT手车辅助开关包括第一2段PT开关、第二2段PT开关、第三2段PT开关2-3、第四2段PT开关;母联桥开关第一辅助常开、第一辅助常开;中间继电器及其常开辅助开关和常闭辅助开关;2段PT开关以及第一1段PT开关,第一1段PT开关与第一2段PT开关串联后与串联的第二2段PT开关、第二1段PT开关并联后连接母联桥开关的常闭触点的一端,母联桥开关常闭触点另一端与继电器相连;本实用新型自动跟踪系统运行方式,保证间隔测控及保护单元不会因为电压小母线的信号采集跳闸问题。
【IPC分类】H02B1/24
【公开号】CN204760763
【申请号】CN201520154898
【发明人】王憨鹰, 李阳, 王志军, 付佩琪, 张秋艳
【申请人】榆林学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