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c智能充电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353405阅读:来源:国知局
脚接控制极。当光电耦合器U13有信号输入时,光电耦合器开关管导通,Q16也同时导通,来自阳极的电压通过Q16输入到可控硅的控制极上,可控硅即可导通。
[0037]U14为CMOS开关的驱动光电耦合器,当光电耦合器导通时,U14的第8脚和第7脚导通,Ql 7得到偏压而导通,
[0038]+12V电压通过Q17导通而输入到Jl 1-B第一脚上(该脚外接CMOS开关的栅极上),CMOS开关导通。当光电耦合器信号结束后,U14的第6、5脚导通,Q18得到偏压而导通,导通结果使CMOS开关的栅极施加了快速关闭的负电压,CMOS将迅速关闭。
[0039]图4-2是调压可控硅Q3、Q12移相触发电路40,所述调压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包括元件:电源接口14^13-8,光电耦合器1]16,电阻1?58、1?59、1?60、1?61,晶体管020,各元件电相连。该电路原理与图4-1部分相同。
[0040]如图5所示,所述保护电路50包括元件:电源接口 J3-B、J6-B,集成芯片U8B、U8C、1]90,电阻1?17、1?18、1?19、1?20、1?21、1?22、1?23、1?24,肖特基二极管D15,电容C7、C8,各元件电相连。
[0041 ] 电路中U8为电压比较器电路,由R23、R24、C8组成的比较基点电压输入到U8B、U8C、U8D的正门极上,当来自电池组上的采样电压值分级别输入到U8B、U8C、U8D的负门极上,当这个电压值低于U8B正门极电压时,U8B、U8C、U8D都会输出高电平,与J3_B、J6-B相连接的选通门U2A、B、C、D和U6A、B、C、D都会打开。
[0042]当电池组上采样电压值高于U8B正门极电压时,U8B输出低电平,与J3-B、J6-B相连接的选通门U2AD和U6A关闭,调压可控硅Q3或Q12会降低导通角,由选通门U2B和U6B与Ul的Q6和U5的Q6连接(Q5超前于Q6)。同理,电池充满后来自电池采样电压高到达到保护状态后,U8C、U8D相继输出低电平,充电器既停止充电工作。
[0043]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电路电源60包括元件:电源接口 J14-B、J1_B,电源变压器Tl,二级管019、020、021,电容09、(:10、(:11、(:12、(:13、(:14、(:15,电阻1?29,集成芯片1]10,各元件电相连。
[0044]Tl为一个小型工频变压器,主要用于信号采样和控制电路提供电源。变压器第6、9脚接通市电,次级1、3脚和3、19脚会感应二个12V交流电压,这两个电压分别输入到D19、D20、D21 二极管上进行整流,结果从D19、D20的负极上取得一个全波整流直流电压和一个半波负直流电压(D21负极输出)。这全波整流直流电压经过C9滤波后可得到一个正17V左右的直流电压,然后又经过UlO(三端稳压器)进行稳压后再输出到控制电路上。
[0045]来自D21的负12V电压,也经过C13进行滤波和D22稳压后再输送到控制电路中。
[0046]变压器第11、12脚和17、18脚所感应出的交流电压为调压可控硅移相同步采样电压,在变压器工作中也会感应出两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交流电压,通过Jl-B与控制电路Jl-A相连接。
[004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由于本设计用CMOS开关Q6、Q9与可控硅Q3、Q4、Q5、Q12等开关元件代替传统的变压器,采用电容C16、C17充放电方式给电池充电,所采用控制方案为全数字电路,解决传统充电器成本高、效率低、易造成电池损坏等等问题,具有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充电效率高、通过脉冲充电、能把坏电池修复、能够有效隔离,延长电池寿命。
[00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RGC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与充放电电路、数字触发电路、CMOS开关驱动与可控硅触发电路、调压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保护电路、控制电路电源,各电路通过电源端口电连接; 所述隔离与充放电电路包括元件:二极管024、027、029、031,电阻1?34、1?37、1?38、1?43、尺44、1?47、1?48、1?49,可控硅03、04、05、012,0103开关06、09,电容(:16、(:17,保险丝?1、电源端口 J8-A、J10-A、J11-A、J12-A、J13-A、J14-A,电池组 BAT,各元件电相连, 通过电源端口 J14-A的1-2脚输入正弦波上半周时,当调压可控硅Q12进入已设置的触发点区上,可控硅Q12导通,经可控硅Q12整流的直流电压给电容C17正极充电,充电回路经二极管D27、电阻1?47、电阻1?48、保险丝?1、电源端口 J14-A的4_5脚与电源组成回路;当时间经过过零点时,可控硅Ql 2因电流为零而自动关闭; 当时间进入数字电路设置的电容C17放电区域中,CMOS开关Q9与可控硅Q5同时导通;电容C17上的正极电压通过二极管D29、电阻R44、CM0S开关Q9给电池组BAT充电,充电回路通过可控硅Q5流向电容Cl 7负极; 当调压可控硅Q3进行数字电路设置的正弦波下半周时,电源端口 J14-A的4-5脚输入正弦波下半周电压,当时间进入已设置的触发点区,可控硅Q3导通,下半周期的电压经保险丝Fl、电阻1?47、可控硅03整流向电容(:16正极充电,充电回路经二极管D31流向电源端口 J14-A的1-2脚; 当时间进入数字电路设置的电容C16放电区域中,CMOS开关Q6与可控硅Q4同时导通,电容C16上的正极电压通过二极管D24、电阻R34、CM0S开关Q6给电池组BAT充电,充电回路通过可控硅Q4流向电容C16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GC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MOS开关驱动与可控硅触发电路包括元件:电源接口邗^12-8、111-8,光电耦合器1]13、1]14,电阻1?54、1?55、1?56、R57,晶体管Q16、Q17、Q18,各元件电相连; 电源接口 J5-A插入电源接口 J5-B插座中,电路中开关信号由电源接口 J5-B的3脚输入至IjUl 3和Ul4光电耦合器上,可控硅的阳极接在电源接口 J12-B的第I脚上,阴极接在第3脚上,第2脚接控制极;当光电耦合器U13有信号输入时,光电耦合器开关管导通,晶体管Q16也同时导通,来自阳极的电压通过晶体管Q16输入到可控硅的控制极上,可控硅即可导通; U14为CMOS开关的驱动光电耦合器,当光电耦合器导通时,U14的第8脚和第7脚导通,晶体管Q17得到偏压而导通,+12V电压通过晶体管Q17导通而输入到电源接口 Jll-B第一脚上,CMOS开关导通;当光电耦合器信号结束后,光电耦合器U14的第6、5脚导通,晶体管Q18得到偏压而导通,导通结果使CMOS开关的栅极施加了快速关闭的负电压,CMOS将迅速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GC智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电源包括元件:电源接口了14-8、了1-8,电源变压器1'1,二级管019,020、021,电容09、(:10、(:11、(:12、(:13、(:14、C15,电阻R29,集成芯片UlO,各元件电相连; 电源变压器Tl为一个小型工频变压器,主要用于信号采样和控制电路提供电源;变压器Tl的第6、9脚接通市电,次级1、3脚和3、19脚会感应二个12V交流电压,这两个电压分别输入到二级管D19、D20、D21上进行整流,结果从二级管D19、D20的负极上取得一个全波整流直流电压和一个半波负直流电压由二级管D21负极输出,这全波整流直流电压经过电容C9滤波后可得到一个正17V左右的直流电压,然后又经过三端稳压器集成芯片UlO进行稳压后再输出到控制电路上; 来自二级管D21的负12V电压,也经过电容C13进行滤波和二级管D22稳压后再输送到控制电路中; 变压器Tl第11、12脚和17、18脚所感应出的交流电压为调压可控硅移相同步采样电压,在变压器工作中也会感应出两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交流电压,通过电源接口 Jl-B与控制电路电源接口 Jl -A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RGC智能充电器,包括隔离与充放电电路、数字触发电路、CMOS开关驱动与可控硅触发电路、调压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保护电路、控制电路电源,各电路通过电源端口电连接,采用数字控制电路,主电路部分开关元件采用了CMOS开关代替了可控硅,解决传统充电器成本高、效率低、易造成电池损坏等等问题。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5265268
【申请号】CN201520665921
【发明人】胡久伦, 杨志军
【申请人】胡久伦, 杨志军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