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及其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3811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及其结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导热条,特别是涉及一种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具有可挠性及轻薄特性的导热条,通常被普遍地设置于衣物、护膝、护腰、手套、鞋垫、耳罩或腰靠等物口品上,藉以提供人体温暖的包覆。

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99109336号所提供一种「以碳纤维丝作为发热源的可挠性扁平条状发热器的制造方法」专利前案,包含以下步骤:(a)使用一碳纤维丝;(b)令一热塑性塑料材料设于该碳纤维丝的相对侧边;(c)以滚轧加热法使该热塑性塑料材料相互结合并且包覆该碳纤维丝于其内;以及(d)令该碳纤维丝的相对两端部设有一电源端子。使该可挠性扁平条状发热器可广泛地使用于衣物、护腰、手套等小型物品及毛毯、棉被等大型物品上,用以作为人体取暖的来源。

然而,参阅图1所示,该导热条10的电源端子11在进行封装前,都会使该碳纤维丝12具有一露出于该热塑性塑料套13的两端的结合段121,而该电源端子11在封装时是直接夹制接触在该碳纤维丝12的结合段121,因此,该电源端子11在封装的过程中容易将该碳纤维丝12的结合段121夹断,凸显出制作良率不高的缺陷。此外,正因为该电源端子11在封装时是直接夹制接触在该碳纤维丝12的结合段121,因此,当该电源端子11相对于该热塑性塑料套13而反复弯折时,部分的该碳纤维丝12容易被该电源端子扯断,甚至全部的该碳纤维丝12都会断裂,凸显出使用寿命不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及其结构,其主要是将电源端子部分夹固在热塑性塑料且部分与碳纤维丝导电接触,藉以提高制作的良率及增加弯折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取一包覆有碳纤维丝单元的塑料套,且该塑料套具有一塑料结合端部及该碳纤维丝单元具有一被该塑料结合端部包覆的碳纤维结合端部;(b)利用一定位模具夹固在该塑料套上,使该塑料套一端被固定;(c)利用一拉断模具夹固在该塑料结合端部,且该碳纤维结合端 部未被该拉断模具所夹固;(d)将该拉断模具朝远离该定位模具方向拉动,使该塑料结合端部部分断裂而形成一塑料结合断裂部,并使该碳纤维结合端部裸露于该塑料套,其中该塑料结合断裂部遮蔽住该碳纤维结合端部的一部分;以及(e)取一电源端子套至在该塑料结合断裂部与该碳纤维结合端部,加压后使该电源端子具有一与该塑料结合断裂部夹固的端子夹固段、及一与该碳纤维结合端部导电接触的端子导电段。

另外,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结构,包含:一碳纤维丝单元,具有一碳纤维结合端部;一塑料套,长度短于该碳纤维丝单元的长度且包覆碳纤维丝单元,并具有一遮蔽住该碳纤维结合端部一部分的塑料结合断裂部;以及一电源端子,套固在该塑料结合断裂部与该碳纤维结合端部,并具有一与该塑料结合断裂部夹固的端子夹固段、及一与该碳纤维结合端部导电接触的端子导电段。

较佳地,其中该塑料结合断裂部的长度最长为3毫米,该电源端子的长度介于大于3毫米与小于等于10毫米之间。

较佳地,其中该电源端子的厚度至少为0.3毫米。

较佳地,其中步骤(d)中,该拉断模具的拉力至少为3kg/cm2

较佳地,其中步骤(e)中,该电源端子加压后的宽度小于该塑料套的宽度。

有关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的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导热条的局部立体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示意图,显示塑料套一端被定位模具夹固、另一端被拉断模具夹固的状态。

图4是图3线段4-4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示意图,显示塑料套的塑料结合端部被拉断而形成一塑料结合断裂部的状态。

图6是本发明的示意图,显示电源端子套至前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的示意图,显示电源端子套至加压后的状态。

图8是本发明的示意图,显示电源端子加压后的剖面状态。

附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10为导热条;11为电源端子;12为碳纤维丝;121为结合段;13为热塑性塑料套;20为碳纤维丝单元;21为碳纤维结合端部;211为长度;212为宽度;30为塑料套;31为塑料结合端部;311为长度;32为塑料断裂部;321为长度;322为宽度;33为宽度;41为定位模具;42为拉断模具;50为电源端子;51为端子夹固段;52为端子导电段;53为长度;54为厚度;55为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封装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取一包覆有碳纤维丝单元20的塑料套30,且该塑料套30具有一塑料结合端部31及该碳纤维丝单元20具有一被该塑料结合端部31包覆的碳纤维结合端部21;本实施例中,该塑料结合端部31与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的长度311、211皆为6毫米。

(b)利用一定位模具41夹固在该塑料套30上,使该塑料套30一端被固定。

(c)利用一拉断模具42夹固在该塑料结合端部31,且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未被该拉断模具42所夹固;换言之,该拉断模具42是闪过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而夹固在该塑料结合端部31的两侧,藉以避免在执行下面步骤时同时将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拉断。

(d)将该拉断模具42朝远离该定位模具41方向拉动,使该塑料结合端部31部分断裂而形成一塑料结合断裂部32,并使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裸露于该塑料套30,其中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遮蔽住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的一部分,亦即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有一部分的宽度322是大于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的宽度212;本实施例中,该拉断模具42的拉力至少为3kg/cm2,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的长度321为3毫米。

(e)取一电源端子50套至在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与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加压后使该电源端子50具有一与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夹固的端子夹固段51、及一与该碳纤维结合端部32导电接触的端子导电段52;本实施例中,该电源端子50的长度53为6毫米,但不以此为限,介于大于3毫米与小于等于10毫米皆可,该电源端子50的厚度54为0.3毫米,且该电源端子50加压后的宽度55小于该塑料套30的宽度33。

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实施例各步骤流程的说明。因此,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具电源端子的导热条的结构,主要由一碳纤维丝单元20、一塑料套30、及一电源端子50所组成,其中:

该碳纤维丝单元20,具有一碳纤维结合端部21。

该塑料套30,长度321短于该碳纤维丝单元21的长度211且包覆碳纤维丝单元20,并具有一遮蔽住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一部分的塑料结合断裂部32;以及

该电源端子50,套固在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与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并具有一与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夹固的端子夹固段51、及一与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导电接触的端子导电段52。

据此,由于本发明将该塑料套30成形有一遮蔽住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一部分的塑料结合断裂部32,并让一部分的该碳纤维结合端部21裸露于该塑料套30,并使该电源端子50在进行封装时,其端子夹固段51夹固在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而其端子导电段52是与裸露于该塑料套20的碳纤维结合端部21导电接触,因此,该电源端子50是夹固在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并与碳纤维结合端部21导电接触。本发明通过该电源端子50夹固在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的设计,得以防止该电源端子50在封装的过程中直接夹固于该碳纤维丝单元20而造成该碳纤维丝单元20的断裂,以及避免该电源端子50相对于该塑料套30而反复弯折时,造成部分或全部的该碳纤维丝单元20被该电源端子50扯断,据此,本发明确实得以达到提高制作的良率及增加弯折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发明将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的长度321设定最长为3毫米,其主要是当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的长度321超过3毫米时,该电源端子50在进行焊接加工时,会造成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融化,而影响该电源端子50与该塑料套30相互夹固的稳定性。

其次,本发明将该电源端子50的长度53设定大于3毫米且小于10毫米,其主要使该电源端子50在封装时,得以与该塑料结合断裂部32相互夹固又可以与该碳纤维丝单元20导电接触,使得该导热条在具可发热的基础下,具有提高制作的良率及增加弯折的使用寿命的功效。

再者,本发明将该电源端子50的厚度54至少设定为0.3毫米,其主要避免该电源端子50在封装后,该导热条在使用时造成电阻过大、局部蓄热过高的缺陷。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及附图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