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色温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782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灯具色温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灯具色温控制装置,尤指一种具有色温切换功能,且可自由改变灯具色温切换的顺序的灯具色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按,色温是可见光在摄影、录像、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的特征,而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其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操作时是把标准黑体加热,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该黑体颜色开始依深红、浅红、橙黄、白、蓝的顺序逐渐改变,当某光源与黑体的颜色相同时,就把黑体当时的绝对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故将色温以绝对温度K来定义。

色温的变化目前已广泛使用于LED灯,但其亮度与色温于制造完成时已固定,无法进行调整,因此对厂商来说,必须准备不同亮度及色温的各式灯泡供顾客挑选,因而需考量库存所需的成本、资金以及空间运用等问题。

另外,也因为LED灯具有多种色温的展现态样,经常需要被设定为同一盏灯可发出多种颜色、或可依序切换成不同颜色,因此往往需要安装多颗不同色温的LED,并于出厂时或安装时设定好色温变化的顺序。

然上述具色温变化的LED灯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一、为实现多种色温的变化,必须大幅提高成本及库存。

二、LED灯具的色温变化顺序自由度较低,无法因应使用者需求随时调整改变。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技术实现要素:

故,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具有色温切换功能,且可自由改变灯具色温切换顺序的灯具色温控制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者。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用者无需额外的操作,即可自动记忆所选的色温,并于下次开启时将该色温重设为第一顺位的色温切换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两种色温的LED组成至少三种不同的色温变化,并得以控制亮度输出。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灯具色温控制装置,其中该灯具包含:

多个色温相异的发光元件组;

一光源控制单元,供依序切换该些发光元件组的发光组合态样,以产生不同的色温变化;

一电性连接该光源控制单元的微处理器,供控制该光源控制单元;

一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及该光源控制单元的切换器,供侦测该灯具启闭动作的讯号并将讯号传递至该微处理器;

一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的记忆模块,选择性记录该灯具色温变化的状态,以重设该灯具色温变化的顺序。

进一步,更包含一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的输出控制装置,保持电流及电压的稳定输出。

进一步,该微处理器包含一电性连接该记忆模块的计时单元,根据该切换器测得的讯号变化的时间间隔长度,选择性驱动该记忆模块。

进一步,更包含一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的光源调节件,供调整该些发光元件组的亮度。

进一步,更包含一电性连接该光源调节件的讯号感测装置,供感测人体的存在与否,而选择性驱动该微处理器。

进一步,该讯号感测装置包含红外线感测或微波感测其中之一者感测方式。

进一步,该些发光元件组设有一色温3300K以下的第一发光元件组、及一色温5000K以上的第二发光元件组。

进一步,该些发光元件组根据该光源控制单元的动作,得具有至少三种的光源色彩。

当使用者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以切换器侦测灯具的启闭动作,并由微处理器驱动光源控制单元,对发光元件组进行不同色温的切换,且当使用者切换完成时,记忆模块便自动记录当前的色温状态,并重设该灯具色温变化的顺序,使该色温状态变更为第一顺位,借此供使用者于下次启动灯具时,直接表示为自动记录的色温状态。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具色温变化的LED灯所存在的成本较高、库存量较大、色温变化顺序自由度较低、及无法配合使用者需求改变色温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方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灯具 1、1b 发光元件组 2、2a

第一发光元件组 21 第二发光元件组 22

光源控制单元 3 微处理器 4、4a、4b

输出控制装置 41 计时单元 42

光源调节件 43a 讯号感测装置 44b

切换器 5 记忆模块 6。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结构方块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1主要包括:

多个色温相异的发光元件组2,该些发光元件组2设有一色温3300K以下的第一发光元件组21、及一色温5000K以上的第二发光元件组22;

一光源控制单元3,供依序切换该些发光元件组2的发光组合态样,以产生不同的色温变化,使该些发光元件组2根据该光源控制单元3的动作,得具有至少三种的光源色彩;

一电性连接该光源控制单元3的微处理器4,供控制该光源控制单元3;

一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4的输出控制装置41,保持电流及电压的稳定输出;

一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4及该光源控制单元3的切换器5,供侦测该灯具1启闭动作的讯号并将讯号传递至该微处理器4;

一电性连接该微处理器4的记忆模块6,选择性记录该灯具1色温变化的状态,以重设该灯具1色温变化的顺序。

上述微处理器4更包含一电性连接该记忆模块6的计时单元42,根据该切换器5测得的讯号变化的时间间隔长度,选择性驱动该记忆模块6。

借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达到具有色温切换功能,且可自由改变灯具1色温切换的顺序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结构方块图及动作示意图,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可由图中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1在安装完成后,利用输出控制装置41将110伏特或220伏特的家用电源转换为较低的、较稳定的电压电流输出,配合使用低耗电的LED灯(发光元件组2),更是相得益彰,且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组2设有第一发光元件组21及第二发光元件组22两种色温的LED灯,并得以借由光源控制单元3的动作,而混光组合成至少三种的光源色彩,无需设置多组不同色温的LED灯一一对应各种光源色彩,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且因第一发光元件组21及第二发光元件组22为并联设置,使其光照亮度更均匀。

实际操作时,则借由切换器5侦测使用者按压电灯开关的动作,将测得灯具1启闭动作的讯号(High/Low)传递至微处理器4,并由微处理器4驱动光源控制单元3(或先读取记忆模块6的色温状态,后续说明),使其依序切换发光元件组2的发光组合态样,以产生不同的色温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该色温变化包含有第一发光元件组21单独发光的3000K黄光、第二发光元件组22单独发光的6000K白光、及第一发光元件组21和第二发光元件组22混合发光的4000K自然光,而其色温变化的顺序则为第一段色温4000K的自然光、第二段色温3000K的黄光、第三段色温4000K的自然光、及第四段色温6000K的白光(上述色温变化及顺序乃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因此侷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接着,当使用者停止操作电灯开关,并经过约35~45秒的时间间隔后,便触发计时单元42动作,使计时单元42驱动记忆模块6读取第一发光组件21及第二发光组件22的启闭组合方式,以记录当前的色温变化状态,并重设当前灯具1的色温变化顺序,使该色温状态变更为第一顺位,借此供使用者下次打开电灯开关时,即为上次所选定的色温。另外,若使用者欲解除该选定的色温,只需在关闭后10~15秒内再次开启,即可再次驱动记忆模块6重设色温变化顺序。

另请同时配合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包含一电性连接微处理器4a的光源调节件43a,供使用者调整发光元件组2a的亮度,并将调整完成的光源效果取代原本第一段或第三段自然光的设定。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更包含一电性连接光源调节件的讯号感测装置44b,供感测人体的存在与否,而选择性驱动该微处理器4b,借此,于人员经过该讯号感测装置44b的感测范围时,便使灯具1b自动亮起,而该自动亮起的色温状态为上次记录的色温状态或使用者经由光源调节件设定色温光度。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