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控发光夜跑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797阅读:1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控发光夜跑手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环,特别涉及一种光控发光夜跑手环。



背景技术:

当前的夜光手环基本都是运用荧光材料发光或反光材料反射光线来发光,但荧光材料不环保,而且荧光材料如果发生泄漏或者接触人体,对人体伤害很大;另外,当周围光线减弱甚至无光时,反光材料就失去了作用,无法发光。

专利利号为CN10435203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手环和应用于该智能手环的调光方法”,解决了上述的手环材料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下列缺陷:该专利是根据环境来调节色温,不可调节强度;手环常亮,不会根据环境亮度选择是否亮灯;手环不能闪烁,功能单一,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控发光夜跑手环,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手环实现根据周围环境光强选择亮灯与否,周围光线强时不发光,周围光线减弱甚至无光时也能正常发光,从而可以有效节约电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控发光夜跑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和智能模块,所述智能模块设于手环本体中,所述智能模块包括环境光强检测模块、主控模块、电源和LED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连接环境光强检测模块、电源和LED模块,实现周围光线强时不发光,周围光线减弱甚至无光时正常发光。

优选的,还包括闪烁电路,所述闪烁电路连接主控模块,实现手环的闪烁功能。

更优选的,所述闪烁电路包括电阻R1、R2、R3和R4,电容C1和C2,三极管Q1和Q2,LED灯D6和D7,其中电容C1和C2与三极管Q1和Q2组成自激振荡电路,电容C1一端连接电阻R1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一端连接电阻R3和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LED灯D6与电阻R1串接,LED灯D7与电阻R4串接,结构简单精巧,从而可以降低手环成本。

更优选的,所述闪烁电路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连接主控模块,从而可以选择闪烁或不闪烁。

更优选的,所述环境光强检测模块采用数字量光强传感器组,从而可以提高对环境光强 的检测精确度。

更优选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模数转换芯片和单片机,所述模数转换芯片分别连接环境光强检测模块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跟别连接电源、闪烁电路、LED模块和模数转换芯片,从而可以提高对对环境检测模块信号处理准确度。

更优选的,所述模数转换芯片9采用芯片ADC0809,所述单片机10采用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和功耗。

更优选的,所述LED模块采用五个共阳发光二极管,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功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环境光强检测模块、主控模块、电源和LED模块,从而可以根据环境亮度自动控制是否亮灯,有效节约了电能,提高了手环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亮灯闪烁功能,从而可以提高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是闪烁电路与按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手环本体,2-智能模块,3-环境光强检测模块,4-主控模块,5-电源,6-闪烁电路,7-按键,8-LED模块,9-模数转换芯片,10-单片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光控发光夜跑手环,包括手环本体1和智能模块2,所述的智能模块2设于手环本体1中,所述智能模块2包括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主控模块4、电源5和LED模块8,所述主控模块4分别连接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电源5和LED模块8;还包括闪烁电路6,所述闪烁电路6连接主控模块4;所述闪烁电路6包括电阻R1、R2、R3和R4、电容C1和C2、三极管Q1和Q2、LED灯D6和D7,其中电容C1和C2与三极管Q1和Q2组成自激振荡电路,电容C1一端连接电阻R1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一端连接电阻R3和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LED灯D6与电阻R1串接,LED灯D7与电阻R4串接;所述闪烁电路6还包括按键7,所述按键7连接主控模块4;所述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采用数字量光强传感器组;所述主控模块4包括模数转换芯片9和单片机10,所述模数转换芯片9连接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和单片机10,所述单片机10跟别连接电源5、闪烁电路6、LED模块8和模数转换芯片9;所述模数转换芯片9采用芯片ADC0809,所述单片机10采用型号为AT89C51的单片机;所述LED模 块8采用五个共阳发光二极管;其中,闪烁电路6与按键7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一种光控发光夜跑手环,包括手环本体1和智能模块2,所述的智能模块2设于手环本体1中,所述智能模块2包括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主控模块4、电源5和LED模块8,所述主控模块4分别连接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电源5和LED模块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一种光控发光夜跑手环,包括手环本体1和智能模块2,所述的智能模块2设于手环本体1中,所述智能模块2包括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主控模块4、电源5和LED模块8,所述主控模块4分别连接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电源5和LED模块8;还包括闪烁电路6,所述闪烁电路6连接主控模块4;所述闪烁电路6包括电阻R1、R2、R3和R4、电容C1和C2、三极管Q1和Q2、LED灯D6和D7,其中电容C1和C2与三极管Q1和Q2组成自激振荡电路,电容C1一端连接电阻R1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一端连接电阻R3和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LED灯D6与电阻R1串接,LED灯D7与电阻R4串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一种光控发光夜跑手环,包括手环本体1和智能模块2,所述的智能模块2设于手环本体1中,所述智能模块2包括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主控模块4、电源5和LED模块8,所述主控模块4分别连接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电源5和LED模块8;还包括闪烁电路6,所述闪烁电路6连接主控模块4;所述闪烁电路6包括电阻R1、R2、R3和R4、电容C1和C2、三极管Q1和Q2、LED灯D6和D7,其中电容C1和C2与三极管Q1和Q2组成自激振荡电路,电容C1一端连接电阻R1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一端连接电阻R3和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LED灯D6与电阻R1串接,LED灯D7与电阻R4串接;所述闪烁电路6还包括按键7,所述按键7连接主控模块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一种光控发光夜跑手环,包括手环本体1和智能模块2,所述的智能模块2设于手环本体1中,所述智能模块2包括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主控模块4、电源5和LED模块8,所述主控模块4分别连接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电源5和LED模块8;还包括闪烁电路6,所述闪烁电路6连接主控模块4;所述闪烁电路6包括电阻R1、R2、R3和R4、电容C1和C2、三极管Q1和Q2、LED灯D6和D7,其中电容C1和C2与三极管Q1和Q2组成自激振荡电路,电容C1一端连接电阻R1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电 阻R2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一端连接电阻R3和三极管Q1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LED灯D6与电阻R1串接,LED灯D7与电阻R4串接;所述闪烁电路6还包括按键7,所述按键7连接主控模块4;所述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采用数字量光强传感器组;所述主控模块4包括模数转换芯片9和单片机10,所述模数转换芯片9连接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和单片机10,所述单片机10跟别连接电源5、闪烁电路6、LED模块8和模数转换芯片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电源5给主控模块4供电。智能模块2设于手环本体1中,智能模块2中的环境光强检测模块3检测周围环境的光强信号,主控模块4中的模数转换芯片9将所述的光强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发送至单片机10,单片机10根据当前的光强信号,发送信号至LED模块8,控制其发光与否。

另外,单片机10根据当前的光强信号,发送信号至LED模块8,控制其发光与否的同时,还发送信号至对闪烁电路6,如果当前的光强弱,则LED模块8亮并且闪烁电路6闪烁,如果当前的光强强,则LED模块8和闪烁电路6均不亮。按键7也可手动控制闪烁电路6的开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