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蔽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0610阅读:7367来源:国知局
手机屏蔽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机的屏蔽外罩。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手机的生产量也日益增大,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健康隐患也日益严重。由于手机通信采用的高频电磁波,电磁干扰、电磁屏蔽和电磁辐射就成为手机生产环节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些对手机高频电磁波能起降低或屏蔽作用的装置,行业里通常的做法是在上面焊接一个屏蔽罩,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同时,为了防止手机屏蔽罩与手机PCB板上的电路元器件接触,产生短路现象,因此会在电路元器件有可能接触到的屏蔽罩内贴上绝缘胶,保证手机的正常运行。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手机屏蔽罩的绝缘胶存在一定缺陷。

如图1所示,其一在手机工作时,内部元器件产生高温,绝缘胶容易受热脱落,易造成手机内部元器件与屏蔽罩短路;其二因为绝缘胶的大小原因,不能全方位覆盖屏蔽罩内壳,易造成手机内部元器件与屏蔽罩内没有贴绝缘胶的地方接触,并产生短路现象;其三用手工贴绝缘胶费时费力,浪费人力资源,增加人力成本,还有可能存在人为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外壳内部覆盖绝缘层的手机屏蔽罩。绝缘层非常牢固覆盖在外壳内,其覆盖范围是整个外壳内部,不留非绝缘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屏蔽罩,包括外壳和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各边缘向下折翻成直立边框,所述绝缘层覆盖在外壳内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直立边框的各相交边线处不重合,存在缝隙。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直立边框的底部是平滑的。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各直立边框与外壳表面垂直。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绝缘层材料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粘接剂相连,或通过涂覆、喷射、氧化使绝缘层材料直接附着在外壳内部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绝缘层材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外壳材料为不锈钢、铝合金、洋白铜或马口铁。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外壳表面光滑,无粗糙面。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绝缘层表面光滑,无粗糙面。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屏蔽罩上设置有圆孔或方孔,其起散热与器械定位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内增加绝缘层,绝缘层非常牢固覆盖在外壳内,不会因受热的而导致脱落;其覆盖范围是整个外壳内部,不留非绝缘面,避免发生短路现象;绝缘层用机器制造,节省人力资源,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手机屏蔽罩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手机屏蔽罩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符号说明:其中,绝缘胶11、外壳1、绝缘层2、直立边框3、圆孔4以及沟槽5。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如图2、图3、图4所示:外壳1是手机屏蔽罩的主体部分;绝缘层2覆盖在外壳1内部;直立边框3是外壳1各边缘向内折翻形成的;圆孔4和沟槽5都在外壳1上。

其中,外壳1是整个屏蔽罩的支撑主架,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直立边框3和外壳表面;外壳1一方面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抄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或者外壳1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抄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另一方面防止手机对外辐射,也可以防止外面的干扰信号对解调带来交调和互调等干扰。

其中,绝缘层2一方面在安装上屏蔽罩时候,起到将外壳1与元器件隔绝作用,防止外壳1与元器件接触产生短路现象;另一方面有导热散热作用,保证电子元器件工作状态下不出现高温烧坏现象。

其中,直立边框3与底座连接,起到稳固屏蔽罩作用,防止因撞击导致屏蔽罩掉落。

其中,圆孔4以及沟槽5起到散热作用,而且沟槽5还能在屏蔽罩用机器自动化安装在手机上时,便于机械手臂选取、移动和固定屏蔽罩。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即可满足全机械操作需要,可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和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