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723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照明领域,尤指一种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
背景技术
:智能照明控制器一直以来都处于照明行业的发展前沿,从古老的拉绳开关控制到家庭开关面板控制,甚至最复杂的舞台灯光控制,现代智能照明控制器,都是延续传统的单点芯片控制,或者延续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的方式。在传统PLC控制系统中,结合普通的数字量控制模块,进行最基本的“开关控制”,在网络通讯方式上还是延续工业领域中经典的现场控制总线,比如Profibus、Modbus等。常见的照明控制器,特别是分散控制的控制器组或者控制系统,都需要独立的控制器供电和照明供电。对于照明供电,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国标或者照明手册进行详细系统设计,每个照明设备的型号和参数必须详细和完整。特别是电压波动和电压下降,对照明供电线路的影响非常严重,也是设计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因此,常规的照明设备和系统设计,往往是单独的一台照明变压器供电,而照明控制器的供电是独立的一台变压器供电。这样设计的好处是,照明供电线路的任何电压波动和电流冲击,都不会干扰到照明控制的正常工作;而带来的坏处是,现场需要布置大量、重复的电缆,增加了工程的造价和成本,特别是对于长距离供电的场合,例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等;常见的照明控制器,为了减少成本,往往使用继电器直接对照明设备进行开关控制;稍微好一些的产品,将继电器升级为接触器,可以适用于功率更大的照明设备。而此类设备,在用于小功率、少量的照明设备时,还可以勉强使用;对于大功率、大量的照明设备群的场合,往往造成继电器节点粘连或者接触器触点融化,更严重的会导致照明设备的损坏,甚至产生火灾,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压自供电或电流自供电功能,且对外部电流、电压冲击具有有效抑制的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具体包含:电压控制电路和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照明控制器串联至供电端与照明元件之间;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用于将供电端输出的交流输入信号转化为馒头波信号,并将所述馒头波信号分流处理,将分流处理后的所述馒头波信号一部分提供至所述照明元件,另一部分通过稳压处理后提供至电压控制器;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用于将供电端输出的交流负载电流信号转化为脉动直流信号,并将所述脉动直流信号分流处理,将分流处理后的所述脉动直流信号一部分提供至所述照明元件,另一部分通过储能滤波以及稳压处理后提供至电压控制器。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照明控制器还包含防干扰装置,所述防干扰装置包含至少两组磁环,所述磁环分别设置于所述照明控制器的供电输入端,以及所述照明控制器的供电输出端。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磁环包含两组绕组,其中一组绕组缠绕于所述磁环中绕匝后,两端与所述照明控制器的外壳相连,另一组绕组分别缠绕所述照明控制器的供电输入端的所述磁环和所述照明控制器的供电输出端的所述磁环;两组绕组互不重合。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照明控制器还包含节点预供电电路,所述节点预供电电路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和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并联至供电端与所述照明元件之间,用于降低所述照明元件启动和停止时的电流冲击。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节点预供电电路包含节点容量继电器,所述节点容量继电器串联至所述照明元件中,用于通过调节电阻或电感来降低所述照明元件启动和停止时的电流冲击;所述节点容量继电器包含可调电阻器或可调电感。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包含二极管D12、电感元件L11、电感元件L13、稳压二极管D13、电阻R11、电阻R12、晶体闸T11和电容C11;所述二极管D12并联于所述照明元件输入端和所述照明控制器输入端,用于对所述交流输入信号进行半波整流处理,将所述交流输入信号转化为所述馒头波信号;所述电感元件L11和所述电感元件L13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2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馒头波信号转化为平稳的电压信号;所述晶体闸T11与所述电感元件L13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分流处理;所述稳压二极管D13与所述晶体闸T11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稳压处理后输出,抑制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波动;所述电阻R12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13串联至所述电感元件L11的输出端,用于控制所述晶体闸T11,当所述稳压二极管D13输出的电压信号高于预定阀值时,所述电阻R12分压触发所述晶体闸T11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分流处理;所述电阻R11与所述电容C11串联后与所述电阻R12并联至所述晶体闸T11的输出端,用于降低所述晶体闸T11的触发电流。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控制电路还包含二极管D11、电感元件L12、电容C12、二极管D15、电容C13、三极管Q11、稳压二极管D14、电阻R13和电阻R14;所述二极管D11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13输出端相连,用于限定电流单向导通;所述电感元件L12与所述二极管D11输出端相连,用于稳定电压信号;所述电容C12与所述电感元件L12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存储电量并加速稳定电压信号;所述电阻R13和所述电阻R13分别与所述电感元件L1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13和所述电阻R14分别用于限制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所述三极管Q11用于调节和控制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增加导致低压电压下降时,所述三极管Q11打开进入放大区,提高电流输出,当负载电流降低时,所述三极管Q11关闭;所述稳压二极管D14与所述电阻R13的输出端相连,用于限定额定电压;所述电容C13与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相连,用于提供额定电压的蓄能作用;所述二极管D15与所述电阻R3的输出端相连,用于限定电流单向导通。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含电流互感器CT和全桥整流芯片Z1;所述电流互感器CT的一次侧输入端串联于所述照明元件输入端和所述照明控制器输入端,用于利用磁场获取所述供电端与所述照明元件之间的交流负载电流信号;所述全桥整流芯片Z1与所述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侧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交流负载电流信号转变为脉动直流信号。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还包含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感元件L21、电感元件L22、晶闸管T21、稳压二极管D21和稳压二极管D23;所述电阻R21与所述全桥整流芯片Z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脉动直流信号进行限流;所述电容C21与所述电阻R2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存储及滤波所述脉动直流信号;所述电感L21与所述全桥整流芯片Z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脉动直流信号转化为平稳的电流信号;所述电感元件L22与所述电感元件L2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晶闸管T21与所述电感元件L2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感元件L22用于当负载功率小于所述电流互感器CT的输入功率时,控制所述晶闸管T21对电流信号进行分流处理;所述稳压二极管D21与所述电感元件L2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限定电流单向导通;所述稳压二极管D23与所述晶闸管T2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当所述稳压二极管D23输入端电压高于预定阀值时,触发所述晶闸管T21导通,将输入的功率电流输出至所述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侧;所述电阻R22与所述晶闸管T2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C22与所述电阻R22的输出端相连,用于降低所述晶闸管T21导通或关断频率;所述电容C23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提供直流输出储能。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照明控制器还包含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和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和/或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获得的电能存储后提供所述控制装置用电;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照明元件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解决了目前照明控制器电压自供电技术、电流自供电技术的问题,同时独特的磁环绕线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外部信号干扰和电流冲击的问题,通过独特的预供电时序逻辑,使得点亮和关闭照明设备的冲击电流大大减小,从而使得开关节点的容量也减小了。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的供电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的电压控制电路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的电流控制电路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的防干扰装置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的防干扰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的节点预供电电路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的节点预供电电路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实用新型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对于大部分智能照明控制器来说,单独提供一路低压供电线路,会使得整体实用新型复杂,在现场实施过程中更容易出错,导致大批设备损坏,甚至威胁到周围人员的人生安全;为避免该类事故发生,就需要从整个实用新型的源头入手,减少不必要的线路和接口,从根本上避免了此类事故,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颖的“在线自供电功能”的照明控制器,具体如下: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具体包含:电压控制电路和电流控制电路;所述照明控制器串联至供电端与照明元件之间;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用于将供电端输出的交流输入信号转化为馒头波信号,并将所述馒头波信号分流处理,将分流处理后的所述馒头波信号一部分提供至所述照明元件,另一部分通过稳压处理后提供至电压控制器;所述电流控制电路用于将供电端输出的交流负载电流信号转化为脉动直流信号,并将所述脉动直流信号分流处理,将分流处理后的所述脉动直流信号一部分提供至所述照明元件,另一部分通过储能滤波以及稳压处理后提供至电压控制器。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供电的照明控制器对于交流220V照明系统来讲,将原有的4芯供电实用新型减少为2芯供电,对于交流380V照明系统,将原有的6芯供电实用新型减少为4芯供电;使得照明供电系统中至少可以减少2芯供电电缆,整体投资成本减少30%~50%,同时工程施工费用也会大大减轻。在进行照明总体设计时,不再需要对控制器照明的供电进行单独设计,也无需进行供电电缆压降的计算和校验,特别是对于长距离的公路照明、农村照明系统,本实用新型极大简化了整体实用新型设计和工程施工。请参考图5所示,对于正常工作的信号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而干扰信号会严重地干扰照明控制器的正常工作,甚至烧毁部分元器件。因此,对于干扰信号的处理,每种照明控制器都会仔细地考虑和严格地处理;但每种照明控制器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色,对于干扰信号,本申请所提供的照明控制器还可包含防干扰装置,所述防干扰装置包含至少两组磁环,所述磁环分别设置于所述照明控制器的供电输入端,以及所述照明控制器的供电输出端,用来隔离和消除干扰信号,特别是对于照明设备中常见高频脉冲信号,可以非常有效地滤除干扰信号;而对于正常的工作信号,该磁环组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照明控制器和照明设备的正常工作。请参考图6所示,对于输入磁环组和输出磁环组来讲,所述磁环包含两组绕组,其中一组绕组缠绕于所述磁环中绕匝后,两端与所述照明控制器的外壳相连,另一组绕组分别缠绕所述照明控制器的供电输入端的所述磁环和所述照明控制器的供电输出端的所述磁环;两组绕组互不重合;具体实施时,可在输入磁环中,除了进线穿过磁环中心后,还设置一组绕组,在磁环中绕8~10匝,然后将该绕组的两端接入控制器外壳,必须连接到最近的外壳节点处。对于输出磁环组,绕线方式与输入磁环相同。再请参考图6所示,在输入磁环和输出磁环之间,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相互绕组的概念,在输入磁环中绕8~10匝然后接入输出磁环中,再在输出磁环中8~10匝。该绕组的必须和接外壳的绕组从空间上独立,没有重合的地方,也没有相互覆盖的区域;采用上述磁环绕线方式后,无论来自进线侧的干扰信号,还是来自出线侧的干扰信号,都会被大大消除,不在对照明控制器产生影响。常见的照明控制器,都采用继电器或者接触器控制照明设备,由于照明设备本身的电压冲击和电流冲击,导致继电器或者接触器的节点发生融化和粘连,使得照明控制器损坏,故障率非常高。由于当前大功率照明设备(通常200W以上)都自带补偿电容,用来提高自身的功率因数;正是由于该电容的存在,导致照明设备通电的一瞬间,会产生不可控的冲击电流,理论推测该电流为无限大,可以瞬间烧毁任何继电器或者接触器节点;而实际工程测算,该冲击电流为照明设备额定电流的50倍以上,冲击时间为1毫秒到20毫秒之间;如果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该照明设备会导致绝大部分照明控制器损坏,无法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大量推广和普及。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照明控制器还包含节点预供电电路,所述节点预供电电路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和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并联至供电端与所述照明元件之间,用于降低所述照明元件启动和停止时的电流冲击;所述节点容量继电器串联至所述照明元件中,用于通过调节电阻或电感来降低所述照明元件启动和停止时的电流冲击;所述节点容量继电器包含可调电阻器或可调电感。在上述实施例中,主要实用新型为采用一个可调的电阻器或者可调电感,串联到照明设备中,同时采用2个独立的控制节点来顺序、分时控制该电阻器或者电感以及照明设备。具体设备连接方式可参见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不同功率的照明设备来说,在启动和停止照明设备的瞬间,照明设备产生的电压冲击和电流冲击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被抑制的信号大小也是不一样的,通过调节可调电阻或者可调电感的大小,可以配合不同功率的照明设备。当调节适当的电阻或者电感后,配合K1和K2继电器节点的时序控制,如下图8所示:当t1时刻,新照明控制器收到点亮照明设备的命令时,新照明控制器首先闭合K1节点,通过串联电阻的分压左右,对照明设备的电流冲击进行有效的抑制和限流,流过电阻和电感的电流逐渐从零开始上升,如上图所示,逐步上升并稳定下来;然后新照明控制器闭合K2节点,流过电阻和电感的电流开始逐步下降,并最终回归到零;对于关闭照明设备的时序,与上述时序完全相反,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当完成所有照明设备的控制时序后,照明控制器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查照明设备的负载电流,并进行判断;如果负载电流小于照明设备额定电流,照明控制器判定该照明设备出现故障,并及时上报;如果负载电流在照明设备额定电流范围内,照明控制器判断照明设备工作正常,并上传到上级控制器中。该控制逻辑时序,可以有效降低照明设备启动和停止的电流冲击,对于电压冲击具有更加显著的改善。同时,由于冲击大大减小,照明控制器对于继电器节点容量的限制也大大减小,可以使用更小的节点容量继电器来代替现有实用新型中的大容量继电器或者接触器。再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照明控制器主要可由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组成低压部分为常规的智能处理器、逻辑运算、网络通讯和数字输入输出等;高压部分总共包含以下四部分:电压模式自供电的电压控制电路、电流模式自供电的电流控制电路、节点预供电电路、磁环防干扰装置;整体系统的结构框图可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在线自供电功能”包含2种模式:电压模式和电流模式,使得照明控制器可以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工作电源,保证了该控制器各类元器件的可靠工作,电压模式和电流模式并联在一起,同时为智能控制部分提供稳定的电压;在照明设备不工作的时候,电压模式工作,电流模式休眠;在照明设备工作的时候,电压模式休眠,电流模式工作。在电压模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在进线电源中逐渐地获得能量,通过稳压二极管的稳压作用产生一个恒定的电压,并且该低电压与高压部分进行了完整的电气隔离,使得照明控制器的供电功能不受外部高压的影响。在照明设备不工作的时候(没有点亮的情况),电压模式可以100%地工作,从高压主回路中获取电能,为智能控制部分提供恒定个的电压;而在照明设备工作的时候(点亮的情况),该电压模式自动进入休眠功能,不在提供电能。具体的电压模式如图3所示:该电压控制电路包含二极管D12、电感元件L11、电感元件L13、稳压二极管D13、电阻R11、电阻R12、晶体闸T11和电容C11;所述二极管D12并联于所述照明元件输入端和所述照明控制器输入端,用于对所述交流输入信号进行半波整流处理,将所述交流输入信号转化为所述馒头波信号;所述电感元件L11和所述电感元件L13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2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馒头波信号转化为平稳的电压信号;所述晶体闸T11与所述电感元件L13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分流处理;所述稳压二极管D13与所述晶体闸T11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稳压处理后输出,抑制所述电压信号的电压波动;所述电阻R12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13串联至所述电感元件L11的输出端,用于控制所述晶体闸T11,当所述稳压二极管D13输出的电压信号高于预定阀值时,所述电阻R12分压触发所述晶体闸T11对所述电压信号进行分流处理;所述电阻R11与所述电容C11串联后与所述电阻R12并联至所述晶体闸T11的输出端,用于降低所述晶体闸T11的触发电流。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控制电路还包含二极管D11、电感元件L12、电容C12、二极管D15、电容C13、三极管Q11、稳压二极管D14、电阻R13和电阻R14;所述二极管D11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13输出端相连,用于限定电流单向导通;所述电感元件L12与所述二极管D11输出端相连,用于稳定电压信号;所述电容C12与所述电感元件L12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存储电量并加速稳定电压信号;所述电阻R13和所述电阻R13分别与所述电感元件L1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与所述电阻R1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1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13和所述电阻R14分别用于限制所述三极管Q11的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所述三极管Q11用于调节和控制负载电流,当负载电流增加导致低压电压下降时,所述三极管Q11打开进入放大区,提高电流输出,当负载电流降低时,所述三极管Q11关闭;所述稳压二极管D14与所述电阻R13的输出端相连,用于限定额定电压;所述电容C13与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相连,用于提供额定电压的蓄能作用;所述二极管D15与所述电阻R3的输出端相连,用于限定电流单向导通。再请参考图3所示,In1和In2为交流进线输入信号,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20V~800V,远远超过常见的其他实用新型(工作电压范围为220V~400V)。对于交流进线输入信号,通过二极管D12实现了一个基本的半波整流功能,输出的信号为脉动的馒头波信号;该二极管需要选择一个比较大的功率(该功率以下会描述详细取值范围),来保证能够输出的能量。由于半波整流输出的信号为脉动的电压信号,导致输出的功率不是平稳的一条直线,也无法输出一个恒定的直流电压;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了大功率电感元件L11,使得输出的电流信号更加平稳,对于恒定的等效负载来说,平稳的电流会产生平稳的电压信号;电感L11参数如下表所示:序号电感值(μH)功率(W)11324.76310124333054750稳压二极管D13的作用,是对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进一步的稳压,用来抑制输入信号的电压波动;将电阻R12与稳压二极管D13进行串联使用,目的是控制小功率可控硅T11的控制极;如果D13输出的电压信号太高,则通过R12分压来触发晶闸管T11,使得晶闸管对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分流,降低L11中流过的电流,从而降低D3的电压。通过以上元器件的作用,使得交流输入信号通过二极管半波整流、晶闸管分流控制、稳压二极管的稳压,使得交流输入信号逐步生产脉动的馒头波,然后再处理为平滑的直流信号。R11和C11组合形成一个典型的低通滤波器,使得晶闸管动作更加平稳,一方面对于分流控制更加平稳,另一方面减少了晶闸管开通、关断的频率,延长了该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组合还可以降低晶闸管控制极的触发电流,保护晶闸管的控制不受到大电流冲击而损坏。二极管D11,使得电流只能从左侧流向右侧,并且左侧的高电压取电功能与右侧的低压整型功能独立,保证了低压能量不能反灌入高压部分;电感L12可以进一步稳定输出的电流,为低压部分提供一个持续的、电流受限的电源;电容C12是用来保持、储存电量的元器件,可以保持低压部分的电压稳定。同时电感L12和电容C12组合,形成了一个典型的二阶调节系统,不仅仅可以加快低压部分的电压稳定时间,还可以抑制来自外部电源的扰动,具有良好的自动调节、跟踪特性。三极管Q11是用来调节和控制负载电流的,当负载需要更大的电流时导致低压电压下降,Q11打开并进入放大区,为输出端Out1提供更大的电流,从而使得低压电压提高,直到恢复到额定电压。当负载耗电很小,Q11会自动关闭,退出放大区,进入截止区;电阻R13用来限制三极管Q11的基极电流,从而防止三极管进入饱和区,另一方面可以保护三极管基级不受到电流冲击而损坏;电阻R14用来限制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电流,使其工作在正常电流的范围内。稳压二极管D14决定了低压输出的额定电压,对于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电压,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稳压二极管D14就适用了不同产品的需求,例如:12V、5V等。二极管D15与D11的功能类似,该元器件的目的是防止负载造成的电流波动反向流入供电侧;电容C13的目的是提供额定电压的蓄能作用,对于冲击性负载或者负载电流波动比较剧烈的情况,可以适当选择容量大一些的电容C13;对于相对比较稳定的负载,可以选择小一些容量的电容C13,如下表所示:序号应用场合电容(μF)1冲击负载0.222平稳负载22在电流模式中,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在出线电缆上加入小型电流互感器,通过检测负载电流来判断照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当照明控制器控制照明设备发光后,照明设备正常工作时需要很大的电流,具体的负载电流大小和照明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有关;如果照明控制器发出了点亮照明设备指令后,照明设备没有产生足够大小的负载电流,说明照明设备故障或者照明控制器到照明设备之间的电缆损坏。通过在负载电缆上加装电流互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负载电流,辅助照明控制器来判断照明设备状态,给出相应的报警信息,提示相关的维护人员去检修。对于该电流互感器信号,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功能基础上,提出了交流电流获取能力的方法,为核心的控制元器件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源;从交流电流中获取能量,使得该装置与高压部分完全进行了电气隔离;在照明设备工作的时候(点亮的情况),电流模式可以100%地工作,从高压主回路中获取电能,为智能控制部分提供恒定个的电压;而在照明设备不工作的时候(没有点亮的情况),该电流模式自动进入休眠功能,不在提供电能。具体的电流模式如图4所示;该电流控制电路包含电流互感器CT和全桥整流芯片Z1;所述电流互感器CT的一次侧输入端串联于所述照明元件输入端和所述照明控制器输入端,用于利用磁场获取所述供电端与所述照明元件之间的交流负载电流信号;所述全桥整流芯片Z1与所述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侧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交流负载电流信号转变为脉动直流信号。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还包含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感元件L21、电感元件L22、晶闸管T21、稳压二极管D21和稳压二极管D23;所述电阻R21与所述全桥整流芯片Z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对所述脉动直流信号进行限流;所述电容C21与所述电阻R2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存储及滤波所述脉动直流信号;所述电感L21与所述全桥整流芯片Z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所述脉动直流信号转化为平稳的电流信号;所述电感元件L22与所述电感元件L2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晶闸管T21与所述电感元件L2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感元件L22用于当负载功率小于所述电流互感器CT的输入功率时,控制所述晶闸管T21对电流信号进行分流处理;所述稳压二极管D21与所述电感元件L2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限定电流单向导通;所述稳压二极管D23与所述晶闸管T2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当所述稳压二极管D23输入端电压高于预定阀值时,触发所述晶闸管T21导通,将输入的功率电流输出至所述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侧;所述电阻R22与所述晶闸管T2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容C22与所述电阻R22的输出端相连,用于降低所述晶闸管T21导通或关断频率;所述电容C23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1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提供直流输出储能。在请参考图4所示,In1和In2为串联在照明控制器与照明设备之间的信号,在照明设备正常工作情况下,流过交流电流互感器CT的一次侧电流,等于照明设备的额定电流,对于400W的照明灯来说,额定电流大概为1.8A。在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侧,通过全桥整流芯片Z1,将交流负载电流信号整流为脉动直流信号。由于互感器本身通过一次侧交变电流转换为磁场,通过磁场进行能量交换,然后再转换为二次侧交变电流,具备电气隔离的特性,因此在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侧,无需在进行电气隔离。对于全桥整流的脉动直流信号,通过电容C21进行第一次储能和滤波,电阻R21进行输出电流限流左右。对于从完全没有电流到有额定电流的过渡过程中,全桥整流芯片会将全部能量存储到电容C21上;而由于电容本身的稳压特性,如果没有限流电阻R21,会导致非常大的di/dt,直接损坏电容C21,因此必须加入相应的限流电阻R21,推荐值为4.7Ω,1W。电感L21进一步将脉动的电流信号转换为平稳的电流信号,为下一步的稳压提供一个良好的电流调节。稳压二极管D21本身决定了输出的电压额定值,对于常见的系统来说有12V、5V等。电感L22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可控的分流控制。当负载功率小于电流互感器的输入功率时,必然导致输出的电压开始抬升,从而导致其他元器件损坏,因此必须对输入功率进行一个调控,发生输入功率大于需求功率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能耗分流。晶闸管T21的作用就是,当输出的稳压二极管D23下端的电压被抬升时,触发晶闸管导通,将输入的功率电流直接流回到电流互感器,不再进入负载中。电阻R22和电容C22的作用就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减少晶闸管频繁开通、关断,使得系统的能量流动更加有序和可控。二极管D21用来防止负载电流反向流入电流互感器,影响实际检测的电流信号。电容C23的作用就是提供完整的直流输出储能。无论是电压模式还是电流模式,输出的直流电源信号,必须汇成同一个直流电源后,为后续的元器件进行供电;对于智能控制芯片来说,必须提供一个持续的电源信号,才能够为芯片内部的RTC时钟工作,否则就失去了智能控制的最基本的时间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办法是,汇集后的直流电源为可充电纽扣电池充电,当失去外部所有电源信号是,该纽扣电池为智能芯片的实时时钟控制器提供能量,并且提供低压唤醒功能;具体包含:所述照明控制器还包含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和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将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和/或所述电流控制电路获得的电能存储后提供所述控制装置用电;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照明元件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解决了目前照明控制器电压自供电技术、电流自供电技术的问题,同时独特的磁环绕线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外部信号干扰和电流冲击的问题,通过独特的预供电时序逻辑,使得点亮和关闭照明设备的冲击电流大大减小,从而使得开关节点的容量也减小了。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实用新型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