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3085发布日期:2018-11-02 23:1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对例如车载多媒体设备、车载空调设备等电子设备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一边观察显示部上所显示的空调温度等信息,一边用手指对设置在显示部附近的开关按键等进行操作。显示部通常由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构成(液晶显示器位于显示面板的后方)。因此,在对开关按键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若手指不小心碰到显示部,则存在人身上的静电荷经由显示面板传导到液晶显示器上,导致液晶显示器闪屏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一点,以往,在车载设备的内部设置金属制的板金,将板金的一端与显示面板连接,将另一端与车载设备内部的接地部连接,从而使人身上的静电荷经由人身体、显示面板、板金、接地部而被导出。

然而,板金所占的空间较大,无法满足车载设备小型化的要求。此外,在通过板金来导出静电荷的情况下,还需要开发用于制作板金的模具,因此还需要开发模具的费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该背景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一种电子设备,具备:主体,设置有电路基板、接地部、显示部;以及支撑部,设置在上述主体内,用于支撑开关按键,上述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导电部,该导电部设置在上述支撑部,其一端部与上述显示部相接触,另一端部与上述接地部相接触。

由此,能够通过导电部来导出静电荷,因此不需要以往的板状的板金,能够大幅减小所占的空间,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并且,由于不需要设置板金,因此不需要开发用于制作板金的模具,由此能够节省开发费用。

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凹部,上述导电部被固定在该凹部上。

由此,导电部通过支撑部上所设置的凹部被固定在支撑部上。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固定导电部的部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减小安装空间,进一步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导电部由固定部、作为上述一端部的第1延伸部、及作为上述另一端部的第2延伸部构成,上述固定部被固定在上述凹部上,上述第1延伸部通过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上的第1引导槽延伸到上述显示部,上述第2延伸部通过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上的第2引导槽延伸到上述接地部。

由此,能够更切实地实现第1延伸部与显示部的接触,第2延伸部与接地部的接触。

此外,优选的是,上述导电部由弹性材料构成,上述固定部弹性形变而固定在上述凹部上,上述第1延伸部弹性形变而与上述显示部接触,上述第2延伸部弹性形变而与上述接地部接触。

由此,能够通过弹性恢复力,切实地实现第1延伸部与显示面板的接触、以及第2延伸部与接地部的接触。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固定部是螺旋形状,上述第1延伸部与上述显示部多点接触,上述第2延伸部与上述接地部多点接触。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导电部是弹簧。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导电部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形成为弯折状或螺旋状。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接地部被设置在上述电路基板上或上述主体上。

此外,优选的是,在上述显示部上,设置有电阻比上述显示部的电阻小的电荷引导部件,上述导电部的一端部与上述电荷引导部件相接触。上述电荷引导部件是导电双面胶或导电涂装。

由此,无论人的手指碰到显示面板上的任何部位,都能够防止静电荷流经液晶显示器而导致闪屏。

此外,也可以是,上述固定部是螺旋弹簧,上述固定部弹性形变而固定在上述凹部中,上述第1延伸部弯折而形成有第1突起,通过该第1突起与上述显示部接触,上述第2延伸部弯折而形成有第2突起,通过该第2突起与上述接地部接触。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电子设备的组装方法,该电子设备是前述的任一种电子设备,上述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上述主体上设置上述电路基板、上述接地部及上述显示部;将上述支撑部设置在上述主体内;在上述支撑部上设置上述导电部;以及使上述导电部的一端部与上述显示部相接触,并且使上述导电部的另一端部与上述接地部相接触。

通过上述组装方法组装的电子设备,能够通过导电部来导出静电荷,因此不需要以往的板状的板金,能够大幅减小所占的空间,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并且,由于不需要设置板金,因此不需要开发用于制作板金的模具,由此能够节省开发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电路基板、显示面板、导电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表示导电双面胶与显示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以露出导电部的方式被切断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从支撑部的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支撑部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支撑部的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电子设备的一个变形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的剖视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具备主体10、支撑部20、电路基板30、显示部40及开关按键60。显示部40包括显示面板41和液晶显示器42,显示面板41覆盖在液晶显示器42上。电路基板30和显示部40被设置在主体10上。显示部40用于显示例如空调设定温度、空调风力等各种信息,从而用户能够看到显示在显示部40上的各种信息。开关按键60用于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操作,被设置在支撑部20上。通过按压开关按键60,能够设置例如空调设定温度、空调风力等,随着开关按键60的操作,显示部40上所显示的信息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以下说明中,将设置有显示部40的一侧设为前方,将设置有电路基板30的一侧设为后方,将图1及图2中的上方设为上方、将图1及图2中的下方设为下方来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在对开关按键60进行操作时,若手指不小心碰到显示部40的显示面板41,则存在人身上的静电荷经由显示面板41传导到液晶显示器42上,导致液晶显示器42闪屏的可能性。

为了防止闪屏,在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导电部70。

图3是表示电子设备100的分解图。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具备导电部70。

图4是表示电路基板30、显示面板41、导电部70及接地部80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导电部70被设置在电路基板30与显示面板41之间,接地部80被设置在电路基板30上。为了便于理解,在图4中,仅图示电路基板30、显示面板41、导电部70及接地部80,省略了其他构件的图示。此外,导电部70由支撑部20保持并支撑,具体结构在后文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导电部70由螺旋弹簧71、从螺旋弹簧71的一端延伸的第1延伸部72、以及从螺旋弹簧71的另一端延伸的第2延伸部73构成,整体上构成为弹簧。

第1延伸部72具有弯折而向前方突起的第1突起74,第1突起74以点接触的方式与显示面板41接触。第2延伸部73具有弯折而向后方突起的第2突起75,第2突起75以点接触的方式与接地部80接触。在第1延伸部72与显示面板41接触,第2延伸部73与接地部80接触的状态下,螺旋弹簧71产生使第1延伸部72靠向显示面板41(即朝向前方)的弹性恢复力,且产生使第1延伸部72靠向电路基板30(即朝向后方)的弹性恢复力。即,第1延伸部72弹性形变而使第1突起74与显示面板41接触,第2延伸部73弹性形变而使第2突起75与接地部80接触,由此能够切实地实现接触。

根据上述结构,在手指不小心碰到显示面板41的情况下,人身上的静电荷经由手指、显示面板41、第1延伸部72、螺旋弹簧71、第2延伸部73、接地部80而被导出。从而,能够防止人身上的静电荷经由显示面板41传导到液晶显示器42上而导致液晶显示器42闪屏。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导电部70的体积远小于以往的板状的板金,因此能够大幅减小所占的空间,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

此外,在显示部40与主体10之间夹设有电阻比显示部40的电阻小的导电双面胶90。下面参照图3、图5说明导电双面胶90的设置。

如图3所示,导电双面胶90被夹设在显示部40与主体10之间。导电双面胶90的一面粘贴在显示面板41的设置有液晶显示器42的一侧,另一面粘贴在主体10上。

图5是表示导电双面胶90与显示部40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的(a)表示从液晶显示器42一侧观察的将导电双面胶90设置到显示面板41上之前的图。图5的(b)表示从显示面板41一侧观察的将导电双面胶90设置到显示面板41上之前的图。图5的(c)表示将导电双面胶90设置到显示面板41上的图。如图5的(c)所示,导电双面胶90的一面在显示面板41的覆盖液晶显示器42的一侧,沿着液晶显示器42的四周而粘贴在显示面板41上。在将显示部40设置到主体10上的情况下,导电双面胶90的另一面与主体10粘贴。

下面,说明导电双面胶90的作用。在没有设置导电双面胶90的情况下,当人的手指碰到显示面板41的位置与液晶显示器42的距离小的情况下,即使有导电部70,静电荷也可能会流经液晶显示器42。即,存在静电荷流经液晶显示器42而导致闪屏的可能性。

而在实施方式中,由于如上所述在显示面板41上设置有电阻比显示部40(显示面板41及液晶显示器42)的电阻小的导电双面胶90,因此即使在人的手指与液晶显示器42的距离小的情况下,静电荷也经由手指、显示面板41、导电双面胶90、导电部70、接地部80而被导出,而不会流经液晶显示器42。即,导电双面胶90作为电荷引导部件而发挥作用,能够确保静电荷不经过液晶显示器42。

因此,如上所述设置有导电双面胶90的情况下,无论人的手指碰到显示面板41上的任何部位,都能够防止静电荷流经液晶显示器42。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导电双面胶90。但是,在设置导电双面胶90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防止静电荷流经液晶显示器42,因此优选设置导电双面胶90。

此外,作为电荷引导部件,不限定于导电双面胶,例如也可以在显示部40上设置导电涂装等来代替导电双面胶,使导电部70与该导电涂装相接触。

接着,结合图6~图9说明导电部70的安装结构。

图6~图9是表示导电部70在支撑部20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以露出导电部70的方式被切断的电子设备100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从支撑部20的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从支撑部20的上方观察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从支撑部20的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在图6~图9中,为了便于理解,主要图示了支撑部20及导电部70,而省略了其他构件的图示。

如图6所示,导电部70从支撑部20的前方,经由上方而设置到后方。

具体地说,如图6、图7所示,在支撑部20的前方与上方的过渡部分设置有凹部21。导电部70的螺旋弹簧71弹性形变而收纳在凹部21中,从而导电部70被固定。因此螺旋弹簧71作为固定部而发挥作用。导电部70的第1延伸部72从螺旋弹簧71的一端沿着支撑部20的前表面延伸,从而能够通过第1突起74与显示面板41接触。虽然没有图示,但还可以在支撑部20上设置对第1延伸部72进行引导的引导槽,使第1延伸部72经由该引导槽而沿着支撑部20的前表面延伸。

如图8所示,在支撑部20的上方与后方的过渡部分设置有引导导电部70的第2延伸部73的引导槽22。此外,如图9所示,在支撑部20的后方与下方的过渡部分设置有供第2延伸部73的末端卡止的卡止槽23。第2延伸部73从螺旋弹簧71的另一端沿着支撑部20的上表面延伸并进入到引导槽22中,接着沿着支撑部20的后方延伸,从而能够通过第2突起75与电路基板30上的接地部80接触。接着,第2延伸部72的末端卡止于卡止槽23。

由此,导电部70通过支撑部20上所设置的凹部21而被保持并固定在支撑部20上。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固定导电部70的部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减小安装空间,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

此外,在设置有引导槽的情况下,能够切实地将第1延伸部72引导到显示部80,将第2延伸部73引导到接地部30。因此,能够更切实地实现第1延伸部72与显示部80的接触,第2延伸部73与接地部30的接触。

此外,由于设置有卡止槽23,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固定导电部70。

下面,说明电子设备100的组装方法。

首先,在显示部40上,即在显示面板41的设置有液晶显示器42的一侧粘贴导电双面胶90的一面。接着,在主体10上配设电路基板30和显示部40(显示面板41及液晶显示器42),在这种情况下,导电双面胶90的另一面粘贴在主体10上。接着,在支撑部20上设置开关按键60。接着,将导电部70的螺旋弹簧71弹性形变而收纳到支撑部20上的凹部21中,从而在支撑部20上固定导电部70。接着,组合主体10与支撑部20,以使导电部70的一端部(第1延伸部72)与显示部40接触,并且使导电部70的另一端部(第2延伸部73)与电路基板30上的接地部80接触。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导电部70,采用了由螺旋弹簧71、第1延伸部72及第2延伸部73构成的结构。但是,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实现与显示部40、接地部80之间的接触的结构即可。例如,还可以采用不设置螺旋弹簧71,而是将第1延伸部72与第2延伸部73直接连接起来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导电部70的弹性恢复力来实现导电部70与显示部40、接地部80之间的接触。即,第1延伸部72弹性形变而使第1突起74与显示面板41接触,第2延伸部73弹性形变而使第2突起75与接地部80接触。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利用弹性恢复力,只要是能够切实地实现接触即可。例如,还可以采用焊接等其他方式来实现接触。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导电部70的固定部,采用了螺旋形状的螺旋弹簧71。但是,固定部不限定于螺旋形状,只要能够将导电部70固定于支撑部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延伸部72(第1突起74)以点接触的方式与显示面板41接触,第2延伸部73(第2突起75)以点接触的方式与接地部80接触。但是,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使静电荷顺利地流过的结构即可。例如,还可以采用多点接触等其他方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延伸部72及第2延伸部73形成为弯折状而与显示部40及接地部80接触。但是,不限定于此,还可以设置成螺旋状等其他形状,只要是能够良好地接触的形状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部21被设置在支撑部20的前方与上方的过渡部分。但是,凹部21的设置位置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牢固地固定导电部70即可。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支撑部20的上方与后方的过渡部分设置有引导槽22,在支撑部20的后方与下方的过渡部分设置有卡止槽23。但是,引导槽22及卡止槽23的设置位置不限定于上述位置。并且,也可以不设置引导槽22及卡止槽23。另外,凹部、引导槽及卡止槽的数量也没有限定,可以设置有多个。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地部80被设置在电路基板30上。但是,接地部80的设置位置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主体10上。

此外,如图10所示,还可以在支撑部20上的凹部21附近设置阻止螺旋弹簧71从凹部21脱离的挡板24。挡板24能够将螺旋弹簧71更稳定地固定在支撑部20上。由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螺旋弹簧71脱离支撑部20而导致液晶显示器42闪屏。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其中,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例子,用于理解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各种变形及组合,由此得到的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