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0592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



背景技术:

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i)是一项严重并不断增长的环境污染形式,其影响小至广播接收时产生的让人厌烦的噼啪声,大至安全至关重要的控制系统崩溃而可能导致致命的事故,而辐射骚扰是电磁骚扰中最重要的干扰形式。

在服务器的主板中会使用大量的clock信号,经常会使用clockbuffer芯片,对晶振提供的clock进行扩容和增强。其通过一颗clockbuffer芯片,将1路50m的clock信号转为4路50mclock信号,但是由于每款产品的设计需要不同,常常出现转出的4路信号并不能完全使用,例如clk3没有被使用,该clk3线路上的电阻和电容没有上件,造成clockbuffer芯片的这一条clock输出线路悬空。

对clock信号中没有使用的clock输出线路进行悬空处理,工作信号断开,由于clock信号为高频信号,即使线路被断开,高频信号仍要形成从源端到终端完整的回路,悬空的pin脚或者高速线路,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和地之间产生寄生电容来“连通”回路,此时悬空的pin脚或者高速线路类似于“天线效应”,返回电流路径变大,返回电流通过寄生参数向外围扩散,产生严重的emi问题。

同时,服务器主板背面离机箱壁很近,当高频杂讯电流借助等效电容,大量流入机箱壳体,当杂讯电流流到机箱缝隙时,会加大辐射效应,进一步导致严重的emi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clockbuffer芯片悬空的pin脚或者高速线路类似于“天线效应”,返回电流路径变大,返回电流通过寄生参数向外围扩散,产生严重的emi,以及机箱侧壁与clockbuffer芯片产生串扰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所述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包括clockbuffer芯片,所述clockbuffer芯片设置在服务器主板的正面;

所述clockbuffer芯片设有管脚buf_in、管脚clko、管脚clk1、管脚clk2、管脚clk3、管脚gnd、管脚vdd和管脚oe;

所述管脚buf_in连接clock信号输入端,所述管脚clko、管脚clk1和管脚clk2分别对应连接至clock信号输出端,所述管脚clk3引出的clock信号输出线路处于悬空状态;

所述管脚clk3引出的clock信号输出线路上设有返回通路,所述返回通路包括一匹配电阻r。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管脚clk3与所述clock信号输出线路的悬空端之间设有第一电流节点,所述第一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上设有所述匹配电阻r,所述匹配电阻r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管脚buf_in与所述clock信号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电阻r1。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管脚clk0与对应的clock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电阻r2;

所述电阻r2与所述管脚clko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二电流节点,所述第二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上设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管脚clk1与对应的clock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电阻r3;

所述电阻r3与所述管脚clk1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三电流节点,所述第三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上设有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管脚clk2与对应的clock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电阻r4;

所述电阻r4与所述管脚clk2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四电流节点,所述第四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上设有电容c3,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匹配电阻设置在靠近所述管脚clk3的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返回通路的电流由clockbuffer芯片发出端流向匹配电阻,再经由地平面、然后返回clockbuffer芯片发出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匹配电阻的阻值为50欧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包括clockbuffer芯片;所述clockbuffer芯片设有管脚buf_in、管脚clko、管脚clk1、管脚clk2、管脚clk3、管脚gnd、管脚vdd和管脚oe;所述管脚buf_in连接clock信号输入端,所述管脚clko、管脚clk1和管脚clk2分别对应连接至clock信号输出端,所述管脚clk3引出的clock信号输出线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管脚clk3引出的clock信号输出线路上设有返回通路,所述返回通路包括一匹配电阻r,从而解决了悬空clock线路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降低了服务器产品电磁兼容认证风险,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返回通路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电流节点,2-第二电流节点,3-第三电流节点,4-第四电流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的电路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包括clockbuffer芯片,所述clockbuffer芯片设置在服务器主板的正面;

所述clockbuffer芯片设有管脚buf_in、管脚clko、管脚clk1、管脚clk2、管脚clk3、管脚gnd、管脚vdd和管脚oe;

所述管脚buf_in连接clock信号输入端,所述管脚clko、管脚clk1和管脚clk2分别对应连接至clock信号输出端,所述管脚clk3引出的clock信号输出线路处于悬空状态;

所述管脚clk3引出的clock信号输出线路上设有返回通路,所述返回通路包括一匹配电阻r。

其中,管脚clk3与所述clock信号输出线路的悬空端之间设有第一电流节点,所述第一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上设有所述匹配电阻r,所述匹配电阻r的另一端接地。

在该实施例中,将clockbuffer芯片设置在服务器主板正面,clockbuffer芯片和悬空线路形成杂讯电流将不容易通过等效电容,流到机箱壁上,大大降低了emi风险。

结合图1所示,各个管脚之间的线路连接关系为:

管脚buf_in与所述clock信号输入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电阻r1;

管脚clk0与对应的clock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电阻r2;

所述电阻r2与所述管脚clko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二电流节点,所述第二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上设有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管脚clk1与对应的clock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电阻r3;

所述电阻r3与所述管脚clk1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三电流节点,所述第三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上设有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管脚clk2与对应的clock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电阻r4;

所述电阻r4与所述管脚clk2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四电流节点,所述第四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上设有电容c3,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由管脚clk3引出的线路为悬空状态,在具体的电路上进行相应的类似“del_4u”的标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匹配电阻设置在靠近所述管脚clk3的位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提高对杂讯电流的屏幕。

其中,上述匹配电阻与地面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不能单孔接到下面的底层,接地平面整个呈现环形布置,进一步增强对杂讯源的屏蔽效果,同时可以提供回流路径。

在该实施例中,阻值选取传输线的阻抗值,降低emi的效果是最好的,匹配电阻设置为50欧姆,使用匹配电阻的理论依据是:当高速信号在传输线上传输时,如果遭遇阻抗不匹配,会引起部分信号能量反射,信号反射也是引起emi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返回通路的电流由clockbuffer芯片发出端流向匹配电阻,再经由服务器主板地平面、然后返回clockbuffer芯片发出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主板抗电磁干扰电路包括clockbuffer芯片;所述clockbuffer芯片设有管脚buf_in、管脚clko、管脚clk1、管脚clk2、管脚clk3、管脚gnd、管脚vdd和管脚oe;所述管脚buf_in连接clock信号输入端,所述管脚clko、管脚clk1和管脚clk2分别对应连接至clock信号输出端,所述管脚clk3引出的clock信号输出线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管脚clk3引出的clock信号输出线路上设有返回通路,所述返回通路包括一匹配电阻r,从而解决了悬空clock线路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降低了服务器产品电磁兼容认证风险,提高产品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