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903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属于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充电机采用的是风机加防尘网直通强制散热的方式散热,这种散热方式由于设备内部与外界环境是直通的,防护等级比较差,设备外部灰尘及油烟等污染物比较容易通过风道进入到设备内部,造成设备内部元器件损坏,特别是充电模块损坏。另外,传统的充电机各个元部件之间大多采用软件线连接,工艺步骤复杂,工艺水平不高,装配效率低,充电机的防护等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装配效率高,且显著提高充电机的防护等级,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包括有机柜部件、控制器部件、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空调热管换热部件、充电模块部件,其中控制器部件装设在机柜部件的前侧上部,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装设在机柜部件的前侧下部,空调热管换热部件装设在机柜部件的后侧上部,充电模块部件装设在机柜部件的后侧下部,控制器部件分别与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空调热管换热部件、充电模块部件电连接,且空调热管换热部件的冷风出口通过风机引导到充电模块部件的进风口,形成充电模块部件内部的风道循环。

本发明的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采用封闭式热管散热的结构,设备内部与外界完全隔开,设备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封闭式热管与设备外部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达到设备内外部热平衡,从而降低设备内部的温度。充电机各大部件之间采用母排连接工艺,有效地简化了整机接线工艺,大幅度提高装配效率,并且母排工艺的简洁与稳固性,对于整机结构的运行性能有很大的提高。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靠稳定的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转过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热管换热部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包括有机柜部件1、控制器部件2、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3、空调热管换热部件4、充电模块部件5,其中控制器部件2装设在机柜部件1的前侧上部,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3装设在机柜部件1的前侧下部,空调热管换热部件4装设在机柜部件1的后侧上部,充电模块部件5装设在机柜部件1的后侧下部,控制器部件2分别与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3、空调热管换热部件4、充电模块部件5电连接,且空调热管换热部件4的冷风出口通过风机引导到充电模块部件5的进风口,形成充电模块部件5内部的风道循环。

本实施例中,上述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3包括第一分流器6、第二分流器7、第一熔断器8、第二熔断器9、第一直流继电器10、第二直流继电器11、第四直流继电器13、第一直流电能表14,机柜部件1包括有塑壳开关16及交流接触器17,塑壳开关16与交流接触器17之间通过母排18连接;交流接触器17与充电模块部件5之间通过母排18连接;充电模块部件5正极出来以后,通过母排18与第一分流器6及第二分流器7连接,第一分流器6与第一熔断器8连接;第二分流器7与第二熔断器9连接;第一熔断器8与第二直流继电器11连接;第二熔断器9与第一直流继电器10连接;充电模块部件5负极出来以后,通过母排18分别与第四直流继电器13及第一直流电能表14连接。母排连接的方式简化装配工艺,美观且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批量生产。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分流器6通过母排18与第一熔断器8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分流器7通过母排18与第二熔断器9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熔断器8通过母排18与第二直流继电器11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熔断器9通过母排18与第一直流继电器10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模块部件5负极出来以后,还通过母排18分别与第三直流继电器12及第二直流电能表15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空调热管换热部件4采用分离式重力热管,热管包括有室内侧蒸发段热管41和室外侧冷凝段热管42,热管内部充满冷凝剂,室外侧冷凝段热管42的安装位置高于室内侧蒸发段热管41,室内侧蒸发段热管41直接与设备内部充电模块部件5的散热风道相通,室外侧冷凝段热管42直接与设备外部空气相通,充电模块5出风口的热风通过风机引导到室内侧蒸发段热管41,热管内部冷凝剂受热汽化,通过热管传导到室外侧冷凝段热管42,汽化冷凝剂在室外侧冷凝段热管42遇到通过风机引导进来的设备外部空气而降温液化,在重力的作用下,已经降温的液化冷凝剂流回室内侧蒸发段热管41,形成了封闭式热交换循环,充电模块部件5产生的热风经过室内侧蒸发段热管41降温后,通过风机引导到充电模块部件5的进风口,形成充电模块部件5内部的风道循环。

本实施例中,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系统主要是通过热管内部冷凝剂的状态变化进行热量传递来达到设备内部温度与设备外部空气温度平衡的目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各部件合理布局,在控制器部件2的统一控制下,输出充电功率。控制器部件2是充电机的控制核心,负责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3的电量采集以及直流输出监控;控制器部件2还负责空调热管换热部件4的参数采集与调整;控制器部件2还负责充电模块部件5的控制。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3负责直流输出回路的切换与充电安全保护;空调热管换热部件4是充电机内部热量的传递与散发部件,其作用是将充电模块以及充电机内部工作产生的热量经过热交换传递降温。充电模块部件5在控制器部件2的控制下,按照要求输出直流电压。本发明将充电模块部件安装在密封空间,在充电机工作时,利用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原理对充电机内部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充电机整机性能的高防护与高可靠性。充电机采用母排连接的工艺方式进行各部件之间的物理连接,简化装配工艺,美观且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批量生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包括有机柜部件、控制器部件、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空调热管换热部件、充电模块部件,其中控制器部件装设在机柜部件的前侧上部,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装设在机柜部件的前侧下部,空调热管换热部件装设在机柜部件的后侧上部,充电模块部件装设在机柜部件的后侧下部,控制器部件分别与计量及直流输出部件、空调热管换热部件、充电模块部件电连接,且空调热管换热部件的冷风出口通过风机引导到充电模块部件的进风口,形成充电模块部件内部的风道循环。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装配效率高,且显著提高充电机的防护等级,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基于内循环空调热管换热的高防护直流充电机。

技术研发人员:霍锦强;邢庆;白海涛;梁翔飞;黄启荣;王久平;卢志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万城万充电动车运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3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