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5768发布日期:2018-06-27 22: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支架部,具有至少一组接部,该组接部用以与对象组接;以及

手把部,与该支架部相互组合,或以至少一组合件与该支架部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把部具有组合部,该组合部用以与支架部组合,该组合部为凹槽、阶部、剖槽、凹部、凸部、平面、穿孔、斜面、曲面或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部与该手把部以扣接、黏接、锁接、埋入射出、卡接、穿接、铆合、扩接或焊接方式加以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部具有对接部或该手把部具有被对接部,而该组合件用以设于对接部或被对接部,使支架部与手把部组合,该对接部或被对接部为穿孔、凹孔、槽部、凸部、凹部、平面、弧面、曲面或阶部,该组合件以扣接、铆接、扩接、穿接、锁接、卡接、焊接的方式与支架部或手把部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件为柱体、开花钉、螺丝、片体、扣体、T型体或菇型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部为金属材质或硬性材质,该手把部为塑料、橡胶、硅胶或软性材质,该组接部以锁接、铆接、扩接、卡接、扣接或焊接的方式与对象组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把部具有干涉部,该干涉部用以与组合件干涉组接,该干涉部为阶部、斜面部、凹部、凸部、穿孔、槽部、弧面或平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件具有头部,用以与手把部或支架部干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部为ㄇ字型、T字型、双边型、单边型、不规则型、L字型、片状体型或块状体型,该手把部为ㄇ字型、T字型、双边型、单边型、不规则型、L字型、片状体型或块状体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把部与该支架部活动组合,且该手把部与该支架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组件,该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抵靠于该支架部或组合件,另一端抵靠于该手把部或组合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部为壳体,且该支架部设有由手把部带动的卡扣部,该卡扣部以轴体与支架部活动结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扣部一端具有与手把部抵接的延伸部,另一端具有扣部,且该手把部具有与该延伸部抵接的抵靠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扣部与支架部之间设有第二弹性组件,该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抵靠于该支架部,另一端抵靠于该卡扣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把部具有扣部,该扣部用以扣入对应被扣件。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把部具有存置空间,该存置空间用以存置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抵顶该手把部与该支架部或该组合件,该弹性组件用以使该手把部进行弹性旋动扣接、弹性非旋动扣接、弹性纵向扣接或弹性横向扣接于该对应被扣件。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把部旋动扣接、非旋动扣接、纵向扣接或横向扣接于该对应被扣件。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把部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以操作手把部进行扣接、开关、旋动、纵向移动或横向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部可为勾体、柱体、凸体、凹体、阶层体、平面体、弧面体或曲面体。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把部为先以模内射出成型,再使用扣接、热融或铆压的方式与支架部结合。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部具有对组部,该手把部具有对扣部,对扣部用以扣入对组部进行组接。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把部与支架部以埋入设出方式,先将支架部放入模具内,再于模具注入形成手把部的原料,使原料成型为与支架部组合的手把部。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件可与支架部或手把部组合成型,或是组合件可与支架部或手把部一体成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