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440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LED显示屏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了得到比传统LED显示屏分辨率更高的新型LED显示屏,由此诞生出了微间距LED显示屏,微间距LED显示屏的PCB板排列有若干LED芯片,若干LED芯片间距小于P2.5,使得微间距LED显示屏可真正的具有无缝拼接、高性价、出众的色彩还原能力,以及近乎完美的显示效果等优点,因此微间距LED显示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指挥中心大厅、控制室、会议中心等关键场合。

由于微间距LED显示屏相比于传统LED显示屏,其单元面积上的LED芯片数量增加不少,因此,使得微间距LED显示屏在工作时就会产生比传统LED显示屏更多热量,此热量如果无法及时有效扩散到空气中去,就会使电子元器件老花或引起火灾,因此亟需要进行合理的散热设计。

目前微间距LED显示屏采用以下散热方式:

1、采用空气流体力学,利用显示屏壳体外形,制造出对流空气,通过对流空气进行强散热的方式。

2、采用导热塑料壳,在塑料外壳注塑时填充导热材料,以增加塑料外壳导热、散热能力。

3、采用铝散热鳍片,此也是最常见的散热方式,采用铝散热鳍片做为外壳的一部分来增加散热面积进行散热。

以上几种方式的导热散热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尤其应用在超大面积的微间距LED显示屏,容易出现局部过热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循环回路的密闭性导热管技术,将热量由LED显示屏处导热到外部散热片组,然后由散热片组将热量扩散到空气中的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散热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散热结构,包括PCB板、铝基板、热管、散热器、散热片组和风扇,所述PCB板上设有微间距LED芯片,所述PCB板、铝基板依次自外至里贴附在散热器的一侧,所述散热器的另一侧设有若干鳍片,所述热管为循环回路的密闭性金属管,所述热管内设有占热管容积50%~70%的液态传热介质,散热片组由若干散热片贴合而成,所述热管依次套穿在散热器的鳍片上和散热片组上,所述风扇设置在散热片的侧面,且风扇的排风口正对着散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管的材料为铜或铝,所述热管的形状为圆形或扁平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管的数量为一根、两根或多根,当热管数量为多根时,多根热管均匀并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片组设置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侧面或顶部边框上。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散热结构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散热结构,通过包括PCB板、铝基板、热管、散热器、散热片组和风扇,所述PCB板上设有微间距LED芯片,所述PCB板、铝基板依次自外至里贴附在散热器的一侧,所述散热器的另一侧设有若干鳍片,所述热管为循环回路的密闭性金属管,所述热管内设有占热管容积50%~70%的液态传热介质,散热片组由若干散热片贴合而成,所述热管依次套穿在散热器的鳍片上和散热片组上,所述风扇设置在散热片的侧面,且风扇的排风口正对着散热片,使得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风冷与液冷相结合的散热方式,这样不仅具有更好的热传导能力,而且能够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尽量大地传导更多热量,从而保证了微间距LED显示屏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散热结构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CB板,2、铝基板,3、散热器,4、鳍片,5、热管,6、风扇,7、散热片组。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散热结构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应用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散热结构包括PCB板1、铝基板2、热管5、散热器3、散热片组7和风扇6,所述PCB板1上设有微间距LED芯片,所述PCB板1、铝基板2依次自外至里贴附在散热器3的一侧,所述散热器3的另一侧设有若干鳍片4,所述热管5为循环回路的密闭性金属管,所述热管5内设有占热管5容积50%~70%的液态传热介质,散热片组7由若干散热片贴合而成,所述热管5依次套穿在散热器3的鳍片4上和散热片组7上,所述风扇6设置在散热片的侧面,且风扇6的排风口正对着散热片。

具体实施中,所述热管5的材料为铜或铝,所述热管5的形状为圆形或扁平状。

具体实施中,所述热管5的数量为一根、两根或多根,当热管5数量为多根时,多根热管5均匀并行设置。

具体实施中,所述散热片组7设置在微间距LED显示屏的侧面或顶部边框上。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述本实施例的实现方法。

热管5及热管5内的液态传热介质,其作用是能快速、高效地将热量从管子的一段传至另一端,热管5利用热传导,液态传热介质利用液体的蒸发和冷凝的循环将热量等方式,把微间距LED显示屏的芯片处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组7上。

风扇6的作用是加速空气的流通,用外部的冷空气强制取代散热片周围的热空气,达到降低散热片周围空气的温度,采用强制空气对流进行降低散热片上的温度,以保证散热效果。

散热片组7是微间距LED显示屏的最终部件,依靠于风扇6的吹风,将散热片周围的空气热量传导到微间距LED显示屏外部的空气中。一般来说,散热片的面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具体实施过程中需依据微间距LED显示屏的壳体结构合理选择。

为了能快速地将热量传至整个散热面上,散热片一般使用金属材质并具有一定的厚度,充分利用其良好导热性,为了兼顾微间距LED显示屏的重量,散热片最优选择为铝或铝合金制品。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液冷与风冷相结合,液冷很重要的好处就是液体的热容量大,温升慢,在炎热的夏天微间距LED显示屏处于高频工作状态时,尖峰可能会瞬间突破LED芯片的最大承受温度上限。而液冷则可以将这个尖峰很好的过滤掉,确保LED芯片不会因高温损坏,即保证了LED显示屏的正常运行,并可防止火灾的发生。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