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方便的商用线圈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164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方便的商用线圈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盘,具体是一种安装方便的商用线圈盘。



背景技术:

电磁发热相比传统的燃气加热煮食具有能效高,清洁安全的特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商用电磁灶所使用的线圈盘,一般采用螺钉安装等方式把线圈盘固定安装于电磁灶主体上,但生产过程中,由于商用线圈盘的尺寸较大,采用螺钉安装的效率相对比较低,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现有技术磁条一般是通过支肋的底部开孔嵌入的,工人需要把线圈盘翻转才能准确地把磁条装入支肋,降低生产效率。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商用线圈盘,其结构简单,装配简便,还能够快速、方便地与电磁灶安装,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安装方便的商用线圈盘,包括盘边、中心盘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支肋,盘边上设有若干安装架,安装架首端与盘边相扣,尾端向上延伸并形成有安装部。

所述安装架呈之字连续折弯,首端设有扣住盘边的卡扣,尾端的安装部为安装孔。

所述卡扣上设有可穿入盘边的限位销和限位筋。

所述盘边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筋相配合的凹槽,同时,盘边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销配合的通孔。

所述盘边由若干首尾相接的弧形条组合而成,弧形条首端设有榫扣,尾端设有榫扣位,使相邻两条的弧形条相互扣合。

所述支肋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盘边、中心盘扣合连接的扣位,盘边与中心盘通过支肋连接成一体。

所述支肋上设有用于绕制线圈的卡线槽。

所述支肋侧面开设有磁条安装口。

所述盘边上设有若干用于插接安装顶锅机构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在线圈盘的盘边上扣上安装架,即可快速与电磁灶主体装配,装配步骤简便,装配效率高,无需螺钉固定,节约人工成本。

盘边自身采用分体式设计,盘边、中心盘以及支肋也采用分体式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模具成本以及生产成本。

磁条从支肋侧面安装,安装过程中无需要把整个线圈盘翻转,操作更加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分解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图5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图6为本实施例安装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施例支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7,一种安装方便的商用线圈盘,包括盘边2、中心盘3 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支肋1,盘边2上设有若干安装架4,安装架4首端与盘边2相扣,尾端向上延伸并形成有安装部45,安装部45安装在电磁灶上。当商用线圈盘安装到电磁灶主体时,只需把盘边2扣入安装架4 内即可,无需再借用螺钉固定,操作更加简便、效率高,有助节约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安装架4呈之字连续折弯,能够有效避开商用线圈盘以及绕制在其上的线圈,其首端设有扣住盘边2的卡扣42,容易与盘边2相扣,尾端的安装部45为安装孔,容易与电磁灶安装,另外通过之字连续折弯的安装架4,能够增加其对商用线圈盘的支撑力。

进一步地,卡扣42上设有可穿入盘边2的限位销421和限位筋422,盘边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筋422相配合的凹槽21,同时,盘边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销421配合的通孔22,组装时,只需把限位销421 和限位筋422安装进对应的凹槽21和通孔22,即可使安装架4扣合连接于盘边2上,十分简单快捷,另外,盘边2也可单独采用限位销421或限位筋422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盘边2由若干首尾相接的弧形条(图中无标号)组合而成,弧形条首端设有榫扣24,尾端设有榫扣位25,使相邻两条的弧形条相互扣合,盘边自身采用分体式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模具成本以及生产成本。支肋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盘边2、中心盘3扣合连接的扣位,盘边2与中心盘3通过支肋1连接成一体,盘边、中心盘以及支肋也采用分体式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模具成本以及生产成本。即整个商用线圈盘是通过若干可以拆分的部件组合而成,通过细分组装部件,可以降低模具成本以及对生产设备的要求。

进一步地,支肋1上设有用于绕制线圈的卡线槽11,卡线槽11可以更好地固定线圈的位置,降低不同线圈间接触产生短路的机会,同时可以使线圈盘的散热效果更加好。

进一步地,支肋1侧面开设有磁条安装口12,在线圈盘生产过程中的安装磁条工序中,只需把磁条从支肋1侧面的磁条安装口12嵌入支肋 1固定即可,无需把线圈盘翻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盘边2上设有若干用于插接安装顶锅机构(图中未标出) 的凸台23,顶窝机构使用绝缘性能好的橡胶材料制成,实际使用过程中,顶锅机构可以使电磁灶的锅底不直接与商用线圈盘上的线圈接触,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同,而更换不同的顶锅机构从而调节锅底与线圈的距离,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