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点切换式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2600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点切换式继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点切换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零点切换式继电器即固态继电器,是一种由固态电子元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器件。其开关方式分为电压过零导通型和随机导通型,过零导通型继电器即当交流电压经过零点时,继电器导通。传统的固态继电器在运行时由于发热量较大,但是固态继电器由于体积较小,导致散热效果较差。

申请号为:201110431493.0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具有散热器的一体式固态继电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平台部分、多个散热筋板、拱形骨架以及底部固定部分;所述平台部分与固态继电器等结合,所述多个散热筋板提供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所述拱形骨架设置在散热筋板的中间部分;所述底部固定部分可以使散热器便捷的与机架等固定结合。

上述专利通过在固态继电器外侧加装金属材料制成的散热筋板对其进行散热,导致固态继电器的安装体积较大,安装不便,且容易发生导电触电事故,安全性能较差。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固态继电器进行散热,同时又能对其进行绝缘保护的继电器结构,以解决上述专利和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零点切换式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零点切换式继电器,包括本体、位于所述本体底部一侧的输出端柱、位于所述本体底部另一侧的输入端柱,所述本体外侧设置有散热壳,所述散热壳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导热层,所述本体与所述输入端柱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所述本体与所述输出端柱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圈;所述散热壳包括壳体、成型于所述壳体表面的导热条、位于所述壳体正面的测温贴片、位于所述测温贴片一侧的温度标度尺。

上述结构中,套接在所述本体外侧的所述散热壳,可通过所述导热层与所述本体充分接触后,吸收所述本体所散发的热量,并通过所述散热壳外侧的所述导热条进行散热,在散热同时,所述测温贴片能够根据所述壳体温度的不同显示不同颜色,通过与所述温度标度尺对比即可观测所述本体的表面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壳采用导热塑料材料制成,且内部为可与所述本体配合的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胶,所述导热层与所述本体紧密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垫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垫圈均为绝缘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条为成型在所述壳体表面且与所述本体底部垂直设置的长条形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标度尺上还设置有温度刻度。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塑料材料制成的所述散热壳能够对继电器所述本体进行快速散热,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测温贴片对设备温度进行实时观察,同时还能够对设备进行绝缘保护,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零点切换式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零点切换式继电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零点切换式继电器的底部视图。

1、输入端柱;2、第一密封垫圈;3、散热壳,301、壳体,302、导热条,303、温度标度尺,304、测温贴片;4、导热层;5、本体;6、第二密封垫圈;7、输出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零点切换式继电器,包括本体5、位于本体5底部一侧的输出端柱7、位于本体5底部另一侧的输入端柱1,本体5外侧设置有散热壳3,散热壳3与本体5之间设置有导热层4,导热层4用于填充散热壳3与本体5间存在的缝隙,使散热壳3与本体5接触紧密,本体5与输入端柱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2,第一密封垫圈2用于对输入端柱1与本体5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本体5与输出端柱7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圈6,第二密封垫圈6用于对输出端柱7与本体5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散热壳3包括壳体301、成型于壳体301表面的导热条302,导热条302用于通过自身的凸块结构增加散热壳3的表面散热面积、位于壳体301正面的测温贴片304、位于测温贴片304一侧的温度标度尺303,温度标度尺303用于与测温贴片304的实时颜色进行对比以确定设备的表面温度。

上述结构中,套接在本体5外侧的散热壳3,可通过导热层4与本体5充分接触后,吸收本体5所散发的热量,并通过散热壳3外侧的导热条302进行散热,在散热同时,测温贴片304能够根据壳体301温度的不同显示不同颜色,通过与温度标度尺303对比即可观测本体5的表面温度。

进一步的,散热壳3采用导热塑料材料制成,且内部为可与本体5配合的空腔,导热层4为导热硅胶,导热层4与本体5紧密配合,第一密封垫圈2与第二密封垫圈6均为绝缘橡胶材料制成,导热条302为成型在壳体301表面且与本体5底部垂直设置的长条形凸块,温度标度尺303上还设置有温度刻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