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LED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089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控制LED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控制LED系统。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LED如今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LED灯和其他电器共同接入电源使用时,会有一些电磁干扰信号影响LED灯和其他电器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LED系统,其能提高LED灯的电磁兼容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控制LED系统,包括灯光控制模块和电源控制器;灯光控制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亮度传感器、总开关、控制模块和LED灯;

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物体移动并发送移动信号至控制模块;亮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亮度并发送亮度信号至控制模块;总开关用于发送开灯脉冲信号和关灯脉冲信号至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移动信号、亮度信号、开灯脉冲信号和关灯脉冲信号控制LED灯的工作状态;

电源控制器包括双向瞬态抑制管V1和电容C1,双向瞬态抑制管V1和电容C1并联形成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的一端和电源控制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另一端和电源控制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分别和外部的电源的正负两极连接,电源控制器的输出端和LED灯连接。

作为优选,电源控制器还包括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继电器K1和控制芯片U1;

控制芯片U1的第一端口通过电阻R1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八端口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三端口通过电阻R3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四端口通过电阻R2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五端口通过电阻R4和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六端口通过电阻R5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七端口和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控制芯片U1的第二端口、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双向瞬态抑制管V1的一端均与正极输入端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双向瞬态抑制管V1的另一端均与负极输入端连接;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和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非隔离电源,非隔离电源和LED灯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LED系统的智能控制,同时通过电源控制器提高LED灯的电磁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LED系统的模块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控制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智能控制LED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灯光控制模块和电源控制器。

灯光控制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亮度传感器、总开关、控制模块和LED灯,LED灯、红外传感器和亮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连接;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移动,并发送移动信号至控制模块;亮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环境的亮度,并发送亮度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移动信号和亮度信号控制LED灯的亮度。电源控制器为LED灯和控制模块供电。LED灯为渐变LED灯。

总开关用于发送开灯脉冲信号和关灯脉冲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开灯脉冲信号控制LED灯渐变式亮起,控制模块根据关灯脉冲信号控制LED灯渐变式熄灭,控制模块控制LED灯的工作原理可以从现有技术获知,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红外传感器在检测到有物体移动时,发送移动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移动信号控制LED灯渐变式亮起。亮度传感器发送亮度信号至控制模块,当亮度信号变高时,控制模块控制LED灯的亮度变低;当亮度信号变低时,控制模块控制LED灯的亮度变高;以及,当亮度信号达到预设亮度值时,控制模块控制LED灯熄灭。

电源控制器用于连接外部的电源,并将外部的电源的电能进行转换和滤波,为LED灯供电。如图2所示,电源控制器包括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输出端、双向瞬态抑制管V1、电容C1、电容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继电器K1和控制芯片U1;

控制芯片U1的第一端口通过电阻R1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八端口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三端口通过电阻R3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四端口通过电阻R2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五端口通过电阻R4和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六端口通过电阻R5和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七端口和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控制芯片U1的第二端口、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双向瞬态抑制管V1的一端均与正极输入端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双向瞬态抑制管V1的另一端均与负极输入端连接;常闭触点的另一端和输出端L连接。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分别连接外部的电源的正负两极,输出端L和LED灯连接。

其中,双向瞬态抑制管V1和电容C1实现滤波功能,滤除了外部电源的电能信号中的干扰信号,提高了LED灯的电磁兼容性能。

作为优选,还包括非隔离电源,非隔离电源和LED灯连接。非隔离电源,则能节省很多电子元件,降低成本,且电源的转换效率更高,损耗更少。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