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弹式滑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3090发布日期:2018-06-06 01:4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自弹式滑动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自弹式滑动模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搭载在显示设备上的隐藏式电子装置的自弹式滑动模块。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号M301348公开了一种现有的隐藏式取像装置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控制模块、一滑动模块、以及一取像模块,当用户欲使用取像装置时,需按压该取像装置的壳体,并借由扣合件的分离设计,使得该取像模块弹出。然由于其滑动模块的滑槽仅设置于左右两侧,故按压该取像装置的壳体时,需从该壳体的中心点按压,否则容易因滑槽与固定板之间的公差而导致卡死的情况。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新颖的自弹式滑动模块,可搭载至少一电子装置,并设置于显示设备的背面上,用户欲使用该电子装置时,可轻推该自弹式滑动模块的任一位置即可顺畅地弹出该滑动模块以显露该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弹式滑动模块,可搭载于各种电子产品上,当欲使用设置于该滑动模块上的装置时,轻推该自弹式滑动模块,即可自动弹出及迅速收起该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弹式滑动模块包括一基板、一滑动件、一滑块组、以及至少一弹性件。其中,该滑动件于一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机板上,且包含一第一板以及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一滑槽组,并能于相对该基板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间变换;所述滑块组对应并穿过该滑槽组,且固设于该基板上;该弹性件具有一第一延伸臂以及一第二延伸臂,其中,该第一延伸臂的端点可动地套设于该滑动件上,该第二延伸臂的端点可动地套设于该基板上,且提供一可变的弹力。

于上述的自弹式滑动模块中,该滑动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之间呈一锐角,当一外力推动该滑动件时,该弹性件的该第二延伸臂随着该滑动件移动而带动整体该弹性件移动,进而改变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之间的夹角,而当该滑动件超过一临界位置时,该弹性件提供一释放的弹力将该滑动件推移至该第二位置。

于一优选实施态样中,当该滑动件在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延伸臂与第二延伸臂相夹一第一夹角,在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延伸臂与第二延伸臂相夹一第二夹角,且该第一夹角小于该第二夹角。

于一优选实施态样中,该滑动件在该临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的第二延伸臂实质垂直该第一方向。

于一优选实施态样中,该弹性件为一扭簧或一异形簧,可为本领域中现有的扭簧或一异形簧,并无特别的限制。而于一实施态样中,该弹性件可包括一卷绕部,形成于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之间。

于一优选实施态样中,该自弹式滑动模块于第一位置时,以平行该第一方向的正投影来说,该卷绕部的中心点落在一第一固定件的中心点及一第二固定件的中心点之间,而以垂直该第一方向的正投影来说,该第一固定件的中心点落在该卷绕部的中心点及该第二固定件的中心点之间。

于一优选实施态样中,该自弹式滑动模块于第二位置时,以平行该第一方向的正投影来说,该卷绕部的中心点落在一第一固定件的中心点及一第二固定件的中心点之间,而以垂直该第一方向的正投影来说,该卷绕部的中心点落在该第一固定件的中心点及该第二固定件的中心点之间。

于一优选实施态样中,该自弹式滑动模块于临界位置时,以平行该第一方向的正投影来说,一第一固定件的中心点落在该卷绕部的中心点及一第二固定件的中心点之间,而以垂直该第一方向的正投影来说,该卷绕部的中心点落在该第一固定件的中心点及第二固定件的中心点之间。

此外,于一优选实施态样中,该自弹式滑动模块可还包括一外壳以覆盖该滑动件,并固定于该滑动件上。

于一优选实施态样中,该自弹式滑动模块可还包括一电子装置,设置于该滑动件上,并随着该滑动件相对该基板滑动。

于一优选实施态样中,该滑动件上的滑槽组可包含一第一滑槽、一第二滑槽、以及一第三滑槽,而所述滑块组的数量为三,分别为一第一滑块、一第二滑块、以及一第三滑块,且依序对应该第一滑槽、该第二滑槽、以及该第三滑槽。其中,该第一滑槽与该第二滑槽系形成于该第一板之两个端部,而该第三滑槽系形成于该第一滑槽与该第二滑槽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态样的自弹式滑动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态样的自弹式滑动模块的立体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态样的自弹式滑动模块的第一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态样的自弹式滑动模块的临界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态样的自弹式滑动模块的第二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态样的自弹式滑动模块的应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态样的自弹式滑动模块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 自弹式滑动模块

1 基板

11 第二定位孔

2 滑动件

21 第一板

22 第一滑槽

23 第二滑槽

24 第三滑槽

31 第一滑块

32 第二滑块

33 第三滑块

41、42、43 螺丝

51 第一弹性件

511、521 第一延伸臂

512、522 第二延伸臂

513、523 卷绕部

514、524 第一固定件

515、525 第二固定件

52 第二弹性件

6 显示设备

7 外壳

8 摄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之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之其他优点与功效。惟需注意的是,以下附图均为简化之示意图,附图中之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可依实际实施状况而随意变更,且组件布局状态可更为复杂。本实用新型亦可借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弹式滑动模块1000如图1的立体图以及图2 的爆炸图所绘示,该自弹式滑动模块1000主要包括一基板1;一滑动件2;一滑块组,分别为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及第三滑块33;以及两个弹性件,分别为第一弹性件51及第二弹性件52。

其中,该基板1锁固于一显示面板之背面(请参考图6)。请参照图2,该滑动件2包含一第一板21、以及包含三个沿一第一方向D1延伸的滑槽的滑槽组,分别为一第一滑槽22、一第二滑槽23、以及一第三滑槽24,且该第一滑槽22及该第二滑槽23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板21的两端部,该第三滑槽24形成于该第一滑槽22以及该第二滑槽23之间。

该第一滑块31、该第二滑块32、及该第三滑块33对应且分别穿过该第一滑槽22、该第二滑槽23、及该第三滑槽24,并各自通过两个螺丝 41、42、43而锁附于该基板1上,借此使得该滑动件2可沿该第一方向 D1相对该基板1滑动。

该第一弹性件51及该第二弹性件52皆为一扭簧,各自包含一第一延伸臂511、521;一第二延伸臂512、522;以及一卷绕部513、523。其中,所述第一延伸臂511、521的端部各自利用一第一固定件514、524而固设于该滑动件2上,所述第二延伸臂512、522的端部各自利用一第二固定件515、525而固设于该基板1上。当该滑动件2位于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延伸臂511、52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延伸臂512、522 被相对压缩,此时该第一延伸臂511、52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延伸臂512、 522之间的夹角θ1为锐角。当一外力施加于该滑动件2上使其沿该第一方向D1滑动至如图4的一临界位置之过程中,也就是将滑动件2往上滑动的过程中,该基板1相对不动,所述第一延伸臂511、521将随着该滑动件2移动,该卷绕部513、523移动,所述第二延伸臂512、522则相对转动,且该第一延伸臂511、52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延伸臂512、522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加,当到达如图4所示的临界位置时,该第二延伸臂512、 522垂直该第一方向D1,也就是说此时夹角θ3实质为90度。当该滑动件2被推移超过该临界位置后,即使不再有外力,该第一弹性件51及该第二弹性件52所提供释放的弹力可自动将该滑动件2推移至如图5所示的第二位置,且该第一延伸臂511、52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延伸臂512、522 之间的夹角θ2呈现一钝角。

反之,当欲从图5的状态要将该滑动件2收回至该第一位置时,需施加一外力于该滑动件2上,使得该滑动件2沿该第一方向D1朝该第一位置滑动,此时,该外力克服该第一弹性件51及该第二弹性件52的张力,当该滑动件2被推移超过该临界位置后,即使不再有外力,该第一弹性件 51及该第二弹性件52的张力不足以将该滑动件2推回该第二位置,因此自动回复成图3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过点自动回复的效果。

接下来进一步说明卷绕部513、523、第一固定件514、524、及第二固定件515、525的中心点相对位置的变化,由于两组是镜面对称变化,因此仅说明其中一组。在该第一位置时,以平行第一方向D1的正投影来说,卷绕部513的中心点落在该第一固定件514的中心点及第二固定件515 的中心点之间,而以垂直第一方向D1的正投影来说,第一固定件514的中心点落在卷绕部513的中心点及第二固定件515的中心点之间;在该临界位置时,以平行第一方向D1的正投影来说,第一固定件514的中心点落在卷绕部513的中心点及第二固定件515的中心点之间,而以垂直第一方向D1的正投影来说,卷绕部513的中心点落在该第一固定件514的中心点及第二固定件515的中心点之间;在该第二位置时,以平行第一方向 D1的正投影来说,卷绕部513的中心点落在该第一固定件514的中心点及第二固定件515的中心点之间,而以垂直第一方向D1的正投影来说,卷绕部513的中心点落在该第一固定件514的中心点及第二固定件515的中心点之间。

由于在不同位置,卷绕部513、523、第一固定件514、524、及第二固定件515、525的中心点相对位置的变化,且第一延伸臂511、521与第二延伸臂512、522有不同夹角,配合该第一滑槽22、该第二滑槽23、以及该第三滑槽24的设计,以及摩擦力的辅助,因此可顺利达成前面所述的过点自动回复的效果。

此外,所述第一延伸臂511、521的端点固定于该滑动件2上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延伸臂512、522的端点固定于该基板1上的位置可依需求而改变,可借由改变该第一弹性件51及该第二弹性件52的预压程度以及所述第一延伸臂511、52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延伸臂512、522之间的角度等而提供不同大小的张力。如图所示,该滑动件2上具有以十六个为一组,共两组三十二个位置不同的第一定位孔25可分别供所述第一延伸臂 511、521的端点固定,而基板1上亦具有四个为一组,共两组八个位置不同的第二定位孔11分别供所述第二延伸臂512、522的端点固定。

再者,于本实施例中,于该滑动件2上设置了三个滑槽(第一滑槽22、第二滑槽23、第三滑槽24),且位置系分别设置于该滑动件2的两个端部,以及一中央位置,由于用户堆动该滑动件2时,可能是由该滑动件 2的任一处施力,为了避免施力点不同的关系造成卡死或难以推动,故设置了三个滑槽,使得滑动件2无论于任何位置都可顺畅地滑动。此外,该第一延伸臂511、52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延伸臂512、522之间的夹角越小时,该第一弹性件51及该第二弹性件52所提供的弹力越大,故于该第一位置时的夹角θ1小于该第二位置的夹角θ2可使得该滑动件2于该第一位置时需施加较大的外力以推动该滑动件2,故当该滑动件2于第一位置时,无法轻易地被推动,可避免误触而将该滑动件2滑动至第二位置。

举例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自弹式滑动模块1000可应用于附加至显示屏幕背部的摄像装置或音响等电子装置。举例而言,如图6所示,该自弹式滑动模块1000系设置于一显示设备6之后方,并包括一外壳7,且该滑动件2上系设置了一摄相装置8,当欲使用该摄像装置8时,可轻推该滑动件2或其外壳7,使该滑动件2由该第一位置自动弹出至该第二位置,如图7所示,显露该摄像装置8以便操作。而当不须使用该摄像装置8时,可轻推该滑动件2或其外壳7将其收起于该显示设备6后方。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自弹式滑动模块可搭载于各种电子产品上,且该自弹式滑动模块尚可设置各种装置,当欲使用该装置时,轻推该自弹式滑动模块后,即可自动弹出该装置,而使用完毕后,可迅速收起该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