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1197发布日期:2018-06-01 22:1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加工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



背景技术:

水平真空碱性蚀刻退锡机是目前行业内许多大型PCB专业制造工厂使用较多的新型蚀刻机,特点是相比其它普通蚀刻机均匀性提升约3%-5%,为现在PCB专业制造发展精密线路提供了应用需求。其设计原理是在蚀刻段上面喷管对应的中间位置增加真空吸水的一根管道,每两条或三条喷管的中间位置增加一条真空吸水管,通过真空吸水减少PCB板过水平蚀刻时,上面所产生的水池效应,提高板面的蚀刻均匀性。由于真空吸水管道存在一定的重量,约1.36kg/条,很多公司为了提高设备的板厚工艺制作能力,选择将其固定在滚轮上方,随滚轮一起上下运动,导致了滚轮需要承载真空管道的重量,普通铜厚的板(如18um,35um),蚀刻速度快,侧蚀小(<1mil),不会造成影响。当铜厚≥70um,侧蚀量>1.5mil,蚀刻速度慢时,侧蚀过程中突沿承受不住真空管道负载在滚轮上的压力逐渐下塌,并包裹住将要蚀刻的铜侧壁,形成保护,蚀刻完成后,保护的位置与未保护的位置形成表面线宽的宽度不一,形成线路锯齿。

从上述可以看到真空碱性蚀刻机所带来的优点为提高蚀刻均匀性,缺点是生产≥70um厚铜板时造成的‘线路锯齿’品质不良,为改善这一缺点,目前PCB专业制造行业内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将真空吸管固定在行辘枕上,优点是完全解决此类不良,缺点是降低了设备板厚的工艺制作能力,且容易卡板。第二种是更换位于上方的滚轮材质,由硬质更换为软质,降低压强,优点是保证了设备板厚的工艺制作能力,缺点是解决不了‘线路锯齿’的问题,但有所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解决了利用普通的真空蚀刻退锡机加工厚度大于70um的铜板时会出现线路锯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所述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包括行辘枕座,所述行辘枕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滚轮架,所述行辘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滚轮架上方的第二滚轮架,所述第二滚轮架的两端分别卡合在所述行辘枕座的U型槽内,使得所述第二滚轮架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滚轮架的上方设置有喷管装置,所述喷管装置通过支架杆固定在所述第二滚轮架上,所述辘枕座的上端面还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针,平衡条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顶针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使得所述平衡条能够以所述顶针的上端为支点上下摆动,所述平衡条中朝向所述行辘枕座外部的一端上固定有实心块,所述平衡条中朝向所述行辘枕座内部的一端通过弹性绳连接所述第二滚轮架。

优选地,所述第二滚轮架上固定有圈套,所述圈套的圆周表面沿其径向方向向内凹陷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绳至少部分卡合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平衡条和所述实心块都为耐酸碱材质。

优选地,所述实心块的重量为0.3-0.5kg。

优选地,所述行辘枕座中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固定有轴承,所述第一滚轮架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位于所述轴承内,使得所述第一滚轮架能够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所述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包括行辘枕座,所述行辘枕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滚轮架,所述行辘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滚轮架上方的第二滚轮架,所述第二滚轮架的两端分别卡合在所述行辘枕座的U型槽内,使得所述第二滚轮架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滚轮架的上方设置有喷管装置,所述喷管装置通过支架杆固定在所述第二滚轮架上,所述辘枕座的上端面还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针,平衡条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顶针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使得所述平衡条能够以所述顶针的上端为支点上下摆动,所述平衡条中朝向所述行辘枕座外部的一端上固定有实心块,所述平衡条中朝向所述行辘枕座内部的一端通过弹性绳连接所述第二滚轮架;实际工作时,PCB板会在行辘枕座内沿其长度方向运动,当其经过第一滚轮架和第二滚轮架之间时,由于PCB板具备一定的厚度,使得第二滚轮架向上运动,由于杠杆原理,当第二滚轮架上升时,借助实心块的反方向拉伸,使整个第二滚轮架所有承载的重力得到抑制和转移,从而达到降低整个PCB在制作过程中受到的压力,避免出现线路锯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中行辘枕座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行辘枕座 2-顶针

3-平衡条 4-实心块

5-弹性绳 6-喷管装置

7-支架杆 8-第二滚轮架

9-圈套 10-第一滚轮架

11-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径向方向”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所述水平真空蚀刻退锡机构包括行辘枕座1(这里的行辘枕座1中包括相平行设置的两块侧板,每块侧板的上端面都向下凹陷形成有U型槽),所述行辘枕座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滚轮架10,所述行辘枕座1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滚轮架10上方的第二滚轮架8,所述第二滚轮架8的两端分别卡合在所述行辘枕座1的U型槽内,使得所述第二滚轮架8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滚轮架8的上方设置有喷管装置6,所述喷管装置6通过支架杆7固定在所述第二滚轮架8上,所述辘枕座1的上端面还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针2(两块侧板的上端面都固定有顶针2),平衡条3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顶针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使得所述平衡条3能够以所述顶针2的上端为支点上下摆动,所述平衡条3中朝向所述行辘枕座1外部的一端上固定有实心块4,所述平衡条3中朝向所述行辘枕座1内部的一端通过弹性绳5连接所述第二滚轮架8;这里的顶针2、平衡条3、实现块4和弹性绳5组成杠杆平衡机构,行辘枕座1中相对的两块侧板上都设置有杠杆平衡机构。实际工作时,PCB板会在行辘枕座1内沿其长度方向运动,当其经过第一滚轮架10和第二滚轮架8之间时,由于PCB板具备一定的厚度,使得第二滚轮架8向上运动,由于杠杆原理,当第二滚轮架8上升时,借助实心块4的反方向拉伸,使整个第二滚轮架8所有承载的重力得到抑制和转移,从而达到降低整个PCB在制作过程中受到的压力,避免出现线路锯齿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弹性绳5在第二滚轮架8上打滑,所述第二滚轮架8上固定有圈套9,所述圈套9的圆周表面沿其径向方向向内凹陷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绳5至少部分卡合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平衡条3和所述实心块4长期在酸碱环境中发生腐蚀现象,所述平衡条3和所述实心块4都为耐酸碱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起到平衡作用,所述实心块4的重量为0.3-0.5kg。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第一滚轮架10更为顺畅的转动,所述行辘枕座1中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固定有轴承11,所述第一滚轮架1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位于所述轴承11内,使得所述第一滚轮架10能够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