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转角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组合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9523发布日期:2018-06-08 20:0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机箱转角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组合机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数控设备的操作系统的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机箱转角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组合机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部分智能数控设备的操作系统都是以面板安装的方式直接固定在机床的床身上,或者是先做一个钣金折弯焊接的结构,然后再将显示部分和操作部分固定在钣金框架中,没有一种以工程材料或者铝合金材料作为操作系统的框架,更别提以铝合金作为机箱、转角部分的设计思路了。虽然说,国内的大部分结构设计可以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但外观都比较单调,也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机箱转角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组合机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智能数控设备的操作系统的机箱及机箱转角机构外观单调、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箱转角机构,包括:扣合相接的外转角体和内转角体,以及连接所述外转角体和所述内转角体并起到固定作用的连接件;其中,形成所述内转角体的转角的两个垂直面分别用于连接机箱侧板。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转角体和所述内转角体各有两个侧面;其中,所述外转角体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形成所述外转角体的转角的两个垂直面连接且垂直;所述内转角体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形成所述内转角体的转角的两个垂直面连接且垂直;所述外转角体的两个侧面的外轮廓的形状与所述内转角体的两个侧面的外轮廓的形状互相契合,以在扣合时实现所述外转角体和所述内转角体的无缝相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转角体的两个侧面的外轮廓形成有凸部;所述内转角体的两个侧面的外轮廓形成有凹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连接机箱操作面板的转角前盖板和用于连接机箱后盖的转角后盖板;所述转角前盖板分别连接所述外转角体的一侧面和所述内转角体的一侧面;所述转角后盖板分别连接所述外转角体的另一侧面和所述内转角体的另一侧面。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角前盖板和所述转角后盖板分别设置有与连接的机箱侧板的限位凹部相匹配的限位凸部。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角前盖板的内/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连接的机箱前盖实现密封的密封槽;所述转角后盖板的内/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连接的机箱后盖实现密封的密封槽。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箱转角机构的材料包括:铝合金。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机箱,所述组合机箱的四角分别装设有如上任一所述的机箱转角机构;其中,形成所述内转角体的转角的两个垂直面分别连接所述组合机箱的两个相垂直的机箱侧板。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转角体的两个垂直面与所述组合机箱的两个相垂直的侧板之间分别夹设有防水垫片。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机箱转角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组合机箱,结构紧凑稳定、外观简洁大方,改变了智能数控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现有安装环境,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

附图说明

图1A~1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装配完成的机箱转角机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和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机箱转角机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A~3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外转角体的正面示意图和背面示意图。

图4A~4C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内转角体在三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转角后盖板的正面和背面示意图。

图6A~6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转角前盖板的背面和正面示意图。

图7A~7C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内转角体在三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A~8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转角前盖板的正面和背面示意图。

图9A~9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转角后盖板的背面和正面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防水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2 机箱侧板

2,11 塑料防水垫片

3 内转角体

4 转角后盖板

5,6,7,8 紧固螺钉

9 转角前盖板

10 外转角体

101,102 外转角体的垂直面

103 外转角体的倒角面

104 外转角体的侧面

301,302 内转角体的垂直面

303 内转角体的倒角面

304 内转角体的侧面

305 柱型凸台

401,901 安装孔

4021,4022,9021,9022 密封槽

403,903 转角后盖板的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A和图1B中虚线划定的区域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简洁美观的机箱转角机构。该机箱转角机构的各部件采用铝材压铸或铝材挤出的方式制成,外观采用阳极氧化和烤漆处理,极具现代感和美感。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将以位于机箱右上角(从机箱后方看)的机箱转角机构为例,详细说明该机箱转角机构的组成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机箱转角机构包括:扣合相接的外转角体10和内转角体3,以及连接所述外转角体10和所述内转角体3并起到固定作用的连接件。

如图3A和3B所示,所述外转角体10包括形成转角的垂直面101和垂直面102,优选的,垂直面101和垂直面102通过倒角面103连接。另外,所述外转角体10还包括两个侧面104,每个侧面104分别与垂直面101和垂直面102连接,且与垂直面101和垂直面102垂直。特别的,每个侧面104的外轮廓形成有凸部,每个侧面104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外转角体10通过两侧的安装孔与连接件相连。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转角体10为实心一体化结构。

如图4A至4C所示,所述内转角体3包括形成转角的垂直面301和垂直面302,优选的,垂直面301和垂直面302通过倒角面303连接。垂直面301和垂直面302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从而通过安装孔实现与机箱侧板1和12的连接。另外,所述内转角体3还包括两个侧面304,每个侧面304分别与垂直面301和垂直面302连接,且与垂直面301和垂直面302垂直。特别的,每个侧面304的外轮廓形成有凹部,每个侧面304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内转角体3通过两个侧面的安装孔与连接件相连。当垂直面301的安装干涉到机箱面板的螺钉,可在垂直面301的相应位置上形成内凹部,如305所示的柱型凸台,从而防止对机箱面板螺钉的干涉。

所述外转角体10和所述内转角体3在安装时,凸部和凹部能够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从而限制所述外转角体10和所述内转角体3的安装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转角体的两个侧面的外轮廓的形状与所述内转角体的两个侧面的外轮廓的形状互相契合即可,并不以本实施例介绍的结构为限,只要在扣合时能实现所述外转角体和所述内转角体的无缝相接的外轮廓形状皆在本实施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包括如图5A~5B所示的转角后盖板4,以及如图6A~6B所示的转角前盖板9。

转角后盖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401,其中,上部的一个安装孔与所述外转角体10的安装孔对应,下部的两个安装孔与所述内转角体3的安装孔对应。当连接的机箱侧板的端部开设有限位凹部时,转角后盖板4与机箱侧板连接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限位凹部相匹配的限位凸部403。另外,在转角后盖板4的外/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密封槽4021、密封槽4022,其中,密封槽的形状和位置根据连接的机箱后盖的轮廓而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与机箱的后盖实现平整连接,转角后盖板4的正面向内凹陷。

转角前盖板9上设置有安装孔901,其中,上部的一个安装孔与所述外转角体10的安装孔对应,下部的两个安装孔与所述内转角体3的安装孔对应。当连接的机箱侧板的端部开设有限位凹部时,转角前盖板9与机箱侧板连接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限位凹部相匹配的限位凸部903。另外,在转角前盖板9的内/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密封槽9021、密封槽9022,其中,密封槽的形状和位置根据连接的机箱前盖的轮廓而设计。在本实施例中,转角前盖板9的外表面为平面,从而便于实现与机箱操作面板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机箱转角机构分为左转角和右转角,左右转角的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对称。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详细展开。位于机箱左上角的机箱转角机构的部分组件结构如图7A~7C、图8A~8B、图9A~9B所示。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组合机箱。所述组合机箱的四角分别装设有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机箱转角机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转角体的两个垂直面与所述组合机箱的两个相垂直的侧板之间分别夹设有防水垫片。塑料防水垫片10或11的结构如图10所示。

在安装时,以所述内转角体3为基础,将转角后盖板4和转角前盖板9的密封槽4022和9022内装入密封条,再通过将转角后盖板4下两个安装孔与内转角体3的侧面304通过紧固螺钉5锁紧,转角前盖板9下两个安装孔与内转角体3的另一侧面304通过紧固螺钉8锁紧,将内转角体3的垂直面301与塑料防水垫片2先贴合,再将紧固螺钉7穿过内转角体3的垂直面301和塑料防水垫片2,同时将转角后盖板4和转角前盖板9的上凸起插入机箱侧板1对应的限位凹槽内并锁紧,将内转角体3的垂直面302与塑料防水垫片11先贴合,将紧固螺钉6穿过内转角体3的垂直面302和塑料防水垫片11,同时将转角后盖板4和转角前盖板9的下凸起插入机箱侧板12对应的限位凹槽内并锁紧,将外转角体10的凸台朝向内转角体3的内部,并将二者扣合相接,将紧固螺钉5穿过转角后盖板4的最上面一个安装孔并与外转角体10的安装孔锁紧,将紧固螺钉8穿过转角前盖板9的最上面一个安装孔并与外转角体10的另一个安装孔锁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机箱转角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组合机箱,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