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火智能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5640发布日期:2018-06-16 01:17阅读:1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火智能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开关领域,尤指一种单火智能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火开关作为电子智能开关是在现有的家庭布线的条件下进行智能化改造的理想选择,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多开关控制等功能。

参阅图3所示,现有的单火开关电路包含有整流桥D1、第一二极管D2、光耦合器U1、电压转换模块、稳压电路,第一电阻R1以及可控硅TR1,可控硅TR1的阳极A与火线连接,可控硅TR1的阴极K连接零线,整流桥D1的输入端连接火线,整流桥D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2的负极、光耦合器U1原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接地,第一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源转换模块的C端口连接,光耦合器U1原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零线和第二二极管D3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3的正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电压转换模块的IN端口连接。

电流接通后,整流桥D1对高电压交流电进行整流,第一电容C1进行滤波稳定电压,然后输入到电压转换模块进行降压后输出,当开关断开电流截止时,整流桥D1均无高压输入,此时需要从低压取电,通过启动可控硅TR1输出低电压通过第一二极管D2的输入到电压转换模块中,进行电压转换。

但是,这种单火开关的电压转换模块并未采取任何隔离的操作,由于电压转换模块的GND端口、整流桥D1的负极以及后续电路均与同一个公共端连接并产生一个高压电势差,容易造成漏电触电等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火智能开关,可以解决容易造成漏电触电等危险的问题,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火智能开关,包含有整流桥D、负载L、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隔离型转换模块U1、第一二极管D1、低电压电源VDD,整流桥D的端口1依序通过第一电阻R1、负载L连接交流电源,整流桥D的端口3与交流电源连接,整流桥D的端口2通过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一参考地,整流桥D的端口4分别连接第一参考地和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GND端口,低电压电源VDD通过第二二极管D1连接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口,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OUT端口连接OUT输出端,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GND2端口连接第二参考地。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二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D2,所述第二电容C2的正极、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均与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CIN端口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均接地。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连接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OUT端,第三电容C3的负极连接第二参考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隔离型转换模块U1,电流通过整流桥D与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口连接,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GND端口与第一参考地连接,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OUT端口分别与OUT输出端、第二参考地连接,通过将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GND端口以及GND2端口分别连接不同的参考地,使隔离型转换模块U1中IN端口的电压与OUT端口的电压在电气上完全隔离,防止隔离型转换模块U1中IN端口的电压与OUT端口的电压相互干扰,有效解决了容易造成漏电触电等危险的问题,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图3是现有单火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单火智能开关,包含有整流桥D、负载L、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隔离型转换模块U1、第一二极管D1、低电压电源VDD,整流桥D的端口1依序通过第一电阻R1、负载L连接交流电源,整流桥D的端口3与交流电源连接,整流桥D的端口2通过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第一参考地,整流桥D的端口4分别连接第一参考地和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GND端口,低电压电源VDD通过第二二极管D2连接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口,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OUT端口连接OUT输出端,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GND2端口连接第二参考地。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二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D2,所述第二电容C2的正极、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均与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CIN端口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均接地,采用上述方案,当电压过大时,电压击穿稳压二极管D2,并流通到地上,实现稳压的效果,第二电容C2用于对低电压电容VDD滤波,减少对隔离型转换模块U1干扰。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连接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OUT端,第三电容C3的负极连接第二参考地,采用上述方案,第三电容C3是把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OUT端口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有隔离型转换模块U1,本实用新型设有隔离型转换模块U1,电流通过整流桥D与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口连接,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GND端口与第一参考地连接,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OUT端口分别与OUT输出端、第二参考地连接,通过将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GND端口以及GND2端口分别连接不同的参考地,使隔离型转换模块U1中IN端口的电压与OUT端口的电压在电气上完全隔离,防止隔离型转换模块U1中IN端口的电压与OUT端口的电压相互干扰,有效解决了容易造成漏电触电等危险的问题,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原理:电流流过负载L并通过第一电阻R1使电流低于整流桥D的最大输入电流,并流通至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口,从OUT端口流出,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口连接有一个低电压电源VDD,该低电压电源VDD经第一二极管D1输出到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由于电路运行过程中,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口与OUT端口存在电压差,通过采用将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GND端口连接第一参考地,GND2端口连接第二参考地,解决隔离型转换模块U1中IN端口与OUT端口之间的干扰,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通过OUT输出端实现远程控制开关。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所示,包含有一低电压电源电路U3,通过低电压电路U3代替低电压电源VDD,所述低电压电源电路U3包括有光耦合器U2、第二电阻R2、第三二极管D3、第三电阻R3、控制器、可控硅Q、第四电阻R4,所述可控硅Q的阳极A连接整流桥D的端口2,阴极K连接第一参考地,控制极G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参考地、整流桥D的端口4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光耦合器U2原边的一端连接,光耦合器U2原边的另一端依序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三二极管D3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口连接,光耦合器U2副边的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控制器连接,光耦合器U2副边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参考地,采用上述方案,电路的对外控制开关由可控硅Q充当,当可控硅Q断开时两端电压为高压由稳压二极管D2输出经第二电容C2整流稳压后输到隔离型转换模块U1的IN端口,当可控硅Q导通时电流经过第二电阻R2、光耦合器U2在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维持一个低压,利用光耦合器U2可在电路或系统之间传输电信号,保证高压端与低压端隔离,同时确保这些电路或系统彼此间的电绝缘,起着安全保障作用,可控硅Q的效果用于对电流控制更精确。

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热敏电阻R5替换负载L和第一电阻R1,可以有效减少成本,且灵敏性好,利用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的特性限制电流的流入,使电流低于整流桥D的最大输入电流。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