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自适应自动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6363发布日期:2018-07-18 02:3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装置,尤其是一种温度自适应自动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的功放设备中,长期工作的功放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功放设备过热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影响正常的工作进度。而现今的功放设备降温都是通过人工操控安装在功放设备内的散热器来的启动,进而实现功放设备的降温,这种操作方式比较繁琐,人工操控还容易出现人为失误,导致该功放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温度自适应自动平衡装置,其能够检测到散热器温度升高后自动将当前温度信息转化成控制信息从而去控制输入端信号的大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度自适应自动平衡装置,包括音频信号放大电路:将微弱的音频信号通过内部的放大电路将其放大,从而发出响亮的声音;信号与电压输出电路:将所述音频信号放大电路所输出的电压以及信号进行对外输出;信号检测电路:对所述音频信号放大电路的电信号进行检测;电压控制电路:保持整体电路的电压稳定,使该自动平衡装置能够正常运行;供电电路:通过外连接电源对所述电压控制电路进行供电;电压放大电路:对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流通的电压进行放大;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外界温度,进而将其检测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放大电路中;放大电路:将所述音频放大电路的电信号进行放大;信号输出电路:将所述放大电路的电信号进行向外的输出;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A以及第三放大器B,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端连接于温度检测电路,第一放大器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放大器的第一端上,第二放大器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三放大器A的第一端上,第三放大器A的第二端连接于供电电路上,第一放大器的第二端还连接于第三放大器B第一端上,第三放大器B的第二端连接于电压控制电路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放大器包括电阻A、电阻B、电阻C、电容以及运算放大器A,所述电阻A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源,电阻A的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A的同相输出端,所述电阻B与所述电容串联并接地,所述电阻B与所述电容并联于电阻A上,所述电阻B并联于电阻A上,所述运算放大器A的反向输出连接于第三放大器B上,运算放大器A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放大器以及第三放大器B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放大器包括电阻D、电阻E以及运算放大器B,所述电阻D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放大器,电阻D的第二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B的方向输出端,运算放大器B的正向输出端接地,运算放大器B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三放大器A,所述电阻E的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B的反向输入端,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B的输出端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放大器A包括电阻F、电阻G、电阻H、电阻I以及运算放大器C,所述电阻F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放大器,电阻F的第二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G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H的一端连接于电源、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I的第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的反相输出端,电阻I的第二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C的同相输入接地,运算放大器C的输出端连接于供电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放大器B包括电阻F、电阻G、电阻H、电阻I以及运算放大器C,所述电阻F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放大器,电阻F的第二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G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H的一端连接于电源、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I的第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的反相输出端,电阻I的第二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C的同相输入接地,运算放大器C的输出端连接于电压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自适应自动平衡装置,其能够通过检测电路以及电压放大电路来检测到散热器温度升高后自动将当前温度信息转化成控制信息从而去控制输入端信号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度自适应自动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度自适应自动平衡装置的电压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温度自适应自动平衡装置,包括音频信号放大电路14:将微弱的音频信号通过内部的放大电路将其放大,从而发出响亮的声音;信号与电压输出电路15:将所述音频信号放大电路14所输出的电压以及信号进行对外输出;信号检测电路16:对所述音频信号放大电路14的电信号进行检测;电压控制电路17:保持整体电路的电压稳定,使该自动平衡装置能够正常运行;供电电路18:通过外连接电源对所述电压控制电路17进行供电;电压放大电路19:对所述电压控制电路17流通的电压进行放大;温度检测电路20:用于检测外界温度,进而将其检测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至放大电路中;放大电路21:将所述音频放大电路21的电信号进行放大;信号输出电路22:将所述放大电路21的电信号进行向外的输出;所述电压放大电路19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A以及第三放大器B,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端连接于温度检测电路20,第一放大器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放大器的第一端上,第二放大器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三放大器A的第一端上,第三放大器A的第二端连接于供电电路18上,第一放大器的第二端还连接于第三放大器B第一端上,第三放大器B的第二端连接于电压控制电路17上。

所述第一放大器包括电阻A1、电阻B2、电阻C3、电容4以及运算放大器A5,所述电阻A1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源,电阻A1的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A5的同相输出端,所述电阻B2与所述电容4串联并接地,所述电阻B2与所述电容4并联于电阻A1上,所述电阻B2并联于电阻A1上,所述运算放大器A5的反向输出连接于第三放大器B上,运算放大器A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放大器以及第三放大器B上。

所述第二放大器包括电阻D6、电阻E7以及运算放大器B8,所述电阻D6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放大器,电阻D6的第二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B8的方向输出端,运算放大器B8的正向输出端接地,运算放大器B8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三放大器A,所述电阻E7的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B8的反向输入端,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B8的输出端上。

所述第三放大器A包括电阻F9、电阻G10、电阻H11、电阻I12以及运算放大器C13,所述电阻F9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放大器,电阻F9的第二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13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G10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13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H11的一端连接于电源、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13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I12的第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13的反相输出端,电阻I12的第二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13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C13的同相输入接地,运算放大器C13的输出端连接于供电电路18。

所述第三放大器B包括电阻F9、电阻G10、电阻H11、电阻I12以及运算放大器C13,所述电阻F9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二放大器,电阻F9的第二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13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G10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13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H11的一端连接于电源、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13的反相输出端,所述电阻I12的第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13的反相输出端,电阻I12的第二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C13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C13的同相输入接地,运算放大器C13的输出端连接于电压控制电路17。

首先通过音频信号放大电路14的输入端获得输入的电信号,经过音频信号放大电路14放大后的电信号一部分传输到信号检测电路16中,通过信号检测电路16来检测从音频信号放大电路14放大后的电信号,通过信号检测电路16检测后的电信号传输到电压控制电路17,电压控制电路17会根据前端信号检测电路16的反馈,将所采集的电信号传输到电压放大电路19中,进而进行对电压的放大,而温度检测电路20能够有效地将其功放设备内部的温度及时进行采集,经电压放大电路19进行电信号的放大,而通过供电电路18的作用给予电压控制电路17的电能;另一部分经过音频信号放大电路14放大后的关于温度符合要求范围内的电信号传输到放大电路21中,进行对电信号直接放大,最后从信号输出电路22的作用,将该信号传输到外界。

其能够通过检测电路以及电压放大电路19来检测到散热器温度升高后自动将当前温度信息转化成控制信息从而去控制输入端信号的大小。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