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高压灯带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2227发布日期:2018-10-19 22:59阅读:1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高压灯带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带电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高压灯带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照明功能单一,安装复杂,并且难以进行亮度、色温、颜色的调节。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灯光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亟需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灯光调节的照明产品。

低压灯带因受到低电压影响,当灯带长度超过10米以上时衰减十分严重。而高压灯带可以保证50~100米的工作长度,且制造成本也远低于低压灯带。因此,可控的高压灯带具有实际意义,也具有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低压灯带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高压灯带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信号控制主控电路,从而实现对高压灯带的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高压灯带电路,用于驱动灯带工作,包括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主控模块和灯带驱动模块,其中,

所述的电源模块对市电进行整流滤波降压处理,然后对无线通信模块、主控模块、灯带驱动模块和灯带进行供电;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使用者的指令,并将指令传输至主控模块执行;

所述的主控模块负责接收无线通信模块的指令并进行逻辑运算,输出PWM信号至灯带驱动模块;

所述的灯带驱动模块将PWM信号进行放大,用于驱动灯带;

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电源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电源模块与灯带驱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的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的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灯带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的灯带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滤波子电路、整流子电路、第一降压子电路和第二降压子电路,其中,

所述的滤波子电路的输入端作为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与灯带的另一端电连接;

所述的滤波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的整流子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降压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降压子电路的输出端与灯带驱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降压子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降压子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的第二降压子电路的输出端作为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第二降压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第二降压子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是4G移动通信模块或者蓝牙通信模块或者WIFI通信模块或者2.4G射频通信模块。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灯带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其中,

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第一电阻的一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的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MOS管的源极电连接;

所述的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的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的MOS管的漏极作为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出端,MOS管的漏极与灯带的一端电连接。

本优选方案中,当主控模块输出的电平为3.3V时,第一三极管导通,第二三极管不导通,此时MOS管栅极电平为12V,MOS管导通,漏极电压为0,由于灯带的另一端接220V,此时灯带将会亮起;当主控电路输出的电平为0V时,第一三极管不导通,第二三极管导通,此时MOS管栅极电平为0V,MOS管不导通,此时灯带将不会亮起。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降压子电路是220V转12V电路。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降压子电路是12V转3V电路。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电源模块还包括保险丝,所述的保险丝用于防止电流值大于10A的电流进入电源模块,防止漏电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长的工作长度,且具有可控特性,工作人员可以远程对PWM信号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灯带的可控,安全高效,而且相对于低压灯带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模块图。

图2为实施例二模块图。

图3为灯带驱动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高压灯带电路,包括电源模块、2.4G射频模块、主控模块和灯带驱动模块,其中,

电源模块与2.4G射频模块电连接;

电源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电源模块与灯带驱动模块电连接;

2.4G射频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灯带的一端电连接;

灯带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其中,电源模块包括保险丝、滤波电路、整流电路、220V转12V电路和12V转3V电路,

保险丝的输入端作为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保险丝的另一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灯带的另一端电连接;

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220V转12V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220V转12V电路的输出端与灯带驱动模块电连接;

220V转12V电路的输出端与12V转3V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12V转3V电路的输出端作为电源模块的输出端,12V转3V电路的输出端与2.4G射频模块电连接;

12V转3V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其中,如图3所示,灯带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其中,

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第一电阻的一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MOS管的源极电连接;

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电连接;

MOS管的源极接地;

MOS管的漏极作为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出端,MOS管的漏极与灯带的一端电连接。

其中,灯带是RGB三色灯带。

实施例1中,主控模块通过控制3路PWM信号输出,并通过灯带驱动模块,链接色彩调节范围较广的RGB三色灯带,实现1600万色的色彩组合调整和亮度显示。其次,用户可以通过2.4G射频模块对灯带进行调光调色、定时功能设置等操作。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智能高压灯带电路,包括电源模块、WIFI模块、主控模块和灯带驱动模块,其中,

电源模块与WIFI模块电连接;

电源模块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电源模块与灯带驱动模块电连接;

WIFI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灯带的一端电连接;

灯带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其中,电源模块包括保险丝、滤波电路、整流电路、220V转12V电路和12V转3V电路,

保险丝的输入端作为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保险丝的另一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灯带的另一端电连接;

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220V转12V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220V转12V电路的输出端与灯带驱动模块电连接;

220V转12V电路的输出端与12V转3V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12V转3V电路的输出端作为电源模块的输出端,12V转3V电路的输出端与WIFI模块电连接;

12V转3V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

其中,如图3所示,灯带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其中,

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第一电阻的一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

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

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MOS管的源极电连接;

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电连接;

MOS管的源极接地;

MOS管的漏极作为灯带驱动模块的输出端,MOS管的漏极与灯带的一端电连接。

其中,灯带是RGB三色灯带。

实施例2中,主控模块通过控制3路PWM信号输出,并通过灯带驱动模块,链接色彩调节范围较广的RGB三色灯带,实现1600万色的色彩组合调整和亮度显示。其次,用户可以通过WIFI模块对灯带进行调光调色、定时功能设置等操作。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