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光色温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1812发布日期:2018-06-30 06:5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光色温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的进步,LED照明产品已开始应用到各个领域。为了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调光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现有的调光技术是用暖光LED和冷光LED进行组合,通过对暖光LED和冷光LED控制,进而达到色温调控的目的。然而现有的调控电路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生产、组装,而且色温切换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使用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调光色温切换电路。

一种可调光色温切换电路,包括输入模组、驱动电源、调控开关模组、控制模组及LED模组,所述输入模组、驱动电源、调控开关模组及LED模组依次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同时连接于驱动电源及调控开关模组上;

所述驱动电源包括一输出端及一接地端,所述调控开关模组包括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及第三调控开关K3,所述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及第三调控开关K3均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控制端,所述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及第三调控开关K3的输入端连接于驱动电源的输出端上;

所述控制模组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包括三个信号端、电源端、接地端,所述控制芯片的三个信号端分别与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及第三调控开关K3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LED模组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LED、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LED、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三LED,所述第二LED、第三LED为冷光型LED,第一LED为暖光型LED,所述第一LED、第二LED及第三LED均包括输入端及接地端,所述第一LED、第二LED及第三LED上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第三调控开关K3的输出端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感RG1、电感RG2、电感RG3,所述控制芯片的三个信号端分别通过电感RG1、电感RG2、电感RG3与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及第三调控开关K3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组40包括控制芯片还包括电感RVCC及电容CVCC,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通过电感RVCC、电容CVCC分别连接于驱动电源的输出端、接地端上。

本实用新型可调光色温切换电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控制模组,控制模组上设置控制芯片U1,控制芯片U1与调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芯片U1调节调控开关的状态,使冷光型的第二LED、第三LED与暖光型的第一LED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由组合,进而达到色温调控的目的,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色温切换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光色温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光色温切换电路,用于调控LED使用时的色温,该可调光色温切换电路包括:

输入模组10、驱动电源20、调控开关模组30、控制模组40及LED模组50,所述输入模组10、驱动电源20、调控开关模组30及LED模组50依次连接,所述控制模组40同时连接于驱动电源20及调控开关模组30上,所述驱动电源20为控制模组40供电,所述控制模组40调节调控开关模组30的状态,进而调整LED模组50工作时的光照色温。

所述驱动电源20包括一输出端及一接地端,所述调控开关模组30包括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及第三调控开关K3,所述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及第三调控开关K3均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控制端,所述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及第三调控开关K3的输入端连接于驱动电源20的输出端上。

所述控制模组40包括控制芯片U1、电感RVCC及电容CVCC,所述控制芯片U1具有记忆功能,每次开电后,保持断电前的状态。所述控制芯片包括三个信号端、电源端、接地端,所述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通过电感RVCC、电容CVCC分别连接于驱动电源20的输出端、接地端上,所述控制芯片的三个信号端分别通过电感RG1、电感RG2、电感RG3与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及第三调控开关K3的控制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信号端输出高低电平信号,使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及第三调控开关K3处于导通或断开状态。

所述LED模组50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LED、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LED、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三LED,所述第二LED、第三LED为冷光型LED,第一LED为暖光型LED,所述第一LED、第二LED及第三LED均包括输入端及接地端,所述第一LED、第二LED及第三LED上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第三调控开关K3的输出端上。

可调光色温切换电路还包括一个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在第三LED的输入端上,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第二LED的输入端上。

工作时,控制模组40调节调控开关模组30的状态,第一调控开关K1、第二调控开关K2分别单独控制第一LED、第二LED的状态,所述第三调控制开关K3同时控制第二LED、第三LED的状态;

当第二调控开关K2处于导通状态、第三调控开关K3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二LED处于工作状态,第三LED处于关闭状态;

当第三调控开关K3处于导通状态时,无论第二调控开关K2处于导通或关闭状态,第二LED、第三LED均处于工作状态;

当第二调控开关K2处于导通状态、第三调控开关K3均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二LED、第三LED均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可调光色温切换电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控制模组40,控制模组40上设置控制芯片U1,控制芯片U1与调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芯片U1调节调控开关的状态,使冷光型的第二LED、第三LED与暖光型的第一LED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由组合,进而达到色温调控的目的,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色温切换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