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安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4937发布日期:2020-04-17 23:2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元件安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涉及实施向基板安装电子元件(以下称为元件)的安装作业的元件安装机。



背景技术:

实施用于对实施有印刷配线的基板安装元件的各种作业(以下称为对基板作业)来量产电路基板的技术正在普及。实施对基板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的代表例有实施元件的安装作业的元件安装机。元件安装机通常具备基板输送装置、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移载装置。作为元件供给装置,多使用向刻设于设备托板的多个插槽排列设置供料器装置的结构。将供料器装置称为作为与安装作业相关的关联动作而进行元件的供给动作的关联动作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与这种元件供给装置相关的技术例。

专利文献1公开了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装置的原点对位控制方法的技术。在该控制方法中,在能够同时供给的电力的范围内将多个供料器装置分成多个组,按每一个所分成的组决定进行原点对位的供料器装置的顺序,对多个组同时进行原点对位。由此,与对所有供料器装置同时进行原点对位的以往的方法相比,能够减少所需最大电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529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限制同时动作的供料器装置的台数,来减少所需最大电力而使电源装置降低成本。然而,动作台数的限制不限定于换产调整时的原点对位,在元件安装机实施安装作业时也是必需的。例如,当使用具有多个吸嘴的旋转工具从多个供料器装置拾取元件时,多个供料器装置分别需要保持元件的载带的进给动作。此外,在元件用尽时,供料器装置将新的载带的前端自动地放出或者按照手动指令放出。也可产生该放出动作与其他供料器装置的进给动作重叠的情况。

实施安装作业时动作的供料器装置取决于安装作业的进展状况和元件的消耗状况等而时刻在变化。因此,无法如专利文献1那样预先决定供料器装置的动作的顺序。可是,若允许各供料器装置自主的动作,则无法可靠地限制动作台数。另外,对于元件供给装置而言,除了供料器装置以外的关联动作装置也能够排列设置于设备托板。在无法预先决定上述动作的顺序这一点和无法限制动作台数这一点上在各种关联动作装置中共通。

本说明书中,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能够减少实施安装作业时的所需最大电力并且能够使多台关联动作装置适当地动作的元件安装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元件安装机,进行向基板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作业,上述元件安装机具备:多台关联动作装置,分别具有进行与上述安装作业关联的关联动作的电动动作部及输出表示上述电动动作部在动作的状态的动作信号的输出部;及限制装置,基于多台上述关联动作装置的上述动作信号的有无,将上述电动动作部在动作的动作状态的上述关联动作装置的台数限制为一定数量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元件安装机,关联动作装置的输出部输出表示动作状态的动作信号,限制装置基于多台关联动作装置的动作信号的有无,将关联动作装置的动作台数限制为一定数量以下。因此,即便不预先决定关联动作装置的动作的顺序,也能够在实施安装作业时限制关联动作装置的动作台数而减少所需最大电力。而且,能够在一定数量的范围内使多台关联动作装置适当地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与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供给及控制相关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的限制装置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例示出限制装置的控制动作的经过的第一具体例的图。

图5是例示出第一变形方式的限制装置的控制动作的经过的第二具体例的图。

图6是例示出第二变形方式的限制装置的控制动作的经过的第三具体例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电源供给及控制相关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的结构

参考图1~图4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从图1中的左上朝向右下的方向是输送基板k的x轴方向,从右上朝向左下的方向是成为元件安装机1的前后方向的y轴方向。元件安装机1由基板输送装置2、元件供给装置3、元件移载装置4、元件相机5、安装控制部6(参照图2)及机台10等构成。

基板输送装置2由第一导轨21及第二导轨22、一对输送带和夹紧装置等构成。第一导轨21及第二导轨22以横穿机台10的上部中央而沿x轴方向延伸并且相互平行的方式组装于机台10。在第一导轨21及第二导轨22的正下方,并列设置有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一对输送带。一对输送带以在输送机输送面载置有基板k的状态轮转,将基板k向在机台10的中央部设定的安装实施位置搬入及搬出。另外,在机台10的中央部的输送带的下方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利用多个抬起销将基板k推起并以水平姿势夹紧而定位于安装实施位置。

元件供给装置3以可拆装的方式装备于元件安装机1的前侧。元件供给装置3由设备托板7及多个供料器装置31等构成。设备托板7是较薄的矩形箱状的部件。在设备托板7的内部空间配置有电源装置71及限制装置75(参照图2)。在设备托板7的上表面刻设有平行地沿y轴方向延伸的多个插槽。多个供料器装置31分别以可拆装的方式插入并安装于插槽。

供料器装置31具备:主体32、设于主体32的前侧的供给带盘33及设于主体32的后端上部的元件取出部34。在供给带盘33卷绕保持有以预定间距封入有多个元件的载带。当将该载带以预定间距送出时,元件的封入状态被接触而依次向元件取出部34送入。供料器装置31是作为与安装作业相关的关联动作而进行元件的供给动作的关联动作装置。

元件移载装置4由一对y轴导轨41、y轴移动台42、y轴马达43、x轴移动台44、x轴马达45、安装头46、旋转工具47及z轴马达48等构成。一对y轴导轨41从机台10的后部配置至前部的元件供给装置3的上方。y轴移动台42装载于一对y轴导轨41。y轴移动台42从y轴马达43经由滚珠丝杠机构而被驱动,沿y轴方向移动。x轴移动台44装载于y轴移动台42。x轴移动台44由x轴马达45经由滚珠丝杠机构而被驱动,沿x轴方向移动。

安装头46配置于x轴移动台44的前侧。安装头46在下侧具有旋转工具47。在图1中虽省略,但在旋转工具47的下侧,多个吸嘴呈环状地配置。多个吸嘴在旋转工具47的下侧旋转,被选择一个。选择出的吸嘴被z轴马达48驱动而进行升降。另外,吸嘴通过负压的供给而吸附元件,通过正压的供给将元件向基板k安装。但不限定于此,安装头46也可以具有夹持元件的夹持式安装工具。

元件移载装置4通过反复进行吸附安装循环来进行安装作业。对吸附安装循环进行详述,元件移载装置4的安装头46向元件供给装置3移动而通过多个吸嘴分别吸附元件。接下来,当安装头46移动至元件相机5时,拍摄多个元件的吸附状态。接下来,安装头46向基板k移动而安装多个元件,并再次返回元件供给装置3。

元件相机5朝向上方地设于基板输送装置2与元件供给装置3之间的机台10的上表面。元件相机5拍摄安装头46的多个吸嘴通过元件取出部34吸附元件并向基板k移动的中途的状态。由此,元件相机5能够一并拍摄分别被多个吸嘴保持的元件。对取得的拍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并确认元件的吸附状态。当确认到元件的吸附位置、旋转角的偏差、引线的弯曲等时,根据需要对安装动作进行微调。另外,废弃难以安装的元件。

安装控制部6保持各基板种类的作业数据,并控制安装作业。作业数据是叙述了安装作业的详细的程序和方法等的数据。安装控制部6向基板输送装置2、元件供给装置3、元件移载装置4及元件相机5发送各种指令。另外,安装控制部6从这些装置(2~5)接收与动作状况相关的信息。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与元件供给装置3的电源供给及控制相关的结构的框图。在图2中,电源的供给路线由实线示出,控制信号的流动由虚线示出。在设备托板7的内部空间配置的电源装置71经由保护熔断器72而与省略图示的主电源连接。电源装置71对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进行变更而生成动作电压va,向以限制装置75及供料器装置31为首的多个关联动作装置供给电源。电源装置71兼作控制电源及驱动电源。

供料器装置31具有:电动动作部35、供料器控制部36及操作面板37。当供料器装置31插入并安装于设备托板7的插槽时,供料器控制部36自动地与电源装置71及限制装置75连接。电动动作部35对上述载带的进给动作及放出动作进行驱动。作为电动动作部35,能够例示步进马达。供料器控制部36按照动作要求使电动动作部35动作。动作要求有来自安装控制部6的带进给指令和来自操作面板37的操作指令等。

详细而言,当安装头46的吸嘴从某个供料器装置31吸附了元件时,需要载带的进给动作。因此,安装控制部6向该供料器装置31的供料器控制部36以省略图示的指令路线发送带进给指令。接收了带进给指令的供料器控制部36向电动动作部35供给电源而使其动作,使载带送出预定间距。

另外,当在某个供料器装置31中元件用尽时,操作人员将新的载带的前端向供料器装置31插入,从操作面板37输入操作指令。接收了操作指令的供料器控制部36向电动动作部35供给电源而使其动作,使载带的前端放出至元件取出部34。在本说明书中,将供料器控制部36发挥功能并且电动动作部35动作的状态称为动作状态,将虽供料器控制部36发挥功能但电动动作部35未动作的状态称为停止状态。

供料器控制部36包括将表示动作状态的动作信号sa向限制装置75输出的输出部38。动作信号sa在动作时间段的期间输出。动作信号sa在载带的进给动作和放出动作中可以是不同的信号,也可以是相同的信号。另外,供料器控制部36在从限制装置75接收到联锁信号si的期间,使电动动作部35不动作。作为动作信号sa及联锁信号si的接收的规格,能够例示出无电压接点,但不限定于此。

在设备托板7的插槽也安装有除了供料器装置31以外的关联动作装置。作为关联动作装置,能够例示出托盘方式托板装置91、切割片方式托板装置92、浸蘸装置93及不良元件回收装置94。这些关联动作装置的动作内容互不相同。与这些关联动作装置的电源供给及控制相关的结构如以下说明的那样与供料器装置31类似。另外,这些关联动作装置的停止状态及动作状态与供料器装置31相同。

托盘方式托板装置91使用载置有保持多个元件的托盘的托板而供给元件。托盘方式托板装置91具有电动动作部911及托盘控制部912。托盘方式托板装置91组装于设备托板7的多个插槽。此时,托盘控制部912自动地与电源装置71及限制装置75连接。

电动动作部911驱动托盘的更换动作等。托盘控制部912按照来自安装控制部6的动作要求,控制电动动作部911的动作。托盘控制部912包括将表示电动动作部911在动作的动作状态的动作信号sa向限制装置75输出的输出部913。托盘控制部912在从限制装置75接收到联锁信号si期间,使电动动作部911不动作。

切割片方式托板装置92使用张设有保持多个元件的切割片的托板来供给裸片元件。切割片方式托板装置92具有电动动作部921及片控制部922。切割片方式托板装置92组装于设备托板7的多个插槽。此时,片控制部922自动地与电源装置71及限制装置75连接。

电动动作部921进行切割片的推起动作等而形成能够吸附裸片元件的状态。片控制部922按照来自安装控制部6的动作要求,来控制电动动作部921的动作。片控制部922包括将表示电动动作部921在动作的动作状态的动作信号sa向限制装置75输出的输出部923。片控制部922在从限制装置75接收到联锁信号si的期间,使电动动作部921不动作。

浸蘸装置93进行粘接剂等接合材料或者膏状焊料的供给动作。浸蘸装置93具有电动动作部931及浸蘸控制部932。浸蘸装置93插入并安装于设备托板7的插槽。此时,浸蘸控制部932自动地与电源装置71及限制装置75连接。

电动动作部931对从收纳容器压出接合材料或者膏状焊料的动作进行驱动。浸蘸控制部932按照来自安装控制部6的动作要求,来控制电动动作部931的动作。浸蘸控制部932包括将表示电动动作部931在动作的动作状态的动作信号sa向限制装置75输出的输出部933。浸蘸控制部932在从限制装置75接收到联锁信号si的期间,使电动动作部931不动作。

不良元件回收装置94进行通过相机装置5的拍摄而判断为不良的元件的回收动作。不良元件回收装置94具有电动动作部941及输送机控制部942。不良元件回收装置94插入并安装于设备托板7的插槽。此时,输送机控制部942自动地与电源装置71及限制装置75连接。

电动动作部941对基于输送机的轮转的元件回收动作进行驱动。输送机控制部942按照来自安装控制部6的动作要求,来控制电动动作部941的动作。输送机控制部942包括将表示电动动作部941在动作的动作状态的动作信号sa向限制装置75输出的输出部943。输送机控制部942在从限制装置75接收到联锁信号si的期间,使电动动作部941不动作。

图2示出两台供料器装置31和各一台的其他种类的关联动作装置(91、92、93、94)。实际上,几乎没有所有种类的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一起排列设置于设备托板7的情况。尽管如此,电源装置71及限制装置75能够将安装于设备托板7的所有台的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以同列处理。所有台的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通过赋予设备托板7的各插槽的插槽编号来确定。

在此,电源装置71为了轻薄短小化及低成本化而电源容量被限定。也就是说,电源装置71除了限制装置75之外,还能够向所有台的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的控制部(36、912、922、932、942)供给电源。然而,能够从电源装置71供给电源的电动动作部(35、911、921、931、941)被限定为允许的一定数量以下。若假设电动动作部(35、911、921、931、941)的动作台数超过一定数量,则电源装置71成为过负载状态而使保护熔断器72的熔断风险提高。当保护熔断器72熔断了是,元件供给装置3丧失功能,元件安装机1生产停止,产生较大的损失。

为了将电源装置71的过负载状态防患于未然而设有限制装置75。限制装置75使用计算机装置构成。限制装置75与和设备托板7的插槽编号建立了对应的所有台的控制部(36、912、922、932、942)连接。限制装置75具有单独地接收从各控制部(36、912、922、932、942)输出的动作信号sa的功能。此外,限制装置75具有向各控制部(36、912、922、932、942)单独地输出联锁信号si的功能。

另外,限制装置75还与安装控制部6连接。限制装置75从安装控制部6取得多个关联动作装置动作的顺序的信息。限制装置75包括联锁未达成部76、联锁输出部77及联锁解除部78作为控制关联动作装置的动作的功能部。

在动作信号sa的信号数小于一定数量时,联锁未达成部76允许停止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中的任一个向动作状态转移。当动作信号sa的信号数达到了一定数量时,联锁输出部77向停止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输出联锁信号si而禁止向动作状态转移(联锁)。当动作信号sa的信号数从一定数量减少时,联锁解除部78解除输出了的联锁信号si的一部分而允许停止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中的任一个向动作状态转移(解除联锁)。

2.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的动作及作用

接下来,以限制装置75的控制动作为中心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的动作及作用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的限制装置75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限制装置75反复执行图3所示的控制流程的控制循环。

在图3中的步骤s1中,限制装置75对从设备托板7上的所有台的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输出的动作信号sa的信号数n进行计数。信号数n当然与动作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的台数一致。在接下来的步骤s2中,限制装置75在信号数n为允许的一定数量na以上的情况下使控制流程的执行进入步骤s3,在信号数n不为允许的一定数量na以上的情况下使控制流程的执行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3中,限制装置75的联锁输出部77向停止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输出联锁信号si。接收到联锁信号si的关联动作装置无论动作要求的有无都不向动作状态转移。由此,动作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的台数从现状不再增加。因此,可抑制电源装置71的过负载状态。

另外,优选的是,在信号数n超过了一定数量na的情况下,联锁输出部77对动作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中的超过的台数输出联锁信号si。由此,接收到联锁信号si的动作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使关联动作中断。因此,动作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的台数削减至一定数量na,消除了电源装置71的过负载状态。通过步骤s3的执行,一次控制循环结束。联锁输出部77使控制流程的执行返回到步骤s1。

在信号数n小于一定数量na时的步骤s4中,限制装置75判定是否输出了联锁信号si,来决定控制流程的分支目的地。在未输出联锁信号si时,限制装置75的联锁未达成部76什么都不进行地使控制流程的执行返回步骤s1。因此,停止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若产生动作要求,则能够从停止状态向动作状态转移。由此,一次控制循环结束。

在输出了联锁信号si时的步骤s5中,限制装置75的联锁解除部78决定解除联锁信号si的解除对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联锁解除部78从安装控制部6取得关联动作装置动作的顺序的信息,根据该顺序来决定联锁的解除对象。在接下来的步骤s6中,联锁解除部78将输出至解除对象的联锁信号si解除。解除对象的关联动作装置若产生动作要求,则能够从停止状态向动作状态转移。通过步骤s6的执行,一次控制循环结束。联锁解除部78使控制流程的执行返回步骤s1。

接下来,举具体例对上述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具体例中,摄像从设备托板7的插槽编号1至插槽编号8排列设置有八台供料器装置31的情况。以下,将八台供料器装置31称为第一供料器f1~第八供料器f8。另外,允许的一定数量na设为3。图4是例示出限制装置75的控制动作的经过的第一具体例的图。图4的第1行的栏从左向右地表示控制循环cy的经过,第2~9行的栏表示各控制循环cy的第一供料器f1~第八供料器f8的状态。各栏的无记号表示停止状态,○记号表示动作状态,×记号表示接收到了联锁信号si的停止状态。

在图4的第一控制循环cy1中,第四供料器f4为动作状态。其他的第一供料器f1、第二供料器f2、第三供料器f3、第五供料器f5、第六供料器f6、第七供料器f7及第八供料器f8为停止状态。此时,信号数n为1。在其后的第二控制循环cy2中,第五供料器f5从停止状态向动作状态转移。此时,信号数n从1增加为2。在其后的第三控制循环cy3中,第三供料器f3从停止状态向动作状态转移。此时,信号数n从2增加为3。

在从第一控制循环cy1至第三控制循环cy3紧前为止的期间,信号数n小于一定数量na(=3)。因此,联锁未达成部76反复执行由步骤s1、步骤s2及步骤s4构成的循环。在第三控制循环cy3中,信号数n与一定数量na一致,联锁输出部77执行步骤s3。即,联锁输出部77向停止状态的第一供料器f1、第二供料器f2、第六供料器f6、第七供料器f7及第八供料器f8输出联锁信号si。

在其后的第四控制循环cy4中,第四供料器f4结束关联动作而向停止状态转移。此时,信号数n从3减少为2,联锁解除部78执行步骤s5及步骤s6。在步骤s5中,联锁解除部78从安装控制部6取得以后的动作的顺序的信息。在此,设为第六供料器f6、第七供料器f7、第八供料器f8的顺序。联锁解除部78基于取得的顺序,将第六供料器f6设为解除对象。在步骤s6中,联锁解除部78将输出至第六供料器f6的联锁信号si解除。

在第六供料器f6未立即向动作状态转移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第五控制循环cy5中,联锁解除部78再次动作。即,联锁解除部78基于取得的顺序,将第七供料器f7设为下一个解除对象,而解除联锁信号si。此外,在接下来的第六控制循环cy6中,联锁解除部78再次动作。即,联锁解除部78基于取得的顺序,将第八供料器f8设为下一个解除对象,而解除联锁信号si。

另外,在第七控制循环cy7中,联锁解除部78将取得的顺序中没有的第一供料器f1设为下一个解除对象,而解除联锁信号si。此外,在第八控制循环cy8中,联锁解除部78将取得的顺序中没有的第二供料器f2设为下一个解除对象,而解除联锁信号si。在第八控制循环cy8的时刻,信号数n为2,并且所有联锁信号si被解除。

在其后的第九控制循环cy9中,第六供料器f6从停止状态向动作状态转移。此时,信号数n从2增加为3。因此,联锁输出部77向停止状态的第一供料器f1、第二供料器f2、第四供料器f4、第七供料器f7及第八供料器f8输出联锁信号si。

在其后的第十控制循环cy10中,第五供料器f5结束关联动作而向停止状态转移。此时,信号数n从3减少为2。因此,联锁解除部78基于取得的顺序,将第七供料器f7设为解除对象,而解除联锁信号si。

当第七供料器f7立即向动作状态转移时,在接下来的第十一控制循环cy11中,联锁输出部78再次动作。即,联锁输出部78向转移至停止状态紧后的第五供料器f5输出联锁信号si。而且,联锁输出部78使输出至第一供料器f1、第二供料器f2、第四供料器f4及第八供料器f8的联锁信号si继续。

另外,从安装控制部6取得的动作的顺序中不包含的第一供料器f1及第二供料器f2在生产中的当前基板种类中不使用。尽管如此,在接下来生产的下一个基板种类的安排作业时,可产生来自操作面板37的动作要求。因此,优选的是,联锁解除部78以使第一供料器f2及第二供料器f2的优先顺序降低的方式设为解除对象。

另外,有时元件安装机1的安装作业进行而在第三供料器f3~第八供料器f8的任一个中元件用尽。在该情况下,产生来自操作面板37的动作要求。第三供料器f3~第八供料器f8若未联锁,则立即向动作状态转移。另外,第三供料器f3~第八供料器f8即便联锁,也能够按照顺序解除联锁信号si,而向动作状态转移。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限制装置75将多台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的动作信号sa的信号数n限制为一定数量na以下。因此,即便不预先决定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的动作的顺序,也能够在实施安装作业时限制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的动作台数n而减少所需最大电力。而且,能够在一定数量na的范围内使多台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适当地动作。

3.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

接下来,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以变形部分为主进行说明。在第一变形方式中,图1所示的结构未变形,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限制装置75不与安装控制部6连接。限制装置75执行图3所示的控制流程。但是,在步骤s5中,基于联锁解除部78的解除对象的决定方法变形。

图5是例示出第一变形方式的限制装置75的控制动作的经过的第二具体例的图。图5的表述方式与图4相同。另外,从图5中的第一控制循环cy1至第三控制循环cy3为止的经过也与图4相同。在第四控制循环cy4中,第四供料器f4的关联动作结束而向停止状态转移。此时,信号数n从3减少为2,联锁解除部78执行步骤s5及步骤s6。

第一变形方式的联锁解除部78存储有多个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的动作状态的履历。在此,动作状态的履历设为从旧的起经由第四供料器f4、第五供料器f5、第三供料器f3、第六供料器f6、第七供料器f7、第八供料器f8而再次变成第四供料器f4的顺序。在步骤s5中,联锁解除部78按照履历从新到旧的顺序来决定解除对象。即,联锁解除部78将除了转移至停止状态的第四供料器和动作状态下的第五供料器f5及第三供料器f3以外履历最新而刚进行了动作的第八供料器f8设为解除对象。在步骤s6中,联锁解除部78解除输出至第八供料器f8的联锁信号si。

在第八供料器f8未立即向动作状态转移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第五控制循环cy5中,联锁解除部78再次动作。即,联锁解除部78将在第八供料器f8的紧前刚进行了动作的第七供料器f7设为解除对象,而解除联锁信号si。此外,在接下来的第六控制循环cy6中,联锁解除部78再次动作。即,联锁解除部78将在第七供料器f7的紧前刚进行了动作的第六供料器f6设为解除对象,而解除联锁信号si。

另外,在第七控制循环cy7中,联锁解除部78将履历中没有的第一供料器f1设为下一个解除对象,而解除联锁信号si。此外,在第八控制循环cy8中,联锁解除部78将履历中没有的第二供料器f2设为下一个解除对象,而解除联锁信号si。

第一变形方式在多个供料器装置31的动作次数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有效。也就是说,在第一变形方式中,即便未从安装控制部6取得动作的顺序的信息,也优先将进行多次供给动作的供料器装置31的联锁解除。由此,在从特定的供料器装置31连续供给多个元件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载带的进给动作的等待时间。

接下来,在第二变形方式中,图1所示的结构也未变形,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限制装置75不与安装控制部6连接。限制装置75执行图3所示的控制流程。但是,在步骤s5中,由联锁解除部78进行的解除对象的决定方法变形。图6是例示出第二变形方式的限制装置75的控制动作的经过的第三具体例的图。图6的表述方式与图4相同。另外,从图6的第一控制循环cy1至第五控制循环cy5为止的经过也与图4相同。

第二变形方式的联锁解除部78保持有预先赋予多个关联动作装置的顺序的信息。例如,联锁解除部78使用插槽编号,作为顺序的信息。在步骤s5中,联锁解除部78将顺序仅次于上次解除了联锁信号si的关联动作装置的停止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设为这次的联锁信号的解除对象。

具体地说明,在图6中的第四控制循环cy4中,第四供料器f4向停止状态转移,信号数n从3减少为2。此时,联锁解除部78将插槽编号6的第六供料器f6设为解除对象,而解除联锁信号si。并且,当在其后的第十四控制循环cy14中信号数n从3减少为2时,联锁解除部78有意地变更这次的解除对象。即,联锁解除部78将顺序仅次于上次解除了联锁信号si的插槽编号6的插槽编号7的第七供料器f7设为这次的联锁信号si的解除对象。

并且,在第三变形方式中,图1所示的结构也不变形,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限制装置75不与安装控制部6连接。限制装置75执行图3所示的控制流程。但是,在步骤s5中,基于联锁解除部78的解除对象的决定方法变形。即,第三变形方式的联锁解除部78从停止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中随机地决定联锁信号si的解除对象。联锁解除部78使用例如随机数生成函数随机地决定解除对象。

在第二变形方式及第三变形方式中,在多个关联动作装置中能够不使联锁的解除的顺序固定化,而使其平等化、均衡化。在以往技术中,联锁的解除的顺序基于插槽编号的升序等而固定地决定。因此,插槽编号较大的位置的关联动作装置产生联锁的解除的机会较少或者解除的时期延迟这样的不平等。由此,例如,产生操作供料器装置31的操作面板37的操作人员长时间等待等弊端。根据第二变形方式及第三变形方式,能够使多个关联动作装置的联锁的解除的顺序平等化而消除弊端。

4.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

接下来,参考图7针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方式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3a的电源供给及控制相关的结构的框图。如图7所示,供料器装置31的供料器控制部36包括预约输出部39。当在停止状态下接收联锁信号si的期间产生了向动作状态转移的动作要求的情况下,预约输出部39向限制装置75输出预约信号sr。预约信号sr预约向动作状态的转移。

相同地,托盘方式托板装置91的托盘控制部912包括预约输出部914。切割片方式托板装置92的片控制部922包括预约输出部924。浸蘸装置93的浸蘸控制部932包括预约输出部934。不良元件回收装置94的输送机控制部942包括预约输出部944。各预约输出部(914、924、934、944)与供料器装置31的预约输出部39相同地,向限制装置75输出预约信号sr。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限制装置75也执行图3所示的控制流程。但是,在步骤s5中,基于联锁解除部79的解除对象的决定方法变形。即,联锁解除部79按照接收到预约信号sr的顺序,从停止状态的关联动作装置之中决定联锁信号si的解除对象。由此,能够优先解除产生了动作要求的关联动作装置的联锁,因此控制不会陷入冗长性。

5.实施方式的应用及变形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具体例所示的八台供料器装置31及一定数量na为3实际应用时可成为更多的数量。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所有台的关联动作装置(31、91、92、93、94)以同列处理,但也可以设有例外情况。例如,耗电量比其他装置大的关联动作装置在动作状态中计数为两台的量,能够反映于一定数量na的限制。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除此以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应用和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元件安装机;2...基板输送装置;3、3a...元件供给装置;31...供料器装置;35...电动动作部;36...供料器控制部;37...操作面板;38...输出部;39...预约输出部;4...元件移载装置;5...元件相机;6...安装控制部;7...设备托板;71...电源装置;75...限制装置;76...联锁未达成部;77...联锁输出部;78、79...联锁解除部;91...托盘方式托板装置;92...切割片方式托板装置;93...浸蘸装置;94...不良元件回收装置;f1~f8...第一~第八供料器;sa...动作信号;si...联锁信号;sr...预约信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