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柔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3511发布日期:2018-08-21 20:0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柔性电路板。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装置通常包括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通常通过各自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与触控显示装置的主板连接。而在使用触控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发现,触控模组会受到显示模组的电磁干扰,导致出现触控偏差,进而影响触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触控模组会受到显示模组的电磁干扰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柔性电路板。

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传输区域及绑定区域,包括:

基板;

第一线路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一表面,所述第一线路层包括第一传输线路及与第一传输线路连接的第一绑定引脚,所述第一传输线路设置于所述传输区域,所述第一绑定引脚设置于所述绑定区域;以及

第一屏蔽层,设置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线路层的表面,所述第一屏蔽层包括第一主体部及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覆盖所述传输区域,所述第一延伸部覆盖所述绑定区域。

在上述柔性电路板中,基板远离第一线路层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屏蔽层,第一屏蔽层能够有效将显示模组对触控模组产生的电磁进行屏蔽,如此,能够避免出现触控偏差的问题,进而保证触控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区域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标记,所述第一延伸部两端开设有第一缺口,以露出所述定位标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屏蔽层覆盖所述传输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定区域包括的第一绑定区域及第二绑定区域,所述第一绑定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一绑定区域;

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线路层,所述第二线路层设置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第一线路层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屏蔽层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线路层包括第二传输线路及第二绑定引脚,所述第二传输线路设置于所述传输区域,所述第二绑定引脚设置于所述第二绑定区域,所述第一延伸部覆盖所述第一绑定区域,而露出所述第二绑定区域;

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屏蔽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及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覆盖所述传输区域,所述第二延伸部覆盖所述第二绑定区域,而露出所述第一绑定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绑定区域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标记,所述第二绑定区域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标记,且所述第一延伸部两端开设有第一缺口,以露出所述第一定位标记,所述第二延伸部两端开设有第二缺口,以露出所述第二定位标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标记的结构为十字结构或卜字结构,所述第二定位标记的结构为十字结构或卜字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绑定引脚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输出引脚,以及位于两端的第一空引脚,且所述第一空引脚与所述第一定位标记相邻,并于所述第一缺口露出;

所述第二绑定引脚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输出引脚,以及位于两端的第二空引脚及,且所述第二空引脚与所述第二定位标记相邻,并于所述第二缺口露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层还包括第一对位标记,所述第一对位标记设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内壁上,且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定位标记,所述第二屏蔽层还包括第二对位标记,所述第二对位标记设于所述第二缺口的内壁上,且覆盖部分所述第二定位标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位标记呈长条状,所述第二定位标记包括相交的第二竖直部及第二横向部,所述第一对位标记覆盖所述第二横向部,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呈长条状,所述第一定位标记包括相交的第一竖直部及第一横向部,所述第二对位标记覆盖所述第一横向部。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柔性电路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剖面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屏蔽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第一线路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柔性电路板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柔性电路板首选实施例。但是,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柔性电路板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柔性电路板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柔性电路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模组、显示模组及柔性电路板1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0为双层柔性电路板,包括传输区域12及第一绑定引脚14a和第二绑定引脚14b,第一绑定引脚14a与触控模组的引线连接,第二绑定引脚14b与显示模组的引线连接,能够同时将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的电信号传输至触控显示装置的主板。

传统的柔性电路板中,为了屏蔽电磁干扰,通常的做法是将屏蔽层设置于绑定引脚的下方,但是绑定引脚位置处是主要的电磁信号干扰源,因此,仅将屏蔽层设置于绑定引脚的下方不足以屏蔽所有的电磁干扰。

本发明中,除在传输区域12的两表面上分别铺设第一屏蔽层310及第二屏蔽层320外,在第一线路层210远离基板100的表面上,第二屏蔽层320的第二延伸部324延伸至第二绑定引脚222所在的第二绑定区域14b,而第一绑定引脚212所在的第一绑定区域14a则不设置第二屏蔽层320,以免影响第一线路层210与触控模组的连接;相应地,在第二线路层220远离基板100的平面上,第一屏蔽层310的第一延伸部314延伸至第一绑定引脚212所在的第一绑定区域14a上,而第二绑定引脚222所在的第二绑定区域14b则不设置第一屏蔽层310,以免影响第二线路层210与显示模组的连接。如此,能够有效避免触控显示装置在正常工作时因各种不同频段的噪声而对显示信号产生电磁干扰,尤其是,能够避免绑定引脚位置处的电磁干扰。

下面将以具体的实施例介绍本发明的柔性电路板10的结构组成。

柔性电路板10包括传输区域12及绑定区域14,具体地,柔性电路板10包括基板100、线路层200及屏蔽层300。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0为双面柔性电路板,绑定区域14包括第一绑定区域14a及第二绑定区域14b。第一线路层210及第二线路层220分别设置于基板100的两表面,其中第一线路层210与触控模组连接,第二线路层220与显示模组连接。且第一线路层210的第一绑定引脚212设置于第一绑定区域14a,第二线路层220的第二绑定引脚222设置于第二绑定区域14b。

线路层200包括第一线路层210及第二线路层220,第一线路层210与第二线路层220分别设置于基板100的相对的两表面。第一线路层210包括第一传输线路(图中未示)及与第一传输线路连接的第一绑定引脚212,第一传输线路设置于传输区域12,第一绑定引脚212设置于第一绑定区域14a。相应地,第二线路层220包括第二传输线路(图中未示)及与第二传输线路连接的第二绑定引脚222,第二传输线路设置于传输区域12,第二绑定引脚222设置于第二绑定区域14b。

进一步,第一绑定区域14a及第二绑定区域14b间隔设置。如此,能够防止不同线路层的绑定引脚间产生电信号的干扰。相应地,第一传输线路及第二传输线路相间绝缘设置,避免第一传输线路及第二传输线路之间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及显示效果。

如图4及图5所示,在将柔性电路板10与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连接时,为了方便第一线路层210及第二线路层220的对位,第一绑定区域14a两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标记14c,第二绑定区域14b两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标记14d。第一定位标记14c及第二定位标记14d可以为十字标记或卜字标记。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标记14c及第二定位标记14d均为卜字标记。

屏蔽层300包括第一屏蔽层310及第二屏蔽层320,第一屏蔽层310设置于第二线路层220远离基板100的表面,第二屏蔽层320设置于第一线路层210远离基板100的表面。

进一步,第一屏蔽层310包括第一主体部312及与第一主体部312连接的第一延伸部314,第一主体部312铺设于传输区域12,第一延伸部314铺设于第一绑定区域14a,而在第二绑定区域14b不设置第一延伸部314。相应地,第二屏蔽层320包括第二主体部322及第二延伸部324,第二主体部322铺设于传输区域12,第二延伸部324铺设于第二绑定区域14b,而在第一绑定区域14a不设置第二延伸部324。如此,能够避免第一绑定引脚212及第二绑定引脚222位置处的电磁干扰,同时还不影响第一绑定引脚212与触控模组的连接,也不会影响第二绑定引脚222与显示模组的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4及图5,第一延伸部314两端开设有第一缺口314a,能够将与第一线路层310位于同一表面的第一定位标记14c露出,第二延伸部324两端开设有第二缺口324a,能够将与第二线路层320位于同一表面的第二定位标记14d露出。由于柔性电路板10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也即在第一线路层310侧可以观察到位于第二线路层320上的第二定位标记14d,而在第二线路层320侧也可以观察到第一定位标记14c。如此,在将柔性电路板10与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连接时,第一延伸部314及第二延伸部324分别开设第一缺口314a及第二缺口324a,且第一缺口314a所在的位置与第一定位标记14c相对应,第二缺口324a所在的位置与第二定位标记14d相对应。如此,在连接柔性电路板10时,能够方便第一绑定引脚212与第二绑定引脚222与相应的引线对应连接,避免因对位不准确而造成的短路或电性不良。

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第一屏蔽层310还包括第一对位标记316,相应地,第二屏蔽层320还包括第二对位标记(图中未示)。第一对位标记316设于第一缺口314a的内壁上,且覆盖部分第一定位标记14c。相对应地,第二对位标记设于第二缺口324a的内壁上,且覆盖部分第二定位标记14d。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标记14c及第二定位标记14d呈卜字结构,因此,第一对位标记316及第二对位标记呈长条状。一般,第一定位标记14c及第二定位标记14d需要接地,为了防止接地引线对触控显示装置产生电磁干扰,在第一屏蔽层310设置第一对位标记316。相应地,第二屏蔽层320设置第二对位标记,如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电磁干扰。

进一步,请参见图7,第一绑定引脚212包括第一输出引脚212a及第一空引脚212b,第一空引脚212b设置于第一绑定区域14a的两端,且与第一定位标记14c相邻,第一缺口314a向第一绑定区域14a的中心位置处延伸,能够露出第一定位标记14c及第一空引脚212b。相应地,第二缺口324a也可以向第二绑定区域14b的中心位置处延伸,以进一步露出位于第二绑定区域14b的第二空引脚。在柔性电路板10设置空引脚,空引脚不与任何的引线连接,可以方便后续的产品升级,并且可以满足标准封装要求。空引脚一般设置于绑定区域边缘位置处。

需要说明,柔性电路板10通常采用异性导电膜(acf)贴附至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以与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上的引线电性连接。acf的组成主要包括导电粒子及绝缘胶材两部分,在精准对位后将柔性电路板10的第一绑定区域14a及第二绑定区域14b分别与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压合,经加热及加压一段时间后使绝缘胶材固化,导电粒子外围的绝缘薄膜在引脚接点热压合适被破坏,使得垂直方向的电流导通,最终形成垂直导通、横向绝缘的稳定结构。因此,导电粒子是否能够被破坏是检测电流是否导通的关键。以第一屏蔽层310为例,覆盖有第一屏蔽层310的第一绑定区域14a,由于第一屏蔽层310不具有透光性,导致无法直观判断导电粒子是否导通。将第一空引脚212a露出,能够方便观察到第一空引脚212a位置处的导电粒子是否导通,若第一空引脚212a位置处的导电粒子导通,则可以表明其他引脚位置处的导电粒子也被导通,有利于进行后期的检测工作。

进一步,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一输出引脚212a及第二输出引脚中并不是全部都会受到电磁干扰,因此,在整机组装以后,可以首先进行干扰测试,然后再根据干扰测试结果对第一延伸部314及第二延伸部324的设置进行调整。第一延伸部314及第二延伸部324有多个屏蔽条相邻排布形成,对于不会产生电磁干扰的输出引脚相对的位置可以不设置屏蔽条。

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0还可以是单面柔性电路板,此时,第二屏蔽层320设置于第一线路层210远离基板100的表面,且只铺设于传输区域12。

上述柔性电路板10设置有屏蔽层300,第一屏蔽层310的第一延伸部314两端开设有第一缺口314a,能够将第一定位标记14c露出,相应的,第二屏蔽层320的第二延伸部324两端开设有第二缺口324a,能够将第二定位标记14d露出。如此,能够方便在将柔性电路板10与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连接时进行对位。研究发现,在使用触控显示装置的过程中,触控模组与显示模组会相互干扰,而干扰源主要来源于触控模组、fpc及显示模组三者的重叠处,而三者的重叠处主要是在绑定区域14。因此,上述柔性电路板10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触控显示装置在正常工作时因各种不同频段的噪声而对显示信号造成的电磁干扰,尤其是能够避免绑定区域14的信号互相干扰的问题,还能够避免柔性电路板10与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贴附时产生贴附偏差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