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43999发布日期:2018-11-07 08:47阅读:4651来源:国知局
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航天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实现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航天器使用s4r(seriessequentialswitchingshuntregulator)电路的特点,s4r主功率回路一方面通过功率二极管给全调节母线供电,另一方面通过pmos管给蓄电池组充电,当母线及蓄电池组都不需要功率时,s4r主功率通过nmos管对地分流掉。

查阅现有pmos管驱动电路文献,主要分为如下两大类,一是采用自举式驱动电路;另外一种是采用隔离变压器实现。这两种驱动方式,均需要pmos管处于调制状态,而航天用s4r电路的pmos管除了处于调制状态外,还有可能处于全导通或全截止状态。此外,根据目前公布的图腾柱式驱动电路,虽然也满足上述三种pmos的三种工作状态,但pmos导通时间过长,对s4r电路而言,一方面有可能在调制过程中,抬高母线电压;另外一方面在蓄电池组电压比较低时,影响全调节母线动态响应,具体描述过程为——全调母线负载满载→pmos管关断,nmos管关断→全调节母线功率瞬间减载→蓄电池组电压较低,nmos管关断,pmos管导通→但此时由于pmos未能及时导通,太阳阵功率持续向全调母线供电,造成全调母线电压瞬间升高,动态性能变差,极易影响全调母线电压稳定性,给电源系统带来隐患。

此外,pmos管导通时间过长,pmos管工作在放大区的时间过长,使pmos管热耗增加,造成pmos管散热设计比较复杂,对pmos管长寿命使用不利。

目前,针对航天器用s4r电路的pmos管驱动电路一般采用稳压管工作的方式实现pmos管源极s与栅极g之间的压差,使pmos管导通。一方面稳压管长期工作,若稳压管失效,则pmos管源极s与栅极g之间的压差过大,造成pmos管源栅击穿;同时未针对pmos管的快速导通进行专门设计,仅靠驱动电路一般匹配实现pmos管的导通与关断,给航天器用s4r电路的使用带来局限性。因此必须设计专门的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及方法,一方面在s4r电路调整过程中s4r全调母线支路电压无波动;另一方面降低pmos管工作过程中的热耗,降低pmos管散热设计的复杂度。

图1是一般pmos管驱动电路及方法的基本原理图,一般pmos管驱动电路及方法直接通过比较器u1的低电平输出信号b实现pmos管的导通,由于稳压管d1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其限流电阻r2不能太小,太小将造成流经稳压管d1的反向电流过大,影响稳压管使用寿命,因此r2的阻值一般比较大,一般为几千欧姆;同时芯片u1的供电电源为二次电源电压,一般为+12v,而pmos管m1的源极电压vs为高电压,若电阻r4短路失效,将造成功率侧高电压串入二次电源端,严重影响控制电路正常工作。

图1中,芯片u1输出信号b为高阻态时,三极管q1导通,vs=vg,使pmos管m1截止;此时,若u1输出信号b为电平时,q2基极电流足够大,迅速使q2导通,但由于电阻r2阻值为几千欧姆,阻值偏大,m1栅极g电压vg通过电阻r2放电时间过长,造成pmos管m1导通时间过长,pmos热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及实现方法,该电路结构及工艺流程简单,器件选型均为常规元器件,易于工程实现。

所述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0~r5、三极管q1~q3、稳压管d1、电容c1等。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其一端与pmos管的源极(s)及栅极(g)相连,一端驱动控制信号a相连。所述pmos管m1为单p-沟道mosfet,内部有寄生二极管;所述驱动控制信号a为一般常用反馈电路发生的脉宽调制信号;所述pmos管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信号a输入电阻r0、取反三极管q1、分压电阻r1与r2、加快导通电容c1、pmos管m1s极与g极保护稳压管d1、驱动功率放大三极管q2与q3、限流电阻r3与r4、驱动输入电阻r5。若驱动信号a为低电平,则经过电阻r0后,三极管q1工作在饱和截止区,pmos管源极电压vs经过电阻r2使电容c1电压vc1+=vc1-=vs,即电容两端压降为0,由于vc1+=vs,则三极管q2导通,q3截止,vs经过电阻r3与r5使pmos管栅极电压vg=vs,最终使pmos管m1截止;若此时驱动信号a翻转为高电平,则经r0使三极管q1导通,电容c1一端电压vc1-突变为0,由于电容特性--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因此电容c1另外一端电压vc1+亦突变为0,造成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基极电流ib3突然增大为(vg-0.7v)/r5,该电流给电容c1充电,同时三极管q3的集电极ic3同步放大,三极管q3工作在饱和导通区,且电阻r4为小阻值电阻,电压vg通过电阻r4对地快速放电。此外,电压vs通过电阻r2也给电容c1充电,快速使电压vc1+嵌位在电阻r1与r2的分压处,即vc1+=vs×r1/(r1+r2),从而使vg=vs×r1/(r1+r2),因此pmos管m1源极s与栅极g压差为vs×r2/(r1+r2),经过合理选取电阻r1、r2即可实现pmos管m1快速导通,r2=0.8×r1,r1取值1k-100k欧姆。

所述三极管q1与源极s电压vs通过电阻r1与r2相连,实现驱动控制信号a与高压vs的保护限流隔离,当三极管q1基极与集电极发生短路失效时,高电压vs通过电阻r2、r1、r0反灌至控制电路中,由于限流电阻r2、r1、r0的作用,电流最大不超过vs/(r1+r2+r0),保护前端控制电路,提高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应用;所述三级管q2、q3与pmos管m1通过电阻r3、r5相连,实现驱动功率放大,根据实际选用m1的型号规格,选取合适的阻值,实现m1的导通与关断,实际应用时,电阻r3、r4、r5为小阻值电阻,取值范围在几欧姆至几百欧姆(如0-100欧姆),其中电阻r4可取0欧姆电阻,最大化实现pmos管快速导通;所述电容c1为无极性电容,其两端与分压电阻r1并联使用,其特征在于,利用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实现pmos管m1的快速导通,而对pmos关断过程无影响;所述保护稳压管d1,防止三极管q3基极-集电极短路失效时,避免vg=0,防止pmos管m1栅源击穿,d1的正常工作保护稳压值大于分压电压vs×r2/(r1+r2),小于pmos管m1源极s与栅极g最大允许电压(16v-22v);所述电阻r1与r2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瞬间热耗较大,可采取多只(比如4只)同型号规格电阻并联或采取大功率(1w以上)阻值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若驱动信号a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则经r0使三极管q1导通,电容c1一端电压vc1-突变为0,由于电容特性--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因此电容c1另外一端电压vc1+亦突变为0,造成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基极电流ib3突然增大为(vg-0.7v)/r5,该电流给电容c1充电,同时三极管q3的集电极ic3同步放大,三极管q3工作在饱和导通区,且电阻r4为小阻值电阻,电压vg通过电阻r4对地快速放电。此外,电压vs通过电阻r2也给电容c1充电,快速使电压vc1+嵌位在电阻r1与r2的分压处,即vc1+=vs×r1/(r1+r2),从而使vg=vs×r1/(r1+r2),因此pmos管m1的源极s与栅极g压差为vs×r2/(r1+r2)。合理选取电阻r1、r2即可实现pmos管m1快速导通,电阻r1取值范围为1k-100k欧姆,r2=0.8r1。

综述,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实现及方法,一方面体现在一方面在s4r电路调整过程中使pmos管快速导通,将太阳阵功率通过pmos管快速传输至蓄电池组,避免太阳阵功率通过功率二极管传输至全调节母线,实现全调母线支路电压无波动;另一方面降低pmos管工作过程中的热耗,降低pmos管散热设计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pmos管驱动电路及方法的基本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基本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的快速导通pmos管驱动电路的基本原理图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电阻r0~r5、三极管q1~q3、稳压管d1、电容c1等。所述驱动控制信号a为一般常用反馈电路发生的脉宽调制信号;所述pmos管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信号a输入电阻r0、取反三极管q1、分压电阻r1与r2、加快导通电容c1、pmos管m1s极与g极保护稳压管d1、驱动功率放大三极管q2与q3、限流电阻r3与r4、驱动输入电阻r5。若驱动信号a为低电平,则经过电阻r0后,三极管q1工作在饱和截止区,电压vs经过电阻r2使电容c1电压vc1+=vc1-=vs,即电容两端压降为0,由于vc1+=vs,则三极管q2导通,q3截止,vs经过电阻r3与r5使vg=vs,最终使pmos管m1截止;若此时驱动信号a翻转为高电平,则经r0使三极管q1导通,电容c1一端电压vc1-突变为0,由于电容特性--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因此电容c1另外一端电压vc1+亦突变为0,造成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基极电流ib3突然增大为(vg-0.7v)/r5,该电流给电容c1充电,同时三极管q3的集电极ic3同步放大,三极管q3工作在饱和导通区,且电阻r4为小阻值电阻,电压vg通过电阻r4对地快速放电。此外,电压vs通过电阻r2也给电容c1充电,快速使电压vc1+嵌位在电阻r1与r2的分压处,即vc1+=vs×r1/(r1+r2),从而使vg=vs×r1/(r1+r2),因此pmos管m1源极s与栅极g压差为vs×r2/(r1+r2),经过合理选取电阻r1、r2即可实现pmos管m1快速导通。

此外,所述保护稳压管d1,其特征在于,d1的正常工作保护稳压值大于分压电压vs×r2/(r1+r2),小于pmos管m1源极s与栅极g最大允许电压(16v-22v)。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只是对本发明进行示意性说明和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对本发明的任意修改和替换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