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C发热器件及其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7238发布日期:2019-04-05 21:5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PTC发热器件及其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陶瓷加热器和该加热器的组合件,特别是一种侧面有主体加强筋的导热铝管的一种ptc发热器件及其组合件。



背景技术:

一种ptc热敏陶瓷电加热器用支架及ptc电加热器(公开号cn201174784),包括安装面和支撑面,在支撑面上设有安装固定发热体的内凹型腔,在内凹型腔的底部还设有向内延伸的用于放置发热体电源引出端连接导线的腔体,在该腔体底部的支撑面上设有导线引出孔。在支撑面的一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熔断器的通孔。

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将熔断器结合于支架而防止其连接在支架外围而影响安全性,但是由于其还是安装于支撑面的一侧壁上,其连接线还是会缠绕于支架外部,电源引线还是有在外力作用下松动、脱落的隐患。

一种ptc加热器支撑座及ptc加热器(公开号:cn200920235929),包括座体,盖板和螺钉;座体和盖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座体内设有一面敞口的空腔,该空腔内设有间隔上壁、间隔下壁;间隔上壁位于ptc加热器的发热体和温度控制器之间;间隔下壁位于ptc加热器的发热体和温度熔断器之间。

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将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安装在支架内,解决温控器和熔断器定位的可靠性问题。但由于引出导线容易在外力的反复拉动下发生松动脱落,二个不同极性的电极片和线组连接面的带电部分也有导致短路和因压接不良导致的接触打火或松脱。

ptc发热器(公开号:104053255a),将二个以上发热器共用一个尾座及一个电器连接座,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固定在裸路的电气连接座内后插上电气插腔和电气屏护联接坐护罩。采用该技术可以解决温控器和熔断器在电气连接座内尾座内的安装的定位问题,但是仍然无法解决支架座体内部的零件之间和电源引线之间的位移、互相干涉等方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均存在热敏陶瓷发热器电源连接线引出后无有效的绝缘固定,易受拉拔印象,同时还有安装支架内部电源连接线也易受外部拉拔影响的问题。

此外,现有柜式空调用热敏陶瓷发热器物料是单组还是多组并联,其电源连接线引出后均互相干涉、无有效的绝缘固定,受整机装配、运输拉拔的影响,极易发生脱落和短路的安全性事故。

一种ptc液体电加热器(公开号cn2612898y),所述电源线和所述电极相连并为其供电,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金属外壳的电源线入口与外界相连。

采用此种技术方案,由于电源线直接与电极连接,接触电阻大,电源线在外力作用下联结点易导致脱落。

一种ptc加热的快速式电热水器(公开号cn2742335y),电气控制装置上的导线与加热装置上的插片相连接。

采用此种技术方案,至少需要插片、插簧和护套的帮助下完成导线和ptc电极片的连接才能保证其安全性,同时,插片插入的要求很高,如果未和其契合部完成连接,插片易从ptc电极片上脱落而导致发热器损坏。

一种具有紧固端子的ptc发热件(公开号cn2684506y),在所述端子上设有扣片,所述的扣片通过冲压连接在电极板上。采用此种技术方案,扣片相当于插片,冲压的距离需要实时调整,插片和插簧的对接处难免会有接触间隙,如果未和其契合部完成连接,插片易从ptc电极片或对接插簧上脱落而导致发热器不导通,而实时调整即需要多出人工看护,导致成本增加。

此外现有技术也有采用带翻边压接面或包角压接面的连接片和发热条的电极片冲压的联接方案,该方案虽能解决线组和连接片的压接可靠问题,但由于翻边压接面或包角压接面和电极片是面接触,互相贴合稍有不平,则易导致配合松动,导致松脱。再加上冲压模的平面冲头同时对翻边或包角的二侧施加冲击压力,由于电极片和翻边或包角的二侧接触处是线接触,压痕也集中于此,冲压模稍有微小的不平形度,就会导致电极片在压痕线上的损伤和断裂,导致整套发热条和线组的报废。

综上所述:上述现有技术的电源线和电极片的连接方式均存在接触不良、压接松动、冲压受损等诸多安全性和可靠性隐患。

已有技术:发热片和电极片间是导电胶,由于导电胶含有大量的金属导电粉末,导致胶的粘接强度大大降低。2、使用的是在室温状态快速自然凝固的硅胶,生产和储存成本也高,使用也不方便。3、~已有的发热芯为滾压以后形成侧面的凹槽,对改善发热元件和电极片及铝管发热面之间的接触,提高热效率有积极效果。

已有技术缺点:1,新业cn00221004:(1)虽然设定了可以设置在支架的侧壁、前壁或顶壁及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等多种插入方式,但均限定了温控感温面必须要紧贴表面带电的散热条这一前提,容易发生短路、漏电等安全性事故,不可靠且难以操作和安装。(2)温控和熔断的二个插孔分别深入到支架的凹腔内壁,使电源引线和电连接点只能裸露在支架外。(3)设置的盖板只有顶住温控器的定位作用,无法解决带电部分的连接点外露问题,带来使用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极大隐患。2,徐成东cn201420064071:设置的盖板裸露在支架表面的空间,容易导致水滴滲入定位温控和熔断器的空腔内带来安全性的隐患。3,国威200920235929:(1)温控位于支架座体的空腔内,发热器件在通风的工作状态下温控器感温面的温度变化和发生异常时的干烧状态差异不明显,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才能使感温面的温度达到保护温度。(2)通风状态和干烧状态的温差不明显,容易导致误动作。(3)温控空腔置于支架的座体内,占用的空间大,容易导致座体空腔内不同极性间的电源线和连接点干涉,发生短路或爬电等重大安全性事故。

1、国威专利cn204741574u和cn104797015a:(1)盖板上没有延伸面和第二通孔(2)线束上没有密封圈,靠线扎定位线束,易松动不可靠。

已有技术:(1)尾支架空腔内部无密封胶,发热器工作时因环境温度冷热激变的产生的凝露水容易滲入尾部铝管发热体内部导致短路。(2)林芝cn302536477s,尾部有不密封的台阶,无法容纳密封胶。(3)铝管发热体的尾部与散热器齐平或低于散热器的尾部。

已有技术:格力cn201010245871:(1)全部电源接点均暴露在支架的表面,无法解决密封和潮态下使用的漏电问题,使用不安全。(2)支架与发热器的结合部无倒角或凹槽,(3)结合部无密封胶,结合处间隙易渗水,无法保证密封性能和避免潮态环境下使用的渗水和漏电问题,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ptc发热器件管内发热体在频繁工作的启动~制热~关机冷却过中因瞬间冷热激变导致的热应力释放而导致导热铝管的松动而产生管内发热元件和导电电极及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和由此接触间隙而常见的因发热元件和电极片之间跳火、碳化乃至因长期跳火而导致的局部高温致使绝缘层融化而产生的表面带电和漏电,短路和击穿,爆炸、烧毁易燃塑料的室内机等一系列重大和恶性安全性事故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有ptc发热芯、薄壁扁长空心导热铝管及散热器,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位于所述ptc发热片和电极条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的耐温绝缘膜组成,所述耐温绝缘硅胶至少有二个组份,其中至少有一个组分在室温状态下是液态,所述两种硅胶经按大致1∶1的比例配置且充分混合后成为流动性较好的合成硅胶,所述导热铝管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专门的融化炉内将铝锭熔融软化;

2)再将位于炉口处具有一定强度的软化铝液通过专用模腔向炉外拉伸,所述模腔位于所述融化炉的炉口;

3)所述软化的铝液在室温环境的均匀拉伸过程中快速冷却,形成扁长空心导热铝管。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为波纹状散热条,将发热芯穿入所述导热铝管的扁长空腔内形成铝管发热体,经对所述发热体的导热平面渐次碾压,使穿入导热铝管空腔的所述发热芯内的ptc发热片、电极条和耐温绝缘膜之间及所述发热芯与所述导热铝管内壁的导热平面间的所有间隙全部消除且相互紧密贴合成ptc发热体,将所述ptc发热体的导热平面贴合与所述散热条对应的导热平面,并在贴合处涂刷合成硅胶,在150~300℃的温度和5分钟以上的时间内,使所述合成硅胶完全固化,将所述导热铝管发热体和所述散热条牢固的粘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铝管发热体是采用多组滚轮对所述发热体的整个导热表面进行滚动碾压,所述每组滚轮的滚压面间的距离均可微调,经每组滚轮依次滚压后,所述发热体的厚度比滾压前渐次分别缩小0.01~0.25mm。

已有技术:权1~2,发热片和电极片间是导电胶,由于导电胶含有大量的金属导电粉末,导致胶的粘接强度大大降低。2、使用的是在室温状态快速自然凝固的硅胶,生产和储存成本也高,使用也不方便。3、-已有的发热芯为滾压以后形成侧面的凹槽,对改善发热元件和电极片及铝管发热面之间的接触,提高热效率有积极效果。本发明可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滾压后发热芯因厚度状态改变而释放的应力导致的弯曲,保证滾压以后产品的平直、不变形。对于长度为500-1000mm以上(1.5匹-5匹之间的挂机、柜机),侧面的加强筋可大大提高抗弯、抗折强度,有效的消除和减少在周转、运输、安装过程中因外力导致的变形。此外,侧面的加强筋还能极大的改善和提升导热铝管对包覆在内的发热元件、导电电极片和绝缘层之间的包覆强度,有效消除管内发热体在频繁工作的启动-制热-关机冷却过中因瞬间冷热激变导致的热应力释放而导致导热铝管的松动而产生管内发热元件和导电电极及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和由此接触间隙而常见的因发热元件和电极片之间跳火、碳化乃至因长期跳火而导致的局部高温致使绝缘层融化而产生的表面带电和漏电,短路和击穿,爆炸、烧毁易燃塑料的室内机等一系列重大和恶性安全性事故的发生。(1)由于铝管在穿管后的滚压过程中向铝管内腔的凹进尺寸较无加强筋的相比要小,这样可以达到减少压制过程中侧面的管壁对绝缘膜的挤压带来绝缘膜损伤的不绝缘的安全性隐患;(2)侧面的加强筋更有利消除铝管发热体在穿管后滚压时铝管在消除管内各零件之间和管壁之间的间隙(包括铝管本身壁厚的延伸)的过程中沿长度和宽度方向的不规则延伸,在延伸均匀的前提下,铝管内部的电极片、绝缘膜和ptc发热元件将和铝管导热内壁之间的各向结合紧密,对提高产品的热效率、抗老化性能和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会带来积极效果;(3)在铝管的收缩均匀和管内各零件之间结合更加紧密的前提下,对改善产品因冷热激变产生的动作噪音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无加强筋,只有3组以下的滚轮,只能调试压力,不能调试二滚轮之间的距离。2,发明效果:(1)权1和2-1,由于ptc发热片和电极条的表面接触面不是绝对的镜面,依据相应的微小凸出点接触导电,凹陷点储存硅胶来保持粘接强度。采用对导热铝管的导热表面碾压而达到了导电接触点均布、凹陷点储存硅胶紧密和均匀,即既保证可靠和均匀的电接触点,使电流分布均匀、消除接触电阻,同时又使储存在对应的接触导热面之间凹点内的硅胶也分布均匀,确保了连接和接触强度。(2)权3、4,加强筋:可以精确设定压制以后发热芯的厚度,在厚度渐次变薄的基础上,使导热铝管内的发热元件和导热铝管之间接触和配合更加紧密。2,通过逐步和微量缩小发热芯的厚度,保证压制以后管内的发热元件不开裂、不破碎、片与片之间无间隙、发热元件和电极片之间结合牢固。实施例:第一组滚轮设计间隙为0.05mm,起到将高粘度的硅胶与发热元件和电极片间均匀、紧密贴合的效果,保证在压力增加的基础上相邻发热元件之间及其与电极片间因硅胶已在均匀压合下,互相之间因胶的粘合作用可靠定位而不发生位移和间隙,后几组滚轮在此基础上渐次加压、使管内各配件的接触面之间贴合更紧密,特别是陶瓷发热元件的脆性,在通过对导热宽度方向的线状和整个表面缓慢、均匀和逐步增加压力的状态下,得到显著改善。杜绝了已有技术在压制中无法避免的使发热元件产生裂纹和发生碎裂从而导致发热器件的短路、开路等重大安全性事故和发热元件和电极片间因脱胶或贴合不均匀而导致的功率衰减、使用寿命降低的耐久性隐患。

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及散热器,所述导热铝管有导热平面和压制面,所述导热平面的壁厚超过所述压制面壁厚的3倍,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齿片,所述导热铝管的制备工艺为:

1)在专门的融化炉内将铝锭熔融软化;

2)再将位于炉口处具有一定强度的软化铝液通过专用模腔向炉外拉伸,所述模腔位于所述融化炉的炉口;

3)所述软化的铝液在室温环境的均匀拉伸过程中快速冷却,形成扁长空心导热铝管。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是所述导热铝管的导热平面壁厚处经铲切成的散热齿片,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耐温绝缘硅胶和耐温绝缘膜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铝管铲切散热齿片处的导热平面壁厚为3~15mm,所述散热齿片宽度为11.5~24.5mm,高度为5~17mm,所述导热铝管导热平面上的散热齿片的二侧是宽度小于所述散热片宽度的定位压制面,所述定位压制面的壁厚为0.1~1.5mm,宽度为0.5~6mm,所述导热铝管的二侧壁厚为0.2~2.5mm,所述散热齿片的厚度为0.02~2.5mm。

压制可以采取对二侧压制面加压和多组滚轮滾压二侧压制面。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位于所述ptc发热片和电极条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的耐温绝缘膜组成,所述发热芯穿入包括散热齿片的导热铝管腔内后,通过对所述导热铝管的压制面加压,使所述发热芯与所述导热铝管空腔内侧壁间的宽度间隙基本消除后组合为所述ptc发热器件,所述发热器件位于电源引入端的末端导热铝管超出对应于该端散热齿片端部5~50mm。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铝管上散热齿片的宽度方向有不少于1个折角面,所述折角的顶角角度为5~40度。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齿片沿散热面宽度方向有大致弓形弧面,所述弧面的弦宽为2~8mm,弓高为0.1~1.5mm。

发明效果:1、增加散热面积,2、降低铝材成本,3、散热片的形状可达到储存和容纳关机以后因发热器的表面温差导致的凝露水滴,杜绝此部分水滴在再次开机工作随瞬间的热交换风量吹入室内导致的功能缺陷的效果。

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发热芯和薄壁扁长空心导热铝管及散热器,所述导热铝管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专门的融化炉内将铝锭熔融软化;

2)再将位于炉口处具有一定强度的软化铝液通过专用模腔向炉外拉伸,所述模腔位于所述融化炉的炉口;

3)所述软化的铝液在室温环境的均匀拉伸过程中快速冷却,形成扁长空心导热铝管。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位于所述ptc发热片和电极条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的耐温绝缘膜组成,所述导热铝管的表面是壁厚大致相等的导热平面和压制面,所述散热器镶嵌或焊接在所述导热铝管的导热平面上,所述发热芯穿入所述包括散热器的导热铝管腔内后,通过对所述导热铝管的压制面加压,使所述发热芯与所述导热铝管空腔内侧壁间的宽度间隙同时基本消除,所述压制面的宽度为0.5~6mm,所述散热器定位在所述导热铝管的导热平面上,组合成所述ptc发热器件。

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及散热器,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位于所述ptc发热片和电极条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的耐温绝缘膜组成,所述发热器件位于电极引出端的部分发热芯超出对应于所述导热铝管的端部,所述发热芯电极引出端部分的绝缘膜和所述导热铝管结合处的周边均涂覆了耐温绝缘密封胶。

作用:能有效的杜绝因发热器件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时,凝露水滴通过导热铝管和发热芯的结合处的间隙渗入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内部之间的间隙内,导致水滴侵入被绝缘膜包覆的电极条和ptc发热片之间而造成发热器件的漏电、不绝缘,乃至使用ptc发热器件的空调等电器产品发生短路、击穿等失效及爆炸、燃烧、漏电等重大的安全性事故。

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及散热器,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位于所述ptc发热片和电极条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的耐温绝缘膜组成,所述发热器件的导热铝管侧面有不少于一条柱体加强筋,所述柱体加强筋在所述导热铝管发热体的侧面大致居中部位且与所述导热铝管等长,所述柱体加强筋的截面是弦宽为0.3~2mm,弓高为0.2~2mm的大致弧形。

一种ptc发热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条和贴合在所述散热条的导热片上的ptc发热片为一组,所述散热条导热片的导热平面和所述发热片的发热平面间有混合硅胶,所述混合硅胶至少有二个组份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组分在室温状态下是液态,所述硅胶经按比例配置且充分混合后成为流动性较好的合成硅胶,在150~300℃的温度和5分钟以上的时间内,所述合成硅胶完全固化,将所述散热条和所述ptc发热片结合成所述ptc发热器件。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及散热器组成的ptc发热器和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了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位于所述ptc发热片和电极条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的耐温绝缘膜,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和封盖,所述座体沿所述发热器件电极条延伸端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器件不同极性电极条的引出端和与所述引入电源线束的电联部分及电源线束连线的敞口大空腔,所述敞口大空腔内还有被定位绝缘壁分隔的敞口小空腔,所述小空腔内分别容纳和定位了所述发热器件端部的导热面或温度控制器或温度熔断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感温面贴合于相邻发热器件的导热平面所对应的定位绝缘壁一侧,所述定位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空腔和所述发热器件端部导热面间的角度为0~90°。

进一步地,在所述定位温度熔断器的敞口小空腔的定位绝缘壁相邻一侧有容纳所述温度熔断器引出电源引线的敞口定位腔槽。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温度熔断器的敞口小空腔和相邻容纳所述温度熔断器电源引线敞口定位腔槽的定位绝缘壁上有贯连所述二个腔体的豁口,所述温度熔断器的引线嵌入并通过该豁口定位于所述引线定位腔槽内,通过封盖将定位在所述支架座体的敞口大空腔内的温度控制器、温度熔断器和引入电源线束及各连接点全部密封在对应的敞口大空腔内。

发明点说明:1、温控和熔断空腔:(1)适用于表面带电的组合件和表面绝缘的组合件。(2)对于表面带电的发热器件,由于散热器的表面带电,再加上圆管状熔断器的表面带电,因此,已有技术采取的都是辐射式感温。即将温控和熔断安装在和发热器件间有一定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的空间,需要附带安装钣金等配件,成本高、装配效率低。此外,由于采取的是热辐射感温,同时带来了动作时间较长,灵敏性和可靠性较差的功能性缺陷。本发明的温控和熔断贴合于发热器件的发热面,感温精度高、温度异常动作快,有效的提高了可靠性。(3)采用本发明,可将现有的温控和熔断保护的感温方式改为感温面紧贴发热器件发热面的传导式感温,无论发热器件是否带电,感温控制元件均不和散热器接触,既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组装生产效率。4、熔断引线的定位腔槽:(1)已有技术的不足:由于通用的圆柱状熔断器输入和输出电源引线分别在其二端部,其中一根引线和熔断器的表面金属壳体是同一极性,容易导致在二根引线短路的同时,熔断器二根短路而不工作。(2)已有技术将熔断器和其电源引入和引出端均定位在同一个空腔内,其二根不同的电源引线均定位在同一个空腔内,而且由于受到空腔内部空间的限制,熔断器的一根引出线只能在其根部经过大于180°的折弯以后紧贴在其外壳上引出,稍有外力极易导致根部的断裂或脱落,同时也导致熔断器的位移而影响熔断器的控温精度和保护功能。发明点:(1)单独设置一个熔断器引线定位槽,定位于该槽内的电源引线可在定位熔断器的口腔内在远离根部的位置经二个小于90°的弯折,使电源引线从该腔槽引出,不管再大外力,其受力点只能在通过熔断器引线的豁口端壁,对熔断器无丝毫位移隐患。(2)大大提高了熔断器的工作可靠性。(3)二根不同极性电源引线分别位于不同的二个空腔内,彻底避免了引线之间短路的隐患,使用安全性也得到了可靠的改善、保障和提升。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及散热器组成的ptc发热器和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了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位于所述ptc发热片和电极条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的耐温绝缘膜,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和封盖,所述座体沿所述发热器件电极条延伸端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器件不同极性电极条的引出端与所述引入电源线束的电联接部分及所述电源线束连线的第一空腔和镶套、容纳所述发热器件的散热器端部的第二空腔,在所述第二空腔贴合所述散热器端部散热表面的壁厚处还有容纳并定位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小坑体,所述小坑体的深度远小于所述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小坑体的敞口面的长度接近于与所述温度控制器、温度熔断器的长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定位温度熔断器的小坑体的定位壁相邻一侧有容纳所述熔断器电源引线的定位腔槽。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温度熔断器的小坑体和相邻温度熔断器电源引线的定位腔槽的隔离壁上有贯连所述坑体和定位腔槽的豁口,所述温度熔断器的引线嵌入并通过该豁口定位于所述电源引线的定位腔槽内。

已有技术:国威cn201515508u。缺点:1、温度控制器、温度熔断器和电源线束连接点在同一个腔体的平面内,安装位置和空间较小、不同极性的电源接点和导线难免干涉,可靠性和安全性有较大的隐患。(2)通风状态和干烧状态的温差不明显,容易导致误动作。发明点:温控器和熔断器定位在所述发热器件电源引出端和电联接压点的另一平面的对应腔体内,发热器的电源引出端和引入电源及温控器和熔断器的连接点全部位于大腔体的平面内,腔体的空间较大,不同极性的电源接点和导线之间可以方便的隔离、互不干涉,结构上的优化带来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改善和提升。实施例:见奥克斯格力款组件的结构图。2、格力cn102271429a。已有技术特点缺陷:(1)温控和熔断器均位于支架座体的表面且相当部分外露,在潮湿、腐蚀性环境下使用时,控制器件易受污染、侵蚀,导致失效。(2)带电部分的电源接点和电源引线全部定位在支架座体的外表面,潮湿、腐蚀性环境下容易老化、绝缘降低导致安全性事故。发明效果:(1)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在加热、通风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加热不通风的异常状态下,其感温表面的温度差的区别明显不同。即:当风扇电机发生故障导致所述ptc发热器处于无风干烧的异常工作状态时,定位于支架表面的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和通风、加热的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差别更加明显,在不通风干烧状态的状态下,能有效的瞬间断开保护。(2)因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在通风工作状态下直接受到循环自然风的较好散热,可靠的避免了在通风工作状态下,因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感温面的散热效果较差而导致的误动作。(3)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密封在安装支架的座体内部且贴合于ptc发热器件的散热器表面,不占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座体内电极引出端和电源连接点所在空腔的体积,使温控和熔断器的不同极性电源线和连接点之间有更大的安装空间且被分开,有效的保证了足够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4)装配时,电源线束的定位和操作空间明显增加,大大提高了组装效率,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及散热器组成的ptc发热器和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了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位于所述ptc发热片和电极条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的耐温绝缘膜,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和封盖,所述座体沿所述发热器件电极条延伸端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器件不同极性电极条的引出端和所述引入电源线束的电联接部分及所述电源线束连线的敞口大腔体,所述敞口大腔体沿所述发热器件侧面的厚度一侧有容纳温度控制器或温度熔断器的洞腔。

进一步地,所述洞腔的深度接近所述温度控制器或温度熔断器的长度且紧贴所述发热器件的导热面。

进一步地,所述洞腔的敞口截面与所述发热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且大于所述温度控制器或温度熔断器的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控制器或温度熔断器自对应小空腔的敞口处插入空腔内且其引入电源线束均被定位和容纳在所述座体的敞口大腔体内,所述座体和封盖将敞口大腔体封闭后,包括所述小空腔的敞口部分和所述电源线束的带电连接部分及不同极性的全部引线均被可靠密封在所述支架的敞口大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洞腔平行于所述发热器件的导热面。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器件有不少于二组,所述洞腔位于并贴合相邻二组发热器件的导热平面间。

已有技术缺点:1,新业cn00221004:(1)虽然设定了可以设置在支架的侧壁、前壁或顶壁及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等多种插入方式,但均限定了温控感温面必须要紧贴表面带电的散热条这一前提,容易发生短路、漏电等安全性事故,不可靠且难以操作和安装。(2)温控和熔断的二个插孔分别深入到支架的凹腔内壁,使电源引线和电连接点只能裸露在支架外。(3)设置的盖板只有顶住温控器的定位作用,无法解决带电部分的连接点外露问题,带来使用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极大隐患。2,徐成东cn201420064071:设置的盖板裸露在支架表面的空间,容易导致水滴滲入定位温控和熔断器的空腔内带来安全性的隐患。3,国威200920235929:(1)温控位于支架座体的空腔内,发热器件在通风的工作状态下温控器感温面的温度变化和发生异常时的干烧状态差异不明显,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才能使感温面的温度达到保护温度。(2)通风状态和干烧状态的温差不明显,容易导致误动作。(3)温控空腔置于支架的座体内,占用的空间大,容易导致座体空腔内不同极性间的电源线和连接点干涉,发生短路或爬电等重大安全性事故。创造性:(1)小腔体沿发热器件引入电源的头部方向反向外延,不占用座体空腔体积,使温控和熔断器的不同极性电源线和连接点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被分开且保证有足够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材料成本也较低。(2)温控器感温面和发热器件的发热面间有绝缘耐温的隔离壁,感温面贴合于发热器件发热面相邻的绝缘隔离壁上,无漏电、爬电、误动作的安全隐患。(3)小腔体和引入电源线和所有的带电连接点均置于座体的大空腔内,无不同极性的干涉,水滴不可能滲入容纳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空腔内,大大提高和改善了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通风工作状态时,容纳温控器/熔断器的腔体具备和发热器件一样的热交换条件,温度大大低于干烧不通风状态的温度,这样就能确保无风干烧异常状态下较快达到温控的保护温度点起到灵敏保护和因无风干烧状态和通风工作状态之间的较大温差而确保在工作状态下不发生误动作的保护目的。确保了产品的可靠性。实施例:德龙移动空调双排组件图。实施例描述,洞腔可以紧贴器件的发热器件的厚度侧面的长度方向表面或宽度方向的散热波纹表面。其中紧贴散热波纹散热面的结构可采用温控和熔断均在同一散热面上,以迎风面为最佳方案。优化的一种为德龙双排发热器件,由于发热器件在通风发热状态下的散热效果较好,能彻底避免温控器或熔断器在工作状态下的误动作,提高了产品功能的可靠性。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及散热器组成的ptc发热器和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了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位于所述ptc发热片和电极条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的耐温绝缘膜,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和封盖,所述座体内有敞口大空腔,所述不同极性的电连接部分定位在所述敞口大空腔内后,由绝缘密封胶将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电极条和与其连接的所述电源线束的电连接部分及对应的空隙处全部填充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敞口大空腔内沿所述发热器件不同极性电极条引出端的延伸端外侧有限位绝缘壁,所述被绝缘密封胶填充、密封的发热器件引出端电极条和与其连接的所述电源线束的电连接部分及对应的绝缘密封胶均被定位在所述限位绝缘壁圈围成的敞口小腔体内。

进一步地,定位在所述敞口大空腔内的不同极性电极条引出端和对应的电连接部分表面套封有绝缘热缩套管并由绝缘密封胶将包覆在内的电极条引出端和与其连接的电连接部分及对应的空隙处全部填充密封。

已有技术:cn104797022a,热敏陶瓷发热器组合件及其发热器和安装支架。一不同极性电极片引出端定位处无密封胶,引出端外侧无定位绝缘壁,引出端表面无绝缘热缩套管。潮态和浸水状态下会ptc发热元件会立即生效、短路和炸管。电联接部分也会发生短路、漏电的重大安全性事故。

发明要点:(1)绝缘密封胶将不同极性的电极引出端和电源压点间的间隙全部覆盖填满,确保在潮态和浸水状态ptc发热元件不会渗水,电联接部分也能保证可靠的绝缘。(2)电极引出端外侧的定位绝缘壁既起到限位引出电极的作用,又使不同极性的电极引出端及其和输入电源的连接点之间形成一个腔体,使密封胶不浪费。(3)在流动性较好的密封胶能储存在被绝缘壁围成的该腔体内,将不同极性的电极引出端和电源压点间的间隙全部覆盖填满。(4)将不同极性的电极引出端和电源压点全部被包覆在热缩套管内可以更减少密封胶的浪费,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发明效果:(1)极大的提高了密封和绝缘性能,保证了带电部分的可靠密封和绝缘。(2)避免密封胶的外溢、浪费,保证了密封和绝缘效果。(3)改善了批量生产的可操作性和工艺一致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施例说明:在电联接部分和电源线引出端全部浸在水中的环境下,仍然能确保发热器件带电部分和其表面可靠绝缘,不漏电)。(4)彻底解决了ptc发热器在潮态环境下使用的渗水和漏电问题,根本上解决了防水性能和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实施例:格力款小坑体组合件的结构图。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含有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所述第一支架的敞口大空腔内有定位所述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与输入电源相连的不同极性电源连线的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一侧有容纳和固定所述电源连线的隔离壁。

发明效果:1、将不同极性的电源引线分开、定位。2、确保和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相连接的电源引线被定位在卡槽内,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会因导致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位移而发生感温不准确引起的误动作或保护功能的失效。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器件、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连接了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和封盖,所述座体的尾端面有大致半圆的第一通孔,所述封盖对应于所述座体尾端面第一通孔部位有垂直于封盖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有对应于所述座体尾端面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束由所述导线穿入绝缘套管内组成,所述绝缘套管上嵌置镶套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和被其嵌置包覆的电源线束一起定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所述封盖盖上座体的同时,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吻合成大致圆形的第三通孔,通过压紧封盖,将被嵌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的所述橡胶密封圈紧密压实,使所述橡胶密封圈和被其包覆的绝缘套管和导线间形成无任何间隙的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周边至少有一处开口,在盖上和压紧封盖前,可按以下步骤:

1)将橡胶密封圈先嵌置在所述座体的第三通孔;

2)掰开所述橡胶密封圈开口,放入电源线束;

3)将掰开的密封圈开口处复位,将电源线束全部包覆;

4)盖上封盖,所述第一和第二通孔吻合成大致圆形的第三通孔,使所述导线在所述密封圈内被牢固压紧,间隙处被可靠密封。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通孔、密封圈和线束的定位和结合处空隙均填覆了绝缘、密封胶。

国威专利cn204741574u和cn104797015a:(1)盖板上没有延伸面和第二通孔(2)线束上没有密封圈,靠线扎定位线束,易松动不可靠。

发明效果:(1)线束通过密封圈紧密压紧和密封,再加上密封胶结合处的密封胶,彻底杜绝潮态空气和水滴渗入座体空腔内的隐患,即使第一支架浸入水中,仍能够保证第一支架空腔内的带电连接点完全密封。从结构上彻底解决了在潮态环境和浸水环境下使用的漏电、短路隐患,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2)第三通孔形成嵌入型配合结构,增加互相配合的精度和结合强度。

进一步地,包括ptc发热器件、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连接了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和封盖,所述不同极性的电极片引出端和连接电源线束的连接部分的表面带电处包覆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和所述电极片引出端和连接电源线束的连接部分的带电体表面均涂敷了耐温、绝缘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分的连接方式是铆接在线束上的插簧和连接在电极片引出端上的插片间的相互对插。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是与所述插簧匹配的绝缘橡胶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分的连接方式是线组直接压接在电极片的引出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管是耐温热缩套管。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器件、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连接了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二安装支架镶套在所述发热器件的尾端,所述发热器件的非电极引出端的尾部涂覆了耐温密封胶将所述发热器件尾端的空隙完全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器件尾端的导热铝管超出所述发热器件尾端0.5~10mm,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空腔底面有容纳所述导热铝管尾部超出部分的腔体,所述腔体内灌涂了绝缘密封胶。

已有技术:(1)尾支架空腔内部无密封胶,发热器工作时因环境温度冷热激变的产生的凝露水容易滲入尾部铝管发热体内部导致短路。(2)林芝cn302536477s,尾部有不密封的台阶,无法容纳密封胶。(3)铝管发热体的尾部与散热器齐平或低于散热器的尾部。发明效果:(1)使加热器工作时因环境温度冷热激变的产生的凝露水不能滲入尾部铝管发热体内部导致内部的电极片之间或发热元件的侧面积聚水滴导致的短路。(2)弥补器件成型固化工艺过程中因工装和人为疏忽导致的尾端部发热体和散热器之间的配合间隙,杜绝由此造成发热体和散热器之间的开胶、脱胶,确保发热器的粘接强度,保证散热效果和安全性及可靠性。提高了发热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与镶套的发热器件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尾端的内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

发明效果:弥补器件成型固化工艺过程中因工装和人为疏忽导致的尾端部发热体和散热器之间的配合间隙,杜绝由此造成发热体和散热器之间的开胶、脱胶,确保发热器的粘接强度,保证散热效果和安全性及可靠性。提高了发热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件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连接有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和封盖,所述座体与容纳、定位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的一侧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

已有技术:格力cn201010245871:(1)全部电源接点均暴露在支架的表面,无法解决密封和潮态下使用的漏电问题,使用不安全。(2)支架与发热器的结合部无倒角或凹槽,(3)结合部无密封胶,结合处间隙易渗水,无法保证密封性能和避免潮态环境下使用的渗水和漏电问题,使用不安全。权27-29创造性:(1)支架的座体和发热器件的结合空隙有密封胶双重和加强密封,(2)结合面的倒角或凹槽能有效的储存流动性较好的密封胶,彻底杜绝渗水,改善和提高了防水性能。(3)倒角处存纳的密封胶增加了结合面积,提高了结合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杜绝潮态和冷凝水滴导致的漏电和短路。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件有第一、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有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和封盖,所述座体和所述封盖的所有结合部周边有倒角或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所述座体的空腔一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座体和所述封盖的所有结合处的间隙全部涂覆的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座体盖上封盖以后,再套上耐温、绝缘热缩套管,在70~120度的温度下,所述热缩套管收缩,将所述支架固定、密封为表面无任何配合间隙的密闭整体。

进一步地,ptc发热器件由多组并联组合。

一种电器,含有一种ptc发热器件及组合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器为选自空调、暖风机、热风幕机、浴霸、除湿机、空气净化器、干衣机、新能源汽车暖风器或除雾化霜器的至少一种。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

1、已有技术:发热片和电极片间是导电胶,由于导电胶含有大量的金属导电粉末,导致胶的粘接强度大大降低。2、使用的是在室温状态快速自然凝固的硅胶,生产和储存成本也高,使用也不方便。3、~已有的发热芯为滾压以后形成侧面的凹槽,对改善发热元件和电极片及铝管发热面之间的接触,提高热效率有积极效果。本发明可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滾压后发热芯因厚度状态改变而释放的应力导致的弯曲,保证滾压以后产品的平直、不变形。对于长度为500~1000mm以上(1.5匹~5匹之间的挂机、柜机),侧面的加强筋可大大提高抗弯、抗折强度,有效的消除和减少在周转、运输、安装过程中因外力导致的变形。此外,侧面的加强筋还能极大的改善和提升导热铝管对包覆在内的发热元件、导电电极片和绝缘层之间的包覆强度,有效消除管内发热体在频繁工作的启动~制热~关机冷却过中因瞬间冷热激变导致的热应力释放而导致导热铝管的松动而产生管内发热元件和导电电极及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和由此接触间隙而常见的因发热元件和电极片之间跳火、碳化乃至因长期跳火而导致的局部高温致使绝缘层融化而产生的表面带电和漏电,短路和击穿,爆炸、烧毁易燃塑料的室内机等一系列重大和恶性安全性事故的发生。(1)由于铝管在穿管后的滚压过程中向铝管内腔的凹进尺寸较无加强筋的相比要小,这样可以达到减少压制过程中侧面的管壁对绝缘膜的挤压带来绝缘膜损伤的不绝缘的安全性隐患;(2)侧面的加强筋更有利消除铝管发热体在穿管后滚压时铝管在消除管内各零件之间和管壁之间的间隙(包括铝管本身壁厚的延伸)的过程中沿长度和宽度方向的不规则延伸,在延伸均匀的前提下,铝管内部的电极片、绝缘膜和ptc发热元件将和铝管导热内壁之间的各向结合紧密,对提高产品的热效率、抗老化性能和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会带来积极效果;(3)在铝管的收缩均匀和管内各零件之间结合更加紧密的前提下,对改善产品因冷热激变产生的动作噪音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无加强筋,只有3组以下的滚轮,只能调试压力,不能调试二滚轮之间的距离。2,发明效果:(1)权1和2-1,由于ptc发热片和电极条的表面接触面不是绝对的镜面,依据相应的微小凸出点接触导电,凹陷点储存硅胶来保持粘接强度。采用对导热铝管的导热表面碾压而达到了导电接触点均布、凹陷点储存硅胶紧密和均匀,即既保证可靠和均匀的电接触点,使电流分布均匀、消除接触电阻,同时又使储存在对应的接触导热面之间凹点内的硅胶也分布均匀,确保了连接和接触强度。(2)权3、4,加强筋:可以精确设定压制以后发热芯的厚度,在厚度渐次变薄的基础上,使导热铝管内的发热元件和导热铝管之间接触和配合更加紧密。2,通过逐步和微量缩小发热芯的厚度,保证压制以后管内的发热元件不开裂、不破碎、片与片之间无间隙、发热元件和电极片之间结合牢固。实施例:第一组滚轮设计间隙为0.05mm,起到将高粘度的硅胶与发热元件和电极片间均匀、紧密贴合的效果,保证在压力增加的基础上相邻发热元件之间及其与电极片间因硅胶已在均匀压合下,互相之间因胶的粘合作用可靠定位而不发生位移和间隙,后几组滚轮在此基础上渐次加压、使管内各配件的接触面之间贴合更紧密,特别是陶瓷发热元件的脆性,在通过对导热宽度方向的线状和整个表面缓慢、均匀和逐步增加压力的状态下,得到显著改善。杜绝了已有技术在压制中无法避免的使发热元件产生裂纹和发生碎裂从而导致发热器件的短路、开路等重大安全性事故和发热元件和电极片间因脱胶或贴合不均匀而导致的功率衰减、使用寿命降低的耐久性隐患。

2、采用铲齿式散热片,1、增加散热面积,2、降低铝材成本,3、散热片的形状可达到储存和容纳关机以后因发热器的表面温差导致的凝露水滴,杜绝此部分水滴在再次开机工作随瞬间的热交换风量吹入室内导致的功能缺陷的效果。

3、采用发热芯电极引出端部分的绝缘膜和所述导热铝管结合处的周边均涂覆了耐温绝缘密封胶的设计,能有效的杜绝因发热器件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时,凝露水滴通过导热铝管和发热芯的结合处的间隙渗入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内部之间的间隙内,导致水滴侵入被绝缘膜包覆的电极条和ptc发热片之间而造成发热器件的漏电、不绝缘,乃至使用ptc发热器件的空调等电器产品发生短路、击穿等失效及爆炸、燃烧、漏电等重大的安全性事故。

4、温控和熔断空腔:(1)适用于表面带电的组合件和表面绝缘的组合件。(2)对于表面带电的发热器件,由于散热器的表面带电,再加上圆管状熔断器的表面带电,因此,已有技术采取的都是辐射式感温。即将温控和熔断安装在和发热器件间有一定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的空间,需要附带安装钣金等配件,成本高、装配效率低。此外,由于采取的是热辐射感温,同时带来了动作时间较长,灵敏性和可靠性较差的功能性缺陷。本发明的温控和熔断贴合于发热器件的发热面,感温精度高、温度异常动作快,有效的提高了可靠性。(3)采用本发明,可将现有的温控和熔断保护的感温方式改为感温面紧贴发热器件发热面的传导式感温,无论发热器件是否带电,感温控制元件均不和散热器接触,既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组装生产效率。熔断引线的定位腔槽:(1)已有技术的不足:由于通用的圆柱状熔断器输入和输出电源引线分别在其二端部,其中一根引线和熔断器的表面金属壳体是同一极性,容易导致在二根引线短路的同时,熔断器二根短路而不工作。(2)已有技术将熔断器和其电源引入和引出端均定位在同一个空腔内,其二根不同的电源引线均定位在同一个空腔内,而且由于受到空腔内部空间的限制,熔断器的一根引出线只能在其根部经过大于180°的折弯以后紧贴在其外壳上引出,稍有外力极易导致根部的断裂或脱落,同时也导致熔断器的位移而影响熔断器的控温精度和保护功能。发明点:(1)单独设置一个熔断器引线定位槽,定位于该槽内的电源引线可在定位熔断器的口腔内在远离根部的位置经二个小于90°的弯折,使电源引线从该腔槽引出,不管再大外力,其受力点只能在通过熔断器引线的豁口端壁,对熔断器无丝毫位移隐患。(2)大大提高了熔断器的工作可靠性。(3)二根不同极性电源引线分别位于不同的二个空腔内,彻底避免了引线之间短路的隐患,使用安全性也得到了可靠的改善、保障和提升。

5、(1)温控位于支架座体的空腔内,发热器件在通风的工作状态下温控器感温面的温度变化和发生异常时的干烧状态差异不明显,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才能使感温面的温度达到保护温度。(2)通风状态和干烧状态的温差不明显,容易导致误动作。(3)温控空腔置于支架的座体内,占用的空间大,容易导致座体空腔内不同极性间的电源线和连接点干涉,发生短路或爬电等重大安全性事故。3、发明效果:(1)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在加热、通风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加热不通风的异常状态下,其感温表面的温度差的区别明显不同。即:当风扇电机发生故障导致所述ptc发热器处于无风干烧的异常工作状态时,定位于支架表面的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和通风、加热的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差别更加明显,在不通风干烧状态的状态下,能有效的瞬间断开保护。(2)因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在通风工作状态下直接受到循环自然风的较好散热,可靠的避免了在通风工作状态下,因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感温面的散热效果较差而导致的误动作。(3)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贴合于ptc发热器件的散热器表面,不占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座体内电极引出端和电源连接点所在空腔的体积,使温控和熔断器的不同极性电源线和连接点之间有更大的安装空间且被分开,有效的保证了足够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6、(1)小腔体沿发热器件引入电源的头部方向反向外延,不占用座体空腔体积,使温控和熔断器的不同极性电源线和连接点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被分开且保证有足够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材料成本也较低。(2)温控器感温面和发热器件的发热面间有绝缘耐温的隔离壁,感温面贴合于发热器件发热面相邻的绝缘隔离壁上,无漏电、爬电、误动作的安全隐患。(3)小腔体和引入电源线和所有的带电连接点均置于座体的大空腔内,无不同极性的干涉,水滴不可能滲入容纳温度控制器和温度熔断器的空腔内,大大提高和改善了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通风工作状态时,容纳温控器/熔断器的腔体具备和发热器件一样的热交换条件,温度大大低于干烧不通风状态的温度,这样就能确保无风干烧异常状态下较快达到温控的保护温度点起到灵敏保护和因无风干烧状态和通风工作状态之间的较大温差而确保在工作状态下不发生误动作的保护目的。确保了产品的可靠性。

7、(1)极大的提高了密封和绝缘性能,即保证了带电部分的可靠密封和绝缘,也可避免密封胶的外溢、浪费。(2)改善了批量生产的可操作性和工艺一致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3)在电联接部分和电源线引出端全部浸在水中的环境下,仍然能确保发热器件带电部分和其表面不漏电。(4)彻底解决了加热器在潮态环境下使用的渗水和漏电问题,根本上解决了防水性能和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实施例:美的款支架的结构图。

8、(1)线束通过密封圈紧密压紧和密封,再加上密封胶结合处的密封胶,彻底杜绝潮态空气和水滴渗入座体空腔内的隐患,即使第一支架浸入水中,仍能够保证第一支架空腔内的带电连接点完全密封。从结构上彻底解决了在潮态环境和浸水环境下使用的漏电、短路隐患,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2)第三通孔形成嵌入型配合结构,增加互相配合的精度和结合强度。

9、(1)使加热器工作时因环境温度冷热激变的产生的凝露水不能滲入尾部铝管发热体内部导致内部的电极片之间或发热元件的侧面积聚水滴导致的短路。(2)弥补器件成型固化工艺过程中因工装和人为疏忽导致的尾端部发热体和散热器之间的配合间隙,杜绝由此造成发热体和散热器之间的开胶、脱胶,确保发热器的粘接强度,保证散热效果和安全性及可靠性。提高了发热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0、弥补器件成型固化工艺过程中因工装和人为疏忽导致的尾端部发热体和散热器之间的配合间隙,杜绝由此造成发热体和散热器之间的开胶、脱胶,确保发热器的粘接强度,保证散热效果和安全性及可靠性。提高了发热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1、(1)支架的座体和发热器件的结合空隙有密封胶双重和加强密封,(2)结合面的倒角或凹槽能有效的储存流动性较好的密封胶,彻底杜绝渗水,改善和提高了防水性能。(3)倒角处存纳的密封胶增加了结合面积,提高了结合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杜绝潮态和冷凝水滴导致的漏电和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柱体加强筋的导热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平片波纹散热条焊接在导热铝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发热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折角形铲齿式发热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沿宽度方向铲切折角的发热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沿宽度方向铲切弓形弧面的发热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的tcl组合件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采用导热平片包裹了波纹状散热条的散热器的发热器件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0和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盖板上有对应于第一安装支架的半圆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盖板和第一安装支架结合处倒角和涂胶的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盖上盖板第一安装支架压紧密封胶的剖面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一安装支架盖上盖板,套好热缩管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一安装支架采用小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一安装支架采用洞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电源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发热器件连接了电源线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二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插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有ptc发热芯、薄壁扁长空心导热铝管1及散热器,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位于所述ptc发热片3和电极条2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4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2的耐温绝缘膜5组成,所述耐温绝缘硅胶4至少有二个组份,其中至少有一个组分在室温状态下是液态,所述两种硅胶经按大致1∶1的比例配置且充分混合后成为流动性较好的合成硅胶,所述导热铝管1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专门的融化炉内将铝锭熔融软化;

2)再将位于炉口处具有一定强度的软化铝液通过专用模腔向炉外拉伸,所述模腔位于所述融化炉的炉口;

3)所述软化的铝液在室温环境的均匀拉伸过程中快速冷却,形成扁长空心导热铝管。

所述散热器6为波纹状散热条,将发热芯穿入所述导热铝管1的扁长空腔内形成铝管发热体,经对所述发热体的导热平面渐次碾压,使穿入导热铝管1空腔的所述发热芯内的ptc发热片3、电极条2和耐温绝缘膜5之间及所述发热芯与所述导热铝管1内壁的导热平面间的所有间隙全部消除且相互紧密贴合成ptc发热体,将所述ptc发热体的导热平面贴合与所述散热条对应的导热平面,并在贴合处涂刷合成硅胶,在150~300℃的温度和5分钟以上的时间内,使所述合成硅胶完全固化,将所述导热铝管1发热体和所述散热条牢固的粘接为一体。

所述导热铝管1发热体是采用多组滚轮对所述发热体的整个导热表面进行滚动碾压,所述每组滚轮的滚压面间的距离均可微调,经每组滚轮依次滚压后,所述发热体的厚度比滚压前渐次分别缩小0.01~0.25mm。

实施例2

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及散热器,所述导热铝管1有导热平面8和压制面9,所述导热平面8的壁厚超过所述压制面9壁厚的3倍,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齿片,所述导热铝管的制备工艺为:

1)在专门的融化炉内将铝锭熔融软化;

2)再将位于炉口处具有一定强度的软化铝液通过专用模腔向炉外拉伸,所述模腔位于所述融化炉的炉口;

3)所述软化的铝液在室温环境的均匀拉伸过程中快速冷却,形成扁长空心导热铝管。

散热器6是所述导热铝管1的导热平面8壁厚处经铲切成的散热齿片10,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耐温绝缘硅胶4和耐温绝缘膜5组成。

导热铝管1铲切散热齿片10处的导热平面壁厚为3mm,所述散热齿片10宽度为11.5mm,高度为5mm,所述导热铝管1导热平面上的散热齿片10的二侧是宽度小于所述散热片宽度的定位压制面9,所述定位压制面9的壁厚为0.1mm,宽度为0.5mm,所述导热铝管的二侧壁厚为0.2mm,所述散热齿片10的厚度为0.02mm。

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位于所述ptc发热片3和电极条2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4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的耐温绝缘膜5组成,所述发热芯穿入包括散热齿片10的导热铝管1腔内后,通过对所述导热铝管1的压制面加压,使所述发热芯与所述导热铝管1空腔内侧壁间的宽度间隙基本消除后组合为所述ptc发热器件,所述发热器件位于电源引入端的末端导热铝管1超出对应于该端散热齿片10端部5mm。

导热铝管1上散热齿片10的宽度方向有不少于1个折角面11,所述折角的顶角角度为5~40度。

实施例3

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1及散热器,所述导热铝管1有导热平面8和压制面9,所述导热平面8的壁厚超过所述压制面9壁厚的3倍,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齿片10,所述导热铝管1的制备工艺为:

1)在专门的融化炉内将铝锭熔融软化;

2)再将位于炉口处具有一定强度的软化铝液通过专用模腔向炉外拉伸,所述模腔位于所述融化炉的炉口;

3)所述软化的铝液在室温环境的均匀拉伸过程中快速冷却,形成扁长空心导热铝管。

散热器6是所述导热铝管1的导热平面8壁厚处经铲切成的散热齿片10,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耐温绝缘硅胶4和耐温绝缘膜5组成。

导热铝管1铲切散热齿片10处的导热平面8壁厚为15mm,所述散热齿片10宽度为24.5mm,高度为17mm,所述导热铝管1导热平面8上的散热齿片10的二侧是宽度小于所述散热片宽度的定位压制面9,所述定位压制面9的壁厚为1.5mm,宽度为6mm,所述导热铝管1的二侧壁厚为2.5mm,所述散热齿片10的厚度为2.5mm。

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位于所述ptc发热片3和电极条2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4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2的耐温绝缘膜5组成,所述发热芯穿入包括散热齿片10的导热铝管1腔内后,通过对所述导热铝管1的压制面9加压,使所述发热芯与所述导热铝管1空腔内侧壁间的宽度间隙基本消除后组合为所述ptc发热器件,所述发热器件位于电源引入端的末端导热铝管1超出对应于该端散热齿片10端部50mm。

散热齿片10沿散热面宽度方向有大致弓形弧面12,所述弧面12的弦宽为2~8mm,弓高为0.1~1.5mm。

实施例4

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发热芯和薄壁扁长空心导热铝管1及散热器,所述导热铝管1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专门的融化炉内将铝锭熔融软化;

2)再将位于炉口处具有一定强度的软化铝液通过专用模腔向炉外拉伸,所述模腔位于所述融化炉的炉口;

3)所述软化的铝液在室温环境的均匀拉伸过程中快速冷却,形成扁长空心导热铝管。

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位于所述ptc发热片3和电极条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4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2的耐温绝缘膜5组成,所述导热铝管1的表面是壁厚大致相等的导热平面8和压制面9,所述散热器6镶嵌或焊接在所述导热铝管1的导热平面8上,所述发热芯穿入所述包括散热器6的导热铝管1腔内后,通过对所述导热铝管1的压制面9加压,使所述发热芯与所述导热铝管1空腔内侧壁间的宽度间隙同时基本消除,所述压制面的宽度为0.5~6mm,所述散热器6定位在所述导热铝管1的导热平面8上,组合成所述ptc发热器件。

实施例5

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1及散热器6,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位于所述ptc发热片3和电极条2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4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2的耐温绝缘膜5组成,所述发热器件位于电极引出端13的部分发热芯超出对应于所述导热铝管1的端部,所述发热芯电极引出端13部分的绝缘膜5和所述导热铝管结合处的周边均涂覆了耐温绝缘密封胶14。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及散热器,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位于所述ptc发热片3和电极条2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4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2的耐温绝缘膜5组成,所述发热器件的导热铝管1侧面有不少于一条柱体加强筋15,所述柱体加强筋15在所述导热铝管1发热体的侧面大致居中部位且与所述导热铝管1等长,所述柱体加强筋15的截面是弦宽为0.3-2mm,弓高为0.2~2mm的大致弧形。

实施例7

一种ptc发热器件,包括散热条和贴合在所述散热条的导热片上的ptc发热片为一组,所述散热条导热片的导热平面和所述发热片的发热平面间有混合硅胶,所述混合硅胶至少有二个组份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组分在室温状态下是液态,所述硅胶经按比例配置且充分混合后成为流动性较好的合成硅胶,在150-300℃的温度和5分钟以上的时间内,所述合成硅胶完全固化,将所述散热条和所述ptc发热片结合成所述ptc发热器件。

实施例8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1及散热器组成的ptc发热器和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及连接了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位于所述ptc发热片3和电极条2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4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2的耐温绝缘膜5,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沿所述发热器件电极条2延伸端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器件不同极性电极条2的引出端和与所述引入电源线束的电联部分及电源线束连线的敞口大空腔,所述敞口大空腔内还有被定位绝缘壁21分隔的敞口小空腔22,所述小空腔22内分别容纳和定位了所述发热器件端部的导热面或温度控制器17或温度熔断器18,所述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感温面贴合于相邻发热器件的导热平面所对应的定位绝缘壁21一侧,所述定位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空腔和所述发热器件端部导热面间的角度为0-90°。

所述定位温度熔断器18的敞口小空腔的定位绝缘壁21相邻一侧有容纳所述温度熔断器18引出电源引线的敞口定位腔槽23。

容纳温度熔断器18的敞口小空腔22和相邻容纳所述温度熔断器18电源引线敞口定位腔槽23的定位绝缘壁21上有贯连所述二个腔体的豁口24,所述温度熔断器18的引线嵌入并通过该豁口24定位于所述引线定位腔槽23内,通过封盖20将定位在所述支架座体19的敞口大空腔内的温度控制器17、温度熔断器18和引入电源线束及各连接点全部密封在对应的敞口大空腔内。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与容纳、定位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的一侧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14。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和所述封盖20的所有结合部周边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所述座体的空腔一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座体和所述封盖的所有结合处的间隙全部涂覆的密封胶。

所述的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座体盖上封盖以后,再套上耐温、绝缘热缩套管25,在70-120度的温度下,所述热缩套管25收缩,将所述支架固定、密封为表面无任何配合间隙的密闭整体。

ptc发热器件由多组并联组合。

实施例9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1及散热器组成的ptc发热器和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及连接了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位于所述ptc发热片3和电极条2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4胶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2的耐温绝缘膜5,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沿所述发热器件电极条2延伸端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器件不同极性电极条的引出端与所述引入电源线束的电联接部分及所述电源线束连线的第一空腔26和镶套、容纳所述发热器件的散热器端部的第二空腔,在所述第二空腔贴合所述散热器6端部散热表面的壁厚处还有容纳并定位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小坑体28,所述小坑体28的深度远小于所述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长度。

小坑体28的敞口面的长度接近于与所述温度控制器17、温度熔断器18的长度。

定位温度熔断器18的小坑体28的定位壁相邻一侧有容纳所述熔断器18电源引线的定位腔槽23。

容纳温度熔断器18的小坑体28和相邻温度熔断器18电源引线的定位腔槽23的隔离壁上有贯连所述坑体28和定位腔槽23的豁口24,所述温度熔断器18的引线嵌入并通过该豁口24定位于所述电源引线的定位腔槽23内。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与容纳、定位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的一侧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14。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和所述封盖20的所有结合部周边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所述座体的空腔一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座体和所述封盖的所有结合处的间隙全部涂覆的密封胶。

所述的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座体盖上封盖以后,再套上耐温、绝缘热缩套管25,在70-120度的温度下,所述热缩套管25收缩,将所述支架固定、密封为表面无任何配合间隙的密闭整体。

ptc发热器件由多组并联组合。

实施例10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1及散热器6组成的ptc发热器和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及连接了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位于所述ptc发热片3和电极条2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4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2的耐温绝缘膜5,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沿所述发热器件电极条2延伸端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器件不同极性电极条2的引出端和所述引入电源线束的电联接部分及所述电源线束连线的敞口大腔体,所述敞口大腔体沿所述发热器件侧面的厚度一侧有容纳温度控制器17或温度熔断器18的洞腔29。

所述洞腔29的深度接近所述温度控制器17或温度熔断器18的长度且紧贴所述发热器件的导热面。

所述洞腔29的敞口截面与所述发热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且大于所述温度控制器17或温度熔断器18的截面。

所述温度控制器17或温度熔断器18自对应小空腔的敞口处插入空腔内且其引入电源线束均被定位和容纳在所述座体的敞口大腔体内,所述座体19和封盖20将敞口大腔体封闭后,包括所述小空腔的敞口部分和所述电源线束的带电连接部分及不同极性的全部引线均被可靠密封在所述支架的敞口大腔体内。

所述洞腔29平行于所述发热器件的导热面。

所述发热器件有不少于二组,所述洞腔29位于并贴合相邻二组发热器件的导热平面间。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与容纳、定位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的一侧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14。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和所述封盖20的所有结合部周边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所述座体的空腔一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座体和所述封盖的所有结合处的间隙全部涂覆的密封胶。

所述的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座体盖上封盖以后,再套上耐温、绝缘热缩套管25,在70-120度的温度下,所述热缩套管25收缩,将所述支架固定、密封为表面无任何配合间隙的密闭整体。

ptc发热器件由多组并联组合。

实施例11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芯和导热铝管1及散热器6组成的ptc发热器和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及连接了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发热芯有包含导电面和导热面的第一电极条和第二电极条、若干片被所述电极条2的导热面并列夹持的ptc发热片3、位于所述ptc发热片3和电极条2导热面间的耐温绝缘硅胶4和包覆了所述夹持了ptc发热元件的电极条2的耐温绝缘膜5,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内有敞口大空腔,所述不同极性的电连接部分定位在所述敞口大空腔内后,由绝缘密封胶将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电极条2和与其连接的所述电源线束的电连接部分及对应的空隙处全部填充密封。

所述敞口大空腔内沿所述发热器件不同极性电极条引出端的延伸端外侧有限位绝缘壁30,所述被绝缘密封胶14填充、密封的发热器件引出端电极条2和与其连接的所述电源线束的电连接部分及对应的绝缘密封胶均被定位在所述限位绝缘壁30圈围成的敞口小腔体内。

定位在所述敞口大空腔内的不同极性电极条2引出端和对应的电连接部分表面套封有绝缘热缩套管并由绝缘密封胶14将包覆在内的电极条2引出端和与其连接的电连接部分及对应的空隙处全部填充密封。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与容纳、定位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的一侧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14。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和所述封盖20的所有结合部周边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所述座体的空腔一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座体和所述封盖的所有结合处的间隙全部涂覆的密封胶。

所述的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座体盖上封盖以后,再套上耐温、绝缘热缩套管25,在70-120度的温度下,所述热缩套管25收缩,将所述支架固定、密封为表面无任何配合间隙的密闭整体。

ptc发热器件由多组并联组合。

实施例12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含有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所述第一支架的敞口大空腔内有定位所述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与输入电源相连的不同极性电源连线的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一侧有容纳和固定所述电源连线的隔离壁32。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与容纳、定位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的一侧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14。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和所述封盖20的所有结合部周边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所述座体的空腔一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座体和所述封盖的所有结合处的间隙全部涂覆的密封胶。

所述的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座体盖上封盖以后,再套上耐温、绝缘热缩套管25,在70-120度的温度下,所述热缩套管25收缩,将所述支架固定、密封为表面无任何配合间隙的密闭整体。

ptc发热器件由多组并联组合。

实施例13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器件、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了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的尾端面有大致半圆的第一通孔33,所述封盖20对应于所述座体19尾端面第一通孔33部位有垂直于封盖20的延伸部34,所述延伸部34上有对应于所述座体尾端面第一通孔33的第二通孔。

所述电源线束由所述导线穿入绝缘套管25内组成,所述绝缘套管25上嵌置镶套有橡胶密封圈36,所述橡胶密封圈36和被其嵌置包覆的电源线束一起定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3、第二通孔内,所述封盖20盖上座体19的同时,所述第一通孔33和第二通孔吻合成大致圆形的第三通孔,通过压紧封盖,将被嵌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的所述橡胶密封圈36紧密压实,使所述橡胶密封圈36和被其包覆的绝缘套管25和导线间形成无任何间隙的密封配合。

所述密封圈36周边至少有一处开口,在盖上和压紧封盖前,可按以下步骤:

1)将橡胶密封圈先嵌置在所述座体的第三通孔;

2)掰开所述橡胶密封圈开口,放入电源线束;

3)将掰开的密封圈开口处复位,将电源线束全部包覆;

4)盖上封盖,所述第一和第二通孔吻合成大致圆形的第三通孔,使所述导线在所述密封圈内被牢固压紧,间隙处被可靠密封。

在所述第三通孔、密封圈36和线束的定位和结合处空隙均填覆了绝缘、密封胶14。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与容纳、定位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的一侧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14。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和所述封盖20的所有结合部周边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所述座体的空腔一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座体和所述封盖的所有结合处的间隙全部涂覆的密封胶。

所述的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座体盖上封盖以后,再套上耐温、绝缘热缩套管25,在70-120度的温度下,所述热缩套管25收缩,将所述支架固定、密封为表面无任何配合间隙的密闭整体。

ptc发热器件由多组并联组合。

实施例14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器件、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了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引入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不同极性的电极片2引出端和连接电源线束的连接部分的表面带电处包覆有绝缘套37,所述绝缘套37和所述电极片2引出端和连接电源线束的连接部分的带电体表面均涂敷了耐温、绝缘密封胶14。

所述连接部分的连接方式是铆接在线束上的插簧38和连接在电极片2引出端上的插片39间的相互对插。

所述绝缘套37是与所述插簧38匹配的绝缘橡胶护套。

所述连接部分的连接方式是线组直接压接在电极片2的引出端上。

所述绝缘套是耐温热缩套管。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与容纳、定位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的一侧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14。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和所述封盖20的所有结合部周边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所述座体的空腔一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座体和所述封盖的所有结合处的间隙全部涂覆的密封胶。

所述的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座体盖上封盖以后,再套上耐温、绝缘热缩套管25,在70-120度的温度下,所述热缩套管25收缩,将所述支架固定、密封为表面无任何配合间隙的密闭整体。

ptc发热器件由多组并联组合。

实施例15

一种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包括ptc发热器件、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了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6镶套在所述发热器件的尾端,所述发热器件的非电极引出端的尾部涂覆了耐温密封胶14将所述发热器件尾端的空隙完全密封。

所述发热器件尾端的导热铝管1超出所述发热器件尾端0.5-10mm,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空腔底面有容纳所述导热铝管1尾部超出部分的腔体,所述腔体内灌涂了绝缘密封胶14。

所述第二安装支架16与镶套的发热器件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尾端的内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14。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安装支架、第二安装支架16、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与容纳、定位所述发热器件引出端结合处的腔体侧壁的四周壁口处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接触所述发热器件的一侧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支架侧壁的四周壁口与所述发热器件的结合处的间隙全部填覆的密封胶14。

所述组合件有第一、第二安装支架及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和温度熔断器18的电源线束,所述第一安装支架有座体19和封盖20,所述座体19和所述封盖20的所有结合部周边有倒角或凹槽。

所述倒角或凹槽向所述座体的空腔一侧倾斜或凹陷,所述倒角或凹槽内灌涂了将所述座体和所述封盖的所有结合处的间隙全部涂覆的密封胶。

所述的ptc发热器件的组合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座体盖上封盖以后,再套上耐温、绝缘热缩套管25,在70-120度的温度下,所述热缩套管25收缩,将所述支架固定、密封为表面无任何配合间隙的密闭整体。

ptc发热器件由多组并联组合。

实施例16

一种电器,含有ptc发热器件及组合件。

所述电器为选自空调、暖风机、热风幕机、浴霸、除湿机、空气净化器、干衣机、新能源汽车暖风器或除雾化霜器的至少一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