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5931发布日期:2019-01-29 17:2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是重要的终端产品之一,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因此手机制造领域也是信息类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制造领域之一。手机在各零部件加工完毕后,需要进行整机组装才能够形成最终的手机成品。手机由多个不同的精密部件组装而成,故每个部件的组装精度都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其中,对于手机的扩音器的贴合组装,通常采用人工为主的方式进行将扩音器一个接一个的贴合到手机的壳体上,从而完成扩音器的贴合,然而,由于手机的扩音器的表面多为曲面结构且自身体积较小,若仍然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组装就容易因人工误差而导致扩音器的组装精度低,间接降低了产品合格率并增加了生产成本;与此同时,人工组装的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增加了整体的生产成本,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因此,急需要一种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且贴装精度高的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且贴装精度高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包括基台、设于所述基台上的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预热机构、点胶机构和贴装机构,所述预热机构、点胶机构及贴装机构沿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布置,以使得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将贴装载体传输至所述预热机构的预热工位、所述点胶机构的点胶工位及所述贴装机构的贴装工位,所述基台上设有取料工位,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将贴装件输送至所述取料工位,所述贴装机构将所述取料工位处的贴装件搬运至所述贴装工位上的贴装载体进行二者的贴装。

较佳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装置及设于所述基台上的第一移动平台,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输出端与所述点胶装置连接,所述点胶装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驱动下可沿x轴、y轴和z轴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得所述点胶装置移动至所述点胶工位处的点胶位置进行点胶。

具体的,所述点胶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台上的用于检测贴装载体在所述点胶工位上的位置的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每一所述点胶位置对应一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

较佳的,所述贴装机构包括第二移动平台和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依次连接,且仅一所述贴合装置与所述第二移动平台的输出端连接,相邻两所述贴合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者相对位置的位置微调组件,所述贴合装置在所述第二移动平台的驱动下可沿x轴、y轴和z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贴合装置分别抓取所述取料工位处的贴装件并传输至所述贴装工位与所述贴装载体进行贴装。

具体的,所述贴装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贴装件在所述取料工位上的位置的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贴装件在所述贴合装置上的位置的第三位置检测装置及用于检测所述贴装件和贴装载体在所述贴装工位上的位置的第四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取料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三位置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取料工位和贴装工位之间,所述第四位置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贴装工位上方。

具体的,所述位置微调组件包括x轴微调结构、y轴微调结构、z轴微调结构和旋转微调结构,相邻两所述贴合装置中的一者在所述位置微调组件的驱动下相对另一者沿x轴、y轴和z轴进行移动或进行旋转。

较佳的,所述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还包括用于清洁所述点胶机构的喷头清洁机构及用于检测所述点胶机构之喷胶量的称重机构,所述喷头清洁机构和称重机构可移动的设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一侧且两者相邻设置。

较佳的,所述预热机构包括加热装置和保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保温装置沿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

较佳的,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升降台和相互平行且依次呈叠加状设置的上传送件和下传送件,所述上传送件的两端均设有一所述升降台,所述贴装件藉由所述升降台的升降在所述上传送件和下传送件之间进行切换,所述上传送件和下传送件的传输方向相反。

较佳的,所述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台上的停留工位,所述停留工位呈靠近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输出端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通过将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预热机构、点胶机构和贴装机构等多个机构结合在一起,使得贴装载体在第一传输机构的传输下依次停留在预热工位、点胶工位和贴装工位,而第二传输机构则对贴装件进行传输,贴装机构将取料工位处的贴装件搬运至贴装工位上的贴装载体进行二者的贴装,这样就可以实现贴装载体的上料、预热和点胶、贴装件的上料、贴装载体和贴装件之间的贴装以及贴装后运输到下一工位等多工序的自动一体化生产,耗时短、效率高、还保证了贴装位置的准确度,避免因人工失误造成残次品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综上,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具有工作效率高、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且安装精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在隐藏箱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在隐藏箱体后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在隐藏箱体、点胶机构、第二移动平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第四位置检测装置及贴合装置后在俯视方向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中定位装置在压紧贴装载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中停留工位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中的两组点胶机构在隐藏第一位置检测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两点胶机构在隐藏其中一组点胶机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中的两组贴装机构在隐藏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第三位置检测装置及第四位置检测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中的位置微调组件及两贴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两贴合装置中的一者被过其中心轴线的平面剖切后的立体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中第二传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以及图12,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1000适用与一控制器(图未示)电性连接,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1000包括箱体1000a、基台100、第一传输机构1、第二传输机构2、预热机构3、点胶机构4、贴装机构5、用于清洁点胶机构4的喷头清洁机构6、用于检测点胶机构4之喷胶量的称重机构7、定位装置8以及设于第一传输机构1之输入端的扫码器9,基台100呈水平的安装于箱体1000a内,第一传输机构1、第二传输机构2、预热机构3、点胶机构4、贴装机构5、喷头清洁机构6、称重机构7以及定位装置8均设于基台100上,第一传输机构1和第二传输机构2呈平行布置,基台100上设有与预热机构3对应的预热工位200、与点胶机构4对应的点胶工位300以及与贴装机构5对应的贴装工位400,预热工位200、点胶工位300以及贴装工位400均设于第一传输机构1上并沿第一传输机构1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图2至图4中箭头p所指的方向为第一传输机构1的传输方向),预热机构3、点胶机构4及贴装机构5沿第一传输机构1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于第一传输机构1的上方,以使得第一传输机构1将贴装载体700传输至预热机构3的预热工位200、点胶机构4的点胶工位300以及贴装机构5的贴装工位400;基台100上设有取料工位500且取料工位500位于第二传输机构2上,第二传输机构2将装载有贴装件800的载具900输送至取料工位500,贴装机构5将取料工位500处的贴装件800搬运至贴装工位400上的贴装载体700进行二者的贴装,从而实现贴装载体700的上料、预热和点胶、贴装件800的上料、贴装载体700和贴装件800之间的贴装以及贴装后运输到下一工位等多工序的自动一体化生产。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1000还包括设于基台100上的停留工位600,停留工位600呈靠近第一传输机构1的输出端布置,停留工位600的设置能够将贴装后的贴装载体700停留在停留工位600,故可以使仍然处于高温的工件锁定在停留工位600进行降温并在降温后通过第一传输机构1继续将工件传输至下一工位,从而避免高温的贴装载体700直接进入下一工位以影响产品最终的合格率,进而满足生产的需求。更为具体的,如下:

请参阅图2至图4,喷头清洁机构6和称重机构7可移动的设于第一传输机构1一侧且两者相邻设置,喷头清洁机构6和称重机构7的可移动设置能够使得喷头清洁机构6和称重机构7呈交替的切换至点胶工位300的一侧以工作,喷头清洁机构6的设置能够对点胶装置41上的点胶喷头进行清洁,从而避免因点胶喷头堵塞而影响点胶的整体的效果,称重机构7的设置能够对点胶机构4的喷胶量进行检测,从而灵活的控制点胶结构的喷胶量,使用时,将称重机构7与外界的控制器电性连接起来,由称重机构7将喷胶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对反馈的喷胶量信息进行处理并控制点胶机构4调整喷胶量的大小,从而精确的控制点胶机构4的喷胶量,但不限于此,具体的,喷头清洁机构6和称重机构7的底部设置有移动驱动装置11a,移动驱动装置11a安装于基台100上,喷头清洁机构6和称重机构7在移动驱动装置11a的驱动下沿x轴和y轴方向进行移动(x轴和y轴如图2至图4所示),不仅能够将喷头清洁机构6和称重机构7呈交替的切换至点胶工位300的一侧,而且能够调节喷头清洁机构6与第一传输机构1,以及称重机构7与第一传输机构1之间的距离,结构简单且调节灵活,较优的是,喷头清洁机构6为卷动擦拭装置,称重机构7为高精度称重仪,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4至图5,定位装置8设于贴装工位400处,定位装置8包括升降工作台81a和压紧组件82,升降工作台81a驱使位于贴装工位400的贴装载体700向压紧组件82靠拢,以使得压紧组件82抵压于贴装载体700,升降工作台81a和压紧组件82的相互配合能够夹紧承载于升降工作台81a的贴装载体700,进而实现定位,较优的是,升降工作台81a设有用于检测贴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图未示),使用时,将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时刻检测贴装载具900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贴装机构5的进行贴装,从而避免因上一工位点胶时温度过高而影响贴装工位400处的正常贴装,从而达到更优的贴装效果。举例而言,压紧组件82包括抵压件821、可升降的连接板822以及设于抵压件821和连接板822之间的弹性件823,连接板822处设置有安装于贴装工位400的顶升气缸824,顶升气缸824的输出端与连接板822连接,从而实现连接板822的升降,抵压件821与连接板822连接,连接板822下降以连动抵压件821呈弹性的抵压于贴装载体700,弹性件823的设置能够避免因抵压件821的压力过大而对产品造成损坏,从而有效的对产品进行保护。于本实施例中,连接板822设置有两个并呈对称且间隔开的布置于贴装工位400的两侧,对应的,顶升气缸824设置有两个,连接板822上呈间隔开的布置有至少两个抵压件821,从而实现对贴装载体700的均匀抵压。请参阅图4以及图6,预热工位200、点胶工位300、取料工位500以及停留工位600处均设有升降工作台81b,升降工作台81b可呈升降的将贴装载体700移离或移至第一传输机构1,或将装载有贴装件800的载具900移离或移至第二传输机构2,从而使得各个工位之间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预热工位200及点胶工位300处的升降工作台81b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贴装载体700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图未示),从而使得贴装载体700处于更适宜的加工温度,进而提高加工精度。当然,也可直接将任一工位处的升降工作台81b或任一工位处的温度传感器删除,但不限于此。较优的是,抵压件821为抵压板,弹性件823为压缩弹簧,温度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基台100为由大理石制成的防震基台,从而提高抗震能力。

请参阅图2至图4,扫码器9安装于第一传输机构1上并设于第一传输机构1之输入端,从而对刚进入第一传输机构1的贴装载体700进行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的扫描,使用时,将扫码器9与外界的控制器电性连接起来,由扫码器9将相关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控制第一传输机构1工作,从而通过第一传输机构1将不符的贴装载体700退回,避免造成生产错误,但不限于此。较优的是,扫码器9为条形码扫码器或二维码扫码器,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至图3以及图6,停留工位600的升降工作台81b处设有锁紧组件10,锁紧组件10包括呈相对的设于升降工作台81b两端的固定滚轮压件10a和移动滚轮压件10b,移动滚轮压件10b可相对固定滚轮压件10a移动以靠近或远离固定滚轮压件10a,从而通过调节移动滚轮压件10b和固定滚轮压件10a之间的间距以锁紧或释锁停留工位600之升降工作台81b上贴装载体700。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需要将喷头清洁机构6、称重机构7、定位装置8、扫码器9及停留工位600中的任一者删除,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至图4,预热机构3包括加热装置31和保温装置32,加热装置31和保温装置32沿第一传输机构1的传输方向依次布置,贴装载体700在第一传输机构1的传输下依次运输至加热装置31和保温装置32,从而实现对贴装载体700的先加热后保温,从而使得贴装载体700处于更适宜的加工温度,进而达到后续更优的点胶效果和贴装效果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请参阅图2至图3以及图7至图8,点胶机构4包括点胶装置41、设于基台100上的第一移动平台42和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点胶工位300具有至少两个沿y轴方向呈间隔开布置的点胶位置(图未示),第一移动平台42的输出端与点胶装置41连接,点胶装置41在第一移动平台42的驱动下可沿x轴、y轴和z轴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得点胶装置41可切换的移动至点胶工位300处的任一需要点胶的点胶位置进行点胶,或移动至喷头清洁机构6进行喷头清洁,又或移动至称重机构7进行喷涂称重检测,利用点胶装置41和第一移动平台42的结合,使得点胶装置41可依次移动至各个点胶位置进行点胶,减少点胶装置41的数量设置,从而减少生产成本;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安装于第一移动平台42上,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沿y轴方向呈间隔开的布置,每一点胶位置对应一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从而用于检测贴装载体700是否被第一传输机构1精准的传输至点胶工位300,当贴装载体700的传输出现偏差时,该偏差的偏移量藉由该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即可检测到,从而该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将该检测到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再据此信息控制点胶装置41作出适应于与该偏差相匹配的偏移,从而进行点胶;当贴装载体700的传输未出现偏差时,点胶装置41直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按照预设的点胶方案进行点胶即可;由于贴装载体700的两侧均需要点胶,为了提高点胶的效率,点胶机构4设置为两个,两点胶机构4呈对称布置,故两点胶机构4可同时对同一贴装载体700的两侧进行点胶,从而提高点胶的效率,对应的,点胶装置41和第一移动平台42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并呈对称布置,从而同时对贴装载体700的两侧进行点胶,于本实施例中,贴装载体700的一侧具有两个需要点胶的位置,故一个点胶装置41对应两个沿y轴方向布置点胶位置,各个点胶位置各设置一个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四个点胶位置共同排列成四边形,四个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共同排列成四边形。较优的是,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为ccd检测相机,第一移动平台42为三轴移动平台。由于加热装置31、保温装置32、ccd检测相机、三轴移动平台和点胶装置41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累述。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两组点胶机构4中的一组删除,也可将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删除,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至图3以及图9至图10,贴装机构5包括第二移动平台52、用于检测贴装件800在取料工位500上的位置的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用于检测贴装件800在贴合装置51上的位置的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用于检测贴装件800和贴装载体700在贴装工位400上的位置的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及贴合装置51,贴合装置51依次连接,且仅一贴合装置51与第二移动平台52的输出端连接,相邻两贴合装置5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两者相对位置的位置微调组件56,贴合装置51在第二移动平台52的驱动下可沿x轴、y轴和z轴方向进行移动(x轴、y轴和z轴如图3所示),贴合装置51分别抓取取料工位500处的贴装件800并传输至贴装工位400与贴装载体700进行贴装。位置微调组件56的设置能够使得相邻两贴合装置51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两者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单独的对各个贴合装置51所抓取之贴装件800的位置进行调节,即,多个贴合装置51之间可单独工作,互不影响。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位于第一传输机构1之取料工位500的上方,从而检测贴装件800于取料工位500上的位置;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设于取料工位500和贴装工位400之间,从而检测贴装件800于贴合装置51上的位置,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设于贴装工位400上方,从而检测贴装载体700于贴装工位400上位置、贴装件800于贴装工位400上的位置以及贴装载体700和贴装件80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确保贴装的精度;使用时,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和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均安装于第二移动平台52,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安装于基台100上,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和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当贴装载体700或贴装件800的位置发生偏差时,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及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据此信息控制第二移动平台52或位置微调组件56作出适应于与贴装载体700或贴装件800相匹配的偏移,以将多个贴合装置51所抓取的贴装件800调整至目标位置,从而确保贴装件800和贴装载体700的正确对位,进而提高贴装的精确度;当贴装件800和贴装载体700的位置未出现偏差时,贴合装置51直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按照预设的贴装方案进行贴装即可。本发明的自动贴装机还包括用于加强环境亮度的照明灯13,照明灯13分别靠近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设置以及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从而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当然,可以将所有照明灯13中的任一者删除,但不限于此,较优的是,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和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为ccd检测相机,第二移动平台52为三轴移动平台,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3以及图9至图11,机架上设置有两组贴装机构5,两组贴装机构5呈对称的布置于贴装工位400以及取料工位500的两侧,从而实现对贴装载体700的两侧进行贴装,两组贴装机构5中的第二移动平台52、贴合装置51、位置微调组件56、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以及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完全相同,两组贴装机构5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两组贴装机构5可以分别工作且互不干扰,当然亦可以有相同的动力源同步驱动两组贴装机构5同步工作,当然,也可将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以及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中的任一者设置为一个,只要在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或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或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上设置移动驱动装置11b,从而通过移动驱动装置11b将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或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或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切换至目标位置,从而实现切换使用,于本实施例中,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及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设置为两个,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设置为一个。为方便说明,以下陈述中择一组贴装机构5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0至图11,贴合装置51包括吸附件511、磁性件512及卸料推动装置513,吸附件511和磁性件512均设于贴合装置51的底部,吸附件511外套于磁性件512,吸附件511与外部的抽真空设备连接以吸附贴装件800,吸附件511内的磁性件512则可通过磁力吸引作用对贴装件800进行吸引,从而提高吸附的稳定性,进而避免贴装件800在移动过程中的脱落;卸料推动装置513的输出端与磁性件512连接并驱动磁性件512沿贴合装置51的上下方向移动,以使得吸附件511与磁性件512分离或连接,当需要将装贴件与吸附件511脱离时,卸料推动装置513驱动磁性件512向下移动并与固定的吸附件511分离,使得贴装件800与磁性件512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以减弱吸附件511对贴装件800的吸引作用,从而利用卸料推动装置513的推力作用将贴装件800推落至贴装工位400上以进行贴装。较优的是,吸附件511为真空吸嘴,磁性件512为磁铁,卸料推动装置513为气缸,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种类的贴合装置51采用不同种类的吸附件511或不同种类的磁性件512。

请参阅图10,位置微调组件56包括x轴微调结构561、y轴微调结构562、z轴微调结构563和旋转微调结构564,相邻两贴合装置51中的一者在位置微调组件56的驱动下相对另一者沿x轴、y轴和z轴进行移动或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两贴合装置51中的一者相对另一者进行移动或旋转,从而实现两贴合装置51之间的位置调节。与移动平台之输出端连接的贴合装置51具有用于自身旋转调节的旋转结构12,从而通过旋转控制贴装件800的旋转角度以达到更高的贴合精度。于本实施例中,贴合装置51设置有两个,为了下面更好的描述,不同的贴合装置51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分别为贴合装置51a和51b,贴合装置51a连接于移动平台的输出端,贴合装置51a具有旋转结构12以实现自身的旋转,贴合装置51b连接于贴合装置51a,贴合装置51a和贴合装置51b之间设置有位置微调组件56,通过位置微调组件56,贴合装置51b可相对贴合装置51a移动或旋转,从而使得贴合装置51a和贴合装置51b之间移动和旋转运动能够相互独立,较优的是,x轴微调结构561、y轴微调结构562、z轴微调结构563为移动驱动装置,旋转微调结构564和旋转结构12为旋转驱动装置。由于移动驱动装置及旋转驱动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累述。

请参阅图2至图3以及图12,第二传输机构2包括升降台23和相互平行且依次呈叠加状设置的上传送件21和下传送件22,上传送件21的两端均设有一升降台23,贴装件800藉由升降台23的升降在上传送件21和下传送件22之间进行切换,上传送件21和下传送件22的传输方向相反,上传送件21、下传送件22和升降台23的结合能够实现对装载有贴装件800之载具900的循环运输,从而实现贴装件800的上料。较优的是,上传送件21和下传送件22为传送带传输装置,第一传输机构1为传送带传输装置,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至图12,对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1000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说明:

贴装载体700在第一传输机构1的传输下依次经过扫码器9、并分别停留在预热机构3的预热工位200、点胶机构4的点胶工位300、贴装机构5的贴装工位400、停留工位600并最终将工件传输至下一工位,第二传输机构2的上传送件21将装有贴装件800的载具900传输至取料工位500,并同时将经过取料工位500后空载的载具900传输至升降台23,升降台23将空载的载具900输送至下传送件22以运走。

当贴装载体700经过扫码器9时,扫码器9对贴装载体700进行扫码,扫码器9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的信息控制第一传输机构1将贴装载体700运输至下一工位或退回到第一传输机构1的输入端;

当贴装载体700停留在预热工位200时,贴装载体700依次经过加热装置31和保温装置32分别进行加热和保温;

当贴装载体700停留在点胶工位300时,两点胶装置41同时对两侧点胶位置进行点胶,点胶装置41在第一移动平台42的驱动下沿x轴、y轴和z轴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得点胶装置41移动至任一点胶位置进行点胶,两点胶装置41共同完成两侧点胶位置的点胶,当需要进行喷头清洁或对喷胶量进行检测时,点胶装置41在第一移动平台42的驱动下沿x轴、y轴和z轴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得点胶装置41移动至喷头清洁机构6进行喷头清洁,又或移动至称重机构7进行喷涂称重检测,其中,第一位置检测装置43时刻将点胶装置41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的位置信息调整点胶装置41的点胶位置;

当贴装载体700停留在贴装工位400时,两组贴装机构5同时工作,各个贴合装置51在第二移动平台52的驱动下移动至取料工位500并吸取对应的贴装件800,所有的贴合装置51在第二移动平台52的驱动下将贴装件800运输至贴装工位400进行对应的贴装,其中,第二位置检测装置53、第三位置检测装置54和第四位置检测装置55时刻将贴装件800或贴装载体700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的位置信息驱使第二移动平台52移动或旋转部转动,以将吸附部上的贴装件800调整至目标位置;

当贴装后的贴装载体700停留在停留工位600,升降工作台81b上升,从而将贴装载体700移离第一传输机构1,锁紧组件10对贴装载体700进行锁紧,进而使得贴装载体700能够停留在停留工位600进行降温,并在降温后将贴装载体700释锁并送回第一传输机构1以运输到下一工位。

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1000通过将第一传输机构1、第二传输机构2、预热机构3、点胶机构4和贴装机构5等多个机构结合在一起,使得贴装载体700在第一传输机构1的传输下依次停留在预热工位200、点胶工位300和贴装工位400,而第二传输机构2则对贴装件800进行传输,贴装机构5将取料工位500处的贴装件800搬运至贴装工位400进行贴装,这样就可以实现贴装载体700的上料、预热和点胶、贴装件800的上料、贴装载体700和贴装件800之间的贴装以及贴装后运输到下一工位等多工序的自动一体化生产,耗时短、效率高、还保证了贴装位置的准确度,避免因人工失误造成残次品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综上,本发明的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1000具有工作效率高、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且安装精度高等优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