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感应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8022发布日期:2019-01-28 12:4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人体感应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感应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照明灯具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例如,声控灯、红外感应灯或者雷达感应灯等。

在卧室内大都采用的是床头设置开关,然后睡觉或者起床的时候通过床头的开关来控制其开关,采用声控灯、红外感应灯或者雷达感应灯都不合适,都会产生各种误判。例如,声控灯,要唤醒声控灯可能需要在夜晚发出较大声音,影响其他人的睡眠;红外灯,人体一直在室内范围内,红外灯会保持常亮,因此也不合适。雷达感应灯,人体在睡觉的时候也会动,因此,也会对雷达感应灯产生干扰。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感应灯具,具有根据人体状态自动调节发光功率,以提高睡眠质量以及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感应灯具,包括:灯座、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led灯、灯壳以及控制模组;所述灯壳设置于所述灯座的正面,所述led灯设置于所述灯座上并位于所述灯壳内,所述控制模组设置于所述灯座内,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以及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设置于室内墙体的不同高度;

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用于检测第一预设高度区间内是否存在发热体;

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用于检测第二预设高度区间内是否存在发热体;

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用于检测第三预设高度区间内是否存在发热体;

所述第一预设高度区间为地面至床面之间的范围,所述第二预设高度区间为床面至第一高度面之间的范围,所述第三预设区间为第一高度面与第二高度面之间的范围,该第一高度面为位于该床面上方的水平面,该第二高度面为位于该第一高度面上方的水平面;

所述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led灯电连接,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的检测判断室内的人员状态,并根据所述人员状态控制所述led灯的发光状态,所述人员状态包括睡觉状态、上床未睡觉状态以及未上床状态。

在本发明所述的人体感应灯具中,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以及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均检测到发热体时,所述控制模组判断人员状态为未上床状态,并控制所述led灯的发光亮度为第一亮度值;

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未检测到发热体,且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以及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均检测到发热体时,所述控制模组判断人员状态为上床未睡觉状态,并控制所述led灯的发光亮度为第二亮度值;

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以及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未检测到发热体,且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检测到发热体时,所述控制模组判断人员状态为睡觉状态,并控制所述led灯的发光亮度为第三亮度值;所述第一亮度值大于第二亮度值,该第二亮度值大于第三亮度值。

在本发明所述的人体感应灯具中,所述灯壳包括透明罩体、第一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电致变色层,所述透明罩体包括罩顶以及与所述罩顶连接的侧壁,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罩顶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

所述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电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在人员状态为睡觉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不透光,并控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透光。

在本发明所述的人体感应灯具中,所述罩顶以及所述侧壁为一体结构,所述罩顶以及所述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透明导电线路,所述透明导电线路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分别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

在本发明所述的人体感应灯具中,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均分别包括多个红外传感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人体感应灯具中,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主控芯片以及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所述led灯、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电连接。

本发明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的检测数据判断人员状态,然后根据人员状态控制led灯的发光状态,具有自动控制且智能化程度高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人体感应灯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人体感应灯具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同时参照图1以及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感应灯具,包括:灯座101、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3、led灯201、灯壳401以及控制模组301。

其中,该led灯201设置于所述灯座101上,灯壳401设置于所述灯座101上并将led灯201笼罩,控制模组301设置于灯座101内。

其中,灯壳401包括透明罩体、第一电致变色层601以及第二电致变色层602。所述透明罩体包括罩顶41以及与所述罩顶41连接的侧壁42,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罩顶41的内表面上,第二电致变色层设置于所述侧壁42的内表面。

该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以及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503设置于室内墙体的不同高度;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用于检测第一预设高度区间内是否存在发热体;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用于检测第二预设高度区间内是否存在发热体;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503用于检测第三预设高度区间内是否存在发热体。

其中,该第一预设高度区间为地面至床面之间的范围,所述第二预设高度区间为床面至第一高度面之间的范围,所述第三预设区间为第一高度面与第二高度面之间的范围,该第一高度面为位于该床面上方的水平面,该第二高度面为位于该第一高度面上方的水平面;控制模组301分别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503、led灯201电连接,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503的检测判断室内的人员状态,并根据所述人员状态控制所述led灯的发光状态,所述人员状态包括睡觉状态、上床未睡觉状态以及未上床状态。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以及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503均检测到发热体时,所述控制模组判断人员状态为未上床状态,并控制所述led灯的发光亮度为第一亮度值。当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未检测到发热体,且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以及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503均检测到发热体时,所述控制模组判断人员状态为上床未睡觉状态,并控制所述led灯的发光亮度为第二亮度值;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以及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503未检测到发热体,且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检测到发热体时,所述控制模组301判断人员状态为睡觉状态,并控制所述led灯的发光亮度为第三亮度值;所述第一亮度值大于第二亮度值,该第二亮度值大于第三亮度值。

其中,该第一预设高度区间以及第二预设高度区间根据床的高度设计,例如床高0.5米,则该第一预设高度区间为0米至0.5米,该第二预设高度区间为0.5米-0.8米。该第三预设高度区间为0.8米-1.8米。

其中,该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以及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的检测范围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设定方式实现控制和调整。

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电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在人员状态为睡觉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不透光,并控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透光,可以避免光线直射眼部,影响睡眠。并且在如上床未睡觉状态或者未上床状态时,第一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均为透明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均为电致变色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罩顶41以及所述侧壁42为一体结构,所述罩顶41以及所述侧壁42的内表面设置有透明导电线路,所述透明导电线路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分别与所述控制模组301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导电线路为ito走线,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透明金属制成导电线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503以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均包括多个红外传感器,分别安装于不同的位置,例如4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组301包括主控芯片以及驱动电路,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所述led灯201、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以及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电连接。其中,该驱动电路具有电压转换单元,可以将市电转换成各种不同规格的电压,以分别提供给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501、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502、主控芯片以及led灯。

本发明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二红外传感器模组、第三红外传感器模组的检测数据判断人员状态,然后根据人员状态控制led灯的发光状态,具有自动控制且智能化程度高的有益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