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3009发布日期:2018-09-18 23:07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带匹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LED控制器。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LED灯带匹配器体积较大,不易携带且移动不便,且对LED灯带进行变化调节时还需人工拨位调节,使用较为不便。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LED控制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LED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LED灯带匹配器体积较大,不易携带且移动不便,且对LED灯带进行变化调节时还需人工拨位调节,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LED控制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LED控制器,其中,该LED控制器包括有:

定制变压器、电源线及电源插头、LED接口端、双向可控硅、多彩LED灯珠、逻辑IC、遥控器和LED灯板;

所述定制变压器首端连接有电源线及电源插头;所述定制变压器尾端连接有LED接口端;所述双向可控硅内部包裹有LED灯板,且LED灯板上镶嵌有若干多彩LED灯珠和逻辑IC;所述每两颗多彩LED灯珠之间镶嵌有一处逻辑IC,且组成一LED发光组;所述双向可控硅的首端及尾端均为输入端;所述双向可控硅与LED灯板共同组成LED灯带;所述双向可控硅的首端与LED接口端相连接;所述定制变压器与LED灯带之间电性连接;所述遥控器与定制变压器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制变压器外壳采用可灌胶铝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定制变压器长、宽、高分别为20cm、10cm、5cm。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定制变压器长、宽、高分别为20cm、10cm、5cm,将以往的大功率控制器小型化,使用更加便利,便于移动,且定制变压器外壳采用可灌胶铝外壳,通过灌胶起到相应的防水功效。

2.本实用新型LED灯带的灯光变化通过遥控器进行调节,方便使用,有效的解决以往LED灯带变化程序还需由人工拨位调节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发光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制变压器,2、电源线及电源插头,3、LED接口端,4、双向可控硅,5、多彩LED灯珠,6、逻辑IC,7、遥控器,8、LED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2,LED控制器,包括有:

定制变压器1、电源线及电源插头2、LED接口端3、双向可控硅4、多彩LED灯珠5、逻辑IC6、遥控器7和LED灯板8;

定制变压器1首端连接有电源线及电源插头2;定制变压器1尾端连接有LED接口端3;双向可控硅4内部包裹有LED灯板8,且LED灯板8上镶嵌有若干多彩LED灯珠5和逻辑IC6;每两颗多彩LED灯珠5之间镶嵌有一处逻辑IC6,且组成一LED发光组;双向可控硅4的首端及尾端均为输入端;双向可控硅4与LED灯板8共同组成LED灯带;双向可控硅4的首端与LED接口端3相连接;定制变压器1与LED灯带之间电性连接;遥控器7与定制变压器1之间电性连接。

如上述所述的LED控制器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定制变压器1外壳采用可灌胶铝外壳,通过灌胶起到相应的防水功效;

如上述所述的LED控制器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定制变压器1长、宽、高分别为20cm、10cm、5cm,将以往的大功率控制器小型化,使用更加便利,便于移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将定制变压器1首端连接的电源线及电源插头2插入电源插座内,因定制变压器1尾端连接的LED接口端3与双向可控硅4的首端相连接,双向可控硅4与LED灯板8共同组成LED灯带接通电源,在对成LED灯带进行调节时,通过按压遥控器7的调节按钮,将信号输送给定制变压器1,定制变压器1通过控制每两颗多彩LED灯珠5之间所镶嵌的一处逻辑IC6控制该LED发光组的光彩光亮调节,对LED灯带上的多组LED发光组进行一同控制调节,从而调节LED灯带的整体的光彩光亮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发明人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