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区灯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035发布日期:2018-09-11 23:24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区灯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需长时间不连续照明场所(比如自习室、卫生间、工位分隔的办公室等)大多采用声控灯或按键开关提供照明。

已有的声控灯技术控制方法单一,传感器感应迟钝,不够灵活,用户体验差;未能进行灯光分区控制,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区灯光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区灯光控制系统,包括声控开关U5、单片机U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3,所述单片机U4的VCC端分别连接电源V3和声控开关U5的VCC端,声控开关U5的GND端分别连接电源V3负极、单片机U4的GND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的1脚、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1脚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3的1脚并接地,单片机U4的P1.1脚连接声控开关U5的输出端,单片机U4的P1.2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的3脚,单片机U4的P1.3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3脚,单片机U4的P1.4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3的3脚,单片机U4的P1.5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的1脚,单片机U4的P1.6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1脚,单片机U4的P1.7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3的1脚,单片机U4的P2.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X2正极,单片机U4的P2.2脚连接发光二极管X3正极,单片机U4的P2.3脚连接发光二极管X4正极,单片机U4的P2.4脚连接继电器K1触点一端,单片机U4的P2.5脚连接继电器K2触点一端,继电器K1触点另一端连接接地电阻R5,所述发光二极管X4负极连接电阻R4,发光二极管X3负极连接电阻R3,发光二极管X2负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和电阻R7并接地,电阻R7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2线圈另一端,继电器K2触点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6和灯泡X5,电阻R6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市电一端,220V交流市电另一端连接灯泡X5另一端,继电器K1触点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灯泡X1,电阻R1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市电一端,220V交流市电另一端连接灯泡X1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片机U4为MSP430G2553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3型号为FC-SR50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声控开关U5型号为FC-0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片机U4的定时与中断,配合延时,每5分钟检测一次,未检测的时候单片机U4和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都处于休眠状态,很大程度地节约单片机U4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自身消耗的电能,控制单片机实现了节能化的分区灯光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物联网的分区灯光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区灯光控制系统,包括声控开关U5、单片机U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3,所述单片机U4的VCC端分别连接电源V3和声控开关U5的VCC端,声控开关U5的GND端分别连接电源V3负极、单片机U4的GND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的1脚、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1脚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3的1脚并接地,单片机U4的P1.1脚连接声控开关U5的输出端,单片机U4的P1.2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的3脚,单片机U4的P1.3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3脚,单片机U4的P1.4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3的3脚,单片机U4的P1.5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的1脚,单片机U4的P1.6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的1脚,单片机U4的P1.7脚连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3的1脚,单片机U4的P2.1脚连接发光二极管X2正极,单片机U4的P2.2脚连接发光二极管X3正极,单片机U4的P2.3脚连接发光二极管X4正极,单片机U4的P2.4脚连接继电器K1触点一端,单片机U4的P2.5脚连接继电器K2触点一端,继电器K1触点另一端连接接地电阻R5,所述发光二极管X4负极连接电阻R4,发光二极管X3负极连接电阻R3,发光二极管X2负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电阻R4另一端和电阻R7并接地,电阻R7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2线圈另一端,继电器K2触点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6和灯泡X5,电阻R6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市电一端,220V交流市电另一端连接灯泡X5另一端,继电器K1触点两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灯泡X1,电阻R1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市电一端,220V交流市电另一端连接灯泡X1另一端。

所述单片机U4为MSP430G2553单片机。

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2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3型号为FC-SR501

所述声控开关U5型号为FC-0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平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U2、U3及单片机U4都不工作,达到节能的目的,当有人到来时,由声控开关U5触发,实现分区灯光控制。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U1、U2和U3的OUT分别接单片机U4的P1.2、P1.3、P1.4,当某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以后,引脚OUT输出高电平,单片机对应的P2.1、P2.2、P2.3输出高电平,P2.1、P2.2、P2.3分别接高亮LED灯再接地,反映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应的分区灯光应处于亮的状态,同时对应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P2.4或P2.5(或P2.6,为了美观未在附图中画出)应输出高电平,使主电路里的继电器K1或K2导通,从而点亮主电路中的220V灯泡X1或X5。另一节能点在于,考虑到人在屋内停留时间较长的因素,点亮主电路灯泡X1或X5以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不是实时检测是否有人来控制对应灯光亮灭,而是通过单片机U4的定时与中断,配合延时,每5分钟检测一次,未检测的时候单片机U4和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都处于休眠状态,很大程度地节约单片机U4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自身消耗的电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